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晶粉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粉末,性能,涂层,复合材料,机械,软磁。
非晶粉末论文文献综述
赵萍[1](2019)在《今年我国非晶合金粉末需求将超1500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实习记者赵萍)“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非晶合金材料性能发展趋势来看,非晶合金粉末将成为非晶合金材料应用新的增长点。今年我国非晶合金粉末的需求量将超过1500吨。”5月8日~9日,在深圳市召开的国内首届非晶合金粉末新技术、新工艺与新应用国际交流研讨会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报》期刊2019-05-15)
周翔,龙威,周小平[2](2019)在《机械合金化制备Al_(70)Ni_(17)Ti_(13)非晶粉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出Al_(70)Ni_(17)Ti_(13)非晶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等研究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下,粉末的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制备出Al_(70)Ni_(17)Ti_(13)非晶粉末。球磨时间为100h时,粉末基本完全达到非晶化。合金粉末的热稳定性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不断提升,整体表现为放热峰右移,进一步证明了非晶粉末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9年04期)
蔡志海,尤家玉,商俊超,杜晓坤,秦航[3](2019)在《Ni基合金粉末及其非晶涂层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非晶粉末价格昂贵、成型困难等问题,采用真空气雾化法制备了Ni FeCrMoNbBSi合金粉末,利用火焰喷涂焰流温度高、冷凝速度快有利于形成非晶相等特点,经火焰喷涂后制备了镍基非晶涂层。通过XRD、SEM、EDS、TEM等对粉末和涂层的相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 FeCrMoNbBSi合金粉末形貌为球形或近球形,主要由晶体相FeNi3和Ni CrFe固溶体组成,非晶含量较少。制备的Ni基非晶涂层组织结构致密,主要由非晶相和Cr2Ni3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非晶含量可达70%(体积分数)。(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吴琼,肖震东,侯纪新,周巍,阴雅雯[4](2019)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Ti_(50)Ni_(15)Cu_(28)Sn_7非晶合金粉末》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定比例配置Ti、Ni、Cu、Sn金属粉末,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在转速为300 r/min、球料比为12∶1的条件下制备Ti_(50)Ni_(15)Cu_(28)Sn_7非晶合金。采用XRD和SEM对不同球磨时间混合粉末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对合金粉末进行了DSC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时间球磨之后,混合的金属粉末开始出现合金化及不同程度的非晶化。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粉末颗粒逐渐细化。球磨80 h后,合金粉末全部转变为非晶合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非晶形成能力。(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04期)
许永波[5](2019)在《基于非晶复合粉末激光熔覆层的制备、微结构演变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合金因其高硬度、高强度、抗蚀耐磨、生物相容性和软磁性,在国防、海洋、生物医学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出现,不仅解决了非晶合金室温脆性的难题,也拓展了非晶合金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然而,由于非晶合金不能作为具有较大尺寸的结构材料,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基于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以机械合金化法和激光熔覆相相合的技术,制备了非晶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非晶复合粉末形成机理、复合涂层结构演变及其磁性或耐蚀性能,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纳米晶/非晶、完全非晶FesoTiso合金。结果表明:当球磨时间由0 h增加至20 h时,Fe50Ti50合金中的显微结构由纳米晶α-Fe和金属间化合物TiFe组成;当球磨时间增加至60h时,所有晶体相消失,形成完全非晶Fe50Ti50合金;继续球磨至100h时,非晶合金发生晶化,再次形成纳米晶/非晶Fe50Ti50合金。此外,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50Ti50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减小,矫顽力先增大至最大值~143.1 Oe(15 h),再逐渐减小至~8.2 Oe(100 h),Fe50Ti50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软磁性或顺磁性。向Fe-Ti合金中加入Cu元素,并球磨30h,结果表明:Cu的加入使得纳米晶TiFe的晶粒尺寸减小,Ti和Cu在α-Fe中的溶解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在FeTi合金内产生大量缺陷(位错、孪晶与空穴),以及Cu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0.128 nm)所致。以Fe-Ti基非晶粉末为熔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原位合成了Fe-Ti基合金,结果表明:未加入Cu的合金涂层由较为粗大的枝晶TiO相与共晶α-Fe/TiFe2相组成;加入Cu后的合金涂层由大量细小的TiO、共晶α-Fe/TiFe2以及微量TiO2颗粒组成,Cu的加入使得TiO的枝晶臂和TiFe相的晶粒尺寸减小,抗电化学腐蚀性能增加。采用激光重熔技术对激光熔覆Fe基非晶复合涂层进行了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后,涂层厚度增加、宽度减小,表面平整且光滑;熔覆层中的非晶相含量增加,Fe2B相和Fe3Mo相转变成FeB和Fe9.7Mo0.3相;涂层内析出少量γ-Fe(Fe、Cr)和Cr9.1Si0.9相;涂层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Ecoor和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耐蚀性增强,最大显微硬度可达~954HV,平均显微硬度约为基材的4.3倍,约为重熔前熔覆层的1.13倍。(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1-10)
刘坤杰,乐晨,赵放,唐明强,吴成义[6](2018)在《水气联合雾化制备的Fe_(72)Si_(10.7)B_(10.7)Cr_(2.2)P_(1.5)C_(2.9)非晶粉末的结构及软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气联合雾化法制备了Fe_(72)Si_(10.7)B_(10.7)Cr_(2.2)P_(1.5)C_(2.9)(at%)合金粉末,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合金的晶体结构、非晶形成能力及磁性能。结果表明,水气联合雾化非晶粉末粒度较细,球形度较好且表面光洁,组织结构均匀,合金为单一的非晶结构;合金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67.61 A·m~2/kg,在100 kHz、Bm=100 mT条件下,合金磁粉芯铁损Pc<800 mW/cm~3,且在100 Oe条件下,其磁导率降幅仅为22%,综合软磁性能优异。(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8年06期)
焦津,罗强,王勇,沈军[7](2018)在《粉末中的晶化相对铁基非晶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HVAF)制备了Fe_(49.7)Cr_(18)Mn_(1.9)Mo_(7.4)W_(1.6)B_(15.2)C_(3.8)Si_(2.4)非晶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粉末和涂层的形貌和微结构。通过动电位极化测试研究了该涂层在3.5wt%Na 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粉末和涂层都是部分非晶态,而且涂层的非晶相含量高于粉末。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涂层的晶化相含量较高。晶化相中的Cr、Mo和W含量高于其周边区域。晶化相的形成使周边区域中Cr、Mo和W的含量减少,也降低了周边区域的耐腐蚀性。因此,涂层表面晶化相含量高的粒子会被优先腐蚀。(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2期)
任继行[8](2018)在《FeSiBP粉末表面绝缘处理与非晶软磁复合粉芯的电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e基非晶软磁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强耐蚀性等机械性能,及优异的软磁性能,其采用冶金最短流程的绿色制造技术,被称为新一代“双绿色”高效节能材料。Fe基非晶软磁材料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B_s),但其电阻率ρ低,在稍高频率下即产生大的涡流,适用于低频。铁氧体软磁材料具有高的电阻率,适用于高频,但其亚铁磁性决定其B_s只有软磁材料的1/4-1/3,不利于小型化。软磁复合材料的绝缘包覆层明显降低软磁材料的静态及动态磁性能。因此,研究开发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大磁导率及低矫顽力,高电阻率和低铁芯损耗的新型软磁复合材料(SMCs)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包覆(NiZn)Fe_2O_4前驱体的Fe_(76)Si_9B_(10)P_5非晶软磁粉末颗粒,再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固结,在467℃、487℃、507℃和527℃的烧结温度和550 MPa单轴压力的条件下,制备Fe_(76)Si_9B_(10)P_5/(NiZn)Fe_2O_4软磁复合材料。通过SEM、XRD、VSM、AT512精密电阻测试仪等仪器检测经SPS技术制备的SMCs样品,分析发现Fe基非晶粉末颗粒间形成薄而均匀且结合紧密的尖晶石结构(NiZn)Fe_2O_4绝缘层,厚度约为400 nm。当烧结温度为467℃时,Fe_(76)Si_9B_(10)P_5/(NiZn)Fe_2O_4软磁复合材料电阻率最高,为1306μΩ·cm。当烧结温度为487℃时,SMCs的饱和磁化强度M_s为1.46 T,其在10 kHz的频率条件下,磁导率为370,样品的致密度较高,致密度达98%以上。当烧结温度为527℃时,SMCs的样品的显微硬度值为1218 HV。本文通过对Fe基非晶软磁复合材料的溶胶-凝胶软磁铁氧体绝缘包覆设计,构建一种基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SMCs绝缘设计方法及相关的理论,解决因绝缘层降低磁导率的问题,同时有效抑制涡流损耗。为研究高性能的新型非晶软磁复合材料及开发提供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郑豪,孙怀君,方允樟[9](2018)在《FeCoB非晶粉末吸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FeCoB非晶粉末的吸波性能,利用单棍快淬法和高能球磨工艺制备FeCoB非晶粉末,以石蜡为基体,用模压法制备出非晶粉末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和网络矢量分析仪,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FeCoB非晶粉末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CoB非晶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在质量分数为60%时,其最大反射损耗值达到了-50.3 d B,此时涂层厚度仅为2.5 mm,并且具有5.92 GHz(RL<-10 d B)的有效吸收宽频特性.说明60%质量分数的FeCoB非晶粉末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吸波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潘旭,胡强,徐景杰,盛艳伟,梁雪冰[10](2019)在《整形处理工艺对Fe_(78)Si_9B_(13)非晶粉末及磁粉芯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机械搅拌整形工艺对Fe_(78)Si_9B_(13)非晶带材破碎粉末进行去边角的整形处理。研究了机械整形时间和混料机转速对Fe_(78)Si_9B_(13)非晶粉末的基本物理性能(粉末形貌、松比、流动性),以及由其制备的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高频特性、直流迭加特性、损耗等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整形时间的增加,整形处理后的非晶粉末粒径逐渐细化,粉末粒度范围由75~175μm逐渐变为50~100μm,粉末尖角变圆滑,粉末的流动性由未经整形处理的31.43 s/50 g逐渐变为整形处理5 h的25.08 s/50 g,之后5~30 h基本趋于平稳,粉末的松比从0 h的3.028 g·cm~(-3)到30 h的3.124 g·cm~(-3)呈现一个小幅上升趋势,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损耗逐渐降低,受直流迭加的影响变小;混料机转速对粉末形貌及粒径的影响幅度较小,并且随着转速的增加,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基本不变,损耗降低。本实验无论是时间参数还是转速参数都未改变非晶磁粉芯本身优秀的高频特性和直流迭加特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9年04期)
非晶粉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出Al_(70)Ni_(17)Ti_(13)非晶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等研究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下,粉末的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制备出Al_(70)Ni_(17)Ti_(13)非晶粉末。球磨时间为100h时,粉末基本完全达到非晶化。合金粉末的热稳定性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不断提升,整体表现为放热峰右移,进一步证明了非晶粉末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晶粉末论文参考文献
[1].赵萍.今年我国非晶合金粉末需求将超1500吨[N].中国冶金报.2019
[2].周翔,龙威,周小平.机械合金化制备Al_(70)Ni_(17)Ti_(13)非晶粉末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9
[3].蔡志海,尤家玉,商俊超,杜晓坤,秦航.Ni基合金粉末及其非晶涂层的制备与表征[J].材料保护.2019
[4].吴琼,肖震东,侯纪新,周巍,阴雅雯.机械合金化法制备Ti_(50)Ni_(15)Cu_(28)Sn_7非晶合金粉末[J].热加工工艺.2019
[5].许永波.基于非晶复合粉末激光熔覆层的制备、微结构演变与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6].刘坤杰,乐晨,赵放,唐明强,吴成义.水气联合雾化制备的Fe_(72)Si_(10.7)B_(10.7)Cr_(2.2)P_(1.5)C_(2.9)非晶粉末的结构及软磁性能[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8
[7].焦津,罗强,王勇,沈军.粉末中的晶化相对铁基非晶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8
[8].任继行.FeSiBP粉末表面绝缘处理与非晶软磁复合粉芯的电磁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
[9].郑豪,孙怀君,方允樟.FeCoB非晶粉末吸波性能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潘旭,胡强,徐景杰,盛艳伟,梁雪冰.整形处理工艺对Fe_(78)Si_9B_(13)非晶粉末及磁粉芯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