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培养

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培养

王艳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山东泰安271500)

从语文学科性质看,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感、意志的独特任务,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训练,又要造就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一、通过朗读,渲染情感

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2.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

二、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指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重要位置及岛上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南大门的情况。接着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映西沙群岛的风光片,然后配以录音朗读,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优美迷人的境界之中,萌发一种欣赏、赞美的激情。在讲到海底物产时,教者拿出海参、大龙虾和各种各样的鱼、珊瑚、贝壳等实物或标本给学生观看,使学生从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里,产生种种欣赏、快慰的感情。

三、发挥语言优势,激发情感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是意识的载体。人们总是通过语言来加深认识,加强了解,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前苏联著名高级神经活动学创始人巴浦洛夫把语言看作是最有力的刺激物,因为语言中充满着情感。课堂上教学情感的引发最主要的是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显然,这对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语言要饱含感情,以声带情。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情感,并把它通过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

2.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教师说话要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忌矫揉造作,肆意纵情;忌怪诞晦涩,重复絮烦;应力求“言尽而旨远,言简而意丰”。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凭借语言再造想象,创造语言描绘的图景。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为开发语言的潜能,教学中要凭借语言再造想象,创造语言描绘的图景。

四、分析课文,体会情感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情感,以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只有在学生正确深刻地掌握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分析课文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较法是常用的一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学完了这一课,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课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

抓住文脉是分析课文的另外一种方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学创作是一种传达情感的活动。作者在缀文成章时,总要通过一根“红线”将所写的材料及所表达的感情,串成一个缜密的网络式的整体。这个贯穿始终的“红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我们称之为“文脉”。抓住文脉,就能迅速摸清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体会到作者心灵的火花和美好的情感。

总之,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生的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标签:;  ;  ;  

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