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阅读解决实践问题

加强数学阅读解决实践问题

叶海挺

(洞头县海霞中学,浙江温州325700)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在新一轮课程的实施中,数学阅读教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数学阅读的作用,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数学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笔者认为,数学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笔者通过学习认识、理解,把数学阅读教学赋予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一、阅读在预习中的效应

自主学习是一种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而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学课前预习,就是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给予学生独立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真正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有两位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了课后一道题目:用a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a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于是这两位学生对得出的结果“不一样”而争论不休,最后求助于老师,有心的老师就争论问题组织了一次问题的讨论,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合作学习方式,从不同角度作思考,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题目中所需的火柴棒根数是:

1.4+3(a-1)2.4a-(a-1)3.3a+1

4.a+a+a+15.(2a+2)+(a-1)

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是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的表现,它表现为“我要学”“我能学”和“我如何学”。学生在预习中整理出自己的疑问或在知识和思想方法上的收获,就阅读中不明确的地方,诸如“发现新大陆”一类的问题,在学习小组中自行组织讨论解决,或解决一些低层次的疑问,提炼产较高层次的问题。教师则把学生的问题融合进自己的教学教法中,逐一排除解决,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二、阅读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研究表明:没有问题的思维往往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思维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教师给学生3分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3分钟后学生提出了如下诸多问题:

1.双曲线部分曲线会不会是圆弧?

2.为什么说双曲线有“两个分支”,有没有“第三个分支”?

3.有没有过原点的双曲线?

4.双曲线永远不能到达坐标轴,是不是在很远的地方与坐标轴平行?

在新课程教学时请学生提出疑问,发现问题,正是课前阅读的目的。教师得到学生反馈的问题信息后,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提问,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再进行教学,一来教学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二来使学生觉得自己的提问有教学价值,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的最好鼓励。

三、阅读在复习中的体现

阅读理解类问题是近几年中考出现的新课型,教师利用学生的阅读能力,紧扣阅读理解问题,加强了复习课的训练。阅读理解类问题以学生所学的教学知识为基础,往往需要先阅读较多的文字材料,加以理解,然后再进行解答。

例: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本类题型往往需要阅读提供的材料,在理解其中的思维过程、思想方法知识应用、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将其概括成数学模型去解决同类或更高层次的另一个相关的命题,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迁移和发展。

阅读理解题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和自学能力,因而教师在复习提高、阅读训练中应注意:(1)阅读材料时要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2)看懂过程的同时要注重内蕴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材料中的本质内涵、错处、错因是解答要素;(4)除了模拟外,注意迁移发展,探索求新。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的基本环节中去。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蔡纪培.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J].中学数学教参考,2008.(5).

[2]叶盛器.“数学学习分化成因”的思考[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8,(10)

标签:;  ;  ;  

加强数学阅读解决实践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