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莱芜市莱城区疾病监测点1999~2001年监测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晓嘉[1](2018)在《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干旱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了解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2.探讨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热点区域和相对高发期,揭示其时空聚集性。3.识别山东省气象干旱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滞后期,筛选气象干旱相关敏感性呼吸道传染病。4.评估气象干旱对敏感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现场,分析基本单位为县区,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的流行特征。首先描述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水平。应用时间序列描述呼吸道传染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其次,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展示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经验贝叶斯和空间贝叶斯平滑进一步确认呼吸道传染病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绘制呼吸道传染病的超额风险图。最后,将各县区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空间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判断各传染病在研究区域是否具有空间聚集性,发现传染病发生的热点区域;并利用SaTScan时空扫描分析方法,从空间聚类分析和时空聚类分析两个角度动态探索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时空聚集性。选择济南、青岛、潍坊和泰安市辖区以及日照市莒县和滨州市惠民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生态趋势研究识别气象干旱相关敏感性传染病。首先根据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剔除发病较少的病种;其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暴露期和对照期及滞后期传染病的发病率进行粗筛;最后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基础上,选择负二项回归模型、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和零膨胀Poisson回归模型确定气象干旱与粗筛传染病发病的关系。研究结果1.2005-2014年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约为53.7万,死亡人数为1341人;年均发病率最高为肺结核(36.45/10万),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11.07/10万)。从时间尺度来看,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高发,如肺结核在1月和4月发病率较高。研究期间百日咳发病较为稳定,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其余有下降趋势。2.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麻疹超额危险(excess risk,ER)>1的县区有60个、肺结核有72个、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erebrospinal meningitis,DCSM)有55个,主要分布在鲁西地区和鲁南地区;百日咳(ER>1有49个县区)和流行性感冒(ER>1有45个县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地区;甲型H1N1流感(有39个县区ER>1)和风疹(ER>1县区有69个)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和鲁中地区;猩红热和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在鲁中地区多发。3.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除DCSM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均存在自相关(Moran’s I:0.0760.353)。局部自相关分析发现高危险区(HH地区)百日咳有20个,风疹7个,甲型H1N1流感5个,肺结核24个,流行性感冒14个,DCSM 4个,流行性腮腺炎10个,麻疹23个,猩红热8个。时空扫描分析发现甲型H1N1流感(相对高发期为2009年11月,RR=39.79)、麻疹(2008年3月,RR=13.38)、肺结核(2007年1月,RR=2.32)、风疹(2005年5月,RR=122.07)、猩红热(2011年12月,RR=9.34)有1个聚集区;DCSM(相对高发期为2005年2月和3月,RR值为23.49和14.27)和流行性腮腺炎(2012年6月和2005年7月,RR值分别是4.84、60.71)有2个聚集区,百日咳有3个聚集区(相对高发期为2007年7月、2010年6月、2005年6月,RR值在21.4440.96);流行性感冒有4个聚集区(相对高发期为2009年9月、2009年11月、2013年12月、2010年3月,RR值在6.54310.29)。4.六个研究现场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肺结核(达37.68/10万),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18.59/10万);白喉和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在研究期间未发病。5.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肺结核、麻疹、DCSM、猩红热、风疹可能是气象干旱敏感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相应滞后期分别为1个月、0-1个月、1个月、3个月、0个月,其RR值分别为0.989、0.875、1.062、10.734、1.471、1.468。6.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猩红热、风疹在气象干旱发生后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分别为1.207(95%CI:1.1721.243)和2.206(95%CI:1.4363.388)。而麻疹在气象干旱发生后其发病风险有所降低(OR=0.666,95%CI:0.4440.999)研究结论1.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感冒是山东省高发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以冬春高发,其大部分发病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具有明显地方聚集性,主要在鲁南和鲁中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2.研究确定了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高风险的时空聚集区。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热点及时空聚集区不同,其空间聚集区多以鲁东北地区和鲁西南区域为主;发病相对高发期多集中在3月、11月、12月。3.气象干旱对风疹和猩红热在人群中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造成风疹和猩红热滞后的发病风险增加,滞后期分别是0个月和3个月。4.气象干旱发生后对麻疹lag0的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刘书江[2](2018)在《山东省泰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莱盆地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区域内可溶岩分布广泛,降水量时空变化较大,导致地下水位波动较大,构造及其影响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赋存空间和运移通道,这些地质环境条件为岩溶塌陷提供了便利,使研究区岩溶塌陷频发,破坏建筑物,影响交通,毁坏农田,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虽然对该地区岩溶塌陷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但缺乏对岩溶塌陷的稳定性的定量研究。本文针对泰莱盆地岩溶塌陷现状,概化典型塌陷区的地质模式,分析成因以及演化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典型区域进行稳定性预警。本文在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的资料,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泰莱盆地研究塌陷现状及危害性进行概括。区域内塌陷区分布广泛,多个塌陷区目前仍然处于塌陷频发阶段,塌陷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①泰安市的城区及旧县水源地一带;②莱芜铁矿区的孟公清、孟家庄、西泉河一带;③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孤山-寨里镇枯河一带。此外在泰安市徂徕镇桥沟地区、边家庄地区以及莱芜市莱城区鹏山水源地、清泥沟水源地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塌陷的频繁发生对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安全、农田、居民建筑以及地下水都造成了危害。通过分析典型塌陷区的特征及塌陷成因,建立岩溶塌陷单层结构模式、双层结构模式和多层结构模式三类地质模式。针对三种地质模式分析主要作用机理,单层结构中,真空吸蚀作用形成初始土洞,然后在地下水等综合作用下形成塌陷坑;双层结构中,渗透变形形成初始土洞,在多因素影响下土洞继续发育,最终形成塌陷坑;多层结构中,受到真空吸蚀作用形成初始土洞,土洞向上发展,扩展至砂卵石层,渗流作用下土颗粒发生潜蚀,最终导致塌陷。在以上对泰莱盆地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两个典型区域建立模型,选取訾家灌庄建立单层结构模型,选取羊娄塌陷区建立双层结构地质模型。根据计算结果表明:单层黏土结构中,土洞的发育程度对模型稳定性影响较大,而渗透作用影响较小。对于双层结构,下层为中粗砂的情况下,渗透作用对模型稳定性影响较大,本身抗剪强度就比较差,在渗流作用下,抗剪强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上覆盖层厚度的增加有利于稳定,反之不利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模型应力分布、位移变化、塑性区分布以及稳定性系数,判定土层稳定性,确定临界安全土洞。土层含水率较高情况下,单层结构中,黏土层厚度为8.5m,临界安全土洞半径为0.46m;双层结构中,黏土层厚度为5.5m,中粗砂8.5m,临界安全土洞半径为0.44m。根据模型中计算出的临界安全土洞大小,运用物探手段,对塌陷区土洞进行勘测,探测塌陷区土洞大小,单层结构中如果塌陷区域土洞半径未大于安全土洞半径0.46m,则稳定,否则,反之。双层结构中如果塌陷区域土洞半径未大于安全土洞半径0.44m,则稳定,否则,反之。本文通过对泰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定量分析塌陷区稳定性,对泰莱盆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其研究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诸葛利[3](2017)在《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和效果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公立医院改革实质上为“医改难题”探索出“中国式解决办法”。不仅要解决当前公众和社会呼吁关注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对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顶层设计和深入推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一场涉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再造、健康干预模式转变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深层次改革。数量庞大、地域分散、服务人群众多的县级医院,是解决医改重心下沉和分级诊疗问题的关键。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县域内就诊率,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关系着新医改的成败。山东是我国第二个人口大省,全省常住人口 9733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某种程度上山东是中国的缩影。为全面了解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及总体成效,本研究受山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作为第三方,进行了对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和效果评估研究的课题。评估研究对象为第一、二批试点县的184家县级公立医院,其中:第一批试点72家医院,第二批试点112家医院;综合医院97家,中医医院65家,专科医院22家。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填报数据与实地调研互为补充的方法进行,共实地调研34个县,通过函调回收173份试点医院调查问卷、自制问卷调查1114名医务人员和931名居民。研究目的和意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从项目管理评估角度说,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研究作为一个科研项目,系统地收集项目活动、特征及产出结果方面的信息,在项目结束后用来评估项目的作用,证实项目的价值,进而综合判断项目实施效果,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重大民生政策。从公共政策分析角度看,改革涉及利益调整和分配,是政策变迁的过程,也是公立医院系统耦合和制度治理的过程。通过公立医院对改革进程和效果的评估研究,分析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相关建议和配套措施,为医改政策与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研究的具体目的包括:(1)对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情况和总体效果进行评估,做出全面、真实、客观的第三方调研分析;(2)充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3)总结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赋分排名的方式,树立先进和典型,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范式借鉴;(4)通过赋分指标的量化分析,对参与试点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进行综合等级排序,总结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效;分析医务人员和群众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满意度;(5)结合赋分指标和非赋分指标,分析影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指出改革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讨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存在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监测数据与实地调研互为补充的方法进行评估,力求科学、客观地反映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际情况。评估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赋分指标,一类是非赋分指标。赋分指标按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评分方法进行,用来反映县级公立医院自身的改革推进及成效;非赋分指标,用来分析影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采用文献复习法、个案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法、指标评分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的问卷按照地区和医院进行统一编码,采用Epidata进行统一录入。在录入前对录入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各数据的变量名称和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定专人,采用抽查的方式,对录入结果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以确保录入的准确性。数据录入完成后,对数据库进行逻辑分析,对发现的异常值和逻辑问题及时予以更正。本研究主要采用Excel 2007和SPSS v21.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主要为描述性分析。应用Excel主要进行作图操作,应用SPSS统计相关评述和构成比情况。主要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梳理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估的理论系统分析框架,回答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变迁和完善问题,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逻辑基础。借鉴多种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公立医院改革过程进行整合性解读。本研究重点基于六个方面整合的可能性,构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1)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遵循;(2)公立医院改革的经济学考量;(3)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窗口期”;(4)公立医院改革的系统耦合;(5)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治理;(6)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评估。本研究总体设计的定位是:以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和效果评估研究为“目张”,通过“问题倒逼”来指向政策过程理论研究角度的“纲举”,对政策产生、制定、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公立医院改革宏观上做政策理论研究探讨,对公立医院改革进程和效果进行实践上的定量分析评估,定量分析为定性分析提供必要铺垫和验证,而定性分析又对定量分析做出具体界定和升华。2.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进展成效评估(1)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试点医院按照改革的要求落实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主要涉及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中医服务费、大型设备检查费和高值医用耗材费用。2015年各试点医院因为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总额为30.41亿元,各级财政针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补助共计5.97亿元,占到药品减少收入的19.6%;医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的收入为13.68亿元,占到药品减少收入的45.0%。(2)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填报数据的172家医院中,有141家(82.0%)医保支付方式进行了改革,有102家(59.3%)建立了医院和医保经办机构谈判协商和风险分担机制,有80家(46.5%)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政策动态调整衔接机制,有151家(87.8%)将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3)人事分配制度改革。83.1%的医院在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方面采用了竞聘上岗制度,同时采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四项制度的有98家医院(57.0%)。绝大多数医院在收入分配上都能向临床一线倾斜,但幅度不大。医院职工收入主要由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月均固定工资3165.1元(占月收入的62.2%),月均绩效工资1920.8元(占月收入的37.8%)。正式编制人员占53.4%,聘用制人员占46.5%。其中聘用制人员中医生占20.9%,护士占59.6%。聘用制与在编人员收入的主要差距在其固定工资水平较低,在编职工月均固定工资为4322.2元,而聘用制职工月均固定工资为1661.6元。(4)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91.8%的试点医院实施了省级药品集中采购,78.8%的医院能保证已经挂网的高值医用耗材采取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超过80%的共有73家。90.0%的医院能保证低价药品优先配备使用,但经常出现以低价药品为主的部分药品涨价较多、不挂网或长期缺货的情况。(5)政府责任落实情况。调查发现,很多医院财政补助都是政府打包拨付,没有具体分列项目,医院也不清楚具体的分项费用。整体来看,基本建设补助在2014年之后呈现大幅度增加,大型设备、学科建设、离退休人员经费投入在2013年大幅度增加之后逐年下降,政策性亏损、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到2015年底,试点医院的总负债额为261.97亿元,总体负债率达到45.4%。36.6%的医疗机构债务纳入到县级政府债务平台管理。3.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的总体效果评估(1)医药费用变化情况。门诊次均医药费用呈小幅增长趋势,2012年为178.6元,2015年191.8元;门诊次均药费变化幅度不大,2012年为79.3元,2015年81.0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呈增长趋势,2012年为4509.8元,2015年5442.4元;住院病人人均药费呈下降趋势,2012年为2172.0元,2015年1863.9元。(2)医院收支结构变化情况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47.4%下降到2015年的36.6%。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20.2%上升到2015年的23.9%。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逐年上涨,2012年为6.4%,2015年8.7%。挂号、诊察、床位、治疗、收入和护理收入总和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24.9%,2015年27.5%。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30.1%升至2015年的35.4%。管理费用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15.3%降至2015年12.7%。(3)医院运行效率情况。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8.29天降至2015年的8.04天。病床使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91.6%降至2015年的82.9%。医院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78.0元升至2015年的90.4元。(4)医保基金支付。职工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由2012年的73.3%提高至2015年的74.7%;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由2012年的52.7%提高至2014年的55.9%;农村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由2012年的50.6%提高至2014年的51.3%。我省2015年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合并后的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51.9%(2015年)。存在医保基金欠费的医院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共有83家县级医院存在医保基金欠费,欠费额度超过10亿元,欠费总额度占83家医院医保收入的10%。(5)医务人员满意度和群众就医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4.8%的医护人员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表示“满意”。医护人员对技术培训和医院管理的满意度比较高,对收入情况、薪酬公平性、个人工作压力和个人工作时间满意度,改革前后虽然也有所上升,但满意度总体偏低。问卷调查发现,群众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和就医方便程度满意度较高,满意率达到90%以上。对医疗报销满意度和就医费用满意度较低,就医费用满意率为64.2%。69.5%的群众认为与三年前相比,“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所缓解。政策建议1.政府责任落实。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阶段,建议省、市、县三级建立医改工作联系点制度,省市医改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分片包干,督促县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组织保障和责任落实,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推进机制,共同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各级政府应明确财政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大医改投入,落实六项政府责任,以投入换机制,强化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敦促县级政府主导化解历史债务,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上级政府应适度予以倾斜,也可探索推进PPP模式改革,积极化解医院历史债务。2.三医联动。逐步归拢人社、卫计、物价、民政等职能部门所涉及的医保职能,解决管理碎片化,发挥组合优势,提高运行效率。成立专业化、去行政化的医保基金第三方经办机构,对医保资金进行科学管理和精算,同时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力度,确保医保资金全部用在患者身上,不拖欠医院的医保费用,向社会公开医保资金的走向和使用情况。推广威海市医保部门与商业保险合作保障居民健康的模式。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建立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完善短缺药品信息报送制度。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建议试点引进药业公司托管医院药房,将药房从医院剥离。3.人事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编外人员备案管理,将岗位设置与身份脱钩,编内和备案管理人员同岗同酬,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医生护士层面的薪酬支付,建议充分考虑到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在全省范围内制定政策,上调医院绩效工资上限,使医务人员收入可以高出其他事业单位同类人员50%以上。在医院有结余的前提下,放宽医院结余分配自主权,搞活内部分配,使绩效进一步向业务骨干倾斜。4.医院管理制度。政府切实履行办医职能,组建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山东省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可以落地实施的针对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实施意见。5.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步骤,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时,不能仅针对取消药品加成部分调整价格。进一步提高护理费、床位费等服务项目价格,尽快将中医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到位,促进中医医院的发展。对于药品加成财政补偿比例高的医院,如果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确保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性。6.控制过度医疗。制订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增长控制目标清单,建立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药占比高的医院进一步通过指标分解、处方点评、与绩效挂钩、排名通报等措施控制药占比,达到30%的目标。医院在质量控制中实行多种疾病不输液“负面清单”,进一步降低医院门诊输液率;实行剖宫产手术指征“正面清单”,进一步降低助产机构剖宫产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将同级同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次均三费”(药品费、检查费、材料费)结构和涨幅变化等数据,定期进行对比分析、排名通报。7.推进分级诊疗实施。制定政策让上级公立医院减少或停止提供不符合其功能定位的医疗服务。建议探索除儿童医院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等政策,将最基本的门诊医疗服务分流下去。实行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明显差异化,大幅度降低县域外就诊医保报销比例。以县医院为龙头,实施县乡村医疗服务资源纵向一体化,强化转诊服务与技术帮扶。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多点执业,开展全科医生团队个性化签约服务,建立居民健康和医保基金“双守门人”制度。统一卫计部门基本药物目录和人社部门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用药衔接,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医保目录用药纳入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引导慢性病和恢复期病人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创新与不足1.创新点。(1)截至目前,本研究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评估研究,综合运用了定量评估和定性分析方法,数据样本量大,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可信。(2)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来自于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工具较为可信。(3)本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梳理了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文件、报告和做法,分析了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对改革相关指标从医院运行、医院医保相关数据和群众、医疗人员满意度几个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2.不足之处。本研究的评估工作实施于2016年,相关数据时间为2012-2015年,因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启动时间较晚,因此,在进行效果评估时,由于部分指标变化具有滞后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所影响的部分指标结果可能会被低估,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分析。
张勇[4](2015)在《谷家台铁矿帷幕注浆及充填采矿技术和围岩监测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谷家台铁矿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是国内有名的大水矿山。为实现水下安全采矿,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和实践,谷家台铁矿应用国内外首创的近矿体顶板灰岩帷幕注浆堵水技术,成功治理了地下水,实现了水下安全采矿,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系统性地总结了谷家台铁矿开采的全过程,即前期治水形成帷幕隔水层——中期采矿方法选择和应用——后期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研究三大部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结合在该矿十余年来的治水和采矿实践经验,分别对治水、采矿和围岩检测三部分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第一部分以谷家台铁矿注浆堵水和充填采矿现状为背景,在对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汇总分析基础上,系统整理了目前实施的近矿体顶板灰岩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的关键步骤和技术指标,并突破常规注浆堵水思路,通过分析断层构造机理和导水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治理断层构造的必要性和治理步骤,将断层治理钻孔网度加密至5米×5米,钻孔深度超出矿体50米以上,同时在采矿设计时将间柱布置在断层位置保护好断层,尽量减少采矿对断层造成的二次破坏。通过钻探和采掘实践检验,断层治理效果较好,极大地降低了出水风险。第二部分分析了谷家台铁矿选择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原因,既在注浆形成的上盘帷幕下采矿,需要保护好帷幕层,确保采矿过程不能对其造成大的影响破坏,且矿岩稳固性较差,综合比较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法采矿是较为适宜的方法。文中在总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特点、采场布置、结构参数、回采步骤、膏体充填等工艺基础上,重点对充填接顶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提出了多项措施,经实践接顶率达到90%以上。第三部分是在青岛理工大学与莱芜矿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基于GPRS的顶板帷幕稳定性远程网络实时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采空区围岩较为稳定的结论,从而也验证了目前采用的近矿体顶板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和充填采矿法相关参数是可靠的。
尚明香,丁丽平,吕明星[5](2015)在《2013年莱城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莱城区居民死亡情况,掌握死因变化动态,为疾病控制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3年莱城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结果莱城区共报告死亡6 807例,其中男性死亡3 786例,死亡率为776.19/10万;女性死亡3 021例,死亡率为633.89/10万,婴幼儿死亡率为3.74‰。居民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1 876例)、心脏病(1 604例)、脑血管病(1 476例)、呼吸系统疾病(715例)、伤害(522例)。结论居民死亡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
李维硕[6](2014)在《莱芜市金水河水库建设水资源论证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山东省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通过新建水利工程,增加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本文以莱芜市金水河水库为例,分析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目前莱芜市钢城区境内中型以上水库较少,拦蓄地表水量不足3000万m3,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水资源问题亦成为钢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莱芜市的现有水源以及中水回用等多种水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莱芜市、钢城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评价。从水资源角度对金水河水库工程规模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金水河水库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莱芜市的水资源供求矛盾。主要研究结论有:1、以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对近年来实际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优先节水,多种水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的原则,对莱芜市及钢城区进行了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水平年,随着供水量的进一步增加及用水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莱芜全市缺水状况得到缓解,经全市水资源调配后,莱芜全市50%保证率下可实现供需平衡,钢城区依然缺水,仅靠区域本身水资源无法实现供需平衡,需从其他分区调水,同时加强钢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缓解钢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2、根据雪野水库1956~2008年天然径流系列,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金水河水库拟定坝址处的历年来水量系列,并根据降雨资料进行了修正。经分析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32mm,与最新径流深等值线图成果基本一致。3、采用长系列变动用水时历法进行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经调算金水河水库在满足下游河道生态用水情况下,可满足灌溉1万亩农田(保证率50%,年需供水量246.0万m3)和向钢城区城镇生活日供0.52万m3(保证率95%,年需供水量193.0万m3)。4、金水河水库下游现有葫芦山中型水库一座,本次按不建金水河水库和兴建金水河水库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和确定兴建金水河水库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金水河水库的兴建,虽然会使葫芦山水库上游的总来水量有一定的减少,但对葫芦山水库的供水基本上没有造成大的不利影响,并且从防洪安全角度分析,因金水河以上洪水洪峰流量的削减,即进入葫芦山水库的洪水过程将会趋于平缓,对于下游葫芦山水库的防洪安全是有利的。5、金水河水库建成蓄水后,水库下游河道径流量比金水河水库建成前有所减少,水位也相应降低,但经过金水河水库调蓄后,增加了特枯月份的河道流量,提高了下游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用水,有利于下游河道的生态保护,金水河水库对水资源状况影响甚小,还会产生巨大供水效益。
魏霞[7](2013)在《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吸烟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因吸烟引起的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由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可以预期,未来的死亡人口规模将更为庞大,烟草流行已成为中国人群健康的“第一杀手”。研究证明,大多数吸烟者始自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成为常吸者的可能性越大,成年后的吸烟量越大,受烟草的危害也越大,戒烟的可能性越小。若延迟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时间,则可大大降低人群吸烟率及因此导致的各种疾病的罹患率和死亡率。不仅如此,吸烟还是青少年物质滥用的“入门物”,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吸烟的青少年常伴有诸如学业、品德、心理等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因此青少年历来是控烟工作的重点人群,教育青少年远离烟草,是关系到他们身心健康成长、阻断烟民后继队伍、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系统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对毒物危害敏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被动吸烟对青少年有着更大的危害性。有研究指出被动吸烟会导致儿童认知能力缺陷,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力11,16-18岁的孩子如果经常被动吸烟,他们的学习成绩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无法通过考试的几率比其他正常孩子高出30%。2010年GATS显示,我国现在吸烟者为3.01亿,还有约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其中有1.8亿是青少年。43.9%的青少年在家庭遭受二手烟雾的危害,55.8%的青少年在公共场所遭受二手烟雾的危害。88.2%的学生报告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中有吸烟者。2005年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13岁前吸完一整支烟的比例较1998年增加了15.0%;2008年山东省的调查亦显示,山东省曾经吸过烟的青少年在13岁前吸完一整支烟的报告率达49.8%,52.5%的中学生报告在过去7天里曾被动吸烟。小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干预的最佳时期,小学生接受健康知识快,易形成健康行为,干预的依从性和配合度高,另外小学阶段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系统进行干预的可操作性也更强,最重要的是,从小学开始进行控烟干预其健康受益时间也史长。有效的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不仅对学生控烟作用巨大,而用对整个社会的控烟都具有深远意义,正是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省小学生烟草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烟草危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来源情况,并就被动吸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为在小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掌握我省小学生吸烟行为和被动吸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被动吸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了解我省小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来源及对烟草使用的态度,为更有效地开展学校控烟宣教和对控烟干预进行评价提供基线资料和依据。[研究方法]本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抽取威海、莱芜和聊城3个市13所学校的6050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项目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由家长自行填写后交回学校,学生和家长均匿名填写问卷。对有效问卷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烟草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烟草危害相关知识知晓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果]1、山东省小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6.0%,现在吸烟率为1.2%。初次吸烟的平均年龄为7.8±2.1岁,尝试吸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为“好奇”、“同伴给烟”和“心情不好/好”,所吸香烟的主要来源为“取自家中”和“自己购买”。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男生、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较差、烟草危害知识不及格、家人吸烟、同学吸烟、看到教师吸烟和地区差异等。2、山东省小学生所有场所的被动吸烟率为50.5%,城市高于农村,聊城高于莱芜和威海。小学生被动吸烟比较严重的场所依次为饭店/餐厅、商场、家里和公共汽车。城乡和不同地区间的分布均有差异。3、山东省小学生家庭被动吸烟率为49.7%。家庭被动吸烟率农村高于城市,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比较以隔代家庭最高,重组家庭和大家庭次之。家庭中的主要吸烟者是父亲和祖父/外祖父,43.42%的父亲和73.96%的祖父/外祖父的烟龄在10年以上,66.78%的父亲和61.56%的祖父/外祖父的日吸烟量为1-10支,且在家中吸烟的位置都是以“到处吸”和“在客厅吸”为主。家庭被动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大家庭和隔代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和地区差异。4、调查显示,有27.4%的小学生表示曾经在学校见到过教师吸烟,农村高于城市,聊城高于莱芜和威海。5、山东省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吸烟对呼吸系统危害的知晓率较高,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方面危害的知晓率和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较低。山东省小学生获得的烟草危害相关知识较多的渠道依次为“电视/广播”、“网络”和“报刊杂志”,城乡小学生控烟知识来源渠道有差异。仅有44.3%的学生选择了从“学校健康教育课”获得控烟知识。6、调查显示,被动吸烟是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家庭被动吸烟的学生其学习成绩较差的报告率高于无家庭被动吸烟的学生,且每周被动吸烟的天数越多,学习成绩优秀和中上的越少,成绩中下和较差的越多。[主要结论]1、山东省小学生尝试吸烟行为有低龄化趋势,且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农村和城市小学生的控烟知识知晓率和来源渠道略有不同,提示我省应重视对小学生的控烟教育,特别应加强“拒吸第一支烟”的技能培训,控烟宣教应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因材施教。2、学生吸烟行为的发生既有个人因素的影响,亦有家庭因素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原因,提示学生控烟工作应以学校为重点,家庭和社区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加强学生控烟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宣传和对学生家长、教师的控烟干预和戒烟帮助。3、我省的公共场所吸烟现象较严重,提示应加快推出地方性公共场所控烟法规,遏制公共上场所的吸烟现象。
郑加玉[8](2013)在《淄博市1954~201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研判淄博市1954~2011年布病流行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探讨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淄博市布病疫情上升的因素,预测预报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流行趋势,准确掌握淄博市布病的防控状况,科学评价布病防控工作措施效果,为制定并不断完善淄博市布病防控策略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不断改进防控措施,切实巩固淄博市布病防控工作成果。方法:采用SPSS19.0对淄博市1954~2011年人间布病疫情报告资料、1958~2011年人间感染情况调查资料、1989~2011年布病病人个案调查资料以及1958~2011年畜间感染情况调查、畜间主动免疫与检疫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淄博市布病疫情流行现状,并对采用加权算术平均预测法对淄博市布病疫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淄博市1954-2011年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3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512/10万,其中37年有疫情报告,无疫情报告的年份全部集中1955~1988年间。1989~2011年期间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年平均发病率是1954~1988年期间的2.01倍,两个时间段发病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1,P<0.01)。目前,呈现出历史布病疫区疫情依然严重,新发布病疫区不断出现的局面,淄博市布病疫情上升趋势与全国及部分省市相一致,但其疫情上升趋势早于全国,并且波动性与有关报道不完全一致。1954-2011年,淄博市布病病例分布在五区三县56个乡镇118个村,近年来呈现出逐步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淄川、临淄两个区,这与当地居民以半农半牧为主有关,张店、周村、桓台、高青等区县由于近年来发展奶牛、奶羊养殖业,报告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淄博市报告的布病病例存在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并且近年来爆发疫情起数不断增加。对1989~2011年283例病例统计分析,其发病性别、年龄分布符合布病的发病规律,但1989-2002年和2003-2011年两个时期淄博市布病发病年龄分布出现新变化,2003~2011年期间<40岁的各年龄组发病例数均少于1989~2002年,40~69岁的各年龄组均多于1989-2002年。发病时间分布与羊种菌布病疫区特点相吻合,6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15.55%,病例集中分布在3~7月份,共累计发病177例,占总病例数的62.54%。从淄博市1989~2011年个案调查资料完整的162例病例感染途径(方式)的统计分析结果情况看,病例可能的感染方式或途径仍然以饲养、放牧羊只和屠宰牲畜感染为主,分别占70.99%和11.11%,尤其要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8例布病患者系因饮用生羊奶(占总病例数的4.94%)而感染。1958~2011年,淄博市累计开展血清学主动监测39361人(次),其中SAT试验阳性者591人,平均阳性率为1.50%,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确诊296例布病病人,确诊率为50.08%,占总病例数的77.89%,其中有13年未开展人间主动监测工作。1958~2011年,淄博市累计共血清学检疫检测140154只(头)牲畜,检疫阳性1162只(头),阳性率为0.83%,其中16年未开展检疫工作。淄博市1958~2011年期间历年累计免疫接种牲畜88.49万只,历年平均免疫密度为20%~30%,其中29年未开展牲畜免疫接种工作。人、畜间共检菌鉴定21株布氏菌,其中羊Ⅲ型19株,羊Ⅰ型2株。利用yt=(5yt-1+4yt-2+3yt-3+2yt-4+Yt-5)/(1+2+3+4+5),预测2012~2016年淄博市布病发病率依次为0.5991/10万、0.6346/10万、0.6579/10万、0.6704/10万、0.6764/10万。结论:淄博市20世纪70到80年代布病防控工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布病疫情一度得到了有效控制,5个县达到了部颁控制区标准,2个县达到了部颁稳定控制区标准。但近年来由于牲畜养殖模式改变、畜及畜产品交易频繁、畜间防控措施存在不到位问题等原因,导致了人、畜间布病疫情再度肆虐。而且通过疫情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淄博市如不加大防控力度,布病疫情将会呈现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要想根本上彻底肃清布病传染源、净化疫源地,最终达到控制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发生爆发和流行的目标,必须围绕消灭布病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流行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体制,真正做到群防群治、联防联治,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张淑琢[9](2010)在《莱芜城区牟汶河综合治理的水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牟汶河属于黄河水系,又称大汶河北支,是大汶河干流的源头和上游河段,是流经山东莱芜的最大河流,经东平湖流入黄河。作为莱芜市防洪除涝的重点监控河流,当地政府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牟汶河流域具有极大的水文效益。牟汶河综合治理工程自1999年开始2008年结束,累计完成投资3.79亿元,共完成了四项综合治理工程:①河道治理工程②污染治理工程③生态绿化工程④开发利用工程。牟汶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形成54公里的连续水面,蓄水面积3万亩,拦蓄地表水5400万立方米,涵养地下水4300万立方米。河道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河道综合治理完成之后,不仅增水护砂,改善工农业用水条件,而且形成50多公里的景观廊道,对改善水环境,美化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本研究结合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特点,对工程完成后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着重分析对防洪减灾,水量,水质的影响;此研究建立河道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水文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河道治理工程对水文效益的大小,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的开展,对于制定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水文效益的评价规范,进一步开展河道治理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该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1)从防洪、水量、水质三个方面评价了牟汶河综合治理工程对牟汶河流域的水文效益。(2)建立牟汶河流域月降水径流模型,并根据实际自然条件对模型进行简化分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简化计算过程,此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今后该地区的水文水利计算中去。
郑衍玲[10](2007)在《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及主要疾病干预》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全死因死亡水平、死亡构成及其分布,以及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死亡水平、死亡构成及其分布,并比较大汶河主干流域研究区和对照区居民之间死亡水平和构成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以乡镇为单位,选择沿大汶河主干流域上游的莱芜市和中下游的泰安市共计8个县(市、区)的全部流经乡镇为研究区。同时,为比较大汶河流经区域居民死亡与邻近非流经区域的差异,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各调查县(市、区)内随机选择大汶河未流经的1~2个乡镇为对照区,要求对照区的选择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对确定的研究区和对照区,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参照全国第1次、第2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方案,通过查对公安部门户籍死亡资料、医疗机构死亡登记和对本村有关人员的现场访谈等方式,确定2002~2004年死亡人数和死亡者名单,以卫生部规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为原始调查表调查死因,并由经培训合格的县级以上专业人员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的编码和根本死因的推断,计算死亡率、死亡构成等指标。【结果】1.本研究于2002至2004年实施,共调查了8个县(市、区)的54个乡镇,其中研究区41个乡镇,对照区13个乡镇。研究区累计死亡44554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66.79/10万(95%CI,660.60/10万~672.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7.74/10万。对照区累计死亡9704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49.36/10万(95%CI,636.44/10万~662.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7.57/10万。研究区居民全死因标化死亡率与对照区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χ2=327.78,P<0.05)。2.研究区和对照区居民恶性肿瘤均居全死因顺位第1位(分别占26.79%和26.32%)。研究区第2~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占22.27%)、心血管疾病(占17.86%)、呼吸系统疾病(占15.11%)、意外伤害(占8.82%)。对照区第2~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占21.83%)、呼吸系统疾病(占17.18%)、心血管疾病(占16.04%)、意外伤害(占8.80%)。3.以县(市、区)为单位,研究区居民标化死亡率最高的为肥城市,达687.02/10万,最低的为新泰市(397.19/10万)。对照区居民标化死亡率最高的为肥城市,达984.52/10万,最低的是新泰市(411.20/10万)。4.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死亡率高峰集中在75~岁年龄组,呈现从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持续递增的趋势(χ2=6.42,P<0.05)。5.大汶河主干流域研究区和对照区男性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本研究摸清了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近年来死亡水平以及死亡构成,获得了一系列详尽的数据资料。研究区居民死亡率较对照区为高。大汶河主干流域研究区和对照区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在调查的县(市、区)中,研究区和对照区均以肥城市居民标化死亡率为最高,以新泰市为最低。恶性肿瘤在该地区所有死因分类中是第1位死因,是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疾病。
二、莱芜市莱城区疾病监测点1999~2001年监测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莱芜市莱城区疾病监测点1999~2001年监测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干旱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山东省泰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2 泰莱盆地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岩溶类型及发育特征 |
3 岩溶塌陷现状及其危害性 |
3.1 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发育历史及现状 |
3.2 研究区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 岩溶塌陷造成的危害 |
4 岩溶塌陷成因与机理研究 |
4.1 泰莱盆地典型岩溶塌陷区特征及塌陷成因分析 |
4.2 岩溶塌陷发育的地质模式 |
4.3 岩溶塌陷形成演化机理分析 |
5 数值模拟及分析 |
5.1 Flac3d介绍 |
5.2 建立模型 |
5.3 单层地质结构模型 |
5.4 双层地质结构模型 |
5.5 稳定性预警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3)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和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结构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三节 公立医院改革文献综述 |
第三章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质量控制 |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情况 |
第一节 政策执行过程 |
第二节 政策体系框架 |
第三节 改革典型方案分析 |
第五章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
第一节 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情况 |
第二节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情况 |
第三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情况 |
第四节 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进展情况 |
第五节 县级公立医院制度建设情况 |
第六节 改革进展总体评分情况 |
第六章 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情况 |
第一节 医药费用变化情况 |
第二节 医院收支结构变化情况 |
第三节 医院支出结构变化情况 |
第四节 医院运行效率情况 |
第五节 医保基金支付费用情况 |
第六节 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及收入分配情况 |
第七节 群众就医满意度情况 |
第八节 改革总体评分情况 |
第七章 讨论 |
第一节 相关问题讨论 |
第二节 数据质量讨论 |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件 |
(4)谷家台铁矿帷幕注浆及充填采矿技术和围岩监测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项目研究的依据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项目研究的依据 |
1.3 谷家台铁矿简介 |
1.3.1 基本概况 |
1.3.2 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1.3.3 矿床防治水方案和采矿方案 |
1.4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目标 |
1.4.3 技术方法和路线 |
第二章 谷家台铁矿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
2.1 矿床开采治水技术思路 |
2.1.1 深入研究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
2.1.2 建立注浆堵水工程资料数据库 |
2.1.3 预防突水,确保排水能力 |
2.1.4 分析研究矿井突水机理 |
2.1.5 完善地面水位观测系统 |
2.1.6 安全技术措施 |
2.2 近顶板灰岩帷幕注浆堵水的可行性 |
2.2.1 国内外帷幕注浆现状 |
2.2.2 注浆堵水技术在谷家台东区试采中的应用 |
2.2.3 注浆堵水技术在业庄铁矿的应用 |
2.3 井下近顶板灰岩帷幕注浆堵水技术 |
2.3.1 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简介 |
2.3.2 近顶板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特点 |
2.3.3 近顶板帷幕注浆堵水的步骤 |
2.3.4 注浆帷幕安全厚度确定 |
2.3.5 注浆材料 |
2.3.6 注浆参数 |
2.3.7 注浆质量检查与补漏 |
2.4 注浆堵水效果 |
2.4.1 宽大裂隙的注浆效果 |
2.4.2 矿体内部注浆效果 |
2.4.3 上盘矿岩接触带注浆效果 |
2.4.4 钻孔检查取芯注浆效果 |
2.5 断层构造的治理 |
2.5.1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
2.5.2 已探明断层现状 |
2.5.3 治理断层的必要性 |
2.5.4 断层治理方法和步骤 |
2.5.5 断层治理特点 |
2.5.6 断层保护 |
2.5.7 断层构造治理效果 |
2.6 注浆质量评价 |
2.6.1 -50m水平16线~19线区段注浆质量评价 |
第三章 谷家台铁矿采矿方法研究 |
3.1 采矿方法的选择 |
3.1.1 采矿方法比较 |
3.1.2 两种采矿方法特点 |
3.2 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 |
3.2.1 采矿方法特点 |
3.2.2 采场布置 |
3.2.3 采准、回采 |
3.2.4 人工假底及充填 |
3.3 膏体充填工艺 |
3.3.1 工艺原则流程 |
3.3.2 地表造浆和输送 |
3.3.3 井下充填工艺 |
3.3.4 提高充填接顶率的措施 |
第四章 GPRS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
4.1 远程自动监测原理 |
4.1.1 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4.1.2 监测系统特点 |
4.2 振弦式应力计简介 |
4.3 多点位移计简介 |
4.4 渗压计简介 |
第五章 围岩稳定性监测系统布置及现场安设 |
5.1 应力计、渗压计、位移计监测布置 |
5.1.1 监测点布置 |
5.1.2 多点位移计布置示意图 |
5.2 应力计、位移计现场安装与GPRS远程调试 |
5.2.1 应力计现场安设 |
5.2.2 渗压计现场安设 |
5.2.3 多点位移计现场安设 |
5.2.4 GPRS远程监测系统调试及远程监测 |
第六章 监测结果分析与初步结论 |
6.1 应力变化分析 |
6.2 水压监测结果 |
6.3 位移监测结果 |
6.4 初步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2013年莱城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和收集 |
1.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死因概况 |
2.2 主要死因年龄与性别分布 |
2.3 死因顺位 |
2.4 主要死因构成 |
2.4.1 恶性肿瘤 |
2.4.2 心脏病 |
2.4.3 脑血管疾病 |
2.4.4 呼吸系统疾病 |
2.4.5 伤害 |
3 讨论 |
(6)莱芜市金水河水库建设水资源论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
2 金水河水库工程概况 |
2.1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工程选址情况 |
2.3 工程建设规模 |
2.4 工程地质概况 |
2.5 取用水方案 |
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 基本情况 |
3.2 水资源及其特点 |
3.3 供用水现状分析 |
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 金水河水库用水合理性分析 |
5.1 用水概况 |
5.2 水库灌区用水合理性分析 |
5.3 钢城区城镇生活用水合理性分析 |
5.4 金水河水库取用水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分析 |
5.5 金水河水库用水合理性分析 |
6 新建金水河水库取水水源论证 |
6.1 依据的资料 |
6.2 可供水量计算 |
6.3 水资源质量评价 |
6.4 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
6.5 新建金水河水库取水可靠性分析 |
6.6 取水水源论证结论 |
7 新建金水河水库工程取水的影响论证 |
7.1 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
7.2 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
7.3 对水资源配置的影响 |
7.4 对第三者的影响 |
7.5 结论 |
8 新建金水河水库工程退水的影响论证 |
8.1 施工期退水影响分析 |
8.2 运行期退水影响分析 |
9 水资源保护措施 |
9.1 工程措施 |
9.2 非工程措施 |
10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
10.1 补偿原则 |
10.2 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
11 水资源论证研究结论 |
11.1 项目取水水源量、质可靠性分析 |
11.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符号说明 |
缩略词及相关名词释义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基本情况 |
2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 |
2.1 尝试吸烟情况 |
2.2 现在吸烟情况 |
2.3 被动吸烟情况 |
3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
3.1 知晓率 |
3.2 知识来源 |
4 山东省小学生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和预期 |
4.1 对吸烟行为的态度 |
4.2 对吸烟行为的预期 |
5 小学生被动吸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
讨论 |
1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情况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比较 |
1.1 尝试吸烟现状分析 |
1.2 现在吸烟现状分析 |
1.3 被动吸烟现状分析 |
2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影响因素分析 |
2.1 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 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 |
3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和态度分析 |
结论 |
建议 |
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监测工作方案 |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监测学生调查问卷 |
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监测家长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淄博市1954~201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资料与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5.讨论 |
6.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莱芜城区牟汶河综合治理的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河道治理与评价 |
1.2.1 国外河道治理与项目后评价 |
1.2.2 国内对河道治理后评价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研究流域及工程概况 |
2.1 研究流域概况 |
2.1.1 流域自然概况 |
2.1.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 牟汶河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
2.2.1 工程治理前牟汶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2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3 牟汶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目标 |
2.2.4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概况 |
3 河道综合治理的水文效应研究 |
3.1 牟汶9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防洪效益研究 |
3.1.1 河道洪水分析 |
3.1.2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断面过洪能力评估 |
3.1.3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防洪效益评估 |
3.1.4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河床稳定性评估 |
3.1.5 小结 |
3.2 河道水量评价 |
3.2.1 综合治理工程对径流年际变化趋势的影响 |
3.2.2 综合治理工程对径流年内分配的影响 |
3.2.3 综合治理工程对年径流量变化率的影响评估 |
3.2.4 小结 |
3.3 地表水质评价 |
3.3.1 牟汶河水质状况 |
3.3.2 研究方法概述 |
3.3.3 牟汶河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
3.3.4 小结 |
4 流域管理建议 |
4.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流域管理建议 |
4.2.1 加强涉河项目工程的管理 |
4.2.2 加强河道污染防治工作 |
4.2.3 加强宣传教育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及主要疾病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居民死因研究的方法、意义和进展 |
3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大汶河主干流域研究区的界定和对照区的选择 |
2 研究人群与对象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
6 质量控制 |
结果与分析 |
1 调查资料的质量评价 |
2 一般情况 |
3 全死因死亡分析 |
4 几种主要死因死亡情况 |
讨论 |
1 本研究的价值 |
2 大汶河主干流域全死因死亡对疾病预防工作的启示 |
3 研究区域主要疾病死因及控制 |
4 本研究可能潜在的偏倚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莱芜市莱城区疾病监测点1999~2001年监测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干旱的关系[D]. 薛晓嘉.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2]山东省泰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D]. 刘书江.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 [3]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和效果评估研究[D]. 诸葛利. 山东大学, 2017(03)
- [4]谷家台铁矿帷幕注浆及充填采矿技术和围岩监测分析与研究[D]. 张勇. 青岛理工大学, 2015(06)
- [5]2013年莱城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 尚明香,丁丽平,吕明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5(01)
- [6]莱芜市金水河水库建设水资源论证方法研究[D]. 李维硕. 山东大学, 2014(04)
- [7]山东省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魏霞. 山东大学, 2013(11)
- [8]淄博市1954~201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预测研究[D]. 郑加玉. 山东大学, 2013(11)
- [9]莱芜城区牟汶河综合治理的水文效应研究[D]. 张淑琢.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10]大汶河主干流域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及主要疾病干预[D]. 郑衍玲. 山东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