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药物论文-许琦敏

抗疟药物论文-许琦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疟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桂林制药厂,屠呦呦,抗疟疾药,抗疟药物,疟疾,化学结构,青蒿琥酯,不辍

抗疟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许琦敏[1](2019)在《传奇仍在续写,青蒿素科研数十年接力不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现青蒿素,并最终发展出新一代抗疟疾药物,这是中国为全世界作出的贡献。我国科学家也凭借这一本土研究成果赢得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上世纪70年代,当屠呦呦用乙醚从植物黄花蒿中成功提取到青蒿素之后,上海科学家在后续的化学结构测定、青蒿素全合(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5-08)

郑雪[2](2019)在《β-转折结构对淀粉样MSP2小肽作为抗疟药物/疫苗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以虫为媒介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全球大约有2亿多人遭到感染,超过40万人死亡。目前,在抗疟疾的研究上,虽然青蒿素在抑制疟疾方面发挥着显着的作用,但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却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研发其它安全高效的抗疟药物/疫苗用于控制疟疾。MSP2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第二丰富的蛋白,在疟原虫表面表现出聚集状态,并以此破坏生物膜参与入侵宿主细胞。MSP2和来源于其功能性N端区域的MSP2衍生多肽已经显示出其作为抗疟疾药物/疫苗的潜能,但是在之前的MSP2相关疫苗研发中,忽略了其聚集和对膜的破坏可能会产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MSP2蛋白N端的MSP21-25序列是形成淀粉样纤维的关键区域,其中MSP28-15序列是形成淀粉样纤维的核心部位,而MSP215-22序列则是MSP2抗原表位所在的区域。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定点插入、定点突变以及片段插入引入β转折序列的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WT-MSP28-22的变体,监测其聚集、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抗原性。其中M5-MSP2小肽(注:之后全文均用M5小肽代替)是插入了一段具有强β-转折倾向性序列的WT-MSP28-22变体。通过ThT荧光以及浊度监测聚集动力学表明,相对于WT-MSP28-22小肽,M5小肽自身不聚集并且可抑制WT-MSP28-22小肽的聚集;分子筛实验表明M5以单体或者二体形式存在;电镜显示M5不形成成熟纤维以及寡聚体。另外,M5小肽不与模拟膜发生相互作用也不会破坏膜,但能抑制WT-MSP28-22小肽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膜的破坏;间接性ELISA和聚集动力学以及荧光泄露实验显示,以M5小肽作为抗原诱导制备的M5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可以与WT-MSP28-22以及M5小肽发生有效结合,抑制WT-MSP28-22小肽的聚集、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膜的破坏。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插入β-转折序列可以抑制MSP2淀粉样肽段的聚集和与膜相互作用同时保留其抗原/免疫原性。这对于开发MSP2作为抗疟药物/疫苗的候选物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另外也为其它淀粉样蛋白相关药物/疫苗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2-01)

杨美君,于家瀛,郄舒楠,罗薇,李学强[3](2018)在《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机制及耐药性产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抗疟特效药,其特殊分子骨架和过氧基在抗疟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损伤虫体的器膜、诱导蛋白变性、抑制ATP蛋白6(Pf ATP6)活性等方式杀灭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序列的突变和长期不规范用药均会使其产生耐药性。本文依据文献报道,对世界关于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机制、耐药性的产生原因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广州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高琪[4](2017)在《《抗疟药物使用规范》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抗疟药物使用规范》的制订和实施对我国疟疾患者个体生命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意义。本文在《抗疟药物使用规范》制订过程中,对如何以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的文件为指南,结合我国抗疟药物生产和供应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在长期疟疾防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根据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实际需求选择抗疟药物进行了说明。还对新制定的《抗疟药物使用规范》与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治疗指南》第3版和原《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中抗疟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的差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对特殊情况下调整抗疟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作了具体的解释,以便于临床医生和公卫医生在临床疟疾患者救治和消除疟疾进程中传染源控制时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疟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王霞,刘彬[5](2017)在《抗疟药物青蒿素全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是如今疟疾最有效的防治药物,对人类抗疟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青蒿素的价值日益体现,生物合成并不能全面的概括青蒿素的合成意义,研究者们也在努力设计全合成路线,以求实现从基础原料全合成青蒿素。本文简要的综述了青蒿素的发现、用途、性质及其它的全合成。(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14期)

许琦敏[6](2017)在《让青蒿素“在非洲,为非洲”》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叶阳很忙。这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副所长,正忙着联系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车间设计专家,他要组织起草在非洲建造一个复方蒿甲醚GMP生产车间的项目建议书。这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非洲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主任艾米亚斯·达格纳教授提出的一个愿望:希望(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5-13)

张楠[7](2016)在《抗疟药物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在抗疟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蚊帐、纱窗、巫术、中草药等传统办法,由金鸡纳树皮的疗效促使了奎宁、氯喹的产生,以及DDT杀虫剂和青蒿素类药物的使用,上述治疗手段和方法都对控制疟疾的传播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这些抗疟药物应用历程的同时,以期展望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评价》期刊2016年01期)

严慧芳[8](2015)在《中药现代化能否走青蒿素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拯救无数生命,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场关于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的论战也在网上随即展开。青蒿素的发现,对于中医药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中药现代化可否走青蒿素之路?(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5-10-13)

曾科学[9](2015)在《曾氏太极针法配合抗疟药物治疗西非加纳小儿疟疾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应用曾氏太极针法配合抗疟药物与单纯西药治疗西非加纳小儿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西非加纳共和国克里布教学医院就诊的疟疾患儿随机分为太极针法配合抗疟药物治疗组(观察组)87例和抗疟药物组(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青蒿琥酯抗疟治疗,观察组采用曾氏太极针法配合药物(同对照组)治疗,疗程均为6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6%,两组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曾氏太极针法配合抗疟药物治疗小儿疟疾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薛丹[10](2014)在《青蒿素类药物及其纳米递药系统体外抗疟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适用于青蒿素类药物体外抗疟活性评价的SYBR Green I法和流式细胞术法,考察青蒿素类药物及其纳米递药系统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抗疟活性。方法:采用恶性疟原虫国际标准株3D7体外培养体系为模型,4℃冷藏同步化法为生长周期同步化方法,采用SYBR Green I法考察ART (artemisinin,青蒿素)、AM (artemether,蒿甲醚)及DHA (dihydroartemisinine,双氢青蒿素)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后对疟原虫增殖的抑制情况,以IC50(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50%抑制浓度)和IC95(95%inhibitory concentration,95%抑制浓度)反映其体外抗疟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ART、AM及DHA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后对疟原虫增殖的抑制情况,以DNA含量变化反映其体外抗疟活性;同时考察聚乙二醇修饰的ART纳米结构脂质载体(PEG-ART-NLC)、聚乙二醇和天然胆碱共同修饰的ART纳米结构脂质载体(PEG-PC-ART-NLC)、聚乙二醇和两种胆碱衍生物共同修饰的ART纳米结构脂质载体(PEG-Cho4-ART-NLC、PEG-Cho5-ART-NLC)及PEG修饰的AM纳米结构脂质载体(PEG-AM-NLC)、聚乙二醇和叁种胆碱衍生物共同修饰的AM纳米结构脂质载体(PEG-Cho1-AM-NLC、PEG-Cho2-AM-NLC、PEG-Cho3-AM-NLC)不同药物浓度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增殖抑制情况,以IC50反映其体外抗疟活性。结果:SYBR Green I法结果显示,青蒿素类药物对恶性疟原虫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ART、AM与DHA的IC50值分别为11.29nmol·L-1、3.32nmol·L-1、0.66nmol·L-1,IC95值分别为42.55nmol·L-1、17.89nmol·L-1、4.02nmol·L-1。流式细胞术直观反映了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在叁种药物不同浓度干预后DNA含量的明显变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恶性疟原虫的DNA含量明显减少。PEG-ART-NLC、PEG-PC-ART-NLC、PEG-Cho4-ART-NLC及PEG-Cho5-ART-NLC的IC50值分别为15.31nmol·L-1、13.04nmol·L-1、17.61nmol·L-1、17.01nmol·L-1,PEG-AM-NLC、PEG-Cho1-AM-NLC、PEG-Cho2-AM-NLC及PEG-Cho3-AM-NLC的IC50值分别为5.31nmol·L-1、3.93nmol·L-1、5.76nmol·L-1、8.23nmol·L-1。结论:SYBR Green I法的灵敏度与流式细胞术的直观性可以满足体外测定抗疟药对疟原虫抑制作用的需要,两种方法均适用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体外活性的评价。叁种青蒿素类药物对恶性疟原虫3D7的抗疟活性由大到小的次序为DHA>>AM>ART;对于其纳米递药系统,AM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与ART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恶性疟原虫3D7均有一定的体外抗疟活性,且AM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抗疟活性优于ART纳米结构脂质载体;ART与AM制成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后对恶性疟原虫3D7的抗疟活性有所降低,可能与胆碱衍生物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修饰率及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过程等有关,原因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4-03-15)

抗疟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以虫为媒介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全球大约有2亿多人遭到感染,超过40万人死亡。目前,在抗疟疾的研究上,虽然青蒿素在抑制疟疾方面发挥着显着的作用,但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却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研发其它安全高效的抗疟药物/疫苗用于控制疟疾。MSP2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第二丰富的蛋白,在疟原虫表面表现出聚集状态,并以此破坏生物膜参与入侵宿主细胞。MSP2和来源于其功能性N端区域的MSP2衍生多肽已经显示出其作为抗疟疾药物/疫苗的潜能,但是在之前的MSP2相关疫苗研发中,忽略了其聚集和对膜的破坏可能会产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MSP2蛋白N端的MSP21-25序列是形成淀粉样纤维的关键区域,其中MSP28-15序列是形成淀粉样纤维的核心部位,而MSP215-22序列则是MSP2抗原表位所在的区域。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定点插入、定点突变以及片段插入引入β转折序列的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WT-MSP28-22的变体,监测其聚集、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抗原性。其中M5-MSP2小肽(注:之后全文均用M5小肽代替)是插入了一段具有强β-转折倾向性序列的WT-MSP28-22变体。通过ThT荧光以及浊度监测聚集动力学表明,相对于WT-MSP28-22小肽,M5小肽自身不聚集并且可抑制WT-MSP28-22小肽的聚集;分子筛实验表明M5以单体或者二体形式存在;电镜显示M5不形成成熟纤维以及寡聚体。另外,M5小肽不与模拟膜发生相互作用也不会破坏膜,但能抑制WT-MSP28-22小肽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膜的破坏;间接性ELISA和聚集动力学以及荧光泄露实验显示,以M5小肽作为抗原诱导制备的M5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可以与WT-MSP28-22以及M5小肽发生有效结合,抑制WT-MSP28-22小肽的聚集、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膜的破坏。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插入β-转折序列可以抑制MSP2淀粉样肽段的聚集和与膜相互作用同时保留其抗原/免疫原性。这对于开发MSP2作为抗疟药物/疫苗的候选物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另外也为其它淀粉样蛋白相关药物/疫苗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疟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1].许琦敏.传奇仍在续写,青蒿素科研数十年接力不辍[N].文汇报.2019

[2].郑雪.β-转折结构对淀粉样MSP2小肽作为抗疟药物/疫苗性质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9

[3].杨美君,于家瀛,郄舒楠,罗薇,李学强.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机制及耐药性产生研究进展[J].广州医药.2018

[4].高琪.《抗疟药物使用规范》的解读[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

[5].王霞,刘彬.抗疟药物青蒿素全合成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7

[6].许琦敏.让青蒿素“在非洲,为非洲”[N].文汇报.2017

[7].张楠.抗疟药物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药物评价.2016

[8].严慧芳.中药现代化能否走青蒿素之路?[N].南方日报.2015

[9].曾科学.曾氏太极针法配合抗疟药物治疗西非加纳小儿疟疾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10].薛丹.青蒿素类药物及其纳米递药系统体外抗疟活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标签:;  ;  ;  ;  ;  ;  ;  ;  ;  ;  

抗疟药物论文-许琦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