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级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级社,社会工作,系数,东南,生产合作社,地权,苏联。
高级社论文文献综述
颜小钗[1](2019)在《北京出台高级社工师评价实施办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颜小钗)9月10日,北京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北京市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全市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工作。据悉,在考试阶段,社会工作者只要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在北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取得(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9-09-16)
范连生[2](2018)在《合作化时期民族地区高级社的建立与巩固——以黔东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级社是仿效苏联集体农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建立过程中由于未能真正贯彻自愿、互利原则,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党的领导下,黔东南民族地区采取措施,巩固与整顿高级社,终于实现了对民族地区农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高级社建立与巩固整顿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赵荣文[3](2018)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高级社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对我国农村过去经验的总结,甚至今天农村的发展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从开始学习苏联的集体农庄,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有效开展,体现党对农村的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变革,其中黑龙江省走在了变革的前端。然而近几年来关于高级社的研究进入了反思的阶段,怎样看待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高级社成为一项新的课题。就此,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高级社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及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来源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范连生[4](2017)在《合作化时期民族地区高级社的成立与经济绩效——以黔东南民族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化运动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黔东南民族地区开始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和勤俭办社,这就激发了各族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增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高级社离开生产力水平拔高公有制层次,从长远来看反而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对高级社的成立与经济绩效应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7年03期)
黄英伟,张晋华[5](2017)在《高级社增加了农户收入吗?——基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调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国调查数据《农业合作化第一年二十五省(市、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调查》(1959年)计算,发现高级社成立第一年(1956年)农户增收效果较为明显,70%左右的农户收入增加,人均收入较上年增加8.6元,增长幅度为16.3%,这增强了农民参与合作社的信心。在增收的农户中新下中农成分农户增收比例最高,达72.89%,这更提升了贫下中农的合作热情。(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刘震[6](2016)在《我国高级社与苏联集体农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30年代和50年代,苏联和中国分别在农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合作化)运动。虽然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部分地借鉴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验,但是我国的高级社和苏联的集体农庄之间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它们在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机械化程度差异之大导致的其各自对待机械化的态度和策略以及它们各自对待富农的政策和态度方面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磊[7](2014)在《土改后至高级社前家庭经济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坦朝村是位于晋南地区中条山山麓的一个普通又有着鲜明特色的村庄。其山麓的地形条件,含砂量较大的土壤结构,使得粮食等传统农作物在村庄的很多土地上不易生长,反而适宜以柿子树为主的果树作物大量种植。果树经济发达,在西坦朝的村庄经济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对西坦朝农户的家庭经济影响很大。本文通过解读四清时期建立的西坦朝大队阶级成分登记表,分析包括水地、旱地的土地,以及果树、房屋、牲口等经济因素的情况。以土地改革前、土地改革结束时、高级社之前的叁个时间点为节点,使用基尼系数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包括土地、果树、房屋、牲口等地权、物权分配情况。描绘了这叁个时期土地、果树、房屋、牲口等经济因素的分配变化的轨迹。探讨了从土改到高级社前的贫富差距与分家等因素的关系,从而深入土地研究。同时,研究在西坦朝特殊地理环境下,土地与当地特殊农作物——果树的内在联系。使得分配研究在本文不再局限于土地分配的研究,而是对农村家户经济方方面面、各要素的考察。(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4-06-01)
胡英[8](2014)在《土改后至高级社前的乡村地权变化——基于山西省永济县吴村档案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土改以后至高级社前乡村地权变化连贯性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对土改后地权变化传统的认识是,土改以后土地自由买卖,出现了新的阶级分化,阶级分化的程度与村庄组织起来的好坏存在对应关系。吴村土改以后,出现了较多的土地买卖,这也可能导致地权集中。但吴村地权分配吉尼系数统计结果显示,村庄的地权分配趋于平均化。究其原因,土改后农村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模式均发生变化,农户分家对地权分散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王利红[9](2012)在《高级社阶段的农村整社》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经济组织。它是在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农民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员的土地、耕畜、大农具等生产资料全部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实行完全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发展高级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逐步地成为大规模的、机械化的生产,彻底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使农业生产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集体化时代从互助组推行丌始,历经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到19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最终解体,高级社阶段无疑是合作化发展从初级社向人民公社转变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而在初级社转向高级社的过程中时间短、速度快、任务急,加之有些初级社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巩固,导致高级社发展过程中在党员、社干思想作风方面、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进而发展成为1957年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的“闹社”“退社”风波。为平息这场风波,也为了保证合作社的继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对于合作社的整顿已势在必行。在借鉴过去整风整社经验的基础上,各地整顿合作社的工作相继丌展起来。同时,在中央指示下,1957年对农村人口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本文利用1956一1958年山西省阳城县城关乡南关村整社笔记和鸣放卡片档案资料,以档案中所记录农村整社工作为切入点,将高级社阶段农村整社的缘由、过程、内容、经验,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农村整社的特点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试图展现在合作化大发展进程中基层民众的生活状态。文章主要内容有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巩固历史。分别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各地合作社对新形势下新问题的应对和解决、整社与整党整团工作的密切结合、山西各地农村对于合作社的整顿四个方面展丌分析。第二部分以南关村整社笔记为中心进行个案考察,分析南关村农业合作化历史、合作化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南关村的不断整顿与巩固,展示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农村与农民生产、生活场景。第叁部分通过1957年7月丌展全民整风运动以后,南关村整社内容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中央政策与农村整顿的关系。总结农村整社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整社中运用“鸣放”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其发展以及转变原因与过程。本文以学术界很少涉及的高级社阶段整社为研究对象,在努力还原其本来历史面貌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在高级社阶段,党中央各项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民众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状况和反响程度,民众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参与程度,进而通过探讨小区域的乡村整社来透视集体化时代国家对于基层民众的政治动员情况以及中央政策在农村的变化与延续过程。(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2-06-01)
姜丽钧[10](2012)在《上海应该引入发展高级社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的第一批88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即将于2012年毕业,按照设计他们既能从事一线实务,也可以通过研究对社会福利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民革上海市委注意到,在国际社会,硕士是社工最低的入行门槛,香港对社工的最低学历是本科,而在内地社工入行门(本文来源于《东方早报》期刊2012-01-11)
高级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级社是仿效苏联集体农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建立过程中由于未能真正贯彻自愿、互利原则,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党的领导下,黔东南民族地区采取措施,巩固与整顿高级社,终于实现了对民族地区农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高级社建立与巩固整顿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级社论文参考文献
[1].颜小钗.北京出台高级社工师评价实施办法[N].中国社会报.2019
[2].范连生.合作化时期民族地区高级社的建立与巩固——以黔东南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3].赵荣文.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高级社的研究综述[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
[4].范连生.合作化时期民族地区高级社的成立与经济绩效——以黔东南民族地区为例[J].农业考古.2017
[5].黄英伟,张晋华.高级社增加了农户收入吗?——基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调查》的研究[J].开发研究.2017
[6].刘震.我国高级社与苏联集体农庄比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7].张磊.土改后至高级社前家庭经济分配研究[D].山西大学.2014
[8].胡英.土改后至高级社前的乡村地权变化——基于山西省永济县吴村档案的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14
[9].王利红.高级社阶段的农村整社[D].山西大学.2012
[10].姜丽钧.上海应该引入发展高级社工[N].东方早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