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经济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华中地区,经济,模型,区域,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差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雄,朱胜[1](2020)在《四川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的经济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受地理位置、历史、投资和政府政策等各种原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本文选取了四川省21个市州的部分经济数据为变量建立综合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将四川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名,进一步发现四川省各区域间经济差异显着。并提出切实建议,促进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20年01期)
潘桔,杨丹[2](2019)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我国东部、中部、西南、西北、东北五区域视角,通过对泰尔指数的计算,考察了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利用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资本、人力、技术及制度要素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部和东北地区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在减小,西北地区差异明显上升,中部和西南地区略微上升。人力、技术和制度要素是影响东部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其余四个区域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资本和人力因素;随着差异的变大,各因素对东部和西南地区差异的影响在变大,对中部的影响在减小,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资本因素在增大,人力因素在减小。(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单勤琴[3](2019)在《区域经济驱动下的物流企业差异化营销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行业的繁荣。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较多企业均加强对营销战略的重视,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现代物流企业,属于第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作为新兴物流市场,在十余年的发展下,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大型国有物流企业、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在新的发展环境中,物流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蒲柯竹,美郎宗贞[4](2019)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科学研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对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以西藏7个地市2006—2017年数据,运用单指标、综合指标体系以及GIS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和空间序列两个维度对西藏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总体轮廓、趋势、水平、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2006—2017年,西藏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②除山南市外,其余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呈放缓趋势,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③水平空间差异巨大,"集聚效应"、单核增长极显着,呈"中心—边缘"分布格局,具备典型的空间圈层结构。最后,通过分析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后果与成因并提出西藏应探寻经济增长与适度差异间的"均衡",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合理发展。(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严鹤[5](2019)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历史缘由及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体经济增长趋势大好的形势下,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逐渐存在差异,且差异日渐依然处于逐渐扩大的状态,长此以往,不益于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探究其形成差异的历史缘由,通过提升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加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科研技术效率以及深化市场改革,以此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迟景明,李奇峰,何声升[6](2019)在《基于TOPSIS法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调问题日益显着。文章采用TOPSIS方法测度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表现出趋于平稳发展的特点,但是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普遍较低,失调情况比较严重,并且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状况普遍存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袁永科,赵美姣[7](2019)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产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经济分为九个产业部门,从部门的视角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衡量不同部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之间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明显高于单个产业的贡献率。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σ收敛态势,但各产业的σ收敛特征差异显著。农林牧渔业不存在收敛,房地产业没有呈现持续的收敛或发散特征,剩余七个产业部门则存在显着的σ收敛。而且,产业之间的交互效应动态变化显着。(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2期)
刘耀彬,郑维伟[8](2019)在《不同等级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基于DID模型对江西省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和地方两种不同等级高铁线路开通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以及作用效果存在怎样的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与学术问题。通过构建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有无对比法,研究检验昌九高铁和沪昆高铁的相继开通是否给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以及影响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两条高铁的开通的确对江西省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在,昌九高铁开通后短期内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沪昆高铁则呈现负向关系,但都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而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着;(2)两条高铁的开通对江西省经济发展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性。昌九高铁的开通,促使江西省内部区域通达度提高、经济联系量紧密及生产要素交流增强,促进了江西省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第二叁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结构的优化;但随着沪昆高铁开通,反倒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就业结构改善呈现负效应。(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学真[9](2019)在《统筹推进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探讨——评《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不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中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张红霞教授所着《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从对外贸易差异的视阈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分析了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化的传导机制,为科学研判我国地区外贸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增长规律,推进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缪羽晨,刘尧成[10](2019)在《我国华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比河南、湖北、湖南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市场对外开放度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指数,综合分析近五年来华中地区在经济总体规模、经济发展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上的差异。得出:华中地区叁省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但是经济结构和城市化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建议华中地区叁省需要统筹地区优势,相互扶持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化质量、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华中地区经济"质"的飞跃与增长。(本文来源于《经济视角》期刊2019年06期)
区域经济差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我国东部、中部、西南、西北、东北五区域视角,通过对泰尔指数的计算,考察了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利用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资本、人力、技术及制度要素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部和东北地区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在减小,西北地区差异明显上升,中部和西南地区略微上升。人力、技术和制度要素是影响东部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其余四个区域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资本和人力因素;随着差异的变大,各因素对东部和西南地区差异的影响在变大,对中部的影响在减小,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资本因素在增大,人力因素在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雄,朱胜.四川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J].价值工程.2020
[2].潘桔,杨丹.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
[3].单勤琴.区域经济驱动下的物流企业差异化营销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
[4].蒲柯竹,美郎宗贞.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严鹤.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历史缘由及发展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
[6].迟景明,李奇峰,何声升.基于TOPSIS法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7].袁永科,赵美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收敛的产业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
[8].刘耀彬,郑维伟.不同等级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基于DID模型对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王学真.统筹推进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探讨——评《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缪羽晨,刘尧成.我国华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J].经济视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