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科治疗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科治疗

丁春涛

(黑龙江省林业兴城疗养院辽宁兴城125100)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辅助检查后给予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11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起病缓慢,症状轻重不一,可发于任何年龄,采用内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141-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1]。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重者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起病缓慢,症状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60例,年龄在19~66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①常规检查:粪便检查常有血、脓、黏液。粪便病原学检查阴性。血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增高,重型患者可有血红蛋白下降和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②X线检查:早期见肠黏膜紊乱,结肠袋加深,肠壁痉挛,溃疡所引起小刺状或锯齿形阴影。晚期可见结肠袋消失,肠壁呈管状,肠腔狭窄、缩短以及息肉所致的充盈缺损。③内镜检查:活动期可见肠黏膜呈细颗粒状,弥漫性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附有脓性分泌物,可见到弥漫性糜烂及多发性浅溃疡;晚期见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假息肉形成,甚至癌变。黏膜活检为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表面糜烂、溃疡和隐窝脓肿。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对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营养丰富的少渣食物。对于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应人院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可输注人血清白蛋白。病情严重时应禁食,并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对腹痛、腹泻较严重者可对症处理,但使用解痉剂时应警惕诱发中毒性结肠扩张的危险。对重症患者伴感染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1.2.2对症处理腹痛或腹泻明显者,可给予少量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药物,应注意大剂量使用有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的危险。思密达(smecta,蒙脱石散剂)1/2~1包(1.5g~2g),每日2~3次口服可减轻腹泻。长期服用氨基水杨酸类、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易致菌群失调,甚至发生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等,可选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整。

2结果

经过我院内科治疗,11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部位见于直肠和结肠,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本病在我国发病明显多于Crohn病,且有增多的趋势。胃十二指肠黏膜不但经常接触高浓度胃酸,而且还受到胃蛋白酶、微生物、胆盐、乙醇、药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正常情况下由于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屏障、黏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及表皮生长因子等。因此,胃十二指肠黏膜能够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破坏作用,维护黏膜的完整性。当胃十二指肠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便发生溃疡。这种失平衡可能是侵袭因素增强,也可能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两种因素都有之。GU和DU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GU主要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DU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所致[2]。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饮食应规律,勿吃不洁食物,避免精神刺激与过度劳累,积极治疗伴发的肠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重症及暴发型患者禁用或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及时纠正低钾血症,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应待病情稳定后进行。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常反复急性发作,不易彻底治愈。首次发作时治疗效果好,此后病情长期缓解和长期持续各占10%,其余患者病情缓解与反复发作交替出现。约1/5患者需手术治疗。全结肠病变者死亡率5%,60岁以上者可高达17%。并发结肠穿孔、大出血或中毒性巨结肠者,死亡率高达20%~50%。病程长、病变广泛的活动期病例有并发结肠癌的可能[3]。

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包括持续或反复发作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反复粪便检查无病原体发现,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特征性改变中至少一项或X线钡剂灌肠征象中至少一项,排除结肠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后,可诊断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表现或典型X线钡剂灌肠检查表现者也可诊断;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改变,应列为疑诊随访[4]。完整的诊断应该包括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病情分期及并发症。

本病一般呈慢性过程,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强治病信心,坚持合理必要的治疗。轻型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急性暴发型、有并发症及年龄较大者预后不良,病程漫长者癌变危险性增加,应定期随访。急性发作期必须充分休息。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恬静;注意控制饮食,腹痛腹泻患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对有或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鳖、牛奶、花生等应尽量避免食用,应忌食辣椒、冰冻、生冷食品,戒除烟酒。

参考文献

[1]詹翔;胡乃中;急性重症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年06期

[2]李陕区,张惠中,杨博,许昌泰;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25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3]赵唯贤;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标本虚实[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王成喜,任文涛,蔡自强;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10期

标签:;  ;  ;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