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诚:学修并进经史兼综——探寻张新民先生佛学研究之学术旨趣与思想特质论文

黄诚:学修并进经史兼综——探寻张新民先生佛学研究之学术旨趣与思想特质论文

摘 要:张新民先生的佛学研究涉及佛教之历史、文化和思想研究诸多领域,其研究方法是将佛学研究与生命体悟相结合,研究特质为学修并进与知行不二、儒释之间与“游苑禅林”、经史兼综与中西会通,研究旨趣乃是在“儒释道”三教视野观照下之综合诠释与立体融合。其佛学研究时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为三个十年,第一阶段是张先生佛学研究登堂入室和重要积累阶段,第二阶段是其生命转换和身心体悟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是张先生学术生命之上升期和功德圆满期。主编《黔灵丛书》大型文献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广泛之影响,为国内佛教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树立了标杆并成为同行开展类似工作效仿之典范;探研《坛经》文本“獦獠”释义殆指“猎头獠人”,而解决“獦獠作佛”千年禅史公案疑难问题;创建“本体实践论”“同体殊相共用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理论与实践之同一性和统一性问题,而且能够打通中西过度强调差异和不同的壁垒对抗而起到实现中西文化思想之平等交流与对话之理论影响。

关键词:张新民学术思想 佛学研究成就 “本体实践论” “同体殊相共用论”

法不孤起,因缘所生。在茫茫人海之中,一切事象包括人、事、物之相互闪现都必有内在之关联或必然性。《贵州文史丛刊》编委王进教授邀我书写一篇与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创会会长张新民先生有关学术介绍或评价性文章,乃是鉴于我追随先生且共事受教多年,既有“学缘”而应该知先生之学术理路,又有“人缘”而能体察先生之精神气象。与先生相交、相识,有此道缘与法缘,加之与王进教授之友缘,可谓因缘殊胜、甚为希有,故欣然提笔作此文,以期从一侧面管窥或折射先生之佛学研究学术与思想面相。

(6)适时给予评价。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环境及对文化的感受等因素的不同,在学习中表现的特征也不一样,有人善于表达,有人善于操作等,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家用加以适当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是老师每节课关心的问题,不要只停留在“你回答很好”这样的口头表扬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过程出现的意见、观点、情感、态度,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包容和鼓励。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鼓励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欣赏者,通过教师的言语、神情、赞许的目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生死追问与佛法智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热兴起之高峰。张先生佛学研究之因缘,亦受当时中国文化热之时代影响,而对作为中国思想文化重要组成内容之佛教产生好奇,关键处则始于他对生死之追问。由于家中几位亲人陆续离开人世1先生回忆说:“一九八八年,父亲去世,在同一个月,我的大哥又去世了。两三年以后,我的大姐,又因车祸死得很惨,一个美丽的生命,被汽车冲到人行道上,当场轧死。人生无常,生命痛苦,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很大的人生问题。所以当时参了一些话头,也开始静坐。”参见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页。,张先生悲伤、痛苦、迷惘、焦虑、不安,心灵深处产生了不断的人生思考:人为什么要死?人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人世间到底有没有天堂、地狱?到底有没有六道轮回?好人是不是可以上天堂,坏人是不是一定下地狱?人死是否去了西方极乐世界?面对一系列生死问题与人生迷惑,没有更好之良方能够解决,而现有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先生对生死问题之追问。因此,从其他学术研究路径寻找人生答案便成为先生探寻生命价值意义之重要着力点。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丰厚,从小就受到极为严格的学术训练,古代传统之考据、义理与辞章之学在其幼小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之后,其学术研究方法在继承其父张振佩先生传统家法之同时而求自我创新与创造,并呈后来居上之态势。家庭的变故促动了他更多的思考。于是,先生在刚入不惑之际,即转向了博大精深之中国文化智慧海洋中去寻找解决人生迷惑与生命迷惘之答案。如此,佛法给了他思考与面对生死之思想智慧,从而开启了先生认知佛法与研究佛学之重要机缘。

其时张先生在历史学和方志学研究上已经硕果累累,但在遭遇生死问题后,其学术研究出现了某些转向而涉足到了佛教领域。他认为佛法是智慧之学,要智信而非迷信,“在东方智慧的各种表现形式中,佛教智慧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1张新民:《佛教智慧丛书序》,《闽南佛学》1995年第二期。。首先,在他看来,佛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绵延两千多年,有其自身内在发展之生命力,且能够构成学术研究范式,故可以开展学术性与学理性之探究;其次,佛法内涵人类思想闪亮智慧,不仅是中国文化之重要组成内容,而且具有中华文化之内在精神,能够给予人以思想启迪和带来正向能量,解决生死之困惑,并以智慧照亮友情生命而显示人生道路之光明,尤其是中国佛教丰硕之佛法思想资源值得现代借鉴和转化运用,故对其有深入探寻之必要性;再次,佛教与其他学科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交相辉映、精彩纷呈与相互影响,进行交叉立体研究有利于丰富中国思想文化之研究,且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之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规律。

由此,张先生在生死追问和佛法智慧启迪中与时俱进,既坚持自己本体之历史研究,又拓宽佛学研究新路向,在跨世纪之时踏上了学术研究新征程,并取得了一系列佛学研究丰硕新成果。

第二阶段:2000—2010年,即第二个十年。张先生学术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成果丰硕。此阶段张先生之佛学研究既与上个阶段一脉相承,又有对佛教认知和佛法体证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二、学术研究与生命体悟

整体而论,先生之佛学研究按照时间来划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或为三个十年。三个阶段、三个十年,是先生佛学研究登堂入室和重要积累阶段,是其不惑之际生命转换和身心体悟之关键时期,亦是先生学术生命之上升期和功德圆满期。

意识形态也是对人心和民意的争夺。作为一种非正式规则、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一种软约束,但它也是一种无形的理论,一种重要的凝合剂,能够把各种运动、党派和群体聚合起来,成为一种联结共同信仰的精神纽带。在互联网时代,由环境问题、民生问题、腐败问题引发的诸多新的社会事件呈现出了新的传播特点和新的参与方式。这些事件借助互联网所形成的叠加效应,考验着政治体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吸纳、整合和动员能力,以及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调整与变革的能力。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诸种挑战,需要我们不断革新工作方法,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有效地加以应对。

第一阶段:九十年代,即第一个十年。先生之佛学研究秉承了中国传统之学术家法,即其研究是以点校和翻译佛教经典文献为开端和始基,于是奠定了先生坚实之佛学基础知识和研究基本工夫。1994年,先生点校、翻译之《法华经》和《华严经》两部佛教长篇巨著,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后反响非常巨大,由此亦奠定了先生在佛学基础文献研究上之重要地位,而且开导贵州新时期研究佛教之风气,得到海内外佛教研究著名学者的肯定。

张先生发表于《闽南佛学》之《佛教智慧丛书序》指出:“佛教的人生方向就在于追求智慧,契入最真实、最圆融的存在境域。”2张新民:《佛教智慧丛书序》,《闽南佛学》1995年第二期。先生还在该文中明确地点出了编写一套佛学智慧丛书之目的与意义:

一方面着眼于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认识(功夫)论等胜义谛层面上的智慧,把佛教对人生的体验、对内心的照察、对宇宙的解析、对真理的证会等独特智慧揭示出来;一方面也注意其语音、语法、修辞、譬喻、逻辑、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医学、保健等世俗谛上的智慧,把佛教影响文学、艺术、科学、民俗等中国文化的精微细密处介绍给读者,使人们在积极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自觉地重视“自家宝藏”,在广泛吸取一切人类的智慧成果的基础上,承担起文化重建的世纪性课题。3张新民:《佛教智慧丛书序》,《闽南佛学》1995年第二期。

由此亦具见张先生佛学研究视野之开阔与开放,在理论上有学理之独特思考,对具有人类智慧性意义之佛学有学科发展与研究内容之亲切观照与独特觉悟,也体现了先生视界中之佛学研究乃是一个大而全的多学科性研究完整系统。如果说《法华经》和《华严经》之点校翻译是先生佛学研究之基,那么《佛教智慧丛书序》一文则又打开了先生学理探索建构佛学研究框架之门,且真实展示了先生对佛学研究的全方位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1)调节阀分为手动调节阀和电动调节阀两种。电动调节阀一般是由电气仪表专业根据设计参数进行选型。冷、热源系统中安装手动调节阀的位置一般在:①分水器的各个分支管上,对各支路流量进行调节;②换热器一次水的回水管上,调节换热器的供热量。手动调节阀要选择阀门开度和流量基本为等百分比型的,要根据管道的最大流量值确定调节阀的口径,一般情况下阀的口径要小于所安装管道的管径。

在涉及佛家开悟之问题上,先生指出:“禅法的传承从来都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否则连基本的宗教实践的方法都不知道,如蚊子叮铁牛一样找不到入口处,又遑论什么开悟?”2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66页。在先生看来,“默坐静定便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最好的入道体证的方法,是朝向开悟获得终极性的本觉体验所必须经历的环节”3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66页。。而且,先生认为:“配合禅定(静坐)修证的方法,通过各种实际的生命磨试工夫,凭借不同的精神修炼方法,加上以‘道’为中心而展开的文化智慧的涵化,完全可以化解各种各样的无明执著,摆脱无常与虚假的遮蔽,消饵烦恼与痛苦的缠绕,破除一切人我的分界,让人依据证空之智慧,彻悟存在的自明性本质,透入生命的形上本体,踏进意义的真实境域,获得极高的超越性慧识。”4张新民:《在生命的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佛教文化》2005年第五期,第70页。

此外,张先生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佛教主题内容之论文,如《敦煌写本〈坛经〉“獦獠”辞义新解》2张新民:《敦煌写本〈坛经〉“獦獠”辞义新解》,《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三期。《贵州佛教文化与典籍》3张新民:《贵州佛教文化与典籍》,《贵州日报》1997年2月6日“理论版”。《日本学者石田肇与弘福寺》4张新民:《日本学者石田肇与弘福寺》,《文史天地》1997年第五期。《贵州临济禅宗灯系溯源》5张新民:《贵州临济禅宗灯系溯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一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1998年第二期全文转载。《南明高僧月幢禅学思想初探》6张新民:《南明高僧月幢禅学思想初探》,《古籍研究》1999年第三期。《贵州佛教典籍跋文二则》7张新民:《贵州佛教典籍跋文二则》,(台湾)《黔人》1998年第十五卷第四期。《黔灵开山祖师赤松和尚与嗣法传人瞿脉禅师》8张新民:《黔灵开山祖师赤松和尚与嗣法传人瞿脉禅师》,(台湾)《十方》1998年第四期。《这个和尚,尽有力量:黔灵开山祖赤松和尚》9张新民:《这个和尚,尽有力量:黔灵开山祖赤松和尚》,《文史天地》1999年第一期。《一代高僧了尘和尚》10张新民:《一代高僧了尘和尚》,《文史天地》1999年第二期。《五台山云岗石窟朝圣记》11张新民:《五台山云岗石窟朝圣记(上、下)》,《广东佛教》1999年第一、二期连载。《〈黔灵丛书〉与贵州佛教文化》12张新民:《〈黔灵丛书〉与贵州佛教文化》,(台湾)《黔人》1999年十六卷第二期。《雪斋书存、石兰和尚文跋》13张新民:《雪斋书存、石兰和尚文跋》,《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四期。《黔灵高僧慧海上人传略》14张新民:《黔灵高僧慧海上人传略》,(台湾)《十方》1999年第一期。《般若智慧与禅道治疗学》15张新民:《般若智慧与禅道治疗学》,(台湾)《十方》1999年第一期。《论清代高僧莲月的禅学思想》16张新民:《论清代高僧莲月的禅学思想》,《历史文献研究》1999年总第十八辑。《莲月印正禅法综论》17张新民:《莲月印正禅法综论》,《佛学研究》1999年刊。等等,广泛性地就佛教文化作了探究并有自身切实生命的独特体悟,故其佛学研究成果也具有知识与生命融会贯通之特质。先生所著《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18张新民:《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的佛学研究诸篇,是值得重视与细致检阅之重要文本。

1.2 研究方法 A组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处理,全麻后行腹腔镜探查术,在脐下缘入腹,建立人工气腹,腹腔压力为12~14 mmHg(1 mmHg=0.133 kPa),根据情况选取单孔或三孔法进行取石。B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穿刺位置在右侧腋中线或腋前线第7~9肋之间,局部麻醉起效后切除一条长度约为0.5 cm的切口。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对患者行全麻,取仰卧位,在术前将引流管拔出,借助腹腔镜进行取石。使用单孔或三孔法,将胆囊顺行切除后,对肝穿刺点进行处理,留置引流管,电凝穿刺点,对引流液性状进行观察,若无胆漏或明显出血,3 d左右将引流管拔出。

一是就佛教历史人物行状与思想进行综合研究之成果,如《晚明高僧月幢禅学思想述论》19张新民:《晚明高僧月幢禅学思想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二期。《清季滇黔高僧赤松和尚与瞿脉禅师合论》20张新民:《清季滇黔高僧赤松和尚与瞿脉禅师合论》,印顺主编:《虚云法师与鸡足山佛教: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清季高僧善一禅学思想综论》21张新民:《清季高僧善一禅学思想综论》,《岭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其禅法特点》1张新民:《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其禅法特点》,《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一期。《驰骋龙象,直指风规:临济宗月幢和尚及其禅道思想》2张新民:《驰骋龙象,直指风规:临济宗月幢和尚及其禅道思想》,(台湾)《十方》2000年第十一期。《〈了尘和尚事迹〉书后》3张新民:《〈了尘和尚事迹〉书后》,(台湾)《黔人》2000年第二期。《菩萨悲情与心灵正见:一代高僧了尘和尚事迹与思想》4张新民:《菩萨悲情与心灵正见:一代高僧了尘和尚事迹与思想》,《佛学研究》2002年第十期。《黔灵大和尚:慧海》5张新民:《黔灵大和尚:慧海》,《文史天地》2002年第八期。等等。

二是就佛教之传播与区域性佛教历史文化状态及其研究情况进行考探与评说,如《“獦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读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札记》6张新民:《“獦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读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札记》,台湾《中华佛学学报》2003年第十六期。《临济宗风化边表》7张新民:《临济宗风化边表》,《新原道》2004年第二辑。《贵州:传统学术思想世界的重访》8张新民、李发耀等:《贵州:传统学术思想世界的重访》,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地方禅道文化的宝藏》9张新民:《地方禅道文化的宝藏》,(台湾)《黔人》2001年第三期。《区域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10张新民:《区域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三期。《宗教区域文化现象学的时间性展开:读〈贵州省志·宗教志〉》11张新民:《宗教区域文化现象学的时间性展开:读〈贵州省志·宗教志〉》,《史志林》2007年第一期。《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地缘学术思想:〈贵州:学术与思想的世界〉前言》12张新民:《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地缘学术思想:〈贵州:学术与思想的世界〉前言》,《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二期。等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獦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读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札记》一文,在研究禅宗公案中引入宗教学、诠释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方法,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和大乘佛教视野对“獦獠作佛”公案进行了全新之研究性探析和义理性诠释,指出《坛经》文本中“獦獠”释义殆指“猎头獠人”,即指有猎取人头习俗之“獠人”,而非“犵狫”之称谓,亦非猎渔之民族,更非大而化之蔑称少数民族之简单代名词;且认为“獦獠”之所以能作佛,其原因在于“一阐提皆有佛性”,虽“獦獠”为“猎头獠人”,有杀人取头来祭祀之习俗,然据佛法义理“獦獠亦有佛性”,故其亦能成佛。如先生所言:“生活习俗与佛法教义激烈冲突之猎头獠人当然亦可以成佛。”13张新民:《“獦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读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札记》,(台湾)《中华佛学学报》2003年第十六期。先生之独特洞见,一扫长期以来学者误释“獦獠”为“犵狫”异写(蒙默)、“类犬之西南夷”(丁福保)、“少数民族”(冯友兰)、“岭南土著之侮称”(方立天)“对携犬行猎为生的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郭朋)之论见,而探寻“猎头习俗”与“獦獠作佛”内在关联并还原得出“獦獠”为“猎头獠人”之定见。在先生看来,“‘獦獠’二字,其释义正确与否,关涉禅门义旨甚大。惜其中之蕴奥,千年来殊少有人发覆”。14张新民:《“獦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读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札记》,(台湾)《中华佛学学报》2003年第十六期。故先生探研《坛经》文本“獦獠”释义殆指“猎头獠人”,而解决“獦獠作佛”千年禅史公案疑难问题,不能不说是对禅宗研究之一大历史性贡献。

三是切实地以身心世界体悟佛法真义,并以体悟式书写直探佛法根底与佛教意义世界,且对佛法蕴藏之真实奥义进行体悟性诠释与解读,为学研佛法与操习禅道而提供心灵正见并指出了有效路径,如撰写《菩萨悲情与心灵正见》15张新民:《菩萨悲情与心灵正见》,(台湾)《十方》2000年第一期。《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16张新民:《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香港)《法灯》2002年第二百二十四期,又删改载于《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二期。《在生命的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17张新民:《在生命的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佛教文化》2005年第五期。《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18张新民:《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阳明学刊》(第三辑),巴蜀书社2008年版。《达摩禅的现代性新开展:〈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序》19张新民:《达摩禅的现代性新开展:〈静坐散记〉序》,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又载台湾《中华唯识学会会讯》2010年第二期。等等。尤其是后两文内容十分精彩,堪称佛学研究知行合一、学行合一之典范,且显露出大乘佛法所具有之实践性精神和普行菩萨道之法理影响,而使研究与实践两个方面合二为一,打成一片,并呈现出学修齐头并进之态势与正向指导之价值。

材料2:生产实践中,人们通常通过扦插繁殖月季、葡萄等植株。研究发现,在扦插前,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插枝基部或浸泡插枝基部一段时间,扦插后可以增加插枝的生根数量,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此阶段,张先生之佛学致思,还散见于其他书序之中。如为香港中文大学著名学者王煜《东西方文哲札记》作序云:“古代纯粹以文学名世者,也大多出入儒、释、道三家,有其思想智慧可供采撷,应引起治哲学史者之重视。如禅门人物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既是拟示之美句,充满灵动生气,复是诗化之哲学,饶富天然理趣。”1王煜:《东西方文哲札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5页。先生以禅宗诗性言语,来透视文学艺术创造之美且给予内在独特分析,倘无对佛学深度之体悟和神会,哪能会有顺手拈来之工夫与洞见。于此也折射出先生之佛学研究特点,乃是在儒释道三教视野观照下之综合诠释与立体融合。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即第三个十年。此期间,先生进入耳顺之年。仅就张先生之佛教研究成果而言,与上述两个阶段相较似稍少,但从践行大乘佛教所倡导之菩萨道精神来看,先生则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对贵州地方文化遗产之保护与研究以及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上。然而在佛学体悟与涵养中,先生进入不可言说之新天地与不可思议新境界,故有《惟有智者才能在情理交融的世界自由遨游》2张新民:《惟有智者才能在情理交融的世界自由遨游》,《法住三十周年特刊: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三十年》,香港法住出版社2012年版。一文中所展现之体察见识,展示了先生长期畅游在佛法自然天地之间,心性开阔敞亮,而体察证悟佛法智慧在生命自由中所具之重要意义。且先生亦有关怀世间一切友情之真心回向:一是积极弘扬具有贵州地域性特色之佛教文化,并对受佛教影响而创建之心学及中国思想史上儒佛关系展开深入讨论,如《贵州禅宗的兴盛与发展:以山晖、敏树、利根为中心的考察》3张新民:《贵州禅宗的兴盛与发展:以山晖、敏树、利根为中心的考察》,《禅学研究》2011年第九辑。《心学思想世界的建构与拓展:以王阳明整合儒佛思想资源的学术活动为中心》4张新民:《心学思想世界的建构与拓展:以王阳明整合儒佛思想资源的学术活动为中心》,《阳明学研究》(创刊号),中华书局2015年版。《儒释之间:唐宋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5张新民:《儒释之间:唐宋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文史哲》2016年第六期。等论文。二是先生心怀济世情怀而以慈悲心指教开示学人,故撰《慈悲与智慧的圆融:在中国首届西普陀观音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代序)》6张新民:《慈悲与智慧的圆融:在中国首届西普陀观音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代序)》,《慈悲与般若》,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大乘菩萨道卓荦人格风姿的应机示显:论如何契入观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情怀》7张新民:《大乘菩萨道卓荦人格风姿的应机示显:论如何契入观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情怀》,《慈悲与般若》,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等文章,而为热心佛教文化之学人学修佛学与操习佛法指明方向。在他看来,“佛教是能够以学术研讨的方式为人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8张新民:《在生命的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佛教文化》2005年第五期。。

三、学修并进与知行不二

自1978年起,国家为限制人口的增多,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1980年“一胎化政策”的实施全面推出。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最直接的后果是新生儿人口的不断减少,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再难开放,并且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动下,出生率并无明显上升[2]。这是诱发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成因。

张先生佛学研究之学术思想特质乃在于学修并进与知行不二。在学修中参悟中国文化之奥义,实现生命之超越性而达至知识学问与生命学问打通之思想自由境界。

张先生佛学研究之学修并进,广泛见于先生之著述与生活。如《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一文,讨论了存在与修行、存在与空性、存在与本体、存在与意义、存在与真实等一系列重大佛教理论问题,在教理与心宗、道统与学统以及如何回应现代性挑战、如何诗意地安居等方面,也依据自己习禅之体验提出了相应之看法9张新民:《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阳明学刊》(第三辑),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78页。,实际体现了他学修并进之佛学研究旨趣。先生指出:“悟道或证道是脱胎换骨地改变人的生命进程的决定性时刻。”10张新民:《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阳明学刊》(第三辑),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80页。并认为:“证道即是通过长久的破执去妄的解构性修行工夫,获得生命与道体合一的实存性本然契悟,在超越智慧的观照视阈下,彻底了解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问题。……通过证悟,真理已成了我们生命内部的拥有。”11张新民:《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阳明学刊》(第三辑),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80页。他尤其强调:“用学术讲道的方式来体悟佛法,领会人应有的圆融存在方式。学术研究也是一种法门,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讲道,也可以帮助人言下启悟而证道。”1张新民:《存在与体悟:在“纪念黔灵弘福禅院赤松和尚开山三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阳明学刊》(第三辑),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80~281页。显而易见,先生之佛学研究乃是以亲身之体悟为根基,故研究切身体悟式地渗透出学术与佛法有机融合特质并呈现出鲜活之思想意境。

张先生之佛学研究既是真知亦是真行,知行合一、知行不二,尽显学、修、悟之真义,故亦如他在《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书序中云:“达摩之静坐壁观,实即定心澄止,默一起观,照理分明,亦称为禅观或止观,乃儒释道三家之共法,证入形上法身之手段。”2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4页。尤见先生对佛理与实证两翼之独特把握与自我觉悟。有觉才有悟,有证才有解,而能对佛学奥义之深刻理解与把握,并具心灵正见,这当然与先生学修并进之亲身实践密不可分,故言:“解空不解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不缚于禅者,始真深于禅。反权合道,离指见月,妙如玄机,一切无事,于法自在,方是习禅正途。”3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7页。关于先生学修并进之真实状况,他有自己之洞见:“余学道未深,教观双乘,幻情妄想,头上安头,忘机弃时,罪过非浅。……即所谓人法俱尽,取舍皆忘,冥契天道,活机无尽也。”4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7页。可见,先生之学修并进之真实,至于“余学道未深”“头上安头”“罪过非浅”云云,乃先生谦逊之风昭然显示也。

张先生学如其人、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人如其学,知识学问与生命学问一体贯通,且在生活实际中尽显儒雅之气、禅者之风。日常生活中,先生深邃温和、和气如风,每当有学人求教其修心之法时,先生常常笑曰:“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5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3页。而将禅宗修身养性之方法转示于后学参悟学研。在先生看来,“禅者真正的深度体验仍需自证自悟,否则便难免不造成话语表达上的肤浅”6张新民主编:《编后记》,《阳明学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521页。。

四、儒释之间与“游苑禅林”

儒学是先生安身立命之学。先生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具有儒士精神和儒者气象。但他出入释老,时常游戏三昧于儒佛道三教之间,思索儒学及其现代性开展问题,体悟禅学之佛法义理与实践真义,探寻儒释道三教关系中之阳明心学要义、格局、气象与时代精神,致力于打通古今与中西之学;注重学问义理、考据与辞章三学之融汇与贯通,且以儒学为法眼、佛学为道眼,穿行于中国思想文化之历史大脉络中而尽可能精准把握中国文化之思想价值与理论特质。

其一,通过创办刊物,穿行在儒佛研究之间,见证中国文化之活泼存在,重建中国文化之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一是创办《阳明学刊》,积极探索儒学及其现代性开展,以儒家为本怀,探索研究阳明心学之时代性主题,又兼顾中国文化大传统研究内容,且深度涉及佛学之广泛性研究,如先生曾说:“大乘佛学或禅宗乃是本刊长期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7张新民主编:《编后记》,《阳明学刊》(第六辑),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541页。先生论及儒学和阳明之文章,似均会有意或无意之间援引佛学内容加以印证,如其在《良知:人生与社会的天则明师——传统心学思想的现代新开展》一文中言:“如明代高僧蕅益智旭大师便明确宣称:‘近代传孔颜心法者,惟阳明先生一人;传佛祖心法者,惟紫柏大师一人。’……所以虽于儒释源流,略窥一线,知与世谛流布之理学禅机,迥然不同。”8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六辑),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321页。又言:“蕅益大师于佛教则推崇紫柏,紫柏与蕅益一样均为明代著名高僧,影响后世甚深,其事迹可暂且不论;而儒家人物中,他最为看重者,即比他稍早的王阳明,原因在他看来,王阳明颇得孔颜心法,故生无限向往之情,颇以不能亲炙为憾。”9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六辑),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322页。借用佛教史料来评价和证明王阳明学术之价值与时代性意义,不能不说是先生穿行在儒释之间之客观证明。儒佛互释之方法或观念,经常存在于先生之研究话语系统中,如《视野交融下的哲学、宗教与科学——答香港城市大学邝振权教授问》一文中,先生指出:“大乘佛教与禅宗认为真空是体,妙有是用,真空无碍,缘起无尽,形上涵摄形下,形下内蕴形上。这就是程伊川所说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1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98页。显而易见,先生以程子之观点来会通佛学之教理,儒佛互释跃然于纸上。先生主办《阳明学衡》(又称《阳明学刊》)第二辑一贯重视佛学研究,亲自撰文之外,还刊登了台湾著名学者、禅门泰斗张尚德先生《道为什么不可说》一文2张新民主编:《阳明学衡》(第二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即从逻辑学、知识论、方法论入手,以儒释道三家证道之法而就道之不可言说性展开言说和阐释,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宝藏儒释道三家一体”3张新民主编:《阳明学衡》(第二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印证物自体的基本方法是定慧”4张新民主编:《阳明学衡》(第二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之重要观点。特别是在先生主编《阳明学刊》中专设“佛学研究”栏目,刊发不少文章,积极推动佛学研究。

二是主持《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既注重区域文化之特色研究开掘,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之探索开新,注意大传统(传统文化)与小传统(地方文化)融合的研究,使区域文化小传统与儒佛道三教文化大传统之学术研究相得益彰。故在先生主导下,该刊物大量刊发儒学与佛教关联性文章及地方佛教文化题材研究文章。

概而论之,张先生主办刊物重视中国文化之传承与开新,穿行于儒释之间,以儒学安身立命,以佛学修养为方便法门。换言之,即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是更为重要的一种实践性的修行工夫”5张新民主编:《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四辑),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67页。。按照张先生之宏愿,乃是“本着应机应时、契道契理的精神,先后创办了《阳明学刊》和《人文世界》两大刊物,出版了学术文库丛书一套,希望能重新厘清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全面认识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寻找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学术文化资源,见证民族文化生命永不死亡的真义”。6张新民、龚晓康主编:《萤火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专辑》,巴蜀书社2013年版,第457页。

其二,学术上秉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融贯儒佛道三教,在研究中体悟与实践,在静坐涵养中“游苑禅林”。先生2004年创办《阳明学刊》,结束了国内有阳明学研究而无阳明学研究专门性刊物之状况,兹后才有《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等刊物的出现。2004年,时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王阳明研究中心”秘书长钱明博士曾专门撰文称:“贵州学者对阳明学的长期研究尤其值得称道,《阳明学刊》的成功出版,则使贵州一跃成为阳明学研究的中心。”7参见张明:《2004年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工作总结》。先生创办《阳明学刊》,倡导研究阳明及儒佛道三教思想、以阳明学统合中国文化,即显示了其独树一帜之风格。且先生以开放心态办刊,刊登经院学派之外的重要实修论文。《人文世界》刊发刘先和《盛世佛缘,佛恩浩荡——读〈虚云和尚全集〉南老序言所感》等文章,显示了海纳百川、开一代学术研究风气的胸怀,广受港台学者及海外学者关注,且专门就刊物所载之身心实修论文进行精读研讨。

1.2.1 养殖环境导致动物发生疾病的一个主要外在因素就是养殖环境。在日常的养殖行为中,如果其生活环境中出现阻碍动物生长的不利因素,或是影响到动物机体的正常反应,都会导致动物出现诸多不适,导致其正常的代谢无法进行,损害其生理调节功能,继而扰乱其机体平衡,形成一定的疾病,并在行为或者生理上反映出来。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在所有动物疾病中,由于像养殖环境这样的外部因素导致动物发病的比率极高。

张先生一直主张在生命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故他撰有《在生命的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一文,强调了在实践中体悟佛法之重要性:“体悟是最基本的、根源性的人生经验,不但有助于生命境界的提升,而且直接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体悟先于认知,直接与真理为邻。只有通过体悟的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步入‘道境’,打开真理的大门,获得自身的实然性绝对存在。”1张新民:《在生命的实践中体悟大乘佛法》,《佛教文化》2005年第五期。

所谓沥青新材料,顾名思义就是在传统的沥青之中加入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比如橡胶、胶粉、树脂等物质,或者对沥青进行氧化加工,进而使沥青的质量同以前相比,取得明显的进步和提升。改性沥青新材料具有稳定性强,耐高温的特点,在铺筑公路的时候使用这种材料,能够尽可能的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使其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融贯儒释道三教,是张先生“一以贯之”之思想立场。他说:“三教融合是明清两代中国文化的一大发展趋势,……东汉牟融撰《理惑论》,早已开三教融通的理论先声了。”8张新民主编:《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四辑),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98页。又认为“儒道释三家本来便可以相通,只是依体起用时言说的方向略有不同而已”9张新民主编:《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四辑),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98页。,“儒道释三教的逐渐趋同,也是一种文明对话的结果,是人类交流史上的壮观”10张新民主编:《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四辑),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98页。。可见,先生认为儒道释在形上之本体意义上乃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而在实际之起用上则表现为分殊性或差异性。具体在划分儒释道之文化类型界限时,张先生则是以“大传统”与“小传统”之边界进行界定,他说:“儒释道三家作为大传统文化,一方面越来越占据了地方思想世界的中心地位,表征着知识精英群体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凭借小传统的肥沃土壤以求生存发展,出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各种变异现象。”11张新民、李发耀等:《贵州:传统学术思想世界重访》,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93页。由此亦具见儒道佛三教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之不可或缺之核心内容,而传统文化之研究则必不离于儒道佛三家之研究,且从研究实况中也折射出先生融贯儒道释三教研究之学术眼光与重视进行儒道佛三教研究之思想立场。

紧接着,临近知天命之年的张先生又参与了贵州地方佛教文献大系——《黔灵丛书》的编纂点校出版工作,因工程浩大,延至2000年前后才完成。1996年,该丛书第一册《黔灵山志》出版1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弘福寺黔灵丛书编委会合编:《黔灵山志》,贵州省地图印刷厂印制(内部)出版,1996年。,1998年第二册《锦江禅灯·黔南会灯录》出版,2000年第三册《黔僧语录》、第四册《续黔僧语录》、第五册《贵阳高峰了尘和尚事迹》出版,皆是先生以副主编之职行主编之事。全书凡五巨册,近九百六十万字,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国内佛教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树立了标杆,成为同行开展类似工作的效仿典范。先生在整理过程中对佛教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研究,对佛教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耕犁,并在具体工作中贯彻义理、考据与辞章之学,在经史互参、身心体察与文字般若中深得佛法精义与奥义,形成了自己佛学研究之理论向度、思想向度、思维向度与体悟维度,进而在研究中体认并提出“知识学问”与“生命学问”融合、打通等重要观点,显示了佛学研究的实践性价值与意义,并将研究体悟写进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学规,彰显了中国文化之精神奥义。

5.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分节食。暴饮暴食和节食是两个极端。前者使身体、器官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后者使身体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久而久之会伤害到身体的正常运转,出现健康问题。

张先生之“游苑禅林”似当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之静坐参话头。如前文所述,时因先生亲人相继离开人世,而有“人生无常、生命痛苦”之感伤,故常思考“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一人生大问题,于是当时就“参了一些话头,也开始静坐”5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页。,即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万法归一,一归何处?”6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页。依先生自谦之辞,则是“一窍不通,什么也不懂”7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页。,而无实质性修学进展和特别性体悟。至1997年,先生赴香港参加学术会议,时偶遇张尚德先生后而在修学实践上出现转折,“感觉人的存在会有纯阳之体显现”8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页。。之后,先生有修学新进展,据先生说:“在打坐的时候,也有一些体悟,比如‘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有一个很大的声音告诉我:‘人从天地来,还向天地去。’”9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页。1999年,张尚德先生在贵阳参加阳明学术会议期间,受邀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先生有修学新突破,他说在老师讲课时:“一个生命的大流,一种强大的能量,从我头顶灌到脚。”10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页。之后先生又追随张尚德先生赴成都、湘潭修学而有突飞猛进之收获,体察到“天、地、人都凝然成为一体,自己也悄然化归为与它们没有分别的存在”11张尚德述,黄高正整理:《探寻生命的真实:静坐散记》,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页。。可见,先生是以静坐之方式,去体悟禅之意境,从而实现了身心虚空之自由境界。二十年来,先生学修并进、知行不二,始终在学研佛学之路上不辍耕犁,真正地“游苑禅林”,真实地体悟大乘佛法之奥义。2013年,张先生参加“中国首届普陀观音文化学术论坛”毕,而作有《参加西普陀寺观音文化论坛归来有感》云:

昨日自金阳主持观音会归来,甚觉疲累,乃彻夜兀坐,调息平心。而天上地下,卸风乘云,忽来忽去,驰骋自由。然识风散尽,黯云消歇,遂化身为太虚,无形段可言,无尘埃能染,无踪迹可寻。而日月互照,彩霞成绮,雷霆风雨,春花秋实,举凡巨细,无论精粗,皆涵摄于太虚之境中,一一明晰清澈可辨。惟无增无减,无来无去,无消无长者,太虚是也。有增有减,有消有长,有盈有缩者,万物是也。万物皆聚于太虚,散于太虚,而终不为太虚累,或理之定数乎?太虚敦化,万物成象,可腐坏者万物,不可腐坏者太虚也。遂愈信无不碍有,有不碍无,有无相得益彰,诚乃妙趣无穷。至于人生之至快至乐,则为入于无我之境也。乃乘兴胡诌一联,以志时节因缘,而免事后遗忘,兼供同道参焉。联云:乘愿披霓而来,大地河山总关情,千江有水千江月;扶摇御风以去,太虚形段难透迹,万里无云万里天。1参见止善云寒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97d840102ecat.html),2013年9月15日。

张先生所言“然识风散尽,黯云消歇,遂化身为太虚,无形段可言,无尘埃能染,无踪迹可寻”,显示了先生证入无形无相之空境。然而空境非空,即空即有,是故先生又曰:“惟无增无减,无来无去,无消无长者,太虚是也。有增有减,有消有长,有盈有缩者,万物是也。”而在先生看来“无不碍有,有不碍无,有无相得益彰,诚乃妙趣无穷。至于人生之至快至乐,则为入于无我之境也”。此种感言,尽显禅宗机趣与机理,亦彰显了先生禅之体验所获之自由乐趣与真实境界,即所谓“常惺惺”“活泼泼”,真乃个“游苑禅林”也。

五、经史兼综与中西会通

张先生精于古之“义理、考据、辞章”旧学,且今又有“同体、殊相、共用”新论,然而新学不离开旧学,故其重视“义理、考据、辞章”之旧学家法研究理路,仍然可从其佛学研究成果之思想旨趣中看得出来2张新民先生之佛学研究成就前文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张先生既重视佛教史之研究,也重视佛教经典之诠释,可谓经史兼综3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王胜军教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张明副教授,将分别从张新民的史学研究成就、儒学研究成就撰文论述,此处不再赘述。。张先生提倡有思想之学问与有学问之思想,旗帜鲜明地表达不作无病呻吟之文章,且在学术研究实际中坚决贯彻落实,令人肃然起敬。

张先生具有独立之思想与自由之人格,在继承旧学家法和汲取佛教智慧之基础上有创新,并致力于中西会通之研习。先生最为突出之处乃在于第一次提出“同体、殊相、共用”之富于创建性之思想理论,并将其落实于阳明心学之具体研究中,而以本体实践论之方法论形式解决了当下阳明心学研究之困境,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成中英先生提出之本体诠释学相辅相成,且成一体两面之不可或缺之的车之两轮或鸟之双翼,其思想理论之现实意义不可谓不非凡,不可谓不具有时代性价值与意义。众所周知,佛教乃是实践之学问,心学亦是实践之学问,心学与佛学在实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阳明在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或称其为吾心具足之良知本体,如同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4《坛经·行由品第一》。之心灵觉悟。先生在对心性体悟中直接体认与感受了阳明心学之内在意义,故其1996年第一次在贵阳修文举办召开之国际阳明学学术研讨会上,就真切地言说表达了“良知就是温暖”之独特见解,而获得了台湾著名学者、达摩书院院长张尚德先生之特别肯定与赞扬。2018年10月,在贵阳修文第六届国际阳明学术研讨会上,先生作大会主旨发言,明确以“本体实践论”之理论方法全面、周延地诠释了阳明心学之理论特质与思想价值,尤见其理论与方法之圆熟性、周延性和系统性,故至此先生在研究方法论上较成熟圆融地实现了对阳明心学思想理论研究之创造性探索与创新性发展。

张先生之“同体殊相共用论”(又称“同体共用异相论”),究竟是何种理论系统?简言之,同体即一切现象和事物在本体上是相同,所谓体一不二、道通为一;殊相,即事物之表现上则可以是千差万别,有不同之形式;共用,即千差万别之事物现象,在用上可以有同样之作用,或同一之效果,虽方法不同,但作用相同,即如同筷子能吃饭,刀叉亦能进食,达到同样之功能。先生提出“同体殊相共用论”,乃是综合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之思想智慧,尤其是佛学“体、相、用”智慧而创建之独特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理论与实践之同一性和统一性问题,而且能够打通中西文化互动中过度强调差异和不同之壁垒对抗,实现中西文化思想之平等交流与对话。如先生言:“中西文化同体共用异相论一方面强调形上本体的整体性、统一性、普遍性,一方面又看到用的分殊性、具体性、个别性。”5张新民:《视野交融下的哲学、宗教与科学——答香港城市大学邝振权教授问》,《阳明学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88页。此处,我们不妨举一具体研究例证说明之。先生早年在体认佛教空之思想内涵时,对西方存在之思想亦同样作出创见性思考,并形成如下之认识观点:

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只能获得经验的科学知识,不能获得超验的自在之物(本体)的知识。维特根斯坦强调存在一个不可说的(即在语言范围之外的)真实领域。海德格尔建立“存在”(sein)的形而上学,借助于“诗”(审美)的方式证明存在,以解决人的存在(dasein)如何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问题——本体不离现象而存在,存在即是存在者的存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则指出,用概念建构起来的“科学世界”是抽象的,将这个抽象世界“括起来”,剩下的才是真实的世界,这个无法再“括”、不能再“分”的“剩余者”就是现象学的“还原”,也就是归向事物本身。佛教如实智的慧观方法——通过化掉无明、去除障蔽和偏见,由主体内在的澄明而契入宇宙本质的澄明,透入、生命存在的真实相状,由此展现全幅生命的意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殊胜之处,蕴涵着东西方哲学会通的诠释线索,至于德里达(Jacque Derrida)意义上的“解构”作用,般若智所重视的由消解而显体也早已有了预取。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德格尔要感叹他所思维的“存在”远离西方传统,反而接近于大乘佛学与禅宗的“空”或道家的“道”了。1张新民:《佛教智慧丛书序》,《闽南佛学》1995年第二期。

在一篇九十年代中期所写的文章序言中,张先生不厌其烦对西方哲学问题与东方佛教义理进行比较分析和细致言说,并认为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殊胜之处,蕴涵着东西方哲学会通的诠释线索”,既显示了先生对西方哲学思想之非凡熟悉,也体现了先生对佛教之独特认知,而且这一认知具有深刻性、独见性和创建性,这也是先生之理论思考之所以具有中西会通之思想意境,即“能够打通中西过度强调差异和不同之壁垒对抗而起到实现中西文化思想之平等交流与对话之理论影响”之直接缘由。

最后,依笔者视界,张先生乃道行不二之师德典范,学问涵养为吾辈难以望其项背。张先生学问广博深邃,难以言语,既有儒、释兼修之生命真切体悟,又有文史哲相互打通之杰出成就,不仅义理、考据与辞章皆有贯通,而且中学与西学一体圆融,有儒者气象、禅者风度,且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皆有内在心性之细微体察与证悟,学修并进、知行合一、涵养甚深,就此意境而言,则可视为当今学界不二人。张先生虽非我直接授业之师,然其道德学问与人格生命之境界,吾心向往之,愿私淑而执弟子礼。

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学已经实现了外语课程的全面普及。在双语同步学习的前提下,小学外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随处可见。在这些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研究热点。通过PPT、动画、视频等教具,通过互动教学、翻转课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课堂的活力和热情,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又发现,有些时候存在多媒体泛滥的现象,有的农村地区多媒体显然刻意模仿了城市小学的课件,不适合农村小学生学习。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板书,所以学生很难完全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改进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Survey on the Study and Cultivation, and Combining history and Scripture: To discovery Prof. Zhang Xinmin's Buddhist Studie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ought

Huang Cheng

Abstract: Prof. Zhang Xinmin's Buddhist stud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age of Chinese cultural new field,the direct reason of which is the pursuit of life and death. In the vast and profound sea of Chinese cultural wisdom,especially In Buddhism, he has found the key to solve the confusion of life, and then entered a new world of Buddhist history, culture and thought research, furthermore, into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world. In his study, the research method is the combination of Buddhist research and life's insight. It is worth noticing that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research: thinking highly of study and cultivation;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studying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free to do Chan’s study; integrating the history and scripture; analyzing further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ts Buddhist research peri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r three ten years, which is not only the entry and important accumulation stage of Prof. Zhang’s Buddhist studies, but also the key period of his life transformation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understanding. Most importantly, it is also the rising period of Prof. Zhang’s academic life and the successful period of merit. The large-scale literature of "Qian Ling Series" has had a great and wide influenc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setting a remarkable mark for the local literature-making and research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becoming a model for peers to carry out similar work to imitate. In Tan jing (Tan scripture) , Geliao means decapitation as sacrifice activity in ethnic groups. He also created Ontology's theory of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of homogeneity", which can not only explain the unity and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but also make it possible to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overemphasizing the confrontation of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barriers and play a theoretical and magnificent influence on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 exchange and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s.

Key words: Prof. Zhang’s Buddhist Studies;Research Achievement of Buddhism; Ontology's Theory; the Theory of Homogeneity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9)04-35-44

作者简介:黄诚,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哲学博士,文化遗产学博士后,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儒释道三教关系。

责任编辑:郎启飞

标签:;  ;  ;  ;  ;  ;  ;  ;  ;  ;  

黄诚:学修并进经史兼综——探寻张新民先生佛学研究之学术旨趣与思想特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