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椎板减压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腰椎,椎管,颈椎,韧带,狭窄,管狭窄,脊髓。
椎板减压术论文文献综述
丁宇,张建军,崔洪鹏,卢正操,朱凯[1](2019)在《精准定位经皮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精准定位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式(full endoscopic fenestration,FE-F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探讨其临床实用性及术后疗效。方法:参照传统开放手术中椎板开窗减压术,应用操作水介质椎板间脊柱内镜技术完成腰椎管减压。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FE-FE手术治疗的37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55~83(67.1±18.9)岁。记录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JOA评分、Oswestry功能残障量表(ODI)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分值,观察患者自觉疼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13.7±6.1)个月。术后VAS、JOA、ODI及SF-36分值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估,术后6个月优17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末次随访优19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术后影像学显示椎管容积明显扩大,临床症状有满意的改善,腰腿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活动适应性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准定位是全内镜下完成椎板开窗减压的关键,FE-FE治疗LSS创伤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9年10期)
李军杰,邓强,张彦军,李中锋,彭冉东[2](2019)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节段开窗减压术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远期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传统椎板间开窗术与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青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住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LDH中青年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孔镜组和开窗组各15例,开窗组患者均采用了全麻麻醉下经椎板间开窗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孔镜组均采用局麻联合静脉复合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孔镜组(P﹤0.05);术后,开窗组和孔镜组的VAS疼痛及ODI评分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组和孔镜组的改良Macnab疗效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80%,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青年LDH的治疗中,椎间孔镜术与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均可作为中青年LDH手术治疗的微创术式,但相比椎板间开窗术,椎间孔镜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以及麻醉方面等临床指标上有更加显着的优势,而开窗术式更为脊柱外科医师熟悉,学习曲线低,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华夏黄河骨科大会”、甘肃省老年医学会脊柱疾患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0-18)
马小飞,许瑞卿,丁惠强[3](2019)在《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使用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进行治疗的67例胸腰椎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REF组(n=34)和OBS组(n=33)。对REF组患者使用前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OBS组患者使用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接受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接受治疗后3个月,OBS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REF组患者,P <0.05。结论 :对胸腰椎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使用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促进其术后的康复。(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9期)
李志达,谢景开,彭小梅[4](2019)在《经椎板间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下肢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椎功能,采用侧隐窝角评估侧隐窝狭窄程度,依据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2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7 d软性侧隐窝角[(30.53±9.76)°、(27.27±8.39)°]、骨性侧隐窝角[(33.18±10.36)°、31.52±9.85)°]均大于术前[软性侧隐窝角(14.26±7.92)°、(14.51±6.83)°,骨性侧隐窝角(16.63±6.58)°、(17.02±7.73)°](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4%)与对照组(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神经根撕裂、永久性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较于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椎板间入路镜下椎管减压术对减轻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下肢疼痛、改善侧隐窝狭窄及腰椎功能,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薛营杰,赵斌,路坦,李爱国,董玉珍[5](2019)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二科收治的因多节段颈椎OPLL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对照组(n=30)和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观察组(n=36)。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24个月时颈背部的轴性疼。影像学检查观测2组患者的颈椎曲度指数(CCI)、颈椎活动度(ROM)、颈椎矢状平衡指数(C2-7SVA),并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JOA评分较术前显着提高(P <0. 05),VAS评分较术前显着降低(P <0. 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前CCI、C2~7SVA、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CCI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CCI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CCI丢失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ROM低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患者ROM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ROM丢失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C2~7SVA高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患者C2~7SVA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C2~7SVA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随访24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6. 7%),脑脊液漏3例(10. 0%),轴性症状6例(20. 0%),第5颈神经根麻痹7例(23. 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 0%(18/30);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8. 3%),脑脊液漏3例(8. 3%),轴性症状1例(2. 8%),第5颈神经根麻痹2例(5. 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 0%(9/36);观察组患者轴性症状、第5颈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 119、4. 391、0. 829,P <0. 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恢复效果,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曲度及颈椎矢状位平衡方面不如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但椎管成形术术后保留颈椎活动度更大,且轴性症状、第5颈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低。(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记选,李先进,苏坤煌,张亚存[6](2019)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行全椎板切除术,B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和JOA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而JOA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A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较好,且患者术后康复较快。(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覃兆捷,梁仁,罗思进,陈胜,汪慧[7](2019)在《术前颈椎MRI信号改变对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术前颈椎MRI信号改变对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9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C-OPLL)患者,术前进行MRI检查,根据颈椎MRI矢状位髓内T2高信号累及范围分为多节段组(24例)、单节段组(36例)、正常组(34例),对叁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叁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术后JOA评分均显着升高,且术后1、3、12个月时,多节段组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均显着低于单节段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多节段组的手术优良率显着低于单节段组与正常组(P<0.05);叁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能显着改善C-OPLL患者颈椎功能,术前脊髓信号呈多节段改变时会影响手术效果,可能与髓内水肿、炎症等有关。(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宋京涛,刘利民,黄鹤,许新,孙东红[8](2019)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着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着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耘,夏克龙,籍金华[9](2018)在《Dynesys稳定系统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Dynesys稳定系统与全锥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锥板切除减压术,试验组采用Dynesys稳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ROM),及两组术前、术后3和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1)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2)术后3及6个月,两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术后3个月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但6个月时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 0.05);(3)术后6个月,试验组手术及邻近节段ROM有很小幅度的变化,而对照组手术节段ROM明显降低,手术上位和下位邻近节段ROM明显升高,且均与试验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 <0.05)。结论相比于全锥板切除减压术,Dynesys稳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减少邻近节段的过度活动。(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8年12期)
朱金文,郝定均,郭云山,张新亮,高文杰[10](2018)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52例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cervical spine,C-OPLL)行颈后路椎板扩大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PCLDF)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使用超声骨刀分为超声骨刀组(A组,20例)和传统枪式钳减压手术组(B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术前血红蛋白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 d血红蛋白、术后6个月JOA评分,并计算JOA改善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着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红蛋白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术后1 d B组血红蛋白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21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C5神经麻痹、硬膜撕裂、感染、硬膜外血肿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输血过敏、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DF治疗C-OPLL术中使用超声骨刀安全可靠,减压效果与传统枪式钳一致,但具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椎板减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传统椎板间开窗术与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青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住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LDH中青年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孔镜组和开窗组各15例,开窗组患者均采用了全麻麻醉下经椎板间开窗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孔镜组均采用局麻联合静脉复合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孔镜组(P﹤0.05);术后,开窗组和孔镜组的VAS疼痛及ODI评分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组和孔镜组的改良Macnab疗效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80%,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青年LDH的治疗中,椎间孔镜术与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均可作为中青年LDH手术治疗的微创术式,但相比椎板间开窗术,椎间孔镜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以及麻醉方面等临床指标上有更加显着的优势,而开窗术式更为脊柱外科医师熟悉,学习曲线低,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板减压术论文参考文献
[1].丁宇,张建军,崔洪鹏,卢正操,朱凯.精准定位经皮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骨伤.2019
[2].李军杰,邓强,张彦军,李中锋,彭冉东.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节段开窗减压术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中远期疗效分析[C].第五届“华夏黄河骨科大会”、甘肃省老年医学会脊柱疾患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论文集.2019
[3].马小飞,许瑞卿,丁惠强.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
[4].李志达,谢景开,彭小梅.经椎板间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
[5].薛营杰,赵斌,路坦,李爱国,董玉珍.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6].王记选,李先进,苏坤煌,张亚存.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7].覃兆捷,梁仁,罗思进,陈胜,汪慧.术前颈椎MRI信号改变对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
[8].宋京涛,刘利民,黄鹤,许新,孙东红.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
[9].张耘,夏克龙,籍金华.Dynesys稳定系统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8
[10].朱金文,郝定均,郭云山,张新亮,高文杰.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