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同粉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灰石,水泥,分解,颗粒,活化剂,水化,性能。
共同粉磨论文文献综述
蒋江,曹德光,李静[1](2014)在《分别粉磨与共同粉磨对石灰石硅酸盐水泥颗粒分布及水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分别粉磨工艺和共同粉磨工艺配制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分析了石灰石和熟料的粉磨特性差异,并研究了在单位能耗相同情况下,两种粉磨制度下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各组份颗粒分布及水化情况。结果表明,分别粉磨制度能合理控制石灰石硅酸盐水泥颗粒的分布,使熟料处于更细的颗粒范围内,提高了粉磨效率;细的石灰石粉能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而中后期的水化速率主要取决于熟料颗粒的细度;采用合理的分别磨粉工艺配制的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在相同龄期下,其水化产物含量较多,水化产物之间的连结更紧密,水泥石整体结构更密实。(本文来源于《水泥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蒋江[2](2014)在《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对掺石灰石水泥颗粒分布及其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水泥工业对混合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矿渣、粉煤灰等传统的混合材日益紧缺,石灰石作为一种储存量大、廉价、易获得的自然资源必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及使用前景。掺入适量石灰石,可以改善水泥的许多相关性能如提高早强、降低水化热、增加流动性、提高密实性,但目前绝大多数水泥企业是采用共同粉磨的方式制备石灰石水泥,而该种粉磨工艺会因石灰石与水泥熟料的易磨性不同而在粉磨过程中发生明显的选择性粉磨现象,所以有必要研究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条件下石灰石水泥的颗粒分布状态及其对水泥水化过程和性能的影响,把握其中的影响规律,将对指导实际生产过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了激光粒度分析、热综合分析、水化放热分析、XRD及SEM等测试技术,首先探讨了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速率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对比参数,进而研究分析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两种粉磨制度下石灰石水泥的粒度分布与水化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熟料水化深度与其水化龄期呈现出很好的对数关系,水泥熟料早期水化深度为3.5μm左右,中后期水化深度在5.10-6.39μm,长龄期的水化深度在9μm左右;分别粉磨制度能有效的控制石灰石水泥的颗粒分布,使熟料和石灰石均处于更合理的颗粒范围内,提高了粉磨效率;在能耗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粉磨石灰石水泥的抗压强度,流动性及水化速率等性能明显优于共同粉磨的石灰石水泥;细的石灰石粉能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而中后期的水化速率主要取决于熟料颗粒的细度;采用合理的分别磨粉工艺配制的石灰石水泥,在相同龄期下,其水化产物含量较多,水化产物之间的连结更紧密,水泥石整体结构更密实。(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12-01)
罗驹华[3](2003)在《高岭土和氢氧化铝共同粉磨时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SEM、XRD、DTA、FT IR等测试手段对高岭土和氢氧化铝的高能球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能球磨可以使该混合物发生明显的机械力化学变化 ,粉磨后颗粒形貌改变 ,粒径变小 ,晶体变成无定形态 ,部分化学键出现断裂。这为莫来石的低温煅烧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杨义[4](2001)在《不同粉磨时间及不同窑型的熟料共同粉磨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广西有着发展水 泥工业得天独厚的原材料条件,使水泥工业成为广西四大 支柱产业之一,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水泥生产工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其 中的水泥粉磨工艺对整个水泥生产的能耗和水泥性能有 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吸引了许多科技工作者投入到这一领 域的研究中。 本文从水泥粉磨工艺的两个侧面入手,着重对不同粉 磨时间对预分解窑熟料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和把不同窑 型的熟料共同粉磨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的工 作: 1、对不同粉磨时间的预分解窑熟料进行水泥物理性能测 试。以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水泥颗粒分布对 水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um水泥颗粒对3 天 强度影晌最大。5~30um颗粒对水泥28天强度影响最大。 0~30um水泥颗粒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水泥强度、改善泌水 性。预分解窑水泥熟料的进一步细磨会极大提高水泥物理 性能和改善水泥的使用性能。 2、实验室测试了共同粉磨不同窑型熟料的水泥物理性能、 颗粒级配和水化放热速率,结果表明,旋窑和立窑熟料混 合,改善了水泥熟料的易磨性,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随 着立窑熟料掺入量和粉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水性得到 明显改善,颗粒级配更加合理,提高水泥的强度,特别是 3d的杭压抗折强度,它并不是两种水泥强度的简单加和, 而是表现出增强作用,混合水泥放热量和放热速率界于两 者之间,旋窑水泥和立窑水泥的最佳混合比为3:1。(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1-05-01)
冯庆革,林清宇,邱树恒,王宁章,梁英[5](2000)在《不同窑型水泥熟料共同粉磨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测试了共同粉磨不同窑型熟料的水泥物理性能、颗粒级配和水化放热速率。结果表明 ,回转窑和立窑熟料混合 ,改善了水泥熟料的易磨性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随着立窑熟料掺入量和粉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泌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颗粒级配更加合理 ,水泥强度提高 ,特别是3d的抗压、抗折强度 ,它并不是两种水泥强度的简单加权 ,而是表现出增强作用 ,混合水泥熟料放热量、放热速率界于两者之间。(本文来源于《水泥》期刊2000年04期)
高学善[6](1983)在《熟料与无机活化剂共同粉磨以提高水泥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曾作了一些旨在提高水泥(包括快硬水泥)活性的试验。其办法是在粉磨水泥时,掺入0.5~5%不同化学性质的无机物,其中包括工业废渣。试验时采用普通熟料,其粉磨细度相当干300号和400号普通水泥。在一些文献中曾报道了用某些含有氧化程(本文来源于《水泥》期刊1983年07期)
共同粉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水泥工业对混合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矿渣、粉煤灰等传统的混合材日益紧缺,石灰石作为一种储存量大、廉价、易获得的自然资源必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及使用前景。掺入适量石灰石,可以改善水泥的许多相关性能如提高早强、降低水化热、增加流动性、提高密实性,但目前绝大多数水泥企业是采用共同粉磨的方式制备石灰石水泥,而该种粉磨工艺会因石灰石与水泥熟料的易磨性不同而在粉磨过程中发生明显的选择性粉磨现象,所以有必要研究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条件下石灰石水泥的颗粒分布状态及其对水泥水化过程和性能的影响,把握其中的影响规律,将对指导实际生产过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了激光粒度分析、热综合分析、水化放热分析、XRD及SEM等测试技术,首先探讨了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速率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对比参数,进而研究分析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两种粉磨制度下石灰石水泥的粒度分布与水化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熟料水化深度与其水化龄期呈现出很好的对数关系,水泥熟料早期水化深度为3.5μm左右,中后期水化深度在5.10-6.39μm,长龄期的水化深度在9μm左右;分别粉磨制度能有效的控制石灰石水泥的颗粒分布,使熟料和石灰石均处于更合理的颗粒范围内,提高了粉磨效率;在能耗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粉磨石灰石水泥的抗压强度,流动性及水化速率等性能明显优于共同粉磨的石灰石水泥;细的石灰石粉能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而中后期的水化速率主要取决于熟料颗粒的细度;采用合理的分别磨粉工艺配制的石灰石水泥,在相同龄期下,其水化产物含量较多,水化产物之间的连结更紧密,水泥石整体结构更密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同粉磨论文参考文献
[1].蒋江,曹德光,李静.分别粉磨与共同粉磨对石灰石硅酸盐水泥颗粒分布及水化性能的影响[J].水泥工程.2014
[2].蒋江.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对掺石灰石水泥颗粒分布及其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罗驹华.高岭土和氢氧化铝共同粉磨时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
[4].杨义.不同粉磨时间及不同窑型的熟料共同粉磨对水泥性能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1
[5].冯庆革,林清宇,邱树恒,王宁章,梁英.不同窑型水泥熟料共同粉磨对水泥性能的影响[J].水泥.2000
[6].高学善.熟料与无机活化剂共同粉磨以提高水泥活性[J].水泥.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