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患者32例,分别采取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无差异(P>0.05);输血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不影响凝血功能,同时可对免疫功能加以改善,对炎症反应加以抑制。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很多手术都有操作时间长、出血量大的特点,术中需要输血。以往采用异体输血的方法,但存在血源紧张、血制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同时异体输血还会增加炎症反应、免疫紊乱、输血反应、感染等症状发生率[1]。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输血方法,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血液回收处理后,重新为患者输血,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更好。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患者64例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32例。自体组男、女分别18、14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0.2±3.3)岁;异体组男、女分别20、12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9.3±3.4)岁。纳入:手术患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凝血障碍,免疫性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异体组
使用异体成分血制品,常规输血。
1.2.2自体组
管路连接回收回输系统,在储血罐储存,达到800ml后进入回收机,自动化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洗涤后,进入集血袋,分别在术中、术后不同时段,向患者体内回输回收浓缩红细胞[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输血前,两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无差异(P>0.05);输血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异体输血容易出现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同时对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有所影响。回收式自体输血,是一种新型的输血措施,对自体血液红细胞洗涤过滤,减少酸性物质,提高红细胞活性和携氧能力,在血容量得到补充的同时,高钾也可避免,缺氧也能纠正。自体血液来源生物相容性好,防止了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因而应用广泛。在回收式自体输血中,需要洗涤红细胞,可能丢失凝血因子,而当前应用中,对于抗凝剂的使用作出了很严格的规定,因而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大大降低[3]。本文研究表明,两种输血方式中,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说明回收式自体输血没有影响凝血功能。在异体输血使用的血制品中,血液成分包括了免疫效应物质,容易引起机体排异反应,进而改变机体免疫应答。
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方法,使用自体来源血液,没有免疫效应物质,能对排斥反应避免,同时,也能正性调控机体免疫应答。本文研究表明,自体组患者在输血后,面以各种免疫因子含量高于异体组,说明免疫功能更强。而且,在外周血免疫细胞中,有很多不同模式的识别受体存在于表面,输血能激活模式识别受体,从而发生炎症反应。回收式自体输血,可对术后T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加以强化,对免疫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加以抑制。在输血过程中,很多输血相关性脏器损伤,都对炎症反应有所影响[4]。不同因子介导炎症反应中,可通过多种炎性介质如IL-6、TNF-α等,表达水平升高来体现。其促炎活性较高,可对组织损伤介导,并且会级联激活炎症反应。本文研究表明,自体组患者输血后,炎症因子含量均低于异体组患者,说明回收式自体输血能够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回收式自体输血,不影响凝血功能,同时可对免疫功能加以改善,对炎症反应加以抑制。
【参考文献】
[1]曾雅静,叶惠芬,吴远军,等.回收式自体输血对产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2):159-161.
[2]黄新华,张雅琴,姚华琪,等.异体输血与稀释式自体输血对剖宫产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2):199-202.
[3]张春丽,张改英,田慧芳.围术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自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3):3342-3344.
[4]张鹏.预存式自体输血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3):3291-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