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包括功能件和辅助件,所述功能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焊接部、U型力臂、弹性臂和接触部,所述焊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扣位;所述辅助件包括具有开窗的顶板,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开窗外露,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护臂,所述保护臂上设有第二扣位,所述功能件与所述辅助件通过所述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的配合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结构新颖,可让研发人员更灵活地设计以满足弹片连接器细小化的要求。
主设计要求
1.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件和辅助件,所述功能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焊接部、U型力臂、弹性臂和接触部,所述焊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扣位;所述辅助件包括具有开窗的顶板,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开窗外露,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护臂,所述保护臂上设有第二扣位,所述功能件与所述辅助件通过所述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的配合扣合连接。
设计方案
1.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件和辅助件,所述功能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焊接部、U型力臂、弹性臂和接触部,所述焊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扣位;所述辅助件包括具有开窗的顶板,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开窗外露,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护臂,所述保护臂上设有第二扣位,所述功能件与所述辅助件通过所述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的配合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吸取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U型力臂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延伸的尾部保护板,所述尾部保护板上设有与所述开窗相连通的避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远离所述弹性臂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倾斜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焊接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设有弯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接触部的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所述开窗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为凹坑,第二扣位为凸点;或者,所述第一扣位为凸点,第二扣位为凹坑。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片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合式弹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弹片连接器一般采用C型一体式结构或O型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已经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亟待更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包括功能件和辅助件,所述功能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焊接部、U型力臂、弹性臂和接触部,所述焊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扣位;所述辅助件包括具有开窗的顶板,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开窗外露,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护臂,所述保护臂上设有第二扣位,所述功能件与所述辅助件通过所述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的配合扣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吸取区。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远离所述U型力臂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延伸的尾部保护板,所述尾部保护板上设有与所述开窗相连通的避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远离所述弹性臂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倾斜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焊接部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设有弯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接触部的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所述开窗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扣位为凹坑,第二扣位为凸点;或者,所述第一扣位为凸点,第二扣位为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结构新颖,功能件与辅助件分离结构可让研发人员更灵活地设计弹片连接器以满足弹片连接器细小化的要求;辅助件能够为U型力臂及弹性臂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利于保证弹片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C型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O型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1、功能件;
11、焊接部;
12、U型力臂;
13、弹性臂;
14、接触部;
15、支撑部;
16、弯折部;
17、限位块;
2、辅助件;
21、顶板;
22、保护臂;
221、第二扣位;
23、尾部保护板;
24、开窗;
25、避位槽;
26、挡块;
27、吸取区;
3、连接板;
31、第一扣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弹片连接器设计成功能件和辅助件分离的组合式结构,结构新颖,可让研发人员更灵活地设计弹片连接器。
请参照图3和图4,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包括功能件1和辅助件2,所述功能件1包括依次相连的焊接部11、U型力臂12、弹性臂13和接触部14,所述焊接部1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第一扣位31;所述辅助件2包括具有开窗24的顶板21,所述接触部14从所述开窗24外露,所述顶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护臂22,所述保护臂22上设有第二扣位221,所述功能件1与所述辅助件2通过所述第一扣位31与第二扣位221的配合扣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功能件1起连接、导通作用,辅助件2起保护、吸取的作用。研发人员可单独设计辅助件2与功能件1,减少了相互制约的尺寸因素,使得研发人员可以更灵活的设计弹片连接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结构新颖,功能件与辅助件分离结构可让研发人员更灵活地设计弹片连接器以满足弹片连接器细小化的要求;辅助件能够为U型力臂及弹性臂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利于保证弹片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1的顶面设有吸取区27。
由上述描述可知,吸取区的设置使得制造商可以通过SMT工艺将组合式弹片连接器装配到外部构件(如PCB板)上,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1远离所述U型力臂12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11延伸的尾部保护板23,所述尾部保护板23上设有与所述开窗24相连通的避位槽25。
由上述描述可知,辅助件可以为功能件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利于保证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14远离所述弹性臂13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11倾斜延伸的支撑部15,所述支撑部15位于所述焊接部11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15远离所述接触部14的一端设有弯折部16。
由上述描述可知,弯折部的设置可以防止支撑部划伤焊接部,利于延长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15远离所述接触部14的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17,所述开窗24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7相配合的挡块26。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块与挡块的配合形成接触部的防勾回结构,利于保证弹片连接器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扣位31为凹坑,第二扣位221为凸点;或者,所述第一扣位31为凸点,第二扣位221为凹坑。
由上述描述可知,功能件与辅助件加工简单、拆装方便。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包括功能件1和辅助件2,所述功能件1包括依次相连的焊接部11、U型力臂12、弹性臂13和接触部14,所述焊接部1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第一扣位31;所述辅助件2包括具有开窗24的顶板21,所述接触部14从所述开窗24外露,所述顶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保护臂22,所述保护臂22上设有第二扣位221,所述功能件1与所述辅助件2通过所述第一扣位31与第二扣位221的配合扣合连接。
所述顶板21的顶面设有吸取区27,可选的,所述吸取区27位于所述U型力臂12的正上方。
所述顶板21远离所述U型力臂12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11延伸的尾部保护板23,所述尾部保护板23上设有与所述开窗24相连通的避位槽25,所述避位槽25的作用为防止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受压时,接触部14与尾部保护板23之间出现硬干涉。
所述接触部14远离所述弹性臂13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焊接部11倾斜延伸的支撑部15,所述支撑部15位于所述焊接部11的上方。具体的,所述支撑部15远离所述接触部14的一端设有弯折部16。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15远离所述接触部14的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17,所述开窗24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7相配合的挡块26,优选所述挡块26与所述顶板21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扣位31为凹坑,第二扣位221为凸点;或者,所述第一扣位31为凸点,第二扣位221为凹坑。
所述功能件1通过冲压弯折工艺成型,所述辅助件2通过冲压弯折工艺成型,利于降低组合式弹片连接器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弹片连接器,结构新颖、稳定,功能件与辅助件分离结构可让研发人员更灵活地设计弹片连接器以满足弹片连接器细小化的要求;辅助件能够为U型力臂及弹性臂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利于保证弹片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7365.7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26469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1R 12/71
专利分类号:H01R12/71;H01R13/02;H01R13/24;H01R4/48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西环路1013号A.B栋
发明人:白龙;何黎
第一发明人:白龙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明;张鹏
代理机构:4427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