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性磷酸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酶,酸性,缓冲液,活性,根系,磷酸,前列腺。
酸性磷酸酶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崇现,张文萍,周卫军,张文俊,闫丽君[1](2019)在《施磷量对增氧条件下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增氧条件下施磷量的响应机制,明确水稻产量与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杂交水稻C两优608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磷肥(P2O5)施用水平,P1(0 g/株)、P2(3.23g/株)、P3(6.46 g/株)、P4(9.70 g/株),分蘖期至灌浆期设置2种灌溉方式,即NO(不增氧灌溉)和O(增氧灌溉),测定了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和产量指标,分析了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产量的响应关系。【结果】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增氧条件下理论产量、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均先降低后升高,而每穗粒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分蘖期与拔节孕穗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灌浆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增氧条件下千粒质量与灌浆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负相关,结实率与拔节孕穗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正相关。【结论】不外加磷肥情况下,增氧方式可显着增加水稻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及千粒质量,施磷量的增加反而抑制水稻产量形成,6.46 g/株(90 kg/hm2)为增氧条件下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千粒质量、每穗粒数阈值,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是增氧条件下水稻响应根际增氧及磷素吸收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春红,谭康,邱红波[2](2019)在《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本试验测定了5份玉米自交系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Pase)活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磷胁迫下,自交系双M 9和苏11 APase活性分别较全磷处理高40.7%(p<0.01)和31.86%(p<0.01);双M 9株高、茎粗、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叶面积显着高于全磷处理,苏11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叶面积显着高于全磷处理;双M 9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穗轴重和百粒重显着高于全磷处理,苏11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穗重和穗长显着高于全磷处理;APase活性与株高、雄穗分枝数、穗位高和百粒重中度正相关。研究初步筛选出双M 9和苏11两个耐低磷自交系,可作为玉米磷高效育种的种质资源,但其耐低磷能力的高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3期)
唐晓倩,耿玉清,陈艳鑫,郜少敏,杨雨果[3](2018)在《缓冲液种类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酸性磷酸酶影响土壤有机磷矿化。选择不同的缓冲液种类和不同p H值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可影响数据的可比性。为明确缓冲液及p H值对不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程度,选取p H值4~8的土壤样本,测定了在醋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和MUB缓冲液3种不同培养条件下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采用MUB缓冲液条件可获得较稳定的土样区分序列,且与缓冲液的p H值的变化无关。在醋酸盐缓冲液和柠檬酸盐缓冲液条件下,不同p H值范围的不同土样之间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异系数变化剧烈,而采用MUB缓冲液获得的变异系数较其他缓冲液大,且趋势平稳。综合考虑,进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可优先选用MUB缓冲溶液。(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5期)
刘攀道,郇恒福,刘一明,刘国道,白昌军[4](2018)在《低磷胁迫对太空诱变耐低磷柱花草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磷胁迫是酸性土壤限制牧草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太空诱变获得了一个耐低磷柱花草突变体TPRC2001-84,但其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仍不清楚。以TPRC2001-84及其亲本热研2号(RY2)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方法,比较正常供磷(+P,250μmol·L-1 KH2PO4)和低磷(-P,5μmol·L-1KH2PO4)处理对TPRC2001-84和RY2生物量、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可溶性磷浓度、细胞壁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处理,低磷处理显着降低了两份柱花草材料的植株干重和磷吸收效率(P<0.05),但显着提高了两份柱花草材料的磷利用效率(P<0.05)。并且,TPRC2001-84在低磷处理下的植株干重和磷利用效率分别是RY2的1.6和1.4倍。在低磷胁迫下,虽然TPRC2001-84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磷含量只有RY2的70%左右,但是,TPRC2001-84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磷浓度分别比RY2高36.8%~42.6%,细胞壁ACP活性分别比RY2高46.6%~53.6%。以上结果说明,柱花草TPRC2001-84在低磷胁迫下具有较高的细胞壁ACP活性,有利于其对细胞壁中贮存磷的活化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这将为选育磷高效柱花草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孙艳丽,孙艳花[5](2016)在《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的制备及其活性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片段(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并证实其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方法用基因突变和重迭PCR技术扩增出PP7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简称为2PP7)基因,将其插入到载体p ETDuet-1中,获得质粒p ETDuet-2PP7,然后通过普通PCR获得携带有PAP_(114-128)编码基因的PP7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质粒p ETDuet-2PP7中,获得质粒p ETDuet-2PP7-PAP_(114-128);将上述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双向免疫扩散以及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以ExTaq DNA聚合酶行重迭PCR可获得2PP7基因,其表达产物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与野生型PP7噬菌体衣壳蛋白的抗原性相同;展示于PP7噬菌体样颗粒表面的PAP_(114-128)表位与天然的人PAP蛋白相应表位无异,且能诱导较高水平的抗体产生。结论含重复序列的2PP7基因可通过将基因突变和重迭PCR技术联用获得,且以其为基础成功制备表面展示有PAP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不仅可解决多肽不稳定的问题,也为研究多肽的递送及功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李莹飞,耿玉清,周红娟,杨英[6](2016)在《基于不同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国内学者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时主要参照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中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而国外学者主要参照Dick《Methods of Soil Enzymology》中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PNPP)。但是,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生成物的过程中,常出现显色程度不明显的问题;另外,采用不同基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也造成了测定方法选择的困难。为合理选择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选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各10个土样,分别采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且在显色阶段分别加入pH5.0醋酸盐缓冲液(DPP 1)和pH9.4硼酸盐缓冲液(DPP 2)的方法,以及PNPP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也研究了不同pH缓冲液和苯酚浓度对生成物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在显色反应阶段加入pH≤6的缓冲液时,苯酚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不显色;当加入pH≥8的缓冲液时,两者之间显色且苯酚浓度和吸光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极显着。这说明pH低是导致高苯酚浓度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显色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采用PNPP方法测定时,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中,10个样本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分别较DPP 2增加了70.04%、42.44%和21.17%;极差分别是DPP 2的27.18倍、26.85倍和39.43倍。总之,如果选用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应在显色阶段加入碱性硼酸盐缓冲液;选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是更为简单和灵敏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吴爱宁,王珊珊[7](2016)在《前列腺炎患者尿道分泌物与前列腺液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尤以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居多。尿道分泌物增多是困扰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尿道分泌物增多为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分泌过多或排除不畅时"满则溢"所致~[1],因而又被称为"前列腺溢液"。但现有文献均未对其作相应的临床调查和动物实验研究。酸性磷酸酶是前列腺特异的分泌物,笔者拟通过检测患者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中酸性磷酸(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方晨,王霞,张小雪[8](2015)在《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内脏器官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黄鳝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也随之增多,其中出血病是黄鳝养殖业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嗜水气单胞菌普遍存在于淡水和土壤中,是黄鳝出血病发病的主要病原菌。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是鱼类重要的体液免疫因子,是溶酶体标志性酶,可以间接地反映体内组织损伤情况,是评价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主要指标。因此可以通过生物因子来影响鱼体内免疫因子的活性,(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5年09期)
宋鑫,张东梅,张丽静,胡晓炜,陈晓龙[9](2015)在《施磷对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形态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土培法,设置不同的供磷水平(P0,0 mg·kg-1;P1,17.5 mg·kg-1;P2,35 mg·kg-1;P3,52.5 mg·kg-1;P4,70mg·kg-1),对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地上部形态、根系形态、生物量、叶片和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株高、基径、茎粗、地径随供磷水平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1水平下最大。(2)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随供磷水平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P1水平下总根长和根平均直径达到最大。(3)P0水平下根冠比最大,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在P1水平下最大。(4)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随供磷水平增加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与根体积、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均呈负相关;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随供磷水平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与株高、地径、基径、茎粗、地上生物量均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5年04期)
黄秀芳,朱义红,曹汴川,钟利[10](2015)在《利福喷丁对大鼠IFN-γ、IL-12、溶菌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利福喷丁对正常大鼠的IFN-γ、IL-12、溶菌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喂药30d组(A组)、喂药90d组(B组)、喂药90d停喂药30天组(C组)。实验组给予利福喷丁,对照组给予0.1%羧甲基纤维素钠液。观察IFN-γ、IL-12、溶菌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组IFN-γ显著降低(P<0.05),溶菌酶显着升高(P<0.05);A组、B组酸性磷酸酶显着升高(P<0.05)。2对照组内比较:B组、C组与A组比较,溶菌酶显着降低(P<0.05),酸性磷酸酶显着升高(P<0.05)。结论利福喷丁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增强大鼠非特异性免疫。(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酸性磷酸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本试验测定了5份玉米自交系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Pase)活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磷胁迫下,自交系双M 9和苏11 APase活性分别较全磷处理高40.7%(p<0.01)和31.86%(p<0.01);双M 9株高、茎粗、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叶面积显着高于全磷处理,苏11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叶面积显着高于全磷处理;双M 9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穗轴重和百粒重显着高于全磷处理,苏11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穗重和穗长显着高于全磷处理;APase活性与株高、雄穗分枝数、穗位高和百粒重中度正相关。研究初步筛选出双M 9和苏11两个耐低磷自交系,可作为玉米磷高效育种的种质资源,但其耐低磷能力的高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性磷酸酶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崇现,张文萍,周卫军,张文俊,闫丽君.施磷量对增氧条件下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9
[2].李春红,谭康,邱红波.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J].种子.2019
[3].唐晓倩,耿玉清,陈艳鑫,郜少敏,杨雨果.缓冲液种类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4].刘攀道,郇恒福,刘一明,刘国道,白昌军.低磷胁迫对太空诱变耐低磷柱花草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效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
[5].孙艳丽,孙艳花.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的制备及其活性验证[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
[6].李莹飞,耿玉清,周红娟,杨英.基于不同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
[7].吴爱宁,王珊珊.前列腺炎患者尿道分泌物与前列腺液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6
[8].方晨,王霞,张小雪.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内脏器官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科学养鱼.2015
[9].宋鑫,张东梅,张丽静,胡晓炜,陈晓龙.施磷对蒙古莸(Caryopterismongholica)形态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5
[10].黄秀芳,朱义红,曹汴川,钟利.利福喷丁对大鼠IFN-γ、IL-12、溶菌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