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稳定度论文-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

环境稳定度论文-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稳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闪分布,环境风场,稳定度

环境稳定度论文文献综述

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1](2010)在《兰州周边地区地闪闪区统计特征Ⅰ:环境风场及稳定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分析了兰州周边地区6h内地闪闪区分布特征与200hPa高空急流、垂直风切变、高低空辐合辐散等环境风场以及K指数、条件对流性稳定度指数的关系,得到了地闪闪区与通气管指数分布的5种主要类别以及与高低空辐合辐散、稳定度指数分布的结构模型;指出了目前研究地闪频次与气象参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地闪频数与K指数的相关关系证实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建议在分析地闪频次和气象参数的关系时考虑选取有益的统计地闪次数的时间或空间范围。(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徐东耀,李雪,王荣欣,李涵[2](2009)在《关于《环境化学》中“大气稳定度”概念的教学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作者教学体会,详细给出了《环境化学》课程中的有关"大气稳定度"概念的教案,并论述了如此安排教案的理由和根据。在该教案使用过程中,作者发现,要获得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为学生指出所涉及的概念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发挥专业基础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9年12期)

张玲[3](2006)在《环境不稳定度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卷、飑线、雷暴等重大天气灾害的机理和预测研究是气象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探测手段的进步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对其观测、分析和预报进展迅速,用于预报、研究强对流天气的环境不稳定度参数也有较快发展。了解强不稳定度参数及其使用特性无疑对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与预报有很大帮助。本文首先介绍了叁类强不稳定度参数,即与对流有效位能CAPE有关的参数、与风垂直切变有关的参数、结合CAPE与风切变的参数等。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MM5V3.7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5年5月发生在福建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与2004年7月发生在江苏南通的一次强烈的龙卷、冰雹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较理想的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资料计算上述不稳定度参数,以研究其在这两次强天气数值模拟过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福建地区飑线过程发生在较低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的风切变组合的环境中;南通地区龙卷天气则发生在相反的大气环境中。环境参数对这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数值模拟的单站上空对流参数在强天气发生前后有明显的起伏变化,这些参数均具有一定的预报时效。特别指出的是,与风垂直切变有关的参数,如螺旋度指数SRH、能量一螺旋度指数EHI、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等,不仅其空间分布与强天气对应得很好,且其预报时效优于其它参数,同时也说明风垂直切变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6-05-01)

张浩,王祥荣[4](2005)在《城市胁迫生境下二球悬铃木叶片的发育稳定度及其环境指示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自上海市区14个样点的二球悬铃木叶片发育稳定度、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采样时期,根据叶片宽度确定的非稳态不对称指数(FA1)和根据叶片侧脉长度确定的偏向性不对称指数(RDA1)在不同环境胁迫程度(UESL)下均表现出显着的差异,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各样点FA1与环境胁迫程度UESL之间呈显着的非线性回归关系,而RDA1与环境胁迫程度之间却未显示类似关系。此外,FA1与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径之间的显着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可共同作为指示小尺度上环境胁迫的有效指标,而RDA1是叶片的一种正常发育状态参数,并不适于反映环境胁迫状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5年07期)

何建良,张金通,武丽霞[5](1987)在《铷频标的稳定度与环境温湿度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定量地讨论了钟房环境温度、湿度与频率稳定度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方差分析。(本文来源于《陕西天文台台刊》期刊1987年Z1期)

环境稳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根据作者教学体会,详细给出了《环境化学》课程中的有关"大气稳定度"概念的教案,并论述了如此安排教案的理由和根据。在该教案使用过程中,作者发现,要获得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为学生指出所涉及的概念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发挥专业基础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稳定度论文参考文献

[1].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兰州周边地区地闪闪区统计特征Ⅰ:环境风场及稳定度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0

[2].徐东耀,李雪,王荣欣,李涵.关于《环境化学》中“大气稳定度”概念的教学体会[J].科技资讯.2009

[3].张玲.环境不稳定度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中的运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4].张浩,王祥荣.城市胁迫生境下二球悬铃木叶片的发育稳定度及其环境指示功能[J].生态学杂志.2005

[5].何建良,张金通,武丽霞.铷频标的稳定度与环境温湿度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J].陕西天文台台刊.1987

标签:;  ;  ;  

环境稳定度论文-尹宜舟,陈渭民,沈新勇,李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