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和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钢板,球墨铸铁,阳极,标准,阳江市,凸缘。
和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侯捷[1](2019)在《标准化促进金属和合金腐蚀领域高质量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及其合金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程材料。腐蚀破坏不像地震、海啸、台风那样在瞬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是无时无刻不在静悄悄地吞噬金属,由此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水灾、火灾、风灾和地震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7000-10000(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10-22)
张锐鑫[2](2019)在《七二五所专家成ISO大奖“中国第一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锐鑫)记者25日从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获悉,近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金属和合金腐蚀技术委员会第31届年会上,中船重工高级技术专家、七二五所许立坤研究员荣获国际标准化组织卓越奖,成为金属和合金腐蚀领域获此殊荣的首个中国人,彰显了七(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9-06-27)
杨瑞青,刘科研,石钰[3](2019)在《不同变质剂和合金成分对4032铝合金变质效果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Na变质和Sr变质以及合金成分对4032铝合金性能的影响,Na变质后生产的铸锭组织更均匀,性能也优于Sr变质的,而且Na盐变质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白新社,白佳鑫,刘武成[4](2019)在《高质量球墨铸铁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的选择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球墨铸铁的生产中,化学成分的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们很早就对微量元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各种干扰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有害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含量逐年降低。然而以往对球墨铸铁原铁水微量有害元素最大允许含量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普通球墨铸铁基础上,以满足国际球墨铸铁标准为目标。生产满足国际球墨铸铁标准的原铁水往往总体上在这个最大允许含量上下。认识到高纯净的原铁水的重要性,以"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使命的龙凤山铸业公司开发了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可使铸造厂获得原铁水各种干扰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低,最大允许含量远远低于上述允许的含量,从而在高度集成复杂,安全至关重要的薄壁件,厚薄不均匀的铸件和厚大断面以及超厚大断面球墨铸件,获得了非常好的石墨和基体组织和意想不到的卓越性能,远高于国际标准规定的常规机械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本文论述了球墨铸铁原铁液微量元素含量逐年降低,强调了原铁水纯净度的重要性,论述了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对球墨铸铁的石墨,基体组织,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对我国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的研究发展和高质量球墨铸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3-10)
唐佩绵[5](2019)在《汽车用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和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汽车车体轻量化,JFE钢铁公司开发出各种高强度冷轧钢板和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在使用抗拉强度980MPa级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时,要求超高强度钢板具有优于传统钢板的成形性。为此,在提高超高强度钢板伸长率的同时,必须根据部件加工方法和部件形状,提高超高强(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01-15)
杨世华,陈瑞锋,陈文教[6](2018)在《阳江 海上风电和合金材料两大产业比翼齐飞》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生产的风电叶片长76.6米,装上这种叶片的海上风机一个小时可以生产5500度电,能供18个家庭足足用上一个月。”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阳江叶片厂厂长姚少锋介绍说。为打造我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阳江将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8-12-13)
尹荣花,纪昌磊,杨腾蛟[7](2018)在《锌湿法冶炼钴的循环和合金锌粉除钴》一文中研究指出湿法炼锌过程中中上清含钴较高时,严重影响了新液合格率,为此分析了上清液中钴的来源,引进合金锌粉从高钴上清液中除钴。通过实践摸索,确定了合金锌粉质量要求及加料方式、压滤时间、净化液体的含锌、pH值等参数,降低了锌粉消耗,稳定了新液合格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冶金》期刊2018年05期)
马会[8](2018)在《金属和合金电化学腐蚀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建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蚀是材料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其中电化学腐蚀是常温下最为普遍的腐蚀形式。观测材料腐蚀的现象,探寻材料腐蚀的内在机制,寻找提高材料耐蚀性的方法,一直是腐蚀科学前进的方向。目前对腐蚀问题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上,包括一些传统的实验方法对整个样品宏观腐蚀变化的探测,以及一些介观尺度的无损探测技术。在微观方面,实验结果急需从原子和电子层次予以解释,从而理解材料腐蚀的微观机理。计算模拟是材料研究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材料学为这一方向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但是由于材料腐蚀的复杂性、多学科性、影响因素多(如表面状态、外在环境等)和涉及领域较广,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计算模型来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这给我们计算模拟研究带来极大的难题与挑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第一性原理计算框架下发展材料电化学腐蚀的计算模型,解析腐蚀的内在机制,指导耐蚀合金的设计与开发。本文围绕电化学腐蚀的阳极溶解反应与阴极析氢反应两个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1)第一性原理框架下材料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建模。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框架下,从阳极溶解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关系推导出阳极溶解过程中决定反应速率的两个重要动力学参数(电极反应的化学活化能和平衡状态的绝对电位)的表达式。并且提出了用材料的表面能和功函数,以及本文提出的表面能量密度等作为基本参数,构建了阳极溶解过程中绝对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式,提出了电化学腐蚀阳极溶解反应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针对阴极析氢反应,推导出了当伏尔默(Volmer)放电反应、塔菲尔(Tafel)化学脱附反应和海洛夫斯基(Heyrowsky)电化学脱附反应分别为析氢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时,析氢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以及相应的析氢速率与过电位的关系。并建立了与晶面特性相关的氢原子的吸附自由能△GH*和腐蚀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与析氢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联合电化学腐蚀中的阳极溶解与阴极析氢反应的第一性原理模型,本文实现了电化学腐蚀中的极化曲线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嫁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一致性,证明了电化学腐蚀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2)应用电化学腐蚀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镁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计算了纯镁的18个晶面的阳极溶解和析氢反应的极化曲线,揭示了纯镁在中性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log[i0(A/cm2)])与腐蚀电位(Ecorr/VsHE)分别位于-3.477~-0.455和-1.360~-0.892的区间。这与实验上纯镁在3.5wt.%NaCl溶液中测得的腐蚀电流密度(-4.265~-4.012)和腐蚀电位(-1.266~-1.172)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发现基面(0001)的阳极溶解速率最低,阴极析氢速率也比较低,所以耐蚀性好;晶面(2130)的阳极溶解速率与阴极析氢速率都是所有研究的晶面中最快的,它的耐蚀性最差。计算了3d、4d、5d和一些p族合金元素置换固溶对镁基体电化学腐蚀的影响。揭示了对于阳极溶解反应,合金元素Cr、Cd、Hg、Ga、In、As和Sn置换固溶在镁基体中会降低镁合金的阳极溶解速率;对于阴极析氢反应,除了 Ag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包括工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Al、Cu、Zn、Cd、Hg、Ga、Sn和As,使得镁表面吸附态氢原子的自由能降低,析氢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增大,从而加速了镁阴极析氢反应速率。选取了 Mg-lZn和Mg-2Sn合金从实验上进一步验证了 Zn和Sn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的电化学腐蚀阳极与阴极反应的双重作用,发现了 Zn和Sn加速了镁合金的阴极析氢速率,而且降低了阳极溶解速率,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模型分析了不同晶面间微观电偶腐蚀行为的内在机制。揭示了功函数及表面能量密度是不同晶面间发生电偶腐蚀的关键因素。原子密排程度较小的晶面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密度、较低的功函数,在多晶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阳极溶解较快,充当阳极相。而相反地,原子密排程度大的晶面具有较低的表面能量密度、较高的功函数,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充当阴极相,加速前者的阳极溶解。(3)应用电化学腐蚀中阳极溶解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叁种常见的孪晶界{1011},{1012}和{1013}对镁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揭示了(1210)表面上分别存在叁个孪晶界({1011},{1012}和{1013})时会增加相应表面的表面能量密度,使得表面上的金属原子能量升高,从而加速了Mg的自腐蚀速率1.18~1.82倍;相应的自腐蚀电位比不含晶界的表面低7 mV~27 mV左右。另外,计算也发现合金元素(As、Cd、Hg、Zn和Sn)的添加会降低相应表面的表面能量密度,从而会降低镁合金的阳极溶解速率,进而增强相应镁合金的耐蚀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9-01)
刘少飞,屈银虎,王崇楼,王彦龙,成小乐[9](2018)在《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过程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构模型是预测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重要途径,在不同金属和合金选择合适的变形工艺参数、预防缺陷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年对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过程的研究中,常通过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各类高温变形试验来获取建立本构模型的原始数据,并将所获本构模型导入Deform、Ansys等模拟软件相应模块,以预测材料在锻造等过程中应力、应变速率、温度的分布规律,进而优化实际加工参数、避免缺陷的产生,同时减少耗材及资源浪费。鉴于本构模型在优化加工参数、预防缺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金属和合金本构模型的建立、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较多,选择何种试验方法来获取建立材料本构模型的试验数据、运用何种数学或物理方法来建立材料的本构模型、选择何种本构模型进行预测、各类本构模型的优缺点及修正方法等都是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过程本构模型的研究重点。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常运用热压缩、热拉伸、热扭转、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等高温变形试验方法来获取材料不同高温变形工艺参数下的原始数据,进而建立其本构模型。常用的本构模型大致可分为唯象型、物理基型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型。各类模型分别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而缺点最终主要体现在部分工艺参数下的拟合偏差较大,针对该现象,各国学者不断对模型进行完善、修正,其中,除了模型本身的原因外,引起偏差的原因还包括没有考虑摩擦及变形热等宏观问题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典型唯象型本构模型包括Arrhenius型本构模型、Johnson-Cook模型等,物理基模型如Zerilli-Armstrong型等,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主要是利用输入层、隐含层及输出层进行预测,各类模型在数据处理的复杂性、物理意义等方面各有优缺点。文章从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过程获取本构模型原始数据的试验方法、本构模型的种类及修正、模型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本构模型的研究及发展,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本构模型的优缺点,指出了模型预测过程中个别参数下预测值与试验值偏差较大的现象及其修正方法,并展望了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过程本构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13期)
白佳鑫,刘武成,白新社[10](2018)在《高质量球墨铸铁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的选择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球墨铸铁的生产中,化学成分的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们很早就对微量元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各种干扰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有害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含量逐年降低。然而以往对球墨铸铁原铁水微量有害元素最大允许含量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普通球墨铸铁基础上,以满足国际球墨铸铁标准为目标。生产满足国际球墨铸铁标准的原铁水往往总体上在这个最大允许含量上下。认识到高纯净的原铁水的重要性,以"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使命的龙凤山铸业公司开发了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可使铸造厂获得原铁水各种干扰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低,最大允许含量远远低于上述允许的含量,从而在高度集成复杂,安全至关重要的薄壁件,厚薄不均匀的铸件和厚大断面以及超厚大断面球墨铸件,获得了非常好的石墨和基体组织和意想不到的卓越性能,远高于国际标准规定的常规机械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本文论述了球墨铸铁原铁液微量元素含量逐年降低,强调了原铁水纯净度的重要性,论述了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对球墨铸铁的石墨,基体组织,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对我国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的研究发展和高质量球墨铸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5-13)
和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锐鑫)记者25日从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获悉,近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金属和合金腐蚀技术委员会第31届年会上,中船重工高级技术专家、七二五所许立坤研究员荣获国际标准化组织卓越奖,成为金属和合金腐蚀领域获此殊荣的首个中国人,彰显了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和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侯捷.标准化促进金属和合金腐蚀领域高质量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9
[2].张锐鑫.七二五所专家成ISO大奖“中国第一人”[N].洛阳日报.2019
[3].杨瑞青,刘科研,石钰.不同变质剂和合金成分对4032铝合金变质效果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9
[4].白新社,白佳鑫,刘武成.高质量球墨铸铁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的选择控制[C].第十五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2019
[5].唐佩绵.汽车用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和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研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9
[6].杨世华,陈瑞锋,陈文教.阳江海上风电和合金材料两大产业比翼齐飞[N].南方日报.2018
[7].尹荣花,纪昌磊,杨腾蛟.锌湿法冶炼钴的循环和合金锌粉除钴[J].中国有色冶金.2018
[8].马会.金属和合金电化学腐蚀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建模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9].刘少飞,屈银虎,王崇楼,王彦龙,成小乐.金属和合金高温变形过程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8
[10].白佳鑫,刘武成,白新社.高质量球墨铸铁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的选择控制[C].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