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沙棘幼根生长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梦琦,王梅芳,李黎明,檀婷婷,兰雪涵,杜凤国[1](2021)在《干旱胁迫对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采用5%、10%、15%、20%、25%5个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溶液模拟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以不加PEG为对照)的方法对豚草种子萌发进行研究,测定和分析豚草种子的日相对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对PEG溶液浓度为0、5%、10%和15%下豚草幼苗根生长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建立PEG溶液浓度与豚草种子萌发率的三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浓度为0、5%、10%、15%、20%PEG溶液处理豚草种子的日相对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对照组发芽指标最高。25%PEG溶液处理的豚草种子不发芽,而基于回归方程得出PEG浓度为24.34%时豚草种子不发芽。与对照组相比,PEG溶液浓度为5%和10%时,对豚草幼苗根长无显着影响,而15%PEG溶液浓度使豚草根长显着变短。PEG溶液浓度为5%和15%时抑制豚草侧根和不定根生长,但10%的PEG浓度溶液,可促进豚草侧根和不定根数量的增多。说明豚草种子的发芽指标随PEG溶液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豚草幼根生长因PEG溶液浓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郝需婷[2](2021)在《3种水土保持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从而形成了敏感的环境脆弱生态区,多年来致力于通过植物措施,对破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因植物根系在土体中交叉、纠缠且与土体相互作用,对土体形成类似“加筋”和“固锚”作用,以此来提高土体抵抗外界的各种侵蚀力,成为植物固土能力的主要表现。本文以内蒙古半干旱区3种典型的水土保持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对象,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办法:野外进行3种植物单根的极限抗拉、抗弯、抗折材料力学特性、根系受剪受损后自修复的力学特性的研究;室内进行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研究,并分析垂直荷载、布根数量等影响因素、根-土界面摩阻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3种植物野外实地试验结果表明:单根瞬时极限抗拉力和抗折力以及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种间差异显着,均表现为柠条锦鸡儿>沙棘>紫花苜蓿,而抗弯力和抗弯强度均表现为柠条锦鸡儿>紫花苜蓿>沙棘。3种植物承受损伤力的大小均表现为:抗拉力>抗折力>抗弯力。(2)相同条件下,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大小为:柠条锦鸡儿(15.96±3.13)KPa>沙棘(13.57±2.31)KPa>紫花苜蓿(8.44±2.85)KPa>素土(6.17±0.91)KPa,残余强度为柠条锦鸡儿(9.84±2.18)KPa>沙棘(7.67±1.63)KPa>紫花苜蓿(4.14±1.58)KPa>素土(3.68±0.85)KPa。表明:根系可以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残余强度,且显着增强土体的稳定性。(3)损伤程度显着影响根系生长和极限抗剪的自修复能力,重度损伤(C程度:平均极限剪力的75%)对3种植物的存活率、抗剪能力的影响显着大于轻度(A程度:平均极限剪力的35%)和中度(B程度:平均极限剪力的55%)的损伤,极易造成根系死亡进而导致植株死亡。3种植物在受A、B、C 3个剪力损伤力自修复1个月后,植株整体存活率分别为76.67%、70%、53.33%,自修复3个月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3.33%、80%,植物根系在受剪力损伤后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受到的损伤力越小,整体的存活率越高。3种植物经过1个月和3个月的自修复,受损的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数值均大于素土,且小于未受损的平行对照。3种植物相比较,柠条锦鸡儿根系受剪受损后的自修复能力较强,沙棘次之,紫花苜蓿恢复能力最弱。(4)素土及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随着垂直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在相同垂直荷载下,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随着布根数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布根数量为4时达到峰值;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摩擦系数随着布根数量的增加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内摩擦角随着布根数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5)3种植物根-土界面平均抗阻拉力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根-土界面拉拔剪切强度随根系径直径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减小趋势;根-土界面抗剪强度随着土壤中的含水率不断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仪器加载速度对根-土界面拉拔抗剪强度无明显影响;根-土界面拉拔抗剪强度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在沙土和黄土中的变化趋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黄土的抗剪强度均高于沙土,表明土壤类型对根-土界面拉拔抗剪强度的影响显着。
王成龙[3](2021)在《四种植物根系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固土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采煤塌陷区常见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4种植物直根和含侧根分支处根的极限和损伤自修复后的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持续固土指数。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理论,对采煤塌陷区精准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4种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种间差异显着,小叶锦鸡儿根系具有较强的抗剪拉组合能力。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与根径之间呈幂函数正相关,极限抗剪拉组合强度与根径之间呈幂函数负相关。植物根系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随着根型和根径的变化而不同。4种植物单根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棕纤维素均为小叶锦鸡儿最大,木质素含量和木纤比均为中国沙棘最大。(2)植物单根承受剪拉组合力损伤后出现死亡现象,持续损伤比瞬时损伤后减少的幅度更大,含侧根分支处根的数量减少程度大于直根,重度损伤大于轻度损伤。不同修复时长对植物单根损伤自修复后的存活率影响不显着。随着自修复时间延长,除黑沙蒿外,其它3种植物单根损伤后的活力下降幅度均会逐渐减小。重度损伤后单根活力的下降程度均大于轻度损伤。在相同的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程度情况下,直根和含侧根分支处根的相对日生长速率降低程度无显着差异。在自修复12个月后,小叶锦鸡儿、中国沙棘和黑沙蒿仍不足对照的60%。4种植物单根的相对日生长速率均随根径增大而减小,细根具有更强的生长自修复能力。(3)植物单根承受瞬时或持续损伤自修复后,损伤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率小于未受损伤的对照。4种植物不同根径单根损伤自修复后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极限抗剪拉组合强度与根径呈幂函数负相关,与未损伤前变化规律相同,损伤自修复后单根的力学特性未发生变化。重度损伤后单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的增长率显着低于轻度损伤。4种植物单根承受瞬时或持续损伤自修复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均随自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持续损伤的增长较缓慢。瞬时或持续损伤自修复12个月后,4种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仍均显着低于对照,没有实现完全自修复。(4)植株局部根系损伤后,株高、冠幅、枝条长度和枝条直径的生长状况均受到抑制,其增长率均表现为平行对照>25%损伤>75%损伤。对光合和生理特性影响显着,植株局部根系的受损程度越大,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数值越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POD、SOD发生显着变化,在前10天表现为MDA、POD、SOD的活性较高。植物根系局部损伤75天后,虽然受损植株与平行对照之间仍存在差异,但平行对照与两种局部损伤程度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5)选取单根轴向抗拉力学特性、单根径向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根系主要化学成分、整株根系抗剪特性、根系逆境生长特性、植物地上枝叶防风特性等6大类与固土抗蚀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小叶锦鸡儿是风水复合侵蚀防护与治理的首选植物种,北沙柳是半干旱地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重建和风蚀防护的首选植物种。在混合侵蚀类型的区域,北沙柳与小叶锦鸡儿可作为优势种混合建植,并配置中国沙棘与黑沙蒿伴生,将形成物种多样、结构稳定、防控得力的长效固土植被模式。
张晓敏[4](2020)在《园林绿化植物沙棘的耐盐性研究及耐盐品种筛选》文中研究指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北方地区广泛栽植的树种之一,具有观花、观果、观叶的景观特色,不仅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还能改善受融雪剂盐害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景观风貌,一举双赢(戴伟,2018)。本文采用控制试验的方法,以沙棘两年生幼苗为试验对象,设计三个盐分处理梯度,人工条件下模拟盐渍土对沙棘品种的胁迫情况,测定盐胁迫下沙棘幼苗的生长、光合及生理生化指标,以筛选耐盐沙棘品种用于受融雪剂盐害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营造。经过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对盐胁迫下12种沙棘品种生长的研究发现:在盐胁迫下不同沙棘品种的株高生长量、基径生长量、总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根冠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所受到的胁迫不断加深。(2)对盐胁迫下12种沙棘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发现:随着盐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及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沙棘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下降趋势明显;但是对于胞间CO2浓度(Ci)而言,在中低盐胁迫下,沙棘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都表现为降低现象,达到重度水平时,201303、201305沙棘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不再降低反而升高,但仍然低于对照。(3)对盐胁迫下12种沙棘品种生理指标的研究发现:在50mmol/L盐浓度处理下,沙棘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糖含量(SS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及过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显着上升,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达到100mmol/L时,部分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过氧化酶活性变化更为显着,少部分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过氧化酶活性较低浓度处理下,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4)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得出12种(品种)沙棘的综合耐盐能力排序为:杂优雄1号>杂优雌54号>中国沙棘>201307>201305>201309>201310>201303>201319>201301>201308>201302。通过上述结论,初步了解沙棘的耐盐生理机制,综合评价了供试沙棘品种的耐盐能力,为沙棘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同时也为受融雪剂盐害道路绿化带生态景观恢复、景观绿化美化提供了新品种、新思路。
仲宸[5](2020)在《平茬措施对沙棘细根生长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更好的探索平茬模式对沙棘根系的生长状况的影响,为砒砂岩地区的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准格尔旗,树龄为13a的人工沙棘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根管法对0-100cm土层内的沙棘细根进行动态监测,对平茬和未平茬条件下沙棘细根根序直径、根长及细根现存量、生长死亡速率等进行测量;通过中子水分测定仪对0-100cm内土层的含水率进行勘测。最后对沙棘细根及土壤含水率进行综合分析分,结果表明:(1)沙棘细根的根序变化:随根序序级的增加,沙棘细根根序长度逐渐减小、直径逐渐增大,平茬处理后沙棘的根序直径除1、2级根序以外其他根序直径较对照均有所上升;但根序长度中1-3级根均高于对照组,4-5级根序长度较对照略低。(2)沙棘细根的空间分布:无论是否平茬,沙棘空间分布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且对照组与平茬组沙棘细根均主要分布在0-30 cm的土层内;而平茬后沙棘的细根不但在0-30cm 土层内分布比对照多,而且在60-100cm各土层内,细根的分布较对照组也明显增加,同时平茬后沙棘的各项生长参数均优于对照组沙棘。(3)沙棘细根的生长动态变化:平茬和对照组,沙棘细根生长参数在4-10月整个生长季均呈单峰型动态变化,其中:现存量和生长速率均表现为先上升再降低的趋势,现存量在8月达峰值,生长速率在7月份达峰值;死亡速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生死之比则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且平茬后沙棘的生长参数均大于对照组。(4)沙棘根系特征参数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平茬组与对照组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位于60-100cm 土层,平茬组为10.33%、对照组为9.51%,平茬组较对照组的含水率增加了 0.82%,且在0-45cm的土层内平茬组的含水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时间分布上平茬与对照组土壤含水率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在6月达到最低值后又逐渐增大。不论是在空间分布还是时空分布上,平茬后沙棘的土壤含水率均低于对照组。
王寒茹[6](2020)在《核桃属、山核桃属4个品种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属和山核桃属的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多,种实含油率高等特点,是目前重要的木本油料、干果树种和用材树种。全球分布的核桃属和山核桃属植物分别有23和18种。中国核桃属主要有5个种(核桃(Juglans regia L)、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麻核桃(Juglans hopeiensis Hu)),分布在云南、陕西、四川等省份的核桃主产区内。近年来,来自美国的‘波尼’(Carya illinoinensis‘Pawnee’)和‘北加州黑核桃’(Juglans hindsii Rehder)在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均有引种栽培,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在夏季有时会出现连续7-10天的伏旱,对核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本研究以2年生核桃属的美国黑核桃——‘北加州黑核桃’、泡核桃——‘漾濞大泡核桃’和四川乡土核桃——‘旺核2号’(Juglans regia L Wanghe 2),以及山核桃属美国山核桃——‘波尼’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干旱法进行耐旱性模拟试验,研究干旱协迫过程中不同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并运用灰色关联法、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研究这些品种对当地干旱的适应性,进一步选出抗旱性强的品种,应用于品种改良、生态修复或林产品生产,科学指导生产实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上部分形态适应性特征‘北加州黑核桃’的叶片开始萎蔫、变黄、变黑分别出现在胁迫后的第4 d、9 d和19 d。‘波尼’叶片在胁迫处理后第19 d开始萎蔫变黄,在第23 d叶片变黑。胁迫对二者的的枝条和主干形态无明显影响。‘漾濞大泡核桃’的叶片分别在胁迫处理的第4 d、9 d、17 d出现了萎蔫、变黄、变黑特征,枝条和主干分别在第17 d和第28 d出现黑斑。‘旺核2号’在胁迫处理的第9 d叶片萎蔫且长黄斑,在第17 d叶片长黑斑,第19 d枝条长黑斑,第31 d主干长黑斑。(2)根系形态适应性特征根系的形态特征包括总根长、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和根尖数在干旱胁迫初期没有明显的变化,胁迫后期抑制作用显着增加。其中,‘漾濞大泡核桃’和‘旺核2号’分别在胁迫处理后的第17 d和第19 d时,‘北加州黑核桃’和‘波尼’分别在第19 d和第17 d时,其根系伸长生长(总根长)、增粗生长(根系表面积)均受到明显抑制;‘北加州黑核桃’、‘波尼’、‘漾濞大泡核桃’和‘旺核2号’根尖数分别在胁迫后的第23 d、17 d、9 d和第14 d明显减少;根系平均直径根系体积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相对较小。(3)生物量变化特征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随干旱处理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漾濞大泡核桃’的降幅均最大,说明其抗旱性最弱。根鲜重和根干重随干旱处理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根系鲜重和干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干旱胁迫初期根鲜重和根干重增加,干旱未对植株内代谢和生物质合成造成干扰,‘旺核2号’在第14 d后、‘北加州黑核桃’和‘漾濞大泡核桃’在第17 d后、‘波尼’在第19 d后根系鲜重小于对照组,说明‘旺核2号’抗旱性最弱,‘波尼’抗旱性最强。‘北加州黑核桃’和‘波尼’在干旱胁迫第19 d后、‘漾濞大泡核桃’和‘旺核2号’在第17 d后根系干重小于对照组,说明‘北加州黑核桃’和‘波尼’的抗旱性大于‘漾濞大泡核桃’和‘旺核2号’。(4)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4个品种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呈下降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4 d时发生显着变化;根系活力在第17 d时发生显着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19 d时开始发生显着变化;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水势均在第23 d时发生显着变化。(5)适应性评价:综合形态和生理指标,4个品种的综合抗旱隶属值排序为‘北加州黑核桃’(5.319)>‘波尼’(5.245)>‘旺核2号’(5.229)>‘漾濞泡核桃’(5.134)。
陈惠昕[7](2020)在《罗汉松根瘤的发育解剖学及其转录组学研究》文中指出结瘤植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固氮资源,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林取样,采用徒手切片和石蜡切片法,以罗汉松科植物竹柏(Podocarpus nagi)根瘤,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槽纹果相思(Acacia aulacocarpa)根瘤和非豆科植物-Frankia共生固氮体系的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杨梅(Myrica rubra)根瘤作为参照对比,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根瘤的形态结构,同时对罗汉松根瘤进行了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对目标蛋白进行检索和聚类,探讨罗汉松根瘤的蛋白质遗传特性及其固氮的屏氧机制,为植物共生体系的基础研究及演化趋势的推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根瘤的着生方式与外部形态特征:罗汉松与竹柏根瘤为圆球形或近圆锥形,直径0.2-1mm,少数具有根毛和瘤毛,根瘤颜色随瘤龄的增长不断加深;根瘤主要分布于侧根之上,数量极多,沿着根系生长方向呈二列状排列,常见为单生,偶见簇生,易脱落。其余四种植物的根瘤均单个散生,数量较少,形状无规则,但均能分叉,其中豆科植物的根瘤直径约0.5-8mm,易脱落,台湾桤木和杨梅的根瘤簇大部分直径超过1cm,不易剥离。(2)根瘤的内部组织结构:罗汉松和竹柏根瘤的整体结构由外至内依次由周皮、表皮、根瘤皮层、根瘤内皮层和根瘤维管系统组成,侵染区域位于根瘤皮层内,分为中部皮层的根瘤菌功能区以及外部皮层的Frankia功能区,其中兼具了豆科植物根瘤特有的包囊结构和Frankia根瘤特有的泡囊结构。其余四种植物根瘤的结构组成与罗汉松和竹柏根瘤相似,但它们各部分结构的排布方式不同。在超微结构观察中可以发现罗汉松根瘤各发育时期微生物及内含物的变化、侵染线及细菌的迁移途径、根瘤内部组织的变化等过程。(3)根瘤的起源与“次生生长”:罗汉松与竹柏幼根上的新瘤起源于幼根中柱鞘,与侧根具有同源性;老根上的新瘤起源于栓内层;老瘤上的新瘤起源于瘤体的维管束,根瘤的“次生生长”均由成熟瘤的中柱鞘脱分化形成分生组织分裂、分化而成,新瘤叠加于老瘤之上,属于有限型和无限型根瘤的特例。其余四种根瘤均起源于幼根的中柱鞘,“次生生长”均由根瘤内的分生组织引起,属于典型的无限性根瘤。(4)罗汉松根瘤的转录组学特征:罗汉松根瘤的蛋白质中发现了1种非共生植物血红蛋白和33种凝集素的相似基因。采用邻接法对罗汉松根瘤内的凝集素与源自豆科植物、Frankia和根瘤菌的凝集素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从遗传学角度来看,罗汉松根瘤的凝集素分别与豆科、非豆科植物根瘤以及根瘤菌的某些凝集素均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5)综上所述,从根瘤形态结构、发育、遗传特性及植物类群起源的顺序来看,纵观自然界的植物固氮共生体系类型,豆科植物-根瘤菌根瘤和非豆科植物-Frankia根瘤由裸子植物罗汉松根瘤分化而来是极有可能的。
李俊[8](2013)在《黄土高原森林枯落叶分解对林下灌草植物的化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人工纯林相比,林草复合的立体层式生态系统在稳定性、抗御病虫害、光能利用率、缓解林牧矛盾以及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种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人工林树种与部分灌草植物之间是否存在化感效应,特别是林木产生的大量枯落叶分解是否会对林下灌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化感抑制作用尚不明确。鉴于此,本项研究在广泛调查黄土高原地区常见林草复合类型基础上,选取了黄土高原常见的13种人工林树种为对象,利用其枯落叶经混土分解培养后的水浸提液作为培养基质,进行室内紫花苜蓿蓿(Medicago sativa)、毛苕子(Vicia villosa)、草木樨(Melilotusofficinalis)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4种灌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测定了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灌草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探求不同人工林枯落叶分解对灌草植物产生的化感效应及其强度,以期为人工林下灌草植物选择和制定适宜的林草复合模式及间作密度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树种有侧柏、旱柳和白桦,其中:侧柏在中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旱柳和白桦随浸提液浓度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整体上起到明显抑制作用的树种有白榆、辽东栎和紫穗槐;而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小叶杨、刺槐、柠条和沙棘起到低促高抑的作用。所以,仅从化感效应角度考虑,在选择与紫花苜蓿进行林草复合种植的树种时,侧柏、旱柳和白桦可以作为优选树种,而白榆、辽东栎和紫穗槐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小叶杨、刺槐、柠条和沙棘在与紫花苜蓿进行配置时要充分考虑间作密度,并适当清移枯落叶;(2)对毛苕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树种有白榆、旱柳和白桦;整体上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的树种有油松、刺槐、沙棘和紫穗槐;樟子松,落叶松,侧柏,辽东栎,小叶杨和柠条对毛苕子生长的影响整体上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特点。所以,仅从化感效应角度考虑,在选择与毛苕子进行林草复合种植的树种时白榆、旱柳和白桦可以作为优选树种,而油松、刺槐、沙棘和紫穗槐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樟子松,落叶松,侧柏,辽东栎,小叶杨和柠条在与毛苕子进行配置时应控制间作密度,并适当清移枯落叶;(3)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树种是辽东栎;旱柳整体上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油松、樟子松、落叶松、侧柏、小叶杨、白榆、刺槐、白桦、柠条、沙棘和紫穗槐低浓度浸提液对草木樨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且落叶松、白桦和紫穗槐的促进作用最强,中浓度促进作用减弱,消失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高浓度浸提液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抑制强度较大的树种有:小叶杨,白榆和刺槐。所以,仅从化感效应角度考虑,在选择与毛苕子进行林草复合种植的树种时辽东栎可以作为优选树种,其次是落叶松,白桦和紫穗槐,小叶杨,白榆和刺槐慎用,旱柳应尽可能少用或尽量不用,油松,樟子松,侧柏,柠条和沙棘在与草木樨进行配置时,应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并适当清移枯落叶;(4)对紫穗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树种是白榆;整体上表现出抑制作用的树种是落叶松和辽东栎;油松、樟子松、侧柏、小叶杨、刺槐、旱柳和白桦低浓度浸提液均能促进紫穗槐的生长,中浓度促进作用减弱(樟子松、小叶杨和旱柳),消失(刺槐和白桦),甚至表现为的抑制作用(油松和侧柏),高浓度浸提液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抑制强度较大的树种有:油松,樟子松,侧柏和白桦。所以,仅从化感效应角度考虑,在选择与紫穗槐进行林草复合种植的树种时,白榆可以作为优选树种,其次是樟子松、小叶杨、旱柳和油松,而落叶松和辽东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侧柏,刺槐和白桦在与紫穗槐进行配置时应合理控制种植形式和密度,并适当清移枯落叶。
于大川,周闯,项文昕[9](2013)在《丰产晚熟沙棘新品种“晚秋”根系生长规律对移植成活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研究了晚秋沙棘嫩枝扦插苗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形态变化,把根系的生长发育科学的划分为三个阶段。把幼根期确立为床苗最佳移植期,可显着提高晚秋沙棘扦插苗成活率。
赵延霞[10](2012)在《沙棘组织结构及对沙棘木蠹蛾的抗虫性》文中研究说明沙棘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在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由于沙棘木蠹蛾的严重危害,导致沙棘大面积死亡。为明确沙棘木蠹蛾灾害的发生机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选取6个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通过电镜扫描、石蜡切片法、木材切片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沙棘根、茎、叶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与沙棘木蠹蛾抗性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叶片组织结构:明确了13个指标的结构特征,各指标在不同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和性别间均存在着显着差异性。叶背表皮毛密度和疏松度与沙棘木蠹蛾抗性呈负相关,下表皮厚度、叶正面表皮毛密度、紧密度和栅海比与抗虫性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而其它指标与抗虫性的相关性较小。不同亚种(品种,杂交种)雄株的抗旱能力与抗虫性一致,而雌株则无明显的关系。(2)主干组织结构:明确了不同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树皮结构和边材密度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树皮结构的6个指标中,无论雌雄,中国沙棘的含水量、裂缝比率和皮孔大小在不同亚种(品种,杂交种)间均较大,树皮厚度在不同亚种(品种,杂交种)间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而其它的5个指标均无亚种(品种,杂交种)间的差异显着性。树皮厚度、树皮密度和裂缝比率与抗虫性关系最密切,其中树皮密度和裂缝比率与抗虫性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树皮厚度则为负相关关系;含水量、皮孔的大小和密度与抗虫性无关。亚种(品种,杂交种)、高度和性别3个因素中,亚种(品种,杂交种)对主干边材密度的影响最大,不同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的雌株,在主干60cm高度处存在着显着差异性,而30cm处边材的基本密度对抗虫性的影响最大,但相关性并不显着。(3)根部组织结构:明确了不同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根部组织结构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不同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的木射线极细且密度较大,中国沙棘和太阳为半散孔材,其它3种为环孔材。各指标在亚种(品种,杂交种)间存在较大差异,而性别间的差异性则较小。木射线越宽,密度越大的沙棘亚种(品种,杂交种),其综合产卵指数越小,抗虫性越强;导管密度越大,早材的导管越大,其抗虫性越弱;而导管壁加厚程度越强,越有利于抗虫。
二、中国沙棘幼根生长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沙棘幼根生长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胁迫对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1.2 实验方法 |
1.2.1 种子处理 |
1.2.2 实验设计 |
1.3 数据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对豚草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 |
2.2 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对豚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
2.3 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对豚草幼根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3种水土保持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植物根系提高土体稳定性的研究 |
2.2 植物根系力学特性的研究 |
2.3 根-土复合体固土作用的研究 |
2.3.1 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研究 |
2.3.2 根-土界面摩阻特性研究 |
2.4 植物根系持续固土抗蚀力学特性研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3.2 气候条件及水文状况 |
3.3 土壤植被状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技术路线图 |
4.2 研究内容 |
4.3 研究方法 |
4.3.1 单根材料力学特性 |
4.3.2 根系持续固土力学特性 |
4.3.3 根-土界面摩阻特性试验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5 3 种植物原位单根材料力学特性的比较 |
5.1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拉力学特性种间差异 |
5.1.1 3 种植物单根瞬时极限抗拉力 |
5.1.2 3 种植物单根瞬时极限抗拉强度 |
5.2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弯力学特性种间差异 |
5.2.1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弯力 |
5.2.2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弯强度 |
5.3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折力学特性种间差异 |
5.3.1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折力 |
5.3.2 3 种植物单根极限抗折强度 |
5.4 3 种植物单根力学特性种内比较 |
5.4.1 柠条锦鸡儿单根3 种力学特性的研究 |
5.4.2 沙棘单根3 种力学特性的研究 |
5.4.3 紫花苜蓿单根3 种力学特性的研究 |
5.5 小结 |
6 3 种植物根系持续固土力学特性 |
6.1 3 种植物根系受损自修复后的抗剪特性研究 |
6.1.1 3 种植物根系提高土体抗剪特性的研究 |
6.1.2 3 种植物根系受不同程度剪力损伤后的存活率 |
6.2 3 种植物根系受不同程度损伤力自修复后的抗剪特性 |
6.2.1 3 种植物根系受不同程度剪力损伤自修复1 个月后的抗剪强度 |
6.2.2 3 种植物根系受不同程度剪力损伤自修复1 个月后的残余强度 |
6.2.3 3 种植物根系受不同程度剪力损伤自修复3 个月后的抗剪强度 |
6.2.4 3 种植物根系受不同程度剪力损伤自修复3 个月后的残余强度 |
6.3 不同自修复时长对植物自修复后的抗剪特性研究 |
6.3.1 3 种植物根系受A程度损伤自修复后的抗剪强度、残余强度 |
6.3.2 3 种植物根系受C程度损伤自修复后的抗剪强度、残余强度 |
6.4 3 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对比分析 |
6.4.1 根-土复合体变形量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
6.4.2 垂直荷载与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关系 |
6.4.3 布根数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的影响 |
6.5 小结 |
7 3 种植物根-土界面摩阻特性 |
7.1 3 种植物根-土界面抗阻拉力 |
7.1.1 剪切位移与抗阻拉力的关系 |
7.1.2 根系直径与抗阻拉力的关系 |
7.2 3 种植物根-土界面拉拔抗剪强度 |
7.2.1 直径与拉拔抗剪强度的关系 |
7.2.2 土壤含水率对拉拔抗剪强度的影响 |
7.2.3 加载速度对拉拔抗剪强度的影响 |
7.2.4 土壤类型对拉拔抗剪强度的影响 |
7.3 小结 |
8 讨论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四种植物根系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固土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物根系固土抗蚀作用研究现状 |
1.3.2 植物根系固土抗蚀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3.3 根系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气候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状况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3.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1 研究材料 |
3.3.2 试验仪器 |
3.3.3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4 单根在单次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与化学成分 |
4.1 单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特征 |
4.1.1 直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 |
4.1.2 含侧根分支处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 |
4.2 单根主要化学成分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
4.2.1 纤维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
4.2.2 木质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
4.2.3 半纤维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
4.2.4 综纤维素纤维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
4.2.5 木纤比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
4.3 小结 |
5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后的自修复特性 |
5.1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数量情况变化特征 |
5.1.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5.1.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5.1.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5.1.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5.2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经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5.2.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5.2.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5.2.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5.2.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5.3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5.3.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5.3.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5.3.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5.3.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5.4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极限抗剪拉力学特性变化 |
5.4.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5.4.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5.4.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5.4.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5.5 小结 |
6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自修复特性 |
6.1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数量情况变化特征 |
6.1.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6.1.2 北沙柳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6.1.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6.1.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
6.2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性变化特征 |
6.2.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6.2.2 北沙柳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6.2.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6.2.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
6.3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6.3.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6.3.2 北沙柳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6.3.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6.3.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
6.4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极限抗剪拉力学特性变化 |
6.4.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6.4.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6.4.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6.4.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
6.5 小结 |
7 不同侵蚀类型植物持续固土能力评价 |
7.1 评价指标体系 |
7.2 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权重 |
7.3 不同侵蚀类型植物持续固土能力差异分析 |
7.4 小结 |
8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
8.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形态生长情况的影响 |
8.1.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株高的影响 |
8.1.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冠幅的影响 |
8.1.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枝条生长的影响 |
8.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8.2.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8.2.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胞间CO2 浓度的影响 |
8.2.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气孔导度的影响 |
8.2.4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蒸腾速率的影响 |
8.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
8.3.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 |
8.3.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8.3.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8.3.4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8.4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 |
9.1.2 主要化学成分与植物单根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的关系 |
9.1.3 植株单根损伤后的自修复特性 |
9.1.4 不同植物固土能力综合评价 |
9.1.5 植物生长与生理特征对根系局部损伤的响应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园林绿化植物沙棘的耐盐性研究及耐盐品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植物抗盐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沙棘抗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2.4.1 土壤含盐量的测定 |
2.4.2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3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盐胁迫对沙棘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生长的影响 |
3.1.1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株高生长量的影响 |
3.1.2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基径生长量的影响 |
3.1.3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总生物量的影响 |
3.1.4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
3.1.5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根冠比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第四章 盐胁迫对沙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沙棘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4.1.1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1.2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1.3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1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影响 |
4.2.2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影响 |
4.2.3 盐胁迫对不同沙棘品种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SOD)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沙棘品种耐盐性评价 |
5.1 计算方法 |
5.1.1 耐盐系数(STC) |
5.1.2 隶属函数值 |
5.1.3 权重 |
5.1.4 综合耐盐能力大小 |
5.2 不同指标的耐盐系数及相关性分析 |
5.3 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1.1 盐胁迫处理对不同沙棘品种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
6.1.2 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特性在盐胁迫处理下发生变化 |
6.1.3 盐胁迫处理对不同沙棘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产生影响 |
6.1.4 不同沙棘品种的过氧化酶活性在盐胁迫处理下活性发生变化 |
6.2 结论 |
6.3 沙棘园林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平茬措施对沙棘细根生长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平茬技术研究 |
1.2.2 植物细根研究概况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平茬措施对沙棘细根根序的影响 |
3.1.2 平茬措施对沙棘细根生长特性的影响 |
3.1.3 平茬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4 沙棘细根变化特性与土壤水分的综合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布设与仪器安装 |
3.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3 根系各特征值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平茬措施对沙棘细根生长特性的影响 |
4.1.1 沙棘不同序级细根生长变化特征 |
4.1.2 沙棘细根现存量(RLD)变化特征 |
4.1.3 沙棘细根生长速率(RLDgr)变化特征 |
4.1.4 沙棘细根死亡速率(RLDdr)变化特征 |
4.1.5 沙棘细根生死之比(Rgd)变化特征 |
4.1.6 沙棘细根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 平茬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2.1 不同平茬模式下不同月份土壤水分变化 |
4.2.2 不同平茬模式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 |
4.2.3 不同平茬模式下各月份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 |
4.3 沙棘细根生长特性与土壤含水率的综合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核桃属、山核桃属4个品种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干旱处理 |
2.3.2 地上部分植株形态特征 |
2.3.3 根系形态分析 |
2.3.4 生物量测定 |
2.3.5 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6 数据处理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持续干旱对苗木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1 干旱对地上部分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2 干旱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 干旱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
3.2.1 干旱对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 |
3.2.2 干旱对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 |
3.2.3 干旱对根系鲜重的影响 |
3.2.4 干旱对根系干重的影响 |
3.2.5 干旱对根冠比的影响 |
3.2.6 干旱对树木生物量的影响 |
3.3 持续干旱对苗木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
3.3.1 干旱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2 干旱对叶片性状的影响 |
3.4 个品种抗旱性评价 |
3.4.1 形态指标抗旱性评价 |
3.4.2 生理指标抗旱性评价 |
3.4.3 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干旱对苗木形态特征的影响 |
4.2 干旱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
4.3 干旱对苗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罗汉松根瘤的发育解剖学及其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罗汉松概述 |
1.2 根瘤凝集素概述及研究 |
1.3 根瘤的形成过程研究 |
1.4 根瘤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的研究 |
1.5 植物血红蛋白的发现及研究 |
1.6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根瘤的形态观测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步骤 |
2.3 根瘤的徒手切片和观察 |
2.3.1 实验设备 |
2.3.2 实验步骤 |
2.4 根瘤的石蜡切片和观察 |
2.4.1 石蜡切片概述 |
2.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4.3 实验步骤 |
2.5 根瘤的扫描电镜制样和观察 |
2.5.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5.2 实验步骤 |
2.6 罗汉松根瘤的超薄制片和超微结构观察 |
2.6.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6.2 实验步骤 |
2.7 罗汉松根瘤的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及植物血红蛋白的检索 |
2.7.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7.2 实验步骤 |
2.8 罗汉松根瘤的凝集素的检索与聚类 |
2.8.1 检索材料来源 |
2.8.2 检索与聚类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根瘤的形态观察 |
3.1.1 罗汉松科植物根瘤 |
3.1.2 豆科植物根瘤 |
3.1.3 非豆科植物-Frankia根瘤 |
3.2 根瘤的显微结构观察 |
3.2.1 罗汉松科植物根瘤 |
3.2.2 豆科植物根瘤 |
3.2.3 非豆科植物-Frankia根瘤 |
3.3 根瘤的扫描电镜观察 |
3.3.1 罗汉松科植物根瘤 |
3.3.2 豆科植物根瘤 |
3.3.3 非豆科植物-Frankia根瘤 |
3.4 罗汉松根瘤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
3.4.1 罗汉松幼年时期根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
3.4.2 罗汉松成熟时期根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
3.4.3 罗汉松衰老时期根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
3.5 各种根瘤的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对比 |
3.6 罗汉松根瘤的植物血红蛋白检测 |
3.7 罗汉松根瘤凝集素的检索与聚类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根瘤的形态结构 |
4.1.2 罗汉松根瘤的植物血红蛋白 |
4.1.3 罗汉松根瘤的凝集素 |
4.1.4 植物共生体的演化趋势 |
4.2 结论 |
第五章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黄土高原森林枯落叶分解对林下灌草植物的化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化感物质的来源、主要种类 |
1.2.2 化感物质提取、测定及鉴定 |
1.2.3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1.2.4 化感物质的作用方式、途径及机理 |
1.2.5 影响化感作用的主要因素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准备 |
2.2.2 枯落叶分解培养 |
2.2.3 浸提液的制备 |
2.2.4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种子萌发指标 |
2.3.2 幼苗生长指标 |
2.3.3 幼苗生理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人工林枯落叶分解对紫花苜蓿的化感效应 |
3.1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1.2 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 |
3.2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1 对幼苗苗高的影响 |
3.2.2 对幼苗根长的影响 |
3.2.3 对幼苗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3.2.4 对幼苗根干重的影响 |
3.3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生理活性的影响 |
3.3.1 对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3 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化感效应的综合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林枯落叶分解对毛苕子的化感效应 |
4.1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毛苕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4.1.2 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 |
4.2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毛苕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1 对幼苗苗高的影响 |
4.2.2 对幼苗根长的影响 |
4.2.3 对幼苗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4.2.4 对幼苗根干重的影响 |
4.3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毛苕子生理活性的影响 |
4.3.1 对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2 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3 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毛苕子化感效应的综合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人工林枯落叶分解对草木樨的化感效应 |
5.1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草木樨种子萌发的影响 |
5.1.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5.1.2 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 |
5.2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草木樨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1 对幼苗苗高的影响 |
5.2.2 对幼苗根长的影响 |
5.2.3 对幼苗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5.2.4 对幼苗根干重的影响 |
5.3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草木樨生理活性的影响 |
5.3.1 对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3.2 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5.3.3 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4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草木樨化感效应的综合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人工林枯落叶分解对紫穗槐的化感效应 |
6.1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穗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
6.1.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6.1.2 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 |
6.2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
6.2.1 对幼苗苗高的影响 |
6.2.2 对幼苗根长的影响 |
6.2.3 对幼苗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6.2.4 对幼苗根干重的影响 |
6.3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穗槐生理活性的影响 |
6.3.1 对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6.3.2 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6.3.3 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4 林木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紫穗槐化感效应的综合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关于林木枯落叶对灌草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7.1.2 关于林木枯落叶对灌草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7.1.3 关于林木枯落叶对灌草植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丰产晚熟沙棘新品种“晚秋”根系生长规律对移植成活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晚秋”沙棘的生存环境 |
2 “晚秋”沙棘最佳移植时间及方法 |
3 结论 |
(10)沙棘组织结构及对沙棘木蠹蛾的抗虫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沙棘的研究概况 |
1.1.1 沙棘的起源及资源概况 |
1.1.2 沙棘的生物学特性 |
1.1.3 沙棘的生态学适应性及生态效益 |
1.1.4 沙棘的营养器官形态结构研究进展 |
1.2. 沙棘木蠹蛾的研究概况 |
1.2.1 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 |
1.2.2 沙棘木蠹蛾的爆发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沙棘木蠹蛾的预测及防治策略 |
1.3 林木抗虫性研究概况 |
1.3.1 国内林木抗虫性研究进展 |
1.3.2 国外林木抗虫性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叶片组织结构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树种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叶片组织结构 |
2.3.2 叶片组织结构与抗虫性的关系 |
2.3.3 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叶片结构及其与抗虫性关系 |
2.4.2 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 |
3. 主干组织结构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树种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树皮结构 |
3.2.2 树皮结构与抗虫性的关系 |
3.2.3 主干边材基本密度 |
3.2.4 主干边材基本密度与抗虫性的关系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树皮组织结构特征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 |
3.3.2 主干边材基本密度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 |
4 根部组织结构及其与抗虫性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树种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根部组织结构 |
4.2.2 根部组织结构与抗虫性的关系 |
4.3 结论与讨论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中国沙棘幼根生长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胁迫对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J]. 袁梦琦,王梅芳,李黎明,檀婷婷,兰雪涵,杜凤国. 植物检疫, 2021(06)
- [2]3种水土保持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研究[D]. 郝需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四种植物根系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固土特性[D]. 王成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园林绿化植物沙棘的耐盐性研究及耐盐品种筛选[D]. 张晓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5]平茬措施对沙棘细根生长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D]. 仲宸.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核桃属、山核桃属4个品种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D]. 王寒茹.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7]罗汉松根瘤的发育解剖学及其转录组学研究[D]. 陈惠昕. 广西大学, 2020(02)
- [8]黄土高原森林枯落叶分解对林下灌草植物的化感效应研究[D]. 李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9]丰产晚熟沙棘新品种“晚秋”根系生长规律对移植成活率影响的研究[J]. 于大川,周闯,项文昕.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01)
- [10]沙棘组织结构及对沙棘木蠹蛾的抗虫性[D]. 赵延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