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政审批论文-郝女

电子行政审批论文-郝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行政审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问题,对策建议

电子行政审批论文文献综述

郝女[1](2018)在《吉林省环保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已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特征。作为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政府,更迫切地需要适应对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宏观控制、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职能。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积极主动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的投入的进程当中,电子行政审批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建设和发展着。《2016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电子政务促进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改进获取知识与技术的途径、构建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内容量,对于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公众电子服务传达十分重要。为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无论是在整个政府的方式、电子参与、政府公开数据还是电子移动设备服务方面都要求强有力的政府承诺,对政府广阔视野,合作性领导,合适的法律以及整体的机构框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电子政务被用来支持合法的、有效的、透明的以及具有参与度的制度体系,那么它对政府转型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子政务是政府使用的一种实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共服务的使用确保所有人们的幸福生活。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环保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实际业务内容的研究,阐述环保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现状、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国电子行政审批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本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正文由叁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先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内涵,然后以吉林省环保局排污许可证管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为例,详细阐述其审批流程、申报功能、审批功能、实施与监管功能、信息公开功能情况。然后对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合规性和技术性、高效性和便捷性、创新性和俱进性等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吉林省环保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现状的阐述,查找存在的问题,包括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立法效力层级低、立法模式散乱、立法滞后等问题,在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审批机制部门协调性不强、审批机制绩效评估不完善等问题,在审批事项后期监督管理存在的信息功能建设不全面等问题,以及在思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观念认识有待改进、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第叁部分,针对电子行政审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就健全立法、完善审批机制制度、拓展审批事项后期监督管理信息功能和提高行政审批相关人员电子信息和环保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创新点在于根据目前吉林省环保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定义,并且探索将行政审批事项的后期监管纳入整个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中,拓展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增强实现政府部门深化服务管理需求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12-01)

崔逾瑜,沈君,张国强[2](2017)在《行政审批“零跑腿” 百姓竖起大拇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家婴配乳粉企业喜上加喜——审批提速,就是效益今年8月,在“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终极大考中,贝因美将国家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证“0001号-0009号”收入囊中,涉及4个系列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喜讯传来,宜昌贝因美食品科技有限公(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7-12-08)

张锐昕,伏强[3](2017)在《电子行政审批运行保障体系:基本涵义和构成要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电子行政审批运行保障体系的研究成果与电子行政审批运行的实践进展和绩效质量需求极不相称,有必要从研究电子行政审批及其运行保障体系的基本涵义入手,进而发掘电子行政审批运行保障体系的构成要件,为构建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的电子行政审批运行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子政务》期刊2017年10期)

伏强[4](2017)在《中国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各级地方政府都处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的投入的进程当中,电子行政审批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建设和发展着。此外,2015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要大力推行“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理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和“互联网+政务”应需加快发展,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路、好办事、不添堵等实践探索就成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追求,电子行政审批因之得以不断普及并渐趋深化。实际上,电子行政审批是政府采取适应信息时代和“互联网+”需求的新型治理模式的具体实践探索,正是因为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质量和运行状况能突出地反映出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以及其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所以,在现实情况下研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和建设科学、合理的保障体系,来保证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的质量和绩效。基于笔者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实际经验,在清醒地意识到“官本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认识到因电子行政审批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技术手段的落后而导致信息共享和数据安全等问题的实际存在会对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以观念认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技术手段、素质能力为关键要素,探讨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论文主体由叁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概念属性。先是分别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以及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内涵;然后阐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属性,主要包括行政性与法制性、全面性与集成性、普适性与独特性、合规性与一致性、保密性与公开性、创新性与俱进性等特征。最后,论述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保障体系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外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逻辑基础。第二部分研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具体技术路线如下:首先,从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公开中的个人数据保护和完全的电子政务叁个阶段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现状;从信息共享技术、系统运行的信息安全技术、数据标准技术和系统流程设计技术方面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的技术手段应用现状;从纵向上和横向上论述了电子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的现状,从绩效评估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论述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的管理机制的现状。其次,从立法效力层级低、缺乏高位阶的法律,立法散乱、无法形成统一的体系,立法滞后、电子凭证承认度低叁方面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从名称级别设置混乱、人员编制划分不一,部门分工不清、隶属关系不明,领导部门不统一、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约束激励机制、无法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四方面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运行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水平较低,数据标准不一、电子公文兼容性不强,系统功能不完善、流程不合理、便捷易用性较差四方面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技术手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监管、标准规范四方面分析了现有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第叁部分是关于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策略框架的研究。主要从审批主体和客体、技术立法和政务立法、狭义和广义的电子政府等多个维度立意。一是从地方行政领导、普通行政工作人员和办事公众叁个不同主体着手,分析如何转变他们对于电子行政审批的观念认识。二是从电子行政审批法律的体系化建设、制定具体实施电子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技术立法与政务立法并重叁方面出发,分析如何健全电子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叁是从统一中国的电子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确立“广义电子政府”的管理体制,建立权责相称的政府信息化管理机制叁方面筹划,分析怎样完善电子行政审批的体制机制。四是从建立数据共享制度、监管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及人员奖惩制度四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安排电子行政审批的政策制度。五是从设计标准规范、打通部门信息壁垒,统一系统架构、避免重复雷同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系统高质量运行,完善系统功能和流程等细节设计、提升平台的便捷易用性四方面探索,分析如何加强电子行政审批的技术手段。六是从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两个电子行政审批参与方的角度考虑,分析如何提高双方参与电子行政审批的素质能力。本文主要提出的观点包括:一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状况,能突出地反映出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以及其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二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公众需求为核心,以提供高效、安全、简明、易用的行政审批信息和流程为目的,能够实现超时空、跨地域、跨部门的在线申请、受理、审核和监督等业务功能,并能够以一体化和“一条龙”形式提供的协同办公系统。它是有效杜绝“吃拿卡要”和权力寻租的有力工具,也是能真正达成服务型政府、提供比较彻底的公共服务的创新性治理实践。叁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主要涵盖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在电子行政审批平台上运行的情况,包括运行的过程、中间生成的文档、各方协作的状况,以及最终形成的结论和呈现的结果等内容。四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必须兼具行政性与法制性、全面性与集成性、普适性与独特性、合规性与一致性、保密性与公开性、创新性与俱进性等特征。五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是确保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健康、安全、高效运行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策略框架的关键要素需要涵盖观念认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技术手段和素质能力等要素,为使这一保障体系真正发挥整体效用,必须多维出手、多元发力、多管齐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4-01)

沈军[5](2014)在《地方电子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路径——以浙江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行政审批已然成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许可审批行为、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审批效率的重要解决方案。浙江省在发展、规范电子行政审批方面作了较为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经验,然而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阻碍了浙江省电子行政审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甚至影响了整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在梳理浙江省电子行政审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挖掘症结,探索了地方电子行政审批标准化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政务》期刊2014年09期)

蔺豆豆,张锐昕[6](2014)在《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多元需求及其满足——以吉林省气象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行政审批是一项新的行政管理实践,其系统建设亟需理论支持。基于促进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本着服务于行政审批相对人和审批方之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气象局为例,针对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利益相关方的个性化需求,探讨了能满足其多元化需求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电子政务》期刊2014年09期)

蔺豆豆[7](2013)在《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多元需求及其满足》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子政务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各个国家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成为了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关注主题。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已经由分散的部门应用、单一内部办公应用向便于社会公众使用的一站式政府模式的过渡。《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指出:在信息时代,政府需要思考如何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工具来优化法律框架、规章制度、机构重组和业务办理程序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从而顺应公民新的需求,接受新的挑战,真正做到以公众为中心来提供服务。政府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电子政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关键。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是业务办理程序再造的体现,系统建设与运行的同时需要制度保障和组织机构调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子行政审批和气象部门电子行政审批方面实践做法的介绍,结合吉林省政务大厅综合管理系统和吉林省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的业务实际,对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多元需求及满足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部门开展一站式审批有所启示。本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创新点等内容。论文主体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内容、需求和建设策略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系统内容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个性化要素,政府部门业务各不相同,审批事项也不同,充分了解审批项目的具体内容,是掌握理解各方需求、编写系统程序和系统整体建设与运行维护的必要前提。本部分主要结合吉林省气象局经常发生业务的行政审批项目展开,经常发生业务的行政审批项目包括防雷产品使用认可、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第二,需求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基础,针对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使用者提出相应的需求,进行整理与分析。需求是否符合实际,直接关系着系统开发的效果。需求分析进行的如何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需求分析是在充分了解业务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后所指定出来的一整套的系统需求方案,需求分析在整个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实施过程中承上启下,是否确定出合理的需求决定着以后整个系统的实施。对需求进行分析是对开发的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核心进行审视的过程。本部分主要从功能需求、业务需求、平台需求和安全需求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叁,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通过内外网相结合方式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部门之间、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实现审批流程网络化和透明化。该系统的建设以吉林省政务大厅综合管理系统为指引,接受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和长春市软环境办公室的监督。从公共服务模块、审批业务模块和电子监察模块展开功能建设策略的研究。结合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环境和系统状态,从信息及设施安全保障制度、标准化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和行政许可评价制度展开制度建设策略的研究。结论部分,针对论文主体部分的研究内容进行成果总结、观点总结与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10-01)

傅之庭,汤梓林[8](2010)在《电子行政审批为何遇冷?》一文中研究指出宁波开发区、北仑区推出的网上虚拟服务大厅,对涉及25个部门的191个审批事项,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上传资料、提交申请、预先审查、查询结果。然而,这项利民举措实施半年多,没有受到应有的追捧——  日前,市民赵女士想到宁波开发区注册一家广告公司,奇怪的(本文来源于《宁波日报》期刊2010-06-29)

韩松,丁锦宁,邹生春,张彦东[9](2005)在《推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实施电子行政审批的目的和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指出:“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各级政府为实践‘叁个代表’,把握机遇与挑战,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税务机关(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05年08期)

韩庆军[10](2004)在《智能文档:电子行政审批新的技术支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电子行政审批已成为全国电子政务建没的一大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建成超过500个不同级别的电子行政审批中心。《行政许可法》将于7月1日的正式实施,以及《电子签名法》的即将颁布,无疑将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的电子化进程,并在较短的时期内达到一个建设高潮,这将使得传统行政审批的弊病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缓解。(本文来源于《信息化建设》期刊2004年07期)

电子行政审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家婴配乳粉企业喜上加喜——审批提速,就是效益今年8月,在“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终极大考中,贝因美将国家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证“0001号-0009号”收入囊中,涉及4个系列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喜讯传来,宜昌贝因美食品科技有限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行政审批论文参考文献

[1].郝女.吉林省环保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崔逾瑜,沈君,张国强.行政审批“零跑腿”百姓竖起大拇指[N].湖北日报.2017

[3].张锐昕,伏强.电子行政审批运行保障体系:基本涵义和构成要件[J].电子政务.2017

[4].伏强.中国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沈军.地方电子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路径——以浙江省为例[J].电子政务.2014

[6].蔺豆豆,张锐昕.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多元需求及其满足——以吉林省气象局为例[J].电子政务.2014

[7].蔺豆豆.吉林省气象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多元需求及其满足[D].吉林大学.2013

[8].傅之庭,汤梓林.电子行政审批为何遇冷?[N].宁波日报.2010

[9].韩松,丁锦宁,邹生春,张彦东.推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意义[J].税务研究.2005

[10].韩庆军.智能文档:电子行政审批新的技术支撑[J].信息化建设.2004

标签:;  ;  ;  ;  

电子行政审批论文-郝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