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香(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0028)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6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从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控制血糖,做好饮食指导,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多种并发症,加强康复锻炼等方面做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65例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均在护理下痊愈。结论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骨折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23-02
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骨折风险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大部分患者骨折后需手术治疗,手术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利,患者术后抗感染及组织愈合能力差,尤其是脊柱、髋骨、股骨颈及盆骨的骨折[1]。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血糖进一步升高,或导致褥疮、感染、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给治疗与护理增加难度[2]。本文总结了对6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结果与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65例尿糖病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52~75岁,糖尿病病程5~18年,空腹血糖平均值(10.25±2.96)mmol/L,骨密度测试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股骨颈骨折17例,髋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15例,桡骨骨折9例,股骨头坏死8例,糖尿病足10例。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0±6.5)天,平均切口愈合天数(14.5±3.2)天,平均骨折愈合天数(65.2±8.9)天,发生创口感染4例,褥疮5例,护理治疗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在住院期间进行严密看护,出院3个月内进行随访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护理干预。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多为事故突发骨折,且合并有糖尿病,体质下降,行动不便,加之对手术恐惧,易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胰高血糖的分泌,促进血糖升高。因此应注意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及时安抚和鼓励,使患者保持镇静和放松心态。
2.2控制血糖及胰岛素应用护理
每日监测血糖4次,分别于早餐前及三餐后测指尖血糖,空腹不超过7.0mmol/L,餐后2h血糖不超过10.0mmol/L,使血糖稳定至少3d以上方可手术。停止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患者均须选用胰岛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餐前30min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根据血糖或尿糖值来控制胰岛素用量。同时注意饮食控制,限制热量并保证营养。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
(1)调整患者体位,下肢以软枕抬高15℃,以利于静脉回流,预防DVT发生。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手术部位出血情况,保持引流管畅通。由于骨科手术组织破坏多,操作时间长,出血多,而糖尿病患者又易发生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对症处理。
(3)止痛。根据疼痛数字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止痛方案,术后3d,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2/天,重度患者给予哌替啶75~100mg肌肉注射。
3.2术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术后两周对血糖的控制,手术后应先进食半流质食物,餐前餐后严密监测血糖,空腹血糖宜小于7.0mmol/L,餐后2h血糖不超过10.0mmol/L,据此调整胰岛素用量,尽早恢复术前口服降糖药。
3.3健康教育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术后恢复及血糖控制有很大影响,应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安全教育。告知在骨折部位没有恢复足够的强度及活动度前,需借助他人或助行器行动,切忌摔倒,以免再次骨折;(2)疾病认知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糖尿病及骨折护理知识,讲解疾病治疗及恢复方法及一般进展情况,增强其服药依从性和心理承受力。(3)调整心态。由于骨折恢复期漫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抑郁情绪,要教会患者学会调节情绪,家庭成员要和患者多进行沟通,保证一定的娱乐和外出时间,保持良好心态。(4)让患者学会自己监测血糖和准确注射胰岛素,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包括剂量、时间、注射部位和方式,以及药品保存等知识,发生不良反应能及时处理或报告。
3.4饮食控制
(1)控制总热量。参照食品交换法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含糖多的食物,患者主食应以粗粮为主,如荞麦、玉米、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超过250g。
(2)多食果蔬,每天不少于40g,绿色蔬菜,如韭菜、西红柿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膳食纤维可以预防便秘,且有降血糖、血脂和胆固醇作用。
(3)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和C可以帮助伤口修复,且有利于调控血糖,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有利于术后恢复。
(4)补充钙及蛋白质。骨质的主要构成充分是钙盐和胶原纤维,骨折愈合需足量的钙及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异生增强,蛋白质代谢增加,更需要补充蛋白保证骨胶原形成。含钙丰富的食物包括芝麻酱、牛奶、海产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选择豆类、蛋类、肉类,但应适量补充,避免引起血糖升高。
(5)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咖啡等兴奋神经的饮料,烟中含有尼古丁和咖啡因,可加速钙质排出,酒精能干扰维生素代谢并加速钙的排出。
3.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5.1预防感染
因高血糖、尿糖造成内环境渗透压增高、免疫细胞活性抑制,患者抗感染能力降低,易引起伤口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护理[3]。首先,加强尿道护理,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日消毒尿道口2~3次,定期更换尿袋及尿管;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1000~1500ml,促进细菌排出。其次,防止肺部并发症,注意病室通风,每2h翻身叩背1次,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深呼吸;第三,防止皮肤和伤口感染,观察局部皮肤受压情况,定时按摩防止皮肤破损,保持床铺平整及干燥。
3.5.2预防褥疮
由于骨折手术患者卧床时间长,翻身困难,骶尾部、足跟部等处易发生褥疮,且难治愈[4]。预防褥疮,首先应减轻局部受压,经常变换体位,每2h翻身1次,减轻皮肤受压时间,协助正确翻身及摆放体位。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等刺激。本组发生褥疮5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
3.5.3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DVT是下肢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粘度高,血流缓慢,更易发生[5],DVT可引起下肢循环障碍,不仅影响肢体恢复,还可能诱发肺栓塞,导致死亡。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指导患者早日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并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3.6术后功能锻炼
适宜的运动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加快血糖代谢,术后麻醉消失后,可开始帮助患者活动、按摩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1天,开始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并交替性地做背伸和踝泵运动。或由护士帮助进行由跟腱起自上而下的做比目肌和腓肠肌的挤压运动;活动应根据患者情况循序渐进,因糖尿患者常伴脂质代谢障碍,故活动时动作要缓慢,尤其对于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及老年患者,以防发生脑血管意外。
4小结
骨折手术对糖尿病患者是严重的刺激,血糖又影响骨折恢复,因此应给予特殊护理,主要是术前调节控制血糖,调整心态,术后检测控制血糖及尿糖变化,控制饮食,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加强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与医护人员一起,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李芬芳,杨连香,孙惠萍,陈淑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05:431-433.
[2]黄飞燕,赵珏,彭贤娟.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63.
[3]杨海燕.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J].右江医学,2010,38(2):234-235.
[4]黄飞燕,谢思斯,陈淑贤,陈希妹,彭文丽.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3:5705-5706.
[5]夏丽红,王淑新,左守红,郝永梅,徐淑娟.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10:1238-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