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论文_周芳,程秋博,金容,杜伦静,李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川中丘陵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被,丘陵,稻田,地膜,田间管理,策略,甘薯。

川中丘陵区论文文献综述

周芳,程秋博,金容,杜伦静,李小龙[1](2019)在《种子大小与播种深度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川中丘陵区机播质量差、季节性干旱频发危害玉米生长现象,本试验以该地区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田间及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种子大小及播种深度对玉米苗期、穗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以期为本区域玉米的机械化精量播种和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种子越大发芽率越高;适当浅播(2~6 cm)能显着提高发芽率, 2 cm较10 cm播深发芽率提高6.5%。2)大粒种子的根长、表面积、体积及干重极显着大于小粒种,虽然随生育进程推进,大、小粒种间根系生长的差异逐渐缩小,但至吐丝期,大粒种子的根长、表面积、体积及干重仍较小粒种分别高28.6%、25.0%、22.4%和11.4%。3)叁叶期2 cm与6 cm播深的根系较10 cm播深下根长、表面积、体积及干重显着更高,但之后10 cm播深的根系生长更快,五叶期—七叶期后,超过2 cm播深的玉米;至吐丝期, 10 cm播深玉米根长、表面积、体积和干重较2 cm浅播处理分别提高17.1%、11.9%、14.0%和10.4%,差异均达显着水平。4)种子大小对根系的分布影响较小,但播种深度对根系分布影响显着。10 cm深播较2 cm浅播处理可显着提高10 cm以下土层玉米根系的分布。5)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大、中粒种子较小粒种子玉米产量分别提高9.1%和7.3%(P<0.05);适当深播(6~10 cm)能有效增加产量,6 cm、10 cm播深玉米产量较2 cm播深产量分别提高11.8%、26.3%。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粒种子有利于建成发达的根系,适当深播有利于中、后期根系的生长和增加深层土壤的分布,从而提高玉米水肥吸收能力,提高其抗旱性,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因此,川中丘陵区应选大中粒种并适当深播。(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2期)

刘卫东[2](2019)在《川中丘陵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体现,是顺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表现。本文以隆昌市为典型,在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川中丘陵区发展休闲农业策略,以期为该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振兴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丁凡,沈学善,邹雪,屈会娟,周全卢[3](2019)在《川中丘陵区雨季甘薯田间管理生产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川中丘陵区6~7月降雨量较大,甘薯出现旺长的问题,提出了开沟排涝保持垄面干燥,及时中耕防除杂草,叶面控旺防止陡长的田间管理生产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黄怡,邓宏,王华,肖燃[4](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川中丘陵区传统聚落水系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绿点竞赛关昌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井盐文化空间载体的传统聚落——关昌村,其水系景观因地形地貌及灌溉排水等生产生活的需要,呈现出朴实原真的气质,文章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但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当下,关昌村面临着传统空间与现代功能结合的困境。基于对关昌村基本概况和水系景观现状的阐述,结合在乡村总体规划下的水系景观发展目标,文章从宏观水格局、中观水自净技术、微观滨水空间叁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丘陵地区传统聚落的水系景观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9期)

范俊岗,龙平,吕丽,彭洪[5](2019)在《川中丘陵区香桂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桂作为一种香料类木本植物,是香料香精的基础原料,可广泛用于食品、烟草、化妆品以及医药和农药工业,用途十分广泛。本文通过对安居区现有香桂基地充分调研,针对存在问题,从产业发展思路、基地建设模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陈宣全,崔宁博,李继平,徐浩若,刘双美[6](2019)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模拟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_0)是作物精准灌溉管理与农业高效用水的核心参数。为提高川中丘陵区气象资料缺省下的ET_0预报精度,利用不同的气象因子组合,建立15种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MARS)的ET_0预报模型。选取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与其他ET_0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可移植性分析评价MARS模型在川中丘陵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和风速项输入的MARS_5(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m处风速)、MARS_9(输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 m处风速)和MARS_(13)(输入最高气温、2 m处风速)模型,以及仅基于风速项输入的MARS_(15)模型都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大气顶层辐射和风速是决定机器学习模型地域性适应能力的关键;引入大气顶层辐射后,MARS_6(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MARS_7(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长)、MARS_8(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模型均优于相同气象因子依赖下的Irmak-Allen、Irmak、Hargreaves-M4模型;通过可移植性分析发现,在训练站点和测试站点的随机交叉组合下,MARS_5模型保持了较高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均大于0.985),且输出较为稳定的模拟结果,均方根误差变化范围为0.121~0.193 mm/d,平均相对误差变化范围为2.7%~4.2%。因此,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的ET_0预报模型可作为川中丘陵区ET_0预报的推荐模型。(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宋开付,杨玉婷,于海洋,张广斌,徐华[7](2019)在《川中丘陵区覆膜栽培再生稻对CH_4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覆膜栽培再生稻对CH_4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川中丘陵区2016和2017年覆膜条件下再生稻田的CH_4排放通量。试验设置覆膜单季中稻(SR)和覆膜中稻-再生稻(SR-RR)两个处理。结果表明:SR-RR处理中稻季提前出现CH_4排放峰,再生季CH_4排放量少,约占两季总排放的8%—10%。全观测期内SR-RR处理两季的CH_4排放总量为103—306 kg/hm~2,比SR处理的单季排放量高11%—16%(P>0.05)。SR-RR处理两季稻谷总产量为10.2—10.4 t/hm~2,比SR处理高出19%—22%(P<0.05)。SR-RR处理单位产量的CH_4排放量为9.9—30.1 kg/t、,比SR处理减少6%(P<0.05)。覆膜条件下种植再生稻,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减少单位产量的CH_4排放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付滟,郑江坤,任雨之,王文武,曾倩婷[8](2019)在《降雨与植被变化对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年和次降雨尺度下植被变化对解家湾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运用RUSLE模型计算小流域降雨侵蚀力,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分离判别法分析侵蚀产沙变化的成因。根据植被调整和双累积曲线变化,分为农作物种植期(1986—1989)、经果林种植期(1990—2008)和搁荒期(2009—2016);以农作物种植期为基准期,经果林种植期侵蚀产沙量减少了80. 24%,其中植被和降雨的贡献率分别为78%和22%,经果林使冠层覆盖增加,根系固土能力增强,并且梯田梗坎可减少产沙。以经果林种植期为基准期,搁荒期侵蚀产沙量增加79. 52%,其中植被和降雨的贡献率分别为88%和12%,搁荒期引起的排水不畅会导致梯田梗坎大量溃坏,增加产沙量。流域产沙与植被覆盖大小和梯田埂坎是否完善有直接关系。植被覆盖在一定的降雨侵蚀力区间内减沙作用明显,但超过临界值时,植被减沙作用变弱。增加乔灌层、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并进行有效田间管护可明显减少侵蚀产沙。(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程欢,付雨欣,董洪君,胡旭,黄川雄[9](2019)在《川中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紫色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文效应空间分布特征,测定官司河流域紫色土区柏木麻栎混交林(Cupressus funebris,Quercus acutissima)、柏木纯林、方竹林(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和农地4种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孔隙状况及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柏木麻栎混交林>方竹林>柏木纯林>农地.柏木麻栎混交林土壤有机碳(18.04 g/kg)、全氮(1.51 g/kg)、全磷(1.49 g/kg)、全钾(53.1 g/kg)、速效氮(81.69 mg/kg)、速效磷(2.14 mg/kg)积累作用最好.(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均值表现为农地>柏木纯林>柏木麻栎混交林>方竹林,随土层加深,4种植被类型容重变化规律不同,其中农地增加幅度最大,为9.34%.(3)0-100 cm土层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含蓄降水量均表现为柏木麻栎混交林最高,田间持水量表现为农地最高.随着土层加深,不同植被类型水文效应规律变化差异较大.综上所述,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文效应特征差异显着,柏木麻栎混交林较柏木纯林更适宜在研究区推广种植,方竹林对该区土壤状况适应性较好,结果可为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人工林经营管理、生态环境恢复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图2表4参30)(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开付,于海洋,张广斌,徐华,吕世华[10](2019)在《川中丘陵区覆膜再生稻田N_2O排放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覆膜再生稻田N_2O排放规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了川中丘陵区覆膜条件下再生稻田的N_2O排放通量。试验设置覆膜单季中稻(SR)和覆膜中稻-再生稻(SR-RR)两个处理。结果表明:SR-RR处理中稻季有两个明显的N_2O排放峰,第一个排放峰出现时间较SR处理提前13 d,再生季出现N_2O排放最高峰,峰值为1 630.7μgN·m~(-2)·h~(-1)。全观测期内SR-RR处理N_2O排放量为5.63 kgN·hm~(-2),其中再生季N_2O排放量为2.35 kgN·hm~(-2),约占两季总排放的42%。SR-RR处理两季的N_2O排放总量比SR处理的单季排放量高246%(P<0.05)。SR-RR处理两季稻谷总产量为10.4 t·hm~(-2),其中再生季产量为1.89 t·hm~(-2),约占两季稻谷总产量的18%,SR-RR处理两季稻谷总产量比SR处理高出22%(P<0.05)。SR-RR处理单位产量的N_2O排放量为0.54kgN·t~(-1),较SR处理增加184%(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覆膜再生稻田N_2O排放规律及寻求有效的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川中丘陵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体现,是顺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表现。本文以隆昌市为典型,在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川中丘陵区发展休闲农业策略,以期为该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振兴提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川中丘陵区论文参考文献

[1].周芳,程秋博,金容,杜伦静,李小龙.种子大小与播种深度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2].刘卫东.川中丘陵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19

[3].丁凡,沈学善,邹雪,屈会娟,周全卢.川中丘陵区雨季甘薯田间管理生产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19

[4].黄怡,邓宏,王华,肖燃.乡村振兴背景下川中丘陵区传统聚落水系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绿点竞赛关昌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5].范俊岗,龙平,吕丽,彭洪.川中丘陵区香桂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19

[6].陈宣全,崔宁博,李继平,徐浩若,刘双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模拟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9

[7].宋开付,杨玉婷,于海洋,张广斌,徐华.川中丘陵区覆膜栽培再生稻对CH_4排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8].付滟,郑江坤,任雨之,王文武,曾倩婷.降雨与植被变化对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9].程欢,付雨欣,董洪君,胡旭,黄川雄.川中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

[10].宋开付,于海洋,张广斌,徐华,吕世华.川中丘陵区覆膜再生稻田N_2O排放规律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库区滑坡分布图川中丘陵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川中丘陵区锄耕工具的改良川中丘陵区冬小麦生育期潜在蒸...川中丘陵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1 川中丘陵区分布

标签:;  ;  ;  ;  ;  ;  ;  

川中丘陵区论文_周芳,程秋博,金容,杜伦静,李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