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丽丽白淑芬张荣季莹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21000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至2010年本院收治生产的147例妊娠梅毒患者按孕期发现和治疗时间分组:A组早孕期(<12周)、B组中孕期(12~27周)和C组晚孕期(>27周),各组均按足量规范抗梅毒治疗,分别观察其妊娠结局与新生儿梅毒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是87.9%、57.7%、51.4%;早产率分别是10.3%、28.8%、48.6%,其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三组组间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三组治疗后,A组无新生儿梅毒发生,B组和C组新生儿梅毒发生率分别为6.7%和40.5%,三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孕早期发现治疗妊娠梅毒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梅毒的发生率。
【关键词】梅毒妊娠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28-0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妊娠梅毒(pregnancysyphilis,PS)是指妊娠期感染梅毒或梅毒患者合并妊娠,在多数地区发病率为2‰~5‰,且呈上升趋势,如果PS未经规范化治疗,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导致稽留流产、胎儿畸形、早产、死产或娩出先天梅毒儿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1][2]。现将本院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本科室所收治的147例梅毒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标准:(1)妊娠梅毒孕妇本人或其配偶存在婚外性行为以及梅毒感染史;(2)一期梅毒患者直接取病灶组织液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查见TP;其余各期梅毒患者梅毒血清学结果(RPR,TPPA)呈阳性,存在或无各期梅毒的临床表现或体征;(3)所有的妊娠梅毒病例均为孕前未经治疗的患者。
按上述标准选择到我科治疗和生产的妊娠梅毒患者147例,按孕周发现梅毒确诊时间分为A组早孕期(<12周)58例、B组中孕期(12~27周)52例和C组晚孕期(>27周)37例,年龄(28.00±4.67)岁;孕周3~35周,平均(17.5±4.6)周;初产妇110例,经产妇37例,平均产次1.6次,2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18例(12.24%)。配偶患有梅毒132例(89.8%);有性乱史136例(92.5%)。潜伏梅毒112例(76.2%),一期梅毒15例(10.2%),二期梅毒20例(13.6%)无神经梅毒等晚期梅毒。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对三组孕妇、出生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1.2.2新生儿胎传梅毒[3]凡妊娠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血清学试验阳性,伴有一下两项临床表现,即肢端和掌趾脱屑,皮肤出现斑疹或水疱、肝脾大、出生低体重、呼吸困难、贫血或病理性黄疸。
1.2.3治疗和观察三组妊娠梅毒患者全部无青霉素过敏,均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每次240万U,分双臀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3周为一个疗程,1个月后复查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为临床治愈,下降不够4倍的复治1个疗程。其配偶或性伴侣同时进行治疗和观察。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妊娠梅毒不同孕期治疗妊娠结局的比较
147例妊娠患者全部按治疗方案规范足量治疗,三组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是87.9%、57.7%、51.4%;早产率分别是10.3%、28.8%、48.6%,其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B组在孕期流产3例,死胎2例,其胎盘病例检查均有绒毛羊膜炎和脐带血管炎改变,符合梅毒胎盘病理改变。三组组间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A组治疗后妊娠结局优于B、C组,具体见表1。
表1三组妊娠梅毒不同孕期治疗妊娠结局的比较例(%)
注:B组死胎、流产3例未列入
3讨论
妊娠期间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及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传梅毒的发生,必须严加防范。然而目前大多数妊娠孕妇以潜伏梅毒为主,无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在体检、产检进行血清学检查时才发现,容易造成漏诊及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对孕产妇健康及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既往一般认为孕16周前,胎儿营养由绒毛膜中的滋养细胞供给,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此层细胞,孕16周后滋养细胞减少,并逐渐萎缩,至24周完全退化,梅毒螺旋体可顺利进入胎儿体内,但这一理论已被证实是不正确的[4],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5][6]。研究发现,尽管进行适当的治疗,妊娠梅毒患者仍有14%的胎儿会受到感染或致死,但与治疗的妊娠时期有明显关系,最好在孕早期进行足量的抗梅毒治疗[7]。但有研究指出,孕早期(≤12周)积极诊治的妊娠梅毒未发生不良结局。同时亦有研究证实,妊娠梅毒孕28周前治疗比28周后治疗疗效更好,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更低,新生儿预后更好[8]。本研究中早、中、晚孕期妊娠梅毒患者在不同孕期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7.9%、57.7%、51.4%;早产率分别是10.3%、28.8%、48.6%,其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早孕妊娠梅毒治疗后无梅毒儿的发生,而中、晚期妊娠梅毒儿发生率分别为6.7%和40.5%,三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值<0.05)。其研究结果提示早孕期接受正规治疗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中、晚孕期,中、晚期孕妇产梅毒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早孕期的孕妇,和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妊娠梅毒的治疗干预时间至关重要,不同的初治时间所产生的妊娠结局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均有所不同。早发现,早治疗,最好在孕早期(≤12周)积极进行抗梅毒治疗,孕中期(12~27周)治疗已出现一定比例的胎传梅毒,且无法保障胎儿安全。因此,对于中晚期妊娠梅毒患者,应对胎儿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若发现胎儿发育不良、羊水与胎盘异常或胎儿畸形,应积极建议终止妊娠。总之,防患于未燃,必须做好婚前、孕前、产前健康检查,将梅毒对胎儿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GencM,LedgerWJ.Syphilisinpregnancy[J].SexTransmInfect,2000,76(2):73-79.
[2]WendelGDJr,SheffieldJS,HollierLM,etal.Treatmentofsyphilisinpregnancyandpreventionofcongenitalsyphilis[J].ClinInfectDis,2002,35(2):s200-209.
[3]王华,张洪为,雷丽明.胎传梅毒152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52.
[4]杨立刚,杨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06,13(4):157-159.
[5]MobleyJA,McKeownRE,JacksonKL,etal.RiskfactorsforcongenitalsyphilisininfantsofwomenwithsyphilisinSouthCarolina[J].AmJPublicHealth.1998,88(4):597-602.
[6]KambML,NewmanLM,RileyPL,etal.Aroadmapfortheglobaleliminationofcongenitalsyphilis[J].ObstetGynecolInt.2010;2010:312798.
[7]谭小平,刘红桂,熊海燕等.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的干预时机[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4):199-202.
[8]黄志明,周佳慧,罗荣华等.妊娠梅毒28周前后治疗对先天梅毒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5(5):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