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102419831015XXXX黑龙江省三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已日渐成为城市的主体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较大,施工工期较长,且作业面较为狭窄,所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时,必须科学、系统的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措施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1、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达、楼层多、功能多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要求。高空作业期间,对材料、工具、设备、人员的运输和活动要进行完善的处理解决。并要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电、用水、通讯、防火等问题进行妥善安排,要严格控制高空物体坠落打击造成的安全事故。从当前我国建筑形式来看,高层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且正向着钢与钢混结构发展,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和钢的施工技术为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的一个特色,由于钢筋混凝土需要现浇,因此需着重对结构安装、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等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2、对施工设备要求高。近年来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的飞速发展,从而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建筑物在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要求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高层建筑的功能、布局、造型都必须有新的突破,满足这样的条件除了具备良好的施工设计技术之外,还有就是对建筑施工设备有了新的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高层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压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水比泥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就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就低。因此,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时间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2、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钢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重要支撑。钢结构只是一个统称,包括类型:例如,空间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等等。钢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超强热传递性的施工材料,如果建筑物发生了火灾,那么整个钢结构就会给建筑物带来很大的破坏,传热快使得钢结构周围的混凝土和易燃材料受热变形,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所以在使用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时,应该做好防火措施,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此外,选择使用钢结构就需要用到大型的塔吊,塔吊的起重能力直接关系到钢结构施工能够正常进行。所以钢结构的焊接技术、控制技术都直接影响的钢结构的施工性能。
3、高层建筑预制模板的施工技术要点。从结构上来说,高层建筑具有结构施工重复性和竖向结构施工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滑模法来控制工期,进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必须加以重视,能够真正的提高高层建筑的效用。这种施工方法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能比较好,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这也相应的对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结构面上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预制模板技术,再加上滑模法,能够有效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
4、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地基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高层大楼的质量。在地基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调研土地,如果是松散的土地,或者河流湖泊形成的以沙为主的土地,则需要先进行加固才可建设摩天大楼。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地下轨道业务,切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
三、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垂直度的控制。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在线的一段悬挂重物这种掉线方式,来确保高楼,墙柱的垂直。同样,为了确保万一,可以再垂直墙角内添加倾斜的支柱,以支撑墙面,保持垂直度。而二层以上的建筑需要以一层为基准,采用高精尖设备。
2、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对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士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
3、安全的控制。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高处作业多、人员密集等特点,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施工企业应遵循“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和定期的安全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及时发现安全并消除隐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安全保障体系,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总而言之,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多样化,在施工时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2012(06)
[2]张爱青.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3]邓海萍,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