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税收理论论文_刘玉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优税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最优,税收,理论,税率,平滑,所得税,制度。

最优税收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龙[1](2017)在《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在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最优税收理论,不但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而且由于其严格的前提假设严重偏离了税制的实际运行状态,也存在着实践上的限制和约束。但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对于研究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最优税收理论提供了借鉴。本文尝试借鉴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逻辑和研究方法,将最优化方法应用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平衡公式,以构建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效率标准,并提出可以将引入税收因素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作为目标函数,由此最优税收问题就变成:在实现了(或一定的)公平目标的前提下,应当如何设置税率,才能保证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所需要的均衡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推导了引入税收因素后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7年09期)

吴小强,王志刚[2](2017)在《现代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优税收理论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amsey的最优商品税收法则并未考虑税收公平因素,而Mirrlees的最优所得税收法则,可以平衡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不断扩展现代最优税收理论,包括新动态财政理论和税收遵从下的最优税收理论。现代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对于构建最优的税制结构,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赵晓军,王龙,王小华,李德轩[3](2017)在《静态与动态Mirrlees模型的最优税收理论——拉格朗日泛函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拉格朗日方法重新解决Mirrlees(1971)和Golosov等(2003)的模型,得到一些更为丰富的结果。Golosov等(2003)仅仅求解了最优的资本收入税,本文同时求解了动态情形下的最优资本收入税和劳动收入税,从而使得比较静态和动态情形下的Mirrlees模型成为可能。本文的结论是动态和静态的情形下最优的劳动收入税形式一致,并当效用函数关于劳动能力存在乘积意义上的可分,劳动收入税可以为0。在研究了最优税收政策后,本文模拟了相关结果,给出一些图表用以佐证提出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经济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张磊[4](2016)在《交易费用理论下的我国最优税收监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最优税收监管问题,就是要实现税收监管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必须尽可能降低税收成本。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分析范式,税收征管的交易费用包括由有限理性和资产专用性产生的内部成本和由机会主义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成本可以通过"俱乐部规范"以剥夺其享受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的"驱逐"策略进行内部治理。从威廉姆森的垂直一体化理论来看,合并国税和地税部门或者取消地税部门的垂直一体化的措施可以将由于国税与地税划分而产生的交易费用转为内部控制成本,从而可以在内部治理中得到化解,使得税收的效率必然提升。对于外部成本的治理需要通过第叁方的强制实施或国家的法制系统来治理。这就需要在税收立法中通过税务行政处罚和刑罚处罚来实现税收征管的监督和审查,以强制性的方式避免或消除机会主义行为。(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王京诚[5](2016)在《最优税收理论框架下的税收平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最优税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诠释税收平滑理论,根据税收平滑理论验证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构建税收扭曲成本变化指标,测度中国整体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税收扭曲成本变化趋势,并利用指标进行税收平滑福利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经验性结论是:(1)随着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中国实际税收扭曲成本不断上升,远远高于平滑税率下的税收扭曲成本。(2)中国的实际税率(非平滑税率)下税收扭曲成本增长率部分地区并未显着影响经济增长率,暗含着税收平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不同地区有所差异。(3)中国实际税率(非平滑税率)下税收扭曲成本与收入分配差距正相关;公共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负相关,提高公共支出规模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本研究启示性结论是:(1)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未得到验证,税收平滑定理可能存在,主要原因是李嘉图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不一定存在,同时,各国的税收制度和政府债务制度均存在一定敏感性。(2)税收平滑理论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理想状态,但由于各国的经济体制、税收努力程度、公共支出规模、人口结构和财政分权体制等存在差异,导致实际税率并不平滑。(3)税收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不同税收规模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不同时点段的平滑税率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4)税收平滑与收入分配差距存在一定线性关系,暗含着税收平滑不仅涉及政府的效率目标,也涉及政府的公平目标,税收平滑理论本质是福利经济经济学命题。本研究的政策建议是:(1)税制改革是否遵循税收平滑原理,取决于政府对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同时也取决于政府规模的大小。税制改革中,政府应该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之间进行适当权衡。(2)税制改革在追求税收平滑的同时不能忽略政府收费的福利效应。对于私人部门而言,政府征税或收费对私人部门决策的影响没有本质区别,在中国真正的税收平滑是税费的同时平滑。(3)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公共支出水平,优化支出结构,增加转移支付比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一定单纯追求税收平滑目标。(4)尽管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未得到验证,但考虑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和消费偏好,政府应有效控制债务规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财经大学》期刊2016-06-01)

聂佃忠,李振佑,马应超[6](2016)在《我们为什么主张取缔最低工资制度——基于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的全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低工资制度与负所得税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探讨最低工资制度与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最优税收(特别是负所得税)以及政策组合(负所得税与最低工资)的独特视角重新评价最低工资制度,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取缔最低工资制度,并引入负所得税制的对策建议。目前来看,这一全新而至关重要的角度正是国内学者所普遍忽略的。(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王京诚[7](2015)在《最优税收理论框架下的税收平滑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征税和发债来筹集财政收入满足公共支出需求,征税会带来税收超额负担不利于经济增长,发债是对货币的有偿使用,政府需要还本付息,会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那么政府在征税和发债两种筹资方式中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以最优税收理论为基础,通过围绕国内外税收平滑理论的研究动态,进行文献述评,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33期)

张磊[8](2014)在《制度变迁理论下我国最优税收立法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税收立法的进程是不同相关主体之间由于目标函数的冲突和不一致而进行的多方博弈和策略互动的过程。我国最优税收立法的核心依据是建立在税收法定主义基础上的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从税收立法的进程看,税权设置不合理、税率设置缺乏基本法和法定主义以及税收征管缺乏有效监督与审查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的税收工作未能在衡平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有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在加快税收法定主义和税收基本法构建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税权、科学设定税率、加强税收的监管应该是当前构建我国最优税收立法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4年06期)

裴云峡[9](2012)在《浅析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中国税制改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包括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商品税和所得税的组合理论叁个方面。本文旨在阐述、评价最优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的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2年02期)

赵向萍[10](2011)在《最优税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是以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作为支撑原则,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提出的开创性税收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主要在税率设计上,该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社会中的低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应该为0,同时社会中的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也应该是0;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应该具有一定的累进性。即,对于社会中的低收入者非但不能对其征税,还要给予一定的政府补助,充分体现了收税的公平原则;对于社会中的高收入者,米尔利斯提出一个临界值,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临界值,在临界值以下的收入采用累进制税率,对于超过临界值的收入不予征税,目的是为了保证税收效率,鼓励高收入者进行储蓄或是投资活动,增加社会财富。在最优税收理论下审视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现存在很多弊端,阻碍了其调节收入公平分配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第一:我国对于工资和薪金实行的是5%-4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级过多且边际税率过高,过高的边际税率影响了纳税人有效率的经济活动;第二,我国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的课税模式,给偷逃税者带来了可乘之机,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第叁,征税范围过窄且费用扣除不合理,不能充分地体现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不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在认真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种种弊端的基础上,借助最优税收理论这一工具,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建议:第一,减少税率档次,加大税率的级距,适当降低边际税率;第二,实行综合所得的课税模式;第叁,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比如将一些附加福利纳入其中。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最优税收理论也一样,我们在借鉴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它是在十分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我国在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不能生搬硬套,要深入分析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展开。(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3)

最优税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最优税收理论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amsey的最优商品税收法则并未考虑税收公平因素,而Mirrlees的最优所得税收法则,可以平衡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不断扩展现代最优税收理论,包括新动态财政理论和税收遵从下的最优税收理论。现代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对于构建最优的税制结构,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优税收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龙.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J].财贸经济.2017

[2].吴小强,王志刚.现代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进展[J].税务研究.2017

[3].赵晓军,王龙,王小华,李德轩.静态与动态Mirrlees模型的最优税收理论——拉格朗日泛函的应用[J].经济科学.2017

[4].张磊.交易费用理论下的我国最优税收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

[5].王京诚.最优税收理论框架下的税收平滑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6

[6].聂佃忠,李振佑,马应超.我们为什么主张取缔最低工资制度——基于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的全新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16

[7].王京诚.最优税收理论框架下的税收平滑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5

[8].张磊.制度变迁理论下我国最优税收立法路径研究[J].齐鲁学刊.2014

[9].裴云峡.浅析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中国税制改革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

[10].赵向萍.最优税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竞争市场中土地资源配置均衡图累托效率点的变化各职业“储蓄目的-收入来源”散点图

标签:;  ;  ;  ;  ;  ;  ;  

最优税收理论论文_刘玉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