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隧道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议,隧道,无线局域网,载荷,网络安全,无线电,网际。
隧道协议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邱爱华,张涛,乔旷怡,顾逸东[1](2019)在《空间应用载荷的天地端到端IP隧道协议通信架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面运控子网和载荷信息网中设计IPsec、GRE或RFC2003叁种IP隧道协议,通过平台信息网和天地测控网,封装的用户数据包能在天地通信链路中路由,以支持在轨载荷和地面运控终端之间端到端的灵活通信。设计支持IP隧道协议通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架构,给出各级路由器的设置和网段IP地址分配,计算和分析出叁种IP隧道协议的通信效率与实时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P隧道协议对改变传统地面运控模式、提高运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嘉盛[2](2017)在《特定应用需求下VPN的隧道协议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安全通信,越来越多的机构使用VPN隧道这种相对廉价和便捷的方法来创建私有网络。VPN协议分为点到点和远程访问两种类型,在安全机制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集。但是没有基于机构特定应用需求的VPN。文章分析了不同的VPN隧道协议,如GRE、IPSec、PPTP和L2TP with IPSec的吞吐量,往返时间,抖动和安全参数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GRE更适合于对延时和带宽敏感的点到点VPN环境中,而L2TP比PPTP更适用于远程接入VPN。(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7年07期)
李聪宇[3](2016)在《基于虚拟网卡的私有隧道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业务及规模的逐步扩展,多数公司转型为分布式的组织结构,呈现出总部与多个分支机构协同办公模式。分支机构内部通常采用内部网络的形式进行组网,不同分支之间需要以安全的方式传递企业内部信息,而总部也需要将分布于各地的网络互联以方便统一管理。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租用专用网络实现,但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对于带宽及安全性的需求,而且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Internet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过程。自80年代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Internet,很多企业使用这一公共信道进行跨域资源访问。由于Internet最初设计是基于信任模型建立的,因此需要使用一定的机制为企业内部信息传输提供安全性保障,基于此诞生了包括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等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技术。虚拟专用网(VPN)通过在公共链路上虚拟出一条加密的通信隧道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对于内部数据安全传输的需求。目前市场上VPN的种类繁多,实现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较为主流的是使用隧道协议实现,包括工作在TCP/IP协议栈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隧道协议PPTP,L2F,L2TP;网络层中基于IPSec的隧道协议;传输层中基于SSL的隧道协议。比较而言,二层协议的安全机制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的需求;IPSec协议族是目前公认安全性最好的体系,但存在配置复杂性及难以通过NAT设备的缺点;基于SSL的隧道协议提供了一种在安全与易用两者之间较好的折衷方案。本课题综合了IPSec以及SSL两种方案的优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虚拟网卡的私有隧道协议。并通过USB-Key作为硬件支持,依托于开源加密库Open SSL,以简单高效的方式保障了安全通信。通过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证明了本文设计实现的私有隧道协议具备较好的网络通信能力,能够满足用户在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性保障两方面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吴祖光,邹仕祥,徐子平,叶乐,黄标[4](2012)在《GPRS隧道协议研究与GPRS模拟环境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GPRS技术研究和实现已成为当前移动核心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研究了GPRS的原理、GPRS隧道协议的工作流程,并基于winpcap和MFC开发了SGSN和GGSN模拟软件,实现了GTP协议的一个子集,搭建了一个GRPS模拟实验环境。(本文来源于《军事通信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谢小兰,彭亚发[5](2011)在《基于安全隧道协议的VPN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安全隧道协议的VPN系统的安全设计可以实现远程计算机用户同企业内部网络用户之间的安全连接,并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而且能够大大的节省购买网络设备的巨额资金,因此,构建VPN安全连接技术来实现企业网的安全访问是十分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1年05期)
过林吉,沈浅[6](2010)在《VPN隧道协议的研究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企业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它能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向用户提供专用网络信息传输的服务。如何在公共网络下保障VPN网络的安全性,隧道协议成为了网络的核心。该文将介绍VPN网络隧道协议的工作原理,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探讨VPN网络技术。(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刘沛[7](2009)在《无线局域网第二层隧道协议传输安全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无线网络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然而由于其传播媒介的开放性,与有线网络相比更容易被黑客窃听或攻击。因此,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常规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措施如WEP等都已被证明不再安全,所以更多的安全措施也相继出台,利用VPN技术来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保护就是其中之一。VPN技术也分为多种,如L2TP,PPTP,IPSecVPN和SSL VPN等。L2TP VPN作为第二层的VPN技术,由于简单易行,可支持多协议(可承载IP、X.25、帧中继或异步传输模式ATM的点对点协议帧)等诸多优点在VPN市场上占有重要角色。而且L2TP VPN也能很好地解决IPSec VPN在无线网中存在的效率低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课题就是以L2TP作为无线局域网VPN的设计方案。将L2TP VPN安全技术引入无线网络,可以进一步在第二层增强WLAN的安全性,保证无线数据的安全传输。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线局域网几种安全机制的不足,然后对L2TP VPN这一目前广泛流行的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实现方案进行了较多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线局域网的L2TP VPN解决方案;最后,在无线环境下两台PC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在无线局域网中L2TP存在的安全性漏洞,在加密机制方面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最后,本文重点论述了新版的微软点对点加密协议(MPPE)的改进方案, MPPE协议通过加密PPP有效载荷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采用了快速、易行的加密算法,并提供了密钥的自动产生和自动刷新功能。(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09-05-01)
刘阳[8](2009)在《基于第二层隧道协议无线局域网认证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针对数据链路层的安全协议L2TP作为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的重要补充。L2TP是目前适用于Internet通信的最有效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利用它所建立的通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L2TP VPN作为第二层的VPN技术,由于简单易行,可支持多协议(可承载IP、X.25、帧中继或异步传输模式ATM的点对点协议帧),将L2TP VPN安全技术引入无线网络,可以进一步在第二层增强WLAN的安全性,保证无线数据的安全传输。本文简要介绍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协议层次结构,并揭示了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与相应的网络安全的关系。详细探讨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认证机制和加密机制,并对基于WEP机制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进行了具体分析,说明WEP的不足。叙述了虚拟专用网的起源、概念以及实现的主要技术——隧道技术,并对虚拟专用网的主要协议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已被广泛应用于当前VPN解决方案的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2TP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方案。具体分析研究了L2TP协议的隧道认证机制,指出了L2TP协议隧道认证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分析目前链路层采用的认证技术,提出了基于L2TP协议无线局域网的隧道认证机制改进方案,详细分析了这种改进认证方案的隧道认证机理,并介绍了该认证的程序流程。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基于L2TP无线局域网隧道认证的实际测试情况,并分别给出了主机配置文件和密钥配置文件,且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论文的最后是论文的工作总结以及后续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展望。(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09-05-01)
程胜军[9](2009)在《基于第二层隧道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因其不断提高的传输速率和灵活的移动能力而被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媒介传输,具有信道开放的特点,因此对它的安全要求比有线环境更高。目前,常用的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暴露出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在认证方面它采用的几种认证方式都存在明显的安全漏洞;在数据加密方面,它采用有线等效保密协议(WEP)来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但由于该协议采用的是RC4算法,使得该协议不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相比之下,IEEE802.11i主要针对WLAN的安全需求而制定的,它从数据加密、密钥管理、接入认证控制等方面对WLAN做了全面的保护,但是802.11i的安全解决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了很多的机制和协议,我们也很难简单的评判其是否安全,故本文提出了在无线网络中采用增强的L2TP VPN技术,实现无线局域网安全的解决方案。L2TP是目前适用于Internet通信的最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利用它所建立的通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L2TP VPN作为第二层的VPN技术,由于简单易行,可支持多协议(可承载IP、X.25、帧中继或异步传输模式ATM的点对点协议帧),将L2TP VPN安全技术引入无线网络,可以进一步在第二层增强WLAN的安全性,保证无线数据的安全传输。本文分析研究了L2TP协议的隧道认证机制,剖析了将L2TP直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在无线网络中采用增强的L2TP VPN技术,实现无线局域网安全的解决方案。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09-05-01)
罗震钧[10](2009)在《无线局域网第二层隧道协议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局域网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具有低成本、强扩展性、可移动性及易于有线网络整合等优点已成为商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无线电波是以空气为介质,任何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设备就可以捕捉无线信号或者攻击无线网络,因此,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无线局域网所使用的安全机制仍然存在漏洞,比如IEEE802.11安全机制使用的WEP,存在密钥重复性使用与恶意攻击识别性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密钥加长或增加认证次数,这虽然能增强安全性,但对无线局域网传输效率影响很大。本文提出来了在无线网络中采用L2TP VPN技术增强无线局域网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提高其传输效率。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分析了这些安全机制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使用VPN技术解决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并介绍了VPN技术以及相关的隧道协议,例如L2F、PPTP、SSL等,从原理上讨论了哪种协议最适合与无线局域网相结合来保证其安全性,重点是设计了基于L2TP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图;在NS2仿真环境下,添加L2TP的隧道与会话建立的叁次握手过程、L2TP数据信息传输的封装与解封装机制,并对比了在NS2下使用L2TP与未使用L2TP的丢包率与端对端的延迟,得出了基于L2TP的无线局域网是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其次是在真实环境下实现基于L2TP的无线局域网,分析了L2TP在有线网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提出使用增强型的第二层隧道协议,也就是eL2TP来进一步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09-05-01)
隧道协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安全通信,越来越多的机构使用VPN隧道这种相对廉价和便捷的方法来创建私有网络。VPN协议分为点到点和远程访问两种类型,在安全机制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集。但是没有基于机构特定应用需求的VPN。文章分析了不同的VPN隧道协议,如GRE、IPSec、PPTP和L2TP with IPSec的吞吐量,往返时间,抖动和安全参数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GRE更适合于对延时和带宽敏感的点到点VPN环境中,而L2TP比PPTP更适用于远程接入VPN。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隧道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邱爱华,张涛,乔旷怡,顾逸东.空间应用载荷的天地端到端IP隧道协议通信架构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2].李嘉盛.特定应用需求下VPN的隧道协议选择[J].信息通信.2017
[3].李聪宇.基于虚拟网卡的私有隧道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4].吴祖光,邹仕祥,徐子平,叶乐,黄标.GPRS隧道协议研究与GPRS模拟环境实现[J].军事通信技术.2012
[5].谢小兰,彭亚发.基于安全隧道协议的VPN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6].过林吉,沈浅.VPN隧道协议的研究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7].刘沛.无线局域网第二层隧道协议传输安全性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8].刘阳.基于第二层隧道协议无线局域网认证机制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9].程胜军.基于第二层隧道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10].罗震钧.无线局域网第二层隧道协议分析与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