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生产流程论文-那洪明,何剑飞,袁喻兴,孙竞超

钢铁生产流程论文-那洪明,何剑飞,袁喻兴,孙竞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钢铁生产流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同生产流程,排放因子,碳排放,铁水

钢铁生产流程论文文献综述

那洪明,何剑飞,袁喻兴,孙竞超[1](2019)在《钢铁企业不同生产流程碳排放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铁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是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钢铁企业有高炉-转炉的长流程和废钢-电炉短流程两种典型生产流程,二者碳排放量却相差甚大。对此,本文以典型钢铁企业的长、短流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碳排放因子和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各工序及不同流程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长流程的碳排放量为3.102t/t-钢,其中高炉炼铁工序的碳排放量占全流程的82.8%,可见,控制炼铁工序的碳排放是钢铁企业长流程中的碳减排重点。短流程的碳排放量为2.994t/t-钢,其中49.60%的碳排放由上游炼铁系统中生产铁水产生。当采用全废钢冶炼时短流程的碳排放量为1.613t/t-钢,因此,建议加强废钢资源回收,发展短流程。(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4)

陈林根,冯辉君,谢志辉,姜泽毅,高峰[2](2018)在《钢铁生产流程物流-能流-环境作用机理及广义热力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有限时间热力学、构形理论和(火积)理论等现代热学理论与冶金流程工程学相结合,提出钢铁生产流程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在搭建钢铁流程能耗排放仿真平台和建立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结合的物流-能流-环境作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钢铁生产流程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对单体组件、工序模块、功能子系统和流程进行物流-能流-环境作用机理研究,并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的广义热力学优化.优化后流程和工艺的选择、物流和能流的分配、余能余热综合利用更加合理,流程系统得到集成、运行调控更加合理,物流-能流-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实现流程能源的高效配置和余能的梯级利用,系统能耗和排放显着降低.本文通过探索钢铁生产流程高效、节能、减排技术途径为钢铁联合企业能源环保中心的设计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一般物质转化过程高效节能的相关共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研究平台,奠定了科学和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刘长鑫,谢志辉,孙丰瑞[3](2017)在《钢铁生产流程铁素流网络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铁生产流程的铁素流网络,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全流程铁素流运行的动态模型。仿真了首秦、鞍钢老区和鞍钢西区3个实际钢铁生产流程从原料加入设备到产品稳定输出阶段的产品铁素流、损失铁素流和铁素存量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首秦流程的烧结工序、炼铁工序和炼钢工序紧凑性较好,烧结工序和轧钢工序的铁资源利用率有较大提高空间,同时需要提高轧钢工序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鞍钢老区的炼铁工序和轧钢工序铁资源利用率较好,需要提高炼钢工序的铁资源利用率;鞍钢西区的炼钢工序铁资源利用率较好。(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刘宏强,张福明,刘思雨,付建勋[4](2016)在《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绿色低碳钢铁生产流程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市场盈利下降和生态环境制约叁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低碳循环经济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主趋势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需要向低碳、绿色生产的方向转型升级。以京唐钢铁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生产调研为基础,计算京唐钢铁公司生产过程的能耗、CO_2排放情况,并对钢铁生产过程能量流运行、废弃物处理与能源转换情况进行分析,为其他钢铁企业减少CO_2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供一个参照。研究表明,京唐钢铁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604.5 kg,吨钢CO_2排放为2.165 t,与产品结构相类似的宝钢和武钢相比,能耗水平位于行业先进水平;基于钢铁生产的能量流分析表明,京唐钢铁公司通过采用干熄焦发电、煤气干法除尘、TRT余压发电等先进技术,实现吨钢余热余能回收136.26 kg,余热余能回收率为48.3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9%;京唐钢铁公司基于循环理念,建立高效的煤气-电能转换中心和余热蒸汽回收利用中心,基本实现了煤气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废水零排放,生产过程中SO_2、NO_2、粉尘的全面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6年12期)

芳邻[5](2016)在《钢铁生产流程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探讨钢铁生产的潜在驱动力,对作为钢铁生产流程之一的高炉流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随着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均钢材存量趋于饱和,这将导致长期的钢材需求饱和。加上可用的废钢量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电炉生产流程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此外,随着世界资源约束和碳约束的(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6-11-15)

徐露露,蒋国璋[6](2016)在《面向钢铁生产流程的调度模型库系统的研究与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铁生产流程调度系统中的模型管理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结合钢铁生产调度的实际需要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的一般规律,提出一种可根据实际生产调度问题自动生成求解模型的钢铁生产流程调度系统模型库的设计方案。结合现有的各种钢铁生产流程调度模型,将钢铁生产调度模型进行规范化、模块化转换,建立一套可实现模型自匹配和模型自重构的模型生成的机制,并使用生成的新模型和结合相应的算法对目标调度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对优化结果的仿真实验,验证优化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通过UML技术对模型库系统进行建模。(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6年11期)

徐露露[7](2016)在《面向钢铁生产流程的调度模型库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制定了国民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的背景下,钢铁行业被列为政府改革的突破口,面临着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问题。钢铁生产调度是指按照时间对资源进行分配以保证生产计划得到落实,实现按订单生产的过程。优化钢铁企业的生产调度能改善其面临的困境,提高钢铁生产企业的效益。目前,在钢铁生产调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一般是针对具体调度问题建立专用模型。不同模型的建模思路不同,建立的模型一般不具有重用性,只能解决单一问题。在钢铁生产调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建模过程,增加了研究者的负担,浪费研究资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钢铁行业的生产调度向智能化发展,在生产调度的研究过程中采用具有一定智能的建模技术的模型库系统将大大减少研究者的工作量,应用于实际将给钢铁企业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调度作业的效率。为此,本文开发一个模型库系统管理已有模型,探索建模的规律,实现建模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本文在模型库系统研究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研究钢铁生产调度问题的建模方法,基于模块化的建模思想,建立炼钢连铸热轧叁个阶段的模型,总结建模过程中的规律,得出钢铁生产调度问题的通用模块化模型。对调度模型进行参数化,实现模型信息的存储和管理。2)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表示模型知识信息,利用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和重用性能实现模型知识的表达、存储和操作。通过UML建模技术对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库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模型库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交互模型。3)采用Java与SQL server数据库混合编程的开发方式,建立了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库的原型系统。实现了模型库系统自动建模,并调用MATLAB组件实现了模型求解,获得了调度结果甘特图。通过实际调度问题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模型库原型系统的有效性。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库系统大大的提高了调度策略制定的效率,降低了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6-05-14)

张天赋,马光宇,李卫东,贾振,徐伟[8](2015)在《高炉-转炉钢铁生产流程碳排放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高炉/转炉钢铁生产流程的特点,确定出碳排放强度的计算边界和计算方法,并以某500万吨钢生产基地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计算。由计算结果可看出:高炉/转炉钢铁生产流程碳排放源主要为煤,约占总排放的90%;通过含碳物质的外销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可减少钢铁企业碳排放。(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期刊2015-10-21)

高成康,张孟辉,魏佑轩,温扬,房科靖[9](2015)在《钢铁生产流程中“载水体”和“水值”的构建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数研究钢铁企业用水时仅关注其用水量,但水环境的影响和处理过程中水质比用水量更为关键,为此,借用系统节能中的"载能体"和"能值"的概念,结合不同水质问题,引入产品的"载水体"概念,基于处理成本和水量将各工序中不同水质的用水归一为新水用量,从而分析各工序产品的"水值"。基于此理论方法,以我国某大型钢铁集团为例,分析工序水耗和某种产品"水值",结果显示:工序水耗较大的是焦化工序和连轧工序,分别为32.44m3/t和43.41 m3/t。运用该方法热轧板卷的载"水值"为96.50 m3/t,而运用仅以传统"水量"的方法,热轧板卷的载"水值"为141.61 m3/t,两者对比分析显示新的计算方法更能体现用水本质,利于钢铁行业节水减排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8-26)

邹安全[10](2014)在《钢铁行业减排关键:优化产业链生产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全球碳预算》报告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约达360亿吨,我国碳排放量约占28%,居世界第一。从全球统计来看,钢铁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却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1%以上。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碳排放量平均约2(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9-10)

钢铁生产流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有限时间热力学、构形理论和(火积)理论等现代热学理论与冶金流程工程学相结合,提出钢铁生产流程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在搭建钢铁流程能耗排放仿真平台和建立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结合的物流-能流-环境作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钢铁生产流程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对单体组件、工序模块、功能子系统和流程进行物流-能流-环境作用机理研究,并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的广义热力学优化.优化后流程和工艺的选择、物流和能流的分配、余能余热综合利用更加合理,流程系统得到集成、运行调控更加合理,物流-能流-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实现流程能源的高效配置和余能的梯级利用,系统能耗和排放显着降低.本文通过探索钢铁生产流程高效、节能、减排技术途径为钢铁联合企业能源环保中心的设计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一般物质转化过程高效节能的相关共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研究平台,奠定了科学和技术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铁生产流程论文参考文献

[1].那洪明,何剑飞,袁喻兴,孙竞超.钢铁企业不同生产流程碳排放解析[C].第十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陈林根,冯辉君,谢志辉,姜泽毅,高峰.钢铁生产流程物流-能流-环境作用机理及广义热力学优化[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8

[3].刘长鑫,谢志辉,孙丰瑞.钢铁生产流程铁素流网络建模与仿真[J].钢铁研究.2017

[4].刘宏强,张福明,刘思雨,付建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绿色低碳钢铁生产流程解析[J].钢铁.2016

[5].芳邻.钢铁生产流程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6

[6].徐露露,蒋国璋.面向钢铁生产流程的调度模型库系统的研究与建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

[7].徐露露.面向钢铁生产流程的调度模型库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

[8].张天赋,马光宇,李卫东,贾振,徐伟.高炉-转炉钢铁生产流程碳排放强度分析[C].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2015

[9].高成康,张孟辉,魏佑轩,温扬,房科靖.钢铁生产流程中“载水体”和“水值”的构建与分析[C].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10].邹安全.钢铁行业减排关键:优化产业链生产流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标签:;  ;  ;  ;  

钢铁生产流程论文-那洪明,何剑飞,袁喻兴,孙竞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