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基因水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基因,蛋白,高效,土壤,拟南芥。
转基因水稻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静,孙林静,孙玥,张融雪,李军玲[1](2019)在《HA标签的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根据OsPIP2;7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叁叶龄叶片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OsPIP2;7。采用嵌套PCR的方法,将3×HA标签的碱基序列连接在去除终止子OsPIP2;7基因序列的3′端,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HB中,构建pHB-OsPIP2;7-3×HA载体。以中花11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经过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和分化,获得阳性转化子。提取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潮霉素阳性植株的筛选。将阳性植株进行RNA表达检测,获得OsPIP2;7基因表达量上升的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了检测转基因植株中OsPI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OsPIP2;7基因表达上升的转基因植株膜蛋白后,用HA抗体进行杂交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OsPIP2;7-HA蛋白在转基因阳性植株体内过量表达。获得的过表达OsPIP2;7转基因新材料,将为研究OsPIP2;7基因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芊,蒋显斌,凌炎,蒋婷,符诚强[2](2019)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 Stal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6℃±2℃,70%~80%RH,L:D=12:12)条件下将中华淡翅盲蝽饲养于带有褐飞虱卵块的转基因水稻上,以非转基因亲本水稻D68作为对照,分别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①在生长发育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卵和若虫各龄发育历期及雌、雄虫寿命与在非转基因亲本水稻上均无显着差异;②在繁殖力方面:中华淡翅盲蝽产卵前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之间差异不显着;③在存活率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上的存活率曲线均能与Weibull模型较好拟合,转基因水稻并未对中华淡翅盲蝽的存活率有不利影响;④生命表参数方面:在转基因水稻上,中华淡翅盲蝽的净增值率(R_0)为22.48,平均世代周期(T)为29.85,内禀增长率(r_m)为0.1043,周限增长率(λ)为1.1099,以上生命表参数与在非转基因水稻上饲养的种群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无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华夏,方宇辉,高崇,韩留鹏,胡琳[3](2019)在《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磷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为获得具有磷高效利用特性的转基因小麦植株,以郑麦7698等6个小麦品种(系)为受体,采用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对OsPHR2基因进行了遗传转化,对其阳性转基因后代进行遗传分析,并对高、低肥处理条件下转基因T_1植株的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PCR检测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_0阳性植株有180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_116个株系中有15个株系OsPHR2基因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分离规律;高、低肥处理结果表明,低肥条件下OsPHR2基因可显着提高小麦的单株产量,但高肥条件下增产不显着,转OsPHR2基因郑麦1342、郑麦7698的单株产量在低肥条件下均较野生型对照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11.06%、9.27%,主要得益于千粒质量和穗粒数的增加。(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赵凤云,宋新华,韩秀丽,刘慧娟,齐慧敏[4](2019)在《过量表达OsYUC2转基因水稻幼苗对干旱和H_2O_2胁迫的生长生理应答》一文中研究指出OsYUC2基因是控制水稻生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家族OsYUCs成员之一。本研究以过量表达pUbi-OsYUC2-GUS转基因水稻(G 3株系)和野生型水稻(WT,Oryza sativa L.spp.japonica,v.nipponbare,日本晴)为材料,分别比较了二者在干旱和H_2O_2胁迫下生长生理的变化。结果显示,20%PEG-6000和0.06%H_2O_2处理条件下,G 3的株高、初生根上侧根的长度(特别是不定根上侧根的数量和长度)都大于WT的;而G 3的MDA和H_2O_2积累量则都少于WT的。与对照组比,PEG和H_2O_2处理后G 3根系的GUS活性都降低且由均匀分布变为梯度分布,说明PEG和H_2O_2影响OsYUC2基因的表达部位和空间分布。相同处理条件下,G 3根系与DR5-GUS转基因水稻根系GUS活性和分布样式的变化类似,显示PEG和H_2O_2减少生长素的积累并影响其梯度分布。OsYUC2过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PEG和H_2O_2胁迫导致生长素减少引起的伤害,转基因水稻幼苗的抗逆水平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9期)
杜京尧,尚飞,王高华,梁卫红[5](2019)在《OsRhoGDI2过表达转基因水稻的筛选鉴定及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Rho GDP解离抑制基因OsRhoGDI2是从幼穗中分离出的功能未知基因。为鉴定该基因的功能,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2-OsRhoGDI2-GFP,并对水稻进行了遗传转化。对OsRhoGDI2过表达转基因水稻T_2代进行筛选和鉴定,采用PCR技术鉴定转基因植株,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RhoGDI2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其中6个株系为过表达转基因植株,OsRhoGDI2表达水平上调1.69~13.35倍。为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拷贝数,分别以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YG为内参基因和标记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内参基因和标记基因的标准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6个转基因株系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均为1,提示已经获得稳定遗传的OsRhoGDI2过表达转基因水稻,为后续OsRhoGDI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李磊,韩成,王宵宵,洪鑫,刘标[6](2019)在《镉胁迫下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镉胁迫下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明恢63(MH63)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Cd~(2+)浓度(0、3.5、60.0、240.0 mg/kg)胁迫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Cd_0相比,Cd_(3.5)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无显着影响;Cd_(240.0)处理显着降低了株高、产量;与Cd_0处理相比,Cd_(60.0)和Cd_(240.0)处理下HH1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MH63水稻中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Cd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环境因子分析显示,Cd胁迫后水稻根际土壤pH值、总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的变化是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陈静怡,刘瑞华,王丽丽,李静,李刚[7](2019)在《磷高效转基因水稻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为研究对象,设施磷和不施磷两种处理,基于Biolog生态平板法,分析比较了4个生育时期的OsPT4及其亲本‘日本晴’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OsPT4和‘日本晴’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不同生育时期AWCD最大值和生长趋势有所不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OsPT4和‘日本晴’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全生育时期均表现为施磷处理高于不施磷处理;OsPT4的Shannon指数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差异显着,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则差异不显着,Simpson指数则表现为前3个生育时期差异不显着,而在成熟期出现显着差异;Os PT4和‘日本晴’的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均在分蘖期最大,且远高于其他3个生育时期;OsPT4的Mc Intosh指数在全生育时期均无显着差异。不同类型碳源利用显示,OsPT4和‘日本晴’均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为主要碳源。主成分分析显示,‘日本晴’呈聚集分布,OsPT4呈分散分布,表明二者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的代谢利用上存在差异。综上所述,OsPT4与非转基因水稻相比,不同施磷条件和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碳源主成分分布有所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彭静静,张静,王美娜,安文静,王凯婕[8](2019)在《过表达水稻OsAQP增强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OsAQP是实验室前期从cDNA文库中筛选的功能未知的水通道蛋白质编码基因。本文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其植物过表达载体,并对拟南芥进行了遗传转化,筛选获得转基因拟南芥。采用50、100、125和150 mmol/L梯度盐胁迫处理,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发芽率、根长以及鲜重分别比对照至少高17%、40. 8%和14. 29%,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 05)。在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着高于WT;经300 mmol/L NaCl处理,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APX酶活性均升高,与处理前相比分别提高7. 37倍、30. 87倍和1. 77倍,且与WT的酶活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 05);丙二醛(MDA)含量也在处理后上升,但在转基因植株中的含量低于WT,分别是WT的0. 74倍、0. 68倍和0. 62倍,差异同样达到显着水平(P<0. 05)。本研究提示,OsAQP过表达不仅能够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而且在盐胁迫下通过提高拟南芥内源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了转基因植株对一定程度盐胁迫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汤婷[9](2019)在《食品加工中关键因子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降解及其检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转基因作物被人们普遍关注,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是,由于食品加工品经历了一系列加工工艺的处理,其DNA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而目前转基因成分检测主要是基于DNA的PCR技术,从而给食品加工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极易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小片段DNA的回收本实验中比较了6种常用的提取DNA的方法,确定了QIAEX II Gel Extraction Kit试剂盒中硅珠回收小片段DNA效果最佳,然后进一步对硅珠回收小片段DNA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小片段DNA回收的最佳方法。最后将优化后的硅珠回收小片段DNA的方法与CTAB法分别对高温处理后的转基因大豆进行DNA提取。结果表明,这6种方法中硅珠法对小片段DNA回收的能力最强。2.不同温度及酸碱处理对转基因大豆检测的影响本实验分别探究了不同温度和酸碱处理,转基因大豆中NOS、CaMV35S、EPSPS、BT这4个常用筛查元件中不同片段大小的DNA检测情况,并与国家标准《NY/T 675-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方法》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DNA对温度更加敏感,处理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DNA降解程度越大,并且,在转基因成分检测时,条带较小的目的片段更容易被检测到,而检测的目的条带较大时,极易造成假阴性的结果。3.基于数字PCR技术研究温度对转基因大豆DNA的降解规律实验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处理后转基因大豆中基因降解规律。主要利用数字PCR技术探究了NOS、CaMV35S、EPSPS、BT基因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均能引起这4个筛查元件不同程度的降解,且处理的温度越高,降解程度越大。同时,在这4个元件中,CaMV35S基因对温度最为敏感,EPSPS基因对温度处理的敏感程度最低。4.不同PCR技术检测食品加工中转基因水稻TT51-1为了评估食品加工过程对转基因检测的影响,本实验利用PCR技术,定性和定量检测了食品加工品中转基因水稻TT51-1。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利用标准或是已经验证过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传统的定性PCR、qPCR和dPCR技术检测米饼中TT51-1成分。对于传统的定性PCR技术,很难在烘烤、油炸和微波处理的样品中检测到相对较长的扩增目的片段,如Bt基因(301bp)和事件特异性基因(274bp)。而qPCR在水煮、干燥、烘烤和微波样品中均检测到扩增荧光信号,油炸样品中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而采用和qPCR引物相同的传统定性PCR检测所有样品中相应较短的目的片段,这些传统定性PCR结果与qPCR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食品加工直接影响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建议选择相对较短的片段作为分析的扩增目标。在本实验中建立了qPCR和双重ddPCR体系去定量检测TT51-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TT51-1/PLD双重ddPCR的最佳条件为引物/探针500/250 nM,退火温度为58℃。两种方法都可以定量检测加工后样品中TT51-1的含量,而双重ddPCR由于其稳定性、准确性、PCR抑制剂的耐药性以及不需要参考材料等优点,成为检测加工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更有吸引力的方法。综上所述,在常见的6种DNA回收方法中硅珠法提取和回收小片段DNA效果最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温度和pH值均能引起DNA降解,且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在检测时,应选用较短的目的片段,选用检测结果更稳定可靠的数字PCR。(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4)
向阳[10](2019)在《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技术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实验室在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方面均有收获,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随之成为众多科学家的关注点。该文综述了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转基因水稻检测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转基因水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 Stal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6℃±2℃,70%~80%RH,L:D=12:12)条件下将中华淡翅盲蝽饲养于带有褐飞虱卵块的转基因水稻上,以非转基因亲本水稻D68作为对照,分别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①在生长发育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卵和若虫各龄发育历期及雌、雄虫寿命与在非转基因亲本水稻上均无显着差异;②在繁殖力方面:中华淡翅盲蝽产卵前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之间差异不显着;③在存活率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上的存活率曲线均能与Weibull模型较好拟合,转基因水稻并未对中华淡翅盲蝽的存活率有不利影响;④生命表参数方面:在转基因水稻上,中华淡翅盲蝽的净增值率(R_0)为22.48,平均世代周期(T)为29.85,内禀增长率(r_m)为0.1043,周限增长率(λ)为1.1099,以上生命表参数与在非转基因水稻上饲养的种群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无不利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基因水稻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静,孙林静,孙玥,张融雪,李军玲.HA标签的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J].华北农学报.2019
[2].黄芊,蒋显斌,凌炎,蒋婷,符诚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华夏,方宇辉,高崇,韩留鹏,胡琳.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9
[4].赵凤云,宋新华,韩秀丽,刘慧娟,齐慧敏.过量表达OsYUC2转基因水稻幼苗对干旱和H_2O_2胁迫的生长生理应答[J].种子.2019
[5].杜京尧,尚飞,王高华,梁卫红.OsRhoGDI2过表达转基因水稻的筛选鉴定及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初步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李磊,韩成,王宵宵,洪鑫,刘标.镉胁迫下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陈静怡,刘瑞华,王丽丽,李静,李刚.磷高效转基因水稻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
[8].彭静静,张静,王美娜,安文静,王凯婕.过表达水稻OsAQP增强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9].汤婷.食品加工中关键因子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降解及其检测的研究[D].阜阳师范学院.2019
[10].向阳.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