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吃自助餐,总会看到一些个撑得肚子滚圆走路都走不稳的家伙,小孩子是嘴馋贪吃,大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的解释是“花了钱,既然随便吃,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要不然就赔了”。还有的说“我不吃就被别人吃了,我少吃一口别人就多吃一口,与其被别人吃,不如我自己吃”。其实这些说辞都指向一个意思:宁愿自己撑得难受,也决不能便宜了别人。
与“不能便宜了别人”相提并论的还有“见不得别人比我好”,后者比前者更有杀伤性。
去年冬天,我们这个楼道一户人家的暖气不热,经过两次报修解决效果他不满意,他索性就搞起了破坏,扬言:我家不暖和,你们谁也别想暖和。
人之行,莫大于孝。我们为信仰、为主义勇于牺牲自己,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同志们今天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父母,还有未来的父母们活得更阳光,更有尊严。但在理想实现之前,注定我们是牺牲的一代人,国难当前,我们无法亲恭奉养我们的父母,甚至明天,或者今天我们就将牺牲在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上,但我们后悔吗?”
爸爸一直在门口等着,妈妈早已经把饭做好,说了好几次让爸爸先吃着,可爸爸就是不肯,说孩子没回来这饭咋吃啊!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内心生出一丝落寞是正常的,这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表现,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比自己成功时,这种挫败感更强。适当的挫败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在面对困难时敦促人前行,但过度的挫败感则会引爆人性的丑恶。
不得不说,现在匪夷所思的人太多了,他们的思路是:老子不好,你们谁也别想好,要不好,大家一块不好。这样,我就“好”了。
相比而言,亚洲人,特别是我们国人,这种挫败感比其他民族更强烈。
首先,中国社会看重“关系”的习惯影响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作为一个互依型社会,人的地位和对自我的认同,一部分来自和别人的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因而,当被比较对象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而自己的现状没有改变时,这种落差感就会更加强烈。
到了现代,人口暴增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相对匮乏。在这种大环境下,别人的好意味着自己的资源可能被他人蚕食,因此,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就愈发明显了。
其次,社会资源匮乏催生嫉妒心泛滥。中国古代是集权制度,只有越靠近皇帝,权力才越大,资源越丰富。当时,靠近皇权最直接的、最公平的道路就是通过科举做官,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如果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当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只有比掉对方,才能飞黄腾达。
其次,缺乏高层次的编辑和策划人才。编辑和策划人员,以跟上国际出版业的独到眼光的视野,书籍可以编辑自己的成功推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出口贸易的书的现状,这种类型的国际编辑和策划人员非常稀缺的。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的联系也是日益紧密,我们的编辑和策划人员被要求要熟悉各种版权法,才能够把握国际图书贸易的消息。
最后,比较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想必不少人在儿时都有一个非常讨厌的“朋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仅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追赶上他。也就是说,自己的努力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这就促使人们在长大后,遇到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嫉恨感便油然而生了。
嫉恨感、不平衡感是人心里的“雾霾”,一天不将这雾霾扫除,你就无法真正开心。
摘自《别让受害者心态害了你》
标签:自己的论文; 父母论文; 编辑论文; 的人论文; 他们的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幸福》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