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癫痫论文-柴长凤,张秀天,毕晓莹

卒中后癫痫论文-柴长凤,张秀天,毕晓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卒中后癫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卒中,癫痫,癫痫发作

卒中后癫痫论文文献综述

柴长凤,张秀天,毕晓莹[1](2019)在《脑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后癫痫约占60岁以上新发癫痫的50%,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中风后幸存者的增加,罹患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预计也将增加。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不仅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同时选用的抗癫痫药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远超治疗所带来的获益,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依据和可靠指南。本文将从定义及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世界临床药物》期刊2019年10期)

贾丽娟,陈鹏,鱼丽萍,王沛[2](2019)在《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卒中治疗及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癫痫发作时昏迷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相关蛋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改良Bathel量表(MBI)评分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癫痫发作程度和发作时昏迷状况,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疾病归转,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燕芳,余年,梁雪,马海燕,狄晴[3](2019)在《卒中后癫痫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卒中后癫痫(PSE)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PSE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是否达至少1年无发作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将PSE患者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PSE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2例PSE患者,其中59例(57.8%)预后好。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部位累及皮质的患者在预后差组中明显增多,与预后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部位累及皮质是PSE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7.72, 95%CI:3.11~19.13,P<0.001)。结论 PSE预后较好,卒中部位累及皮质的PSE患者癫痫控制不佳。(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爽[4](2019)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分析。方法 2017年9月到2018年10月医院在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当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针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进行分析,探究视频脑电图特征和表现情况。结果迟发型癫痫中的脑梗死发生率60.87%,明显的高于早发型癫痫中的脑梗死发生率39.13%,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型癫痫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的低于早发型癫痫,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中的临床特征与视频脑电图的探究中,选取的患者中,发作的时间与类型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癫痫发生率是不尽相同的,但是视频脑电图主要是癫痫样放电。(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0期)

张珊珊,季一飞,张翼,屈战利,周华勇[5](2019)在《拉莫叁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拉莫叁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拉莫叁嗪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拉莫叁嗪治疗,疗程共3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药物不良反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HAMD、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MMSE评分及BI指数高于治疗前(P <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叁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癫痫再发风险,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0期)

刘燕,张羽康,陈永敏,涂林芝,李松容[6](2019)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post-ischemic stroke epilepsy,PISE)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1年,根据PISE诊断标准,纳入PISE患者111例作为PISE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缺血性脑卒中后无癫痫发作111(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张羽康,刘燕,陈永敏,刘惠,李鸽[7](2019)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影响缺血性卒中后癫痫(post-ischemic stroke epilepsy,PISE)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PISE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早期癫痫发作及神经影像学等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规范的抗癫痫治(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李艳,狄政莉,朱旭蓉,郑雪娇,高晓宇[8](2019)在《卒中后癫痫和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作为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幸存者残疾甚至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而他汀类药物作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性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脑保护作用。目前有关PSE的研究以及他汀类脑保护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包括PSE的流行病(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王玲娇,周春华,王建欣[9](2019)在《HPLC-MS/MS法同时测定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 ,并用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XB-C_(18)(50.0 mm×3.0 mm,2.6μm),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量:0.4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内标为咖啡因,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结果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分别在10.00~200.00和1.00~60.00μ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分别为10.00μg·m L~(-1)和1.00μg·m L~(-1),平均回收率均在90%以上,日间、日内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5%,稳定性良好。用该方法测定20名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样,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血药浓度分别为52.38~102.62和14.37~42.52μg·m L~(-1)。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浆中的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浓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仲启帆,陈应柱[10](2019)在《卒中后癫痫与认知心理问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卒中和癫痫都是全球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问题,因此卒中后癫痫也可能出现认知心理问题,除了影响患者自身的健康外,也会对患者的家庭造成重大影响,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卒中后癫痫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将来的探索提供思路。1卒中(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1期)

卒中后癫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卒中治疗及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癫痫发作时昏迷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相关蛋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改良Bathel量表(MBI)评分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癫痫发作程度和发作时昏迷状况,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疾病归转,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卒中后癫痫论文参考文献

[1].柴长凤,张秀天,毕晓莹.脑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9

[2].贾丽娟,陈鹏,鱼丽萍,王沛.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3].张燕芳,余年,梁雪,马海燕,狄晴.卒中后癫痫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

[4].李爽.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分析[J].智慧健康.2019

[5].张珊珊,季一飞,张翼,屈战利,周华勇.拉莫叁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

[6].刘燕,张羽康,陈永敏,涂林芝,李松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7].张羽康,刘燕,陈永敏,刘惠,李鸽.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8].李艳,狄政莉,朱旭蓉,郑雪娇,高晓宇.卒中后癫痫和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9].王玲娇,周春华,王建欣.HPLC-MS/MS法同时测定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的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10].仲启帆,陈应柱.卒中后癫痫与认知心理问题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9

标签:;  ;  ;  

卒中后癫痫论文-柴长凤,张秀天,毕晓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