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健1范海健2包丽平3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CT-MR室安徽巢湖238000;2.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08;3.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浙江奉化315500
【摘要】目的对肋骨骨折经64排螺旋CT动态观察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为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接收的肋骨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动态观察,部分病例经图像后处理获得薄层轴位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图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初诊时共计有42根肋骨骨折,动态观察扫描后共检出66根肋骨骨折,新检出22根肋骨骨折.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动态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应用价值较高.【关键词】64排螺旋CT;动态观察;肋骨骨折;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60-01
肋骨骨折在骨外科的临床诊疗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临床中最常见的检验方法是X线平片,但是如果肋骨呈线性骨折或者没有明显的骨折端错位,X线平片此时就很难发现肋骨骨折的特征,无法确诊,最终导致误诊或漏诊[1].特别是在斗殴、工伤意外或交通事故导致的肋骨骨折中,准确诊断除了对于临床治疗有帮助,对伤残的鉴定,减少因漏诊引起的医患纠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多层螺旋CT的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开始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为肋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为了探讨64排螺旋CT动态观察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对20例患者进行了如下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接收的2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本组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为55.5岁.从骨折原因来看,均有胸部外伤史,其中有13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4例为他人暴力击伤,3例为行走滑跌伤.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动态观察,具体操作如下:采用GE64排LightSpeet螺旋CT机作为主要仪器,对患者两侧的全部肋骨范围进行扫描.将扫描的相关参数设置为:90毫安、120千伏,0.6毫米的准直宽度,328毫米显示野,0.625毫米后重建层厚度,间隔的距离为0.625毫米.将检测的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其中10例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然后根据临床的实际需求对角度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最佳图像效果,构建肋骨的三维效果,对肋骨损伤的主要部位、严重程度和主要类型等内容进行观察[2].2结果2
.1基本结果本组20例患者,初次扫描其中有17例能完整显示出肋骨骨质结构和骨折的主要部位、形态和程度,且图像质量清晰,完全符合临床诊断需求.另3例因患者病情较重,部分扫描层面有呼吸移动伪影.20例患者初次共检出42根肋骨骨折.经动态复查,新检出22根肋骨骨折,其中有5例新检出的肋骨骨折病例在首次扫描时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未被发现,病灶处骨密度无异常,肋骨内外板骨皮质完整且并无走行弧度异常,2至3周后复查病灶处显示为线状致密影,对比初检图像可以诊断为肋骨骨折.
2.2肋骨骨折情况经诊断,本组20例患者经CT动态复查后新检出22根肋骨骨折.在新检出的肋骨骨折中,有10根肋骨骨折表现为有明显的骨折线,部分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占肋骨骨折总数的15.15%,另有5根肋骨骨折表现为局部骨皮质扭曲,占肋骨骨折总数的7.58%,另有5根骨折仅表现骨松质内线状致密影,占肋骨骨折总数的7.58%.3讨论胸部外伤在普外科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X线平片检查、X线透视检查和CT扫描检查是临床中用于检验的三种方法[3].其中胸部X线平片检查因为包含气肺组织与肋骨,在细密度上具有良好的差异性,所以能较好的显示肋骨的形态及骨质结构,是诊断肋骨骨折最常用也是最简单实用及比较经济的检查手段.但是由于人体胸部的组织很多都重叠在一起,一些细微的骨折很可能被其他组织遮盖,不容易被发现.再加上肋骨呈弓形结构,而且比较单薄,在拍片时大部分肋骨都没有办法贴近胶片,肺不张、液气胸、纵隔气肿、心包积液、肺挫伤等因素,会对肋骨骨折的显示造成一定的影响[4].CT轴位扫描,具有不受部位厚薄、组织重叠、体位及投照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可以显示一些平片漏诊的骨折病例.但是由于扫描层厚、层距、患者呼吸或者躁动导致移动伪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常有漏诊及误诊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多,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对于工伤评残、纠纷、事故伤残鉴定的标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例新检出的22根肋骨骨折,旨在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和胸部平片比较,螺旋CT扫描速度快,是无间断的容积扫描,患者无须变换体位,就能获得理想的图像,容易为患者所接受[5].其中的VR是指对全部容积数据进行遮盖成像,可以非常直观的反映出肋骨骨折的位置、程度和范围,并且能够全方位的观察骨折线的基本情况.MPR则是指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任意旋转,对骨折的观察更为细致和准确[6].不同时间段CT扫描检查可影响肋骨骨折的诊断.部分病例常在骨折一周后,因呼吸运动或搬动使骨折断端轻微移位使骨折征象表现明显.在肋骨不完全性骨折或完全骨折移位不明显时,可仅表现为一侧骨皮质轻度翘起、凹陷、皱褶或呈现不完整的透亮线影、致密影,甚至有时仅表现为肋骨走行弧度的异常而不出现明显骨折线,故部分极细微的骨折线及不完全性骨折等,只有薄层后重建及MPR才能发现.其中有5例新检出的肋骨骨折病例在首次扫描行薄层后重建、VR后处理并未发现,病灶处肋骨内外板骨皮质完整且无走行弧度异常,但2至3周后复查病灶处内外板骨皮质仍然光整,骨松质内显示为线状致密影,对比首次图像可以诊断为肋骨骨折.骨折愈合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血肿机化期,这一阶段血肿由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取代,此期需约2周.第二,原始骨痂形成期,即骨折基本已达临床愈合阶段,此期约需4~8周.第三,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改造成永久骨痂,一般需8~12周.对于需要做伤残鉴定的肋骨骨折患者,需动态行多层螺旋CT扫描,更有利于检出不易发现的细小骨折.患者屏气后扫描可以减少移动性伪影的影响,准确判定肋骨骨折的根数.应当在原始骨痂形成期以后复查,即外伤4周后复查对比.在本次研究中,在20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初检时均存在漏诊,经64排螺旋CT动态复查后全部确诊.上述结果表明,采用64排螺旋CT动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动态检查较初检单次扫描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可以明显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在外伤4周后复查,诊断率可以达到100%.特别是对需要做伤残鉴定的特殊人群,对于保护其合法权益,减少医患纠纷,应用价值较高.参考文献[1]李松.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4,31(06):89-90.[2]王寅,章林涛.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02):70-71.[3]张红军,常树勋,张向锋,等.6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06(17):65-67.[4]许春林,高雪梅,惠庆桃,等.6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08(06):899-900.[5]皮海峰,叶阳锋,王奋勇,等.64层螺旋CT在无错位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2,10(06):1006-1007.[6]刘五嵩,王庆兵,郭玉芳.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07(29):119-120.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第31卷综合二ClinicalMedicineofChina,December2015,Vol.31,No.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