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儿芹论文_杨微,王琦琦,赵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鸭儿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芽率,活性,多样性,化合物,定量,荧光,低温。

鸭儿芹论文文献综述

杨微,王琦琦,赵威[1](2019)在《鸭儿芹种子发芽率影响因子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鸭儿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蔬菜,由于发芽率低、发芽时间长等原因未能扩大栽培。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低温贮藏和变温催芽提早鸭儿芹种子发芽、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03期)

陈丽萍,韩明丽,赵根[2](2018)在《浙北地区鸭儿芹人工野化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林下仿生栽培、露地遮阳网栽培和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鸭儿芹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质地和色泽以林下仿生栽培为最佳;株高、株幅和产量以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为最佳。(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3期)

谢永刚[3](2018)在《鸭儿芹高效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鸭儿芹(图1)别名叁叶芹、山野芹菜、日本大叶芹、绿杆大叶芹、鸭脚板等,为伞形科鸭儿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株高30~90厘米,全株无毛。茎叉状分枝。基生叶及茎生叶叁出,叁角形,宽2~10厘米,中间小叶菱状倒卵形,侧生小叶斜卵形,边缘均有不规则的锐尖重锯齿,有时2~3浅裂;叶柄长,基部呈鞘状抱茎;茎上部叶无柄,小叶披针形。7~8月抽生50~60厘米长的花梗,伞(本文来源于《科学种养》期刊2018年07期)

陆俊[4](2018)在《鸭儿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鸭儿芹是一种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陕西省、云南省和湖南省等地区,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生蔬菜,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其嫩苗及嫩茎叶可作蔬菜,也可作为中草药治疗肺炎、皮肤毒疮等疾病,研究表明鸭儿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而黄酮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对于鸭儿芹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栽培,对于其活性成分的报道也集中在精油方面,关于其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的优化、所含黄酮类物质的分析鉴定和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采用微波辅助技术、超声波辅助技术和酶法辅助技术对鸭儿芹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大孔树脂确定了分离鸭儿芹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UPLC-ESI-MS/MS联用技术,对鸭儿芹不同提(萃)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了鸭儿芹不同方法提取(萃)物体外抗氧化、抗菌活性;采用脂多糖诱导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利用ELISA,RT-qPCR,Western blot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对鸭儿芹不同极性萃取物抗炎活性及抗炎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鸭儿芹的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鸭儿芹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超声波辅助和酶法辅助提取叁种方法在各自优化条件下黄酮得率分别为27.01±0.66,33.11±4.54和47.62±5.86mg/g。综合比较可知,叁种提取方法,酶法辅助提取黄酮得率远高于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得率,但用时较长,且工艺相对复杂和繁琐。活性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比酶法辅助提取更有利于鸭儿芹活性成分的释放和抗氧化、抗菌作用的增强。以大孔树脂比吸附量、吸附率、比解吸量以及解吸率为指标,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适大孔树脂LS-46D,通过动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其分离黄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分离条件为:上样液浓度5.07~6.02 mg/mL之间,吸附流速3.0mL/min,径高比1:6,先用蒸馏水洗至无色,再用70%的乙醇在洗脱流速为2.0 mL/min的条件下洗脱150 mL洗脱液,回收率达98.84%,纯度提高了3.5倍。(2)鸭儿芹不同提(萃)取物UPLC-ESI-MS/MS检测结果表明,鸭儿芹含有木犀草素、芹菜素、香叶木素3种黄酮和没食子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6种酚酸。其中木犀草素、芹菜素、对香豆酸和没食子酸、绿原酸是主要成分。所有样品中以乙酸乙酯萃取物、超声波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所含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木犀草素含量最多,其在这叁个样品中的含量分别达到了 106806.1,20267.9和5072.7μg/g。芹菜素含量居第二位高,分别在这叁个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3780.8,1346.0和1157.2μg/g。(3)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抗氧化能力μ与其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九种样品中,EAF的抗氧化能力最好,其DPPH,ABTS和还原力的IC50分别为0.08±0.05 mg/mL,3.62±1.36 μg/mL 和 0.44±0.11 mg/mL,接近对照品 Vc。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九种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EAF的抑菌效果最好,当EAF浓度在800 mg/g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了 21.13 ±0.16 mm,16.11±0.75 mm,17.15±2.05mm和20.78±0.03mm;其最低抑菌浓度(MIC),除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为50 mg/mL,其余叁种细菌均小于12.5 mg/mL。结合UPLC-MS/MS分析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片段是鸭儿芹主要的生物活性部位,且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对香豆酸等是鸭儿芹发挥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的主要活性成分。(4)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EAF)、石油醚萃取物(PEF)、正丁醇萃取物(NBF)叁个部位在浓度为20~100μg/mL时,水溶性萃取物(AQF)在浓度为 200~600 μg/mL 时对 LPS 诱导的小鼠 RAW264.7 细胞 NO、IL-1β、IL-6、TNF-α的释放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RT-qPCR、Western blot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鸭儿芹发挥抗炎作用的机理是通过抑制LPS诱导RA264.7细胞NF-κB的转录活化,下调IL-1β、IL-6、TNF-α mRNA产生及其蛋白质的表达而产生抗炎活性。结合活性成分分析可知其抗炎的主要成分是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对香豆酸等活性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安韬,张婷,梁杏梅[5](2018)在《鸭儿芹的化学成分及对Hep G2细胞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D101)、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色谱方法,对鸭儿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并参考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化合物结构,进而采用噻唑蓝(MTT)法,对鸭儿芹化合物抗Hep G2细胞活性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共从鸭儿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p-(acetylamino)phenol(1),辛酸甲酯(2),丁酸异戊酯(3),N,N-二甲基-苯并咪唑-2胺(4),5-羟基-1-(4-羟基-3-甲氧苯基)庚3酮(5),3,5二丁基六氢吡咯里嗪(6),(S)-4-(1-hydroxyallyl)phenyl acetate(7)。其中,化合物6对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9.1%。该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鸭儿芹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对Hep G2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8年04期)

宋留丽,王波,鲍士宝,尚贞子,丁鹏[6](2016)在《鸭儿芹嫩茎冷藏期间品质劣变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鲜鸭儿芹嫩茎挑选整理后于0℃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鸭儿芹中的酚类物质、酶活性、黄花率及木质素变化。结果显示:鸭儿芹中总酚含量低于一般的叶菜类组织,酚类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结合酚,游离酚含量在贮藏期间较为稳定,表明鸭儿芹酶促褐变程度较低;黄化是导致鸭儿芹贮藏期间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贮藏第3天开始出现黄化现象,贮藏结束时达到41.5%,丧失商品价值;鸭儿芹贮藏期间出现木质化现象,贮藏结束时木质素含量为入贮时的3.4倍,木质素的积累使鸭儿芹质地老化,食用品质下降。鸭儿芹贮藏中酚类物质的下降与黄化率的上升存在负相关关系(P=-0.6367),推测总酚含量增加会导致黄化率下降;鸭儿芹中POD活力极高,POD活力和木质素含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835 7),推测POD是导致鸭儿芹木质化的关键酶。(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6年08期)

刘洁霞,谭国飞,吴雪君,许瀛之,陈佳凯[7](2016)在《鸭儿芹异黄酮2'-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的温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野生鸭儿芹为材料,研究了与植物抗逆境胁迫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成员异黄酮2'-羟化酶(I2'H)基因对温度胁迫的应答和响应。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得到鸭儿芹异黄酮2'-羟化酶基因Cj I2'H,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 5 2 7 bp,可编码5 0 8个氨基酸,通过DNAMAN软件预测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270 9×10~5,等电点(p I)为4.80。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j I2'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植物间相对保守。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鸭儿芹在30℃处理下,叶柄中Cj I2'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且在24 h时达到峰值;10℃处理下,Cj I2'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高温处理。说明Cj I2'H基因表达与温度胁迫存在关联性,高温胁迫后该基因的表达响应大于低温胁迫。(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宋留丽,严帆,杨周生,郑翔宇,姜玉萍[8](2016)在《漂烫对鸭儿芹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热处理技术应用于鸭儿芹保鲜的可行性。[方法]以新鲜的鸭儿芹为材料,采用前期研究出的漂烫条件对鸭儿芹进行护色处理,研究漂烫前后及贮藏期间鸭儿芹品质和生理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漂烫能使鸭儿芹保持较好的色泽,降低鸭儿芹的失重率;漂烫还可以钝化鸭儿芹组织中的酶活,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大幅度降低;同时,漂烫也导致了鸭儿芹组织中的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大幅度减少。[结论]研究可为鸭儿芹的贮藏保鲜和商业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刘小慧,孙兵,娄玉霞,郭水良[9](2015)在《我国东部6个鸭儿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浙江磐安大盘山、临安清凉峰、临安昌化、金华北山双龙洞附近、金华北山朝真洞附近和上海奉贤(栽培)的6个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群体的70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9条筛选出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149条带,其中13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1.28%.基于ISSR标记计算了6个鸭儿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发现它们的Nei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71,Shannon信息多态性指数(I)为0.3086,Nm指数为0.3343.6个群体遗传分化系数Nm为0.5993,表明59.93%的遗传分化存在于群体间,40.07%的遗传分化存在于群体内,群体群体间的基因流为0.3237,表明供鸭儿芹群体之间基因流较小,遗传漂变已造成鸭儿芹群体之间较强的遗传分化.基于136个位点,构建了反映各样本间遗传亲缘关系的系统聚类图,结果表明,从70个样本中可以区分出5个类群,其中金华北山采的两个群体为一个类群,与地理位置有很强的对应性.因此,在今后的鸭儿芹引种栽培时,应注意从不同产地的鸭儿芹种源中进行引种,以丰富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屠娟丽,张平[10](2015)在《鸭儿芹发芽试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采收的鸭儿芹种子分别放在2℃冰箱及24.5℃恒温箱中浸种催芽15d后分别播于穴盘和苗床进行了试验,然后跟不浸种的种子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浸种有利于提高鸭儿芹种子发芽率、缩短鸭儿芹发芽时间。(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5年11期)

鸭儿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林下仿生栽培、露地遮阳网栽培和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鸭儿芹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质地和色泽以林下仿生栽培为最佳;株高、株幅和产量以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为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鸭儿芹论文参考文献

[1].杨微,王琦琦,赵威.鸭儿芹种子发芽率影响因子比较分析[J].现代园艺.2019

[2].陈丽萍,韩明丽,赵根.浙北地区鸭儿芹人工野化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

[3].谢永刚.鸭儿芹高效生产技术[J].科学种养.2018

[4].陆俊.鸭儿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5].刘安韬,张婷,梁杏梅.鸭儿芹的化学成分及对HepG2细胞毒性[J].广西植物.2018

[6].宋留丽,王波,鲍士宝,尚贞子,丁鹏.鸭儿芹嫩茎冷藏期间品质劣变机理初探[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

[7].刘洁霞,谭国飞,吴雪君,许瀛之,陈佳凯.鸭儿芹异黄酮2'-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的温度响应[J].江苏农业学报.2016

[8].宋留丽,严帆,杨周生,郑翔宇,姜玉萍.漂烫对鸭儿芹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

[9].刘小慧,孙兵,娄玉霞,郭水良.我国东部6个鸭儿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屠娟丽,张平.鸭儿芹发芽试验探讨[J].绿色科技.2015

论文知识图

鸭儿芹茎横切面详图(x400)鸭儿芹鸭儿芹叶横切面详图(×400)4土壤施硒对鸭儿芹POD活性的影...鸭儿芹-鸭儿芹鸭儿芹根横切面详图(×400)

标签:;  ;  ;  ;  ;  ;  ;  

鸭儿芹论文_杨微,王琦琦,赵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