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降水下天然草地浅层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及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封育12年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遮雨装置,对比分析了正常降水(100%降水)、50%降水和150%降水下0–30 cm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土壤团粒结构性状。结果表明:1)在0–10 cm土层,100%降水下> 3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比重显著高于50%降水和150%降水处理(P <0.05);10–20 cm土层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各降水处理下差异均不显著(P> 0.05);20–30 cm土层,> 3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比重在50%降水和150%降水处理下差异显著(P <0.05)。2)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正常降水的土壤粒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D)、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 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要低于50%和150%降水控制;在20–30 cm土层,随着降水的增加土壤D、MWD和GMD逐渐降低。3)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 3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极显著正相关(P <0.01),相关系数为0.43;其与<0.25 mm的团聚体极显著负相关(P <0.01),相关系数为0.49。综合分析认为,> 3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降水较为敏感,增加或减少降水均使土壤D、MWD和GMD增加。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婷,李建平,张翼,井乐,张茹
关键词: 浅层土壤,分形维数,水稳性团聚体,天然草地,土壤结构
来源: 草业科学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143),宁夏大学草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XYLXK2017A01)
分类号: S812.2
页码: 1935-1943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242K
下载量: 216
相关论文文献
- [1].耕作侵蚀对坡耕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和水分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1)
- [2].深耕和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3)
- [3].耕作方式对黄绵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8(03)
- [4].砒砂岩与沙复配土耕种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变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9(23)
- [5].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生地·熟地中土壤有机碳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1)
- [6].改良剂对粉砂质涂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和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5(01)
- [7].长期向上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1)
- [8].浙西3类石灰岩发育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J]. 土壤通报 2018(03)
- [9].红砂土团聚体的组成特点及其对改良剂的响应[J]. 江西农业学报 2019(10)
- [10].不同有机肥培肥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1)
- [1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04)
- [12].耕作对河套黄灌区典型盐碱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13].长期连作棉田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13(04)
- [14].季节性冻融对苹果梨园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9(03)
- [15].干旱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3(04)
- [16].稻草灰对滨海盐土改良的试验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05)
- [17].渭北旱塬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地土壤剖面物理性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7)
- [18].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3)
- [19].复垦模式对采煤沉陷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11)
- [20].不同覆盖材料及旱作方式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 [21].农林废弃物与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2].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08)
- [23].西双版纳橡胶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1)
- [24].干旱区长期施肥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及团聚体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3(10)
- [25].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中碳、氮分布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9(03)
- [26].浙西丘陵区水田改旱后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4)
- [2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4)
- [28].生物炭配施沼液对渗出液电导率、全氮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03)
- [29].天然沸石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5)
- [30].丛枝菌根影响植物抗旱性机理研究[J]. 现代食品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