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酮酸论文_刘巧利,杨套伟,周俊平,徐美娟,张显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乙酮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苯乙酮,扁桃,冰片,乙基,生物,脱氢酶,脱羧酶。

苯乙酮酸论文文献综述

刘巧利,杨套伟,周俊平,徐美娟,张显[1](2019)在《酶法高效转化苯乙酮酸合成L-苯甘氨酸》一文中研究指出L-苯甘氨酸是合成多种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主要通过化学法合成.利用蜡样芽孢杆菌来源的亮氨酸脱氢酶(LeuDH)催化苯乙酮酸的还原氨基化合成L-苯甘氨酸,并偶联甲酸脱氢酶(FDH)进行辅酶再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苯甘氨酸生物合成方法.结果表明,该辅酶再生体系可有效地用于L-苯甘氨酸的合成,且没有副产物残留,辅底物甲酸铵还可提供还原氨基化所需NH4+,随后对酶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最适转化条件为苯乙酮酸60 g/L,甲酸铵50.4 g/L,LeuDH 4 U/mL,FDH 2 U/mL,NAD+浓度0.14 g/L,p H 8.0以及30℃.在最优条件下,1 L的转化体系中,转化反应5 h,苯乙酮酸转化率达到99%,L-苯甘氨酸产量60.2 g/L,ee值>99%.本研究为L-苯甘氨酸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单、高效、经济的生物合成途径.(图8表4参27)(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唐存多,史红玲,和子涵,丁朋举,焦铸锦[2](2018)在《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用于苯乙酮酸的绿色生物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酮酸是化学合成中重要的合成砌块,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中间体,探索苯乙酮酸的绿色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包含D-扁桃酸脱氢酶Lh DMDH编码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为催化剂,考察了它在无辅酶和辅底物添加的条件下对D-扁桃酸生物转化的效果,并对催化产物进行了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实现了在无辅酶和辅底物添加条件下苯乙酮酸的生物合成,产物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45%和99%左右。成果也为外消旋扁桃酸的手性拆分及苯乙酮酸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葛军英[3](2016)在《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苯乙酮酸冰片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苯乙酮酸冰片酯,在比较了不同的温度、酸醇比、反应时间对该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后,确定了在此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酸醇比为1∶6时,温度为90℃的条件下反应2 h,得到其酯化率最高达78.5%。(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李培杰,易勇,胡丽,尹强,杜凯[4](2015)在《红菲绕啉对苯乙酮酸铕(Ⅲ)配合物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酮酸(HL)和红菲绕啉(Bath)为配体,合成了两种Eu(Ⅲ)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FT-IR和1H NMR对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两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Eu L3·x H2O和Eu L3Bath。当引入第二配体Bath,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由219℃(Eu L3·x H2O)提高到了293℃(Eu L3Bath),改善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同时,配合物荧光性能显着增强,主要表现在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增强,量子产率提高了9.02%,荧光寿命延长了3.01 ms。(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潘晓霞,李静静,何文森,李大力,贾承胜[5](2013)在《苯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静息细胞生物转化乙基香兰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ATCC12633)中的苯乙酮酸脱羧酶基因mdlC进行克隆,导入质粒载体pET28a中,将构建得到的重组质粒pET28a-mdlC转化于宿主细胞E.coliBL21(DE3),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ET28a-mdlC)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7 000的蛋白质条带。将E.coli BL21(DE3)(pET28a-mdlC)和E.coli BL21(DE3)(pET30a-mdlB)两株重组菌以混合静息细胞的形式作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各自胞内的重组酶对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乙基扁桃酸)脱氢氧化、脱羧合成乙基香兰素。未经优化,催化24 h后反应液中乙基香兰素的质量浓度可达1.94 g/L,且没有副产物产生。同时研究表明,该混合静息细胞重复使用3次能保持90%以上的催化活力,还有效缩短了反应时间。(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闵小平,向纪明[6](2011)在《苯乙酮酸冰片酯的合成及其诱导不对称Henry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乙氧基钛催化下,用天然丰产的冰片为手性源与苯乙酮酸乙酯进行酯交换得到含手性基团的苯乙酮酸冰片酯,苯乙酮酸冰片酯在冰片基的立体控制下与硝基甲烷缩合,主要得到2R-2-羟基-2-苯基-3-硝基丙酸冰片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诱导不对称Henry缩合反应效果,其e.e.值为56.5%,用IR1、H NMR1、3C NMR确认了合成物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1年02期)

刘云派,彭素红,彭鹏,王灵锋,陈建钗[7](2011)在《苯乙酮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与草酸单乙酯酰氯在无水叁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苯乙酮酸乙酯,工艺最佳条件为:n(草酸单乙酯酰氯)=0.18 mol,n(苯)∶n(叁氯化铝)∶n(草酸单乙酯酰氯)=6∶1.3∶1,反应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3 h,苯乙酮酸乙酯产率达96.21%,采用减压蒸馏可使产物纯度达95.58%.其产物结构经1HNMR、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向纪明[8](2010)在《苯乙酮酸薄荷醇酯与二乙基锌的不对称加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手性的α-叔羟基苯基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例如法呢基转移酶抑制剂、cocaine戒瘾药、M受体拮抗剂(S)-oxybutynin、防止鸦片成瘾的Wyeth药物制剂等都是由含手性的α-叔羟基苯基酸转化得到。而这些α-叔羟基苯基酸可用α-苯乙酮酸酯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加成得到。含手性的α-叔羟基苯基酸可(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0-10-22)

刘婷婷[9](2010)在《生物催化法制备苯乙酮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酮酸(PGA),又称苯甲酰甲酸,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本实验室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中克隆得到扁桃酸消旋酶的编码基因(mdlA)和扁桃酸脱氢酶基因(mdlB),己成功构建了可将扁桃酸转化为苯乙酮酸的重组表达菌株E.coli BL21 (DE3)/pEt30a (mdlA+mdlB),并且在IPTG诱导下有较高的表达量。本文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从该工程菌株的性质出发,对菌体培养条件进行系统优化,旨在获得高菌体密度的同时保证有较高的蛋白表达量;除获得高密度、高活力菌体外,提高苯乙酮酸产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转化工艺条件的优化。菌体只有在最适宜的转化条件下,才能表现最佳的转化活力,保证苯乙酮酸的产率实现最大化。具体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对重组菌的基本性质和诱导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选用乳糖代替IPTG作为诱导剂,采用摇瓶培养,相继确定了乳糖最适添加浓度为5g/L、添加时间4h、诱导培养时间8h、诱导前培养温度37℃,诱导培养温度30℃等一系列适合该工程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诱导条件。为获得高密度、高活力菌体,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对该重组菌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确定叁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碳、氮源浓度和pH值;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以菌体转化比活力(即蛋白表达量)为考察指标进行CCD试验设计,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叁个显着因素的最优取值,即碳源浓度6.34g/L,复合氮源浓度为13.56g/L,pH值为7.7。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最高响应值为18.5276 U/g。经五批次培养验证实验,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非常接近,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实际的培养条件。在对菌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成功获得高密度、高活力菌体后,为进一步提高重组菌转化苯乙酮酸的能力,对重组菌转化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终确定转化反应最适条件为:底物浓度为20g/L,细胞浓度为10g/L,磷酸体系浓度67mM, pH6.0,37℃,200rpm。在此条件下,转化比活力又有所提高,可达到20.5273U/g,转化反应进行8h即完成转化。通过上述对培养条件和转化条件的优化实验,当底物扁桃酸浓度为2%时,重组菌在8h可完全转化,与未经优化的原始条件相比,在底物浓度提高了1倍的同时转化反应时间缩短了40h。(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阮文兵,林美新,陈素华,许小平[10](2010)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手性生物转化中扁桃酸与苯乙酮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生物不对称转化发酵液中扁桃酸及苯乙酮酸含量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5m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内含6mmol·L-1四丁基溴化铵,NaOH调pH至7.0)(体积分数15∶8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为室温.扁桃酸与苯乙酮酸在0.5~20mmol·L-1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0.9997).二者的加样回收率均为96.5%~100.6%.当信噪比(S/N)为3时,二者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4和8μmol·L-1.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手性生物转化中扁桃酸与苯乙酮酸的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苯乙酮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苯乙酮酸是化学合成中重要的合成砌块,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中间体,探索苯乙酮酸的绿色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包含D-扁桃酸脱氢酶Lh DMDH编码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为催化剂,考察了它在无辅酶和辅底物添加的条件下对D-扁桃酸生物转化的效果,并对催化产物进行了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实现了在无辅酶和辅底物添加条件下苯乙酮酸的生物合成,产物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45%和99%左右。成果也为外消旋扁桃酸的手性拆分及苯乙酮酸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乙酮酸论文参考文献

[1].刘巧利,杨套伟,周俊平,徐美娟,张显.酶法高效转化苯乙酮酸合成L-苯甘氨酸[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

[2].唐存多,史红玲,和子涵,丁朋举,焦铸锦.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用于苯乙酮酸的绿色生物合成[J].化工学报.2018

[3].葛军英.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苯乙酮酸冰片酯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

[4].李培杰,易勇,胡丽,尹强,杜凯.红菲绕啉对苯乙酮酸铕(Ⅲ)配合物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能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

[5].潘晓霞,李静静,何文森,李大力,贾承胜.苯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静息细胞生物转化乙基香兰素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

[6].闵小平,向纪明.苯乙酮酸冰片酯的合成及其诱导不对称Henry反应[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

[7].刘云派,彭素红,彭鹏,王灵锋,陈建钗.苯乙酮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

[8].向纪明.苯乙酮酸薄荷醇酯与二乙基锌的不对称加成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0

[9].刘婷婷.生物催化法制备苯乙酮酸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10].阮文兵,林美新,陈素华,许小平.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手性生物转化中扁桃酸与苯乙酮酸[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论文知识图

双补料控制的典型苯乙酮酸还原过...酵母转化苯乙酮酸随不同发酵时间...双补料控制的典型苯乙酮酸还原...苯乙酮酸标准品的紫外光全波长扫...最优化条件下扁桃酸和苯乙酮酸的...酵母FD11b催化还原底物苯乙酮酸合...

标签:;  ;  ;  ;  ;  ;  ;  

苯乙酮酸论文_刘巧利,杨套伟,周俊平,徐美娟,张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