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对比论文_张千友,刘巧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收益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益,主粮,成本,经营性,债券,农场,建设用地。

收益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张千友,刘巧茹[1](2019)在《马铃薯与叁大主粮成本收益对比研究——兼论“镰刀弯”地区马铃薯替代玉米可行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1-2014)提供的数据资料,采用成本收益分析,研究认为:同样一亩土地上,种植马铃薯的产值要高于其他叁大主粮,并且相对稳定;近10余年间,种植马铃薯成本利润率与叁大主粮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如果销路顺畅,价格稳定,马铃薯在"镰刀弯"地区替代玉米,具有可行性;但近年来马铃薯生产面临人工成本、种薯成本上升,成本利润率下降等问题,急需建立健全产业扶持政策。(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晶晶[2](2018)在《基于经济周期的中美股市收益与波动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市场间的资本流动与信息传递机制日益加强,各国股市间的联动趋势、溢出效应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两国股市的走势和关系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所以分析并比较两国股市的收益与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股市和中美股市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选取了2005年4月8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沪深3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反映中美股市的代理变量,在剔除了中美股市交易日不重迭的数据之后,获取了共计2877组日度数据、572组周度数据和135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其次,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和沪深300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变化,将上述时间内的中美股市划分为“繁荣期”、“收缩期”和“复苏期”,并分别对这3个阶段内的中美股市的收益与波动及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具体地,分析了以日、周、月为时间跨度的收益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与峰态特征以及中美股市收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繁荣期”和“复苏期”,以日、周、月为时间跨度的中国股市平均收益均大于美国股市,而“收缩期”的平均损失也均大于美国股市;在3个阶段内,中国股市的波动都大于美国股市;随着收益率时间跨度的增大,中美股市的平均收益和收益的波动区间都越来越大;中美股市的日收益率都具有左偏和尖峰的特征,而且美国股市的左偏和尖峰特征比中国股市更加明显;中美股市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但不同阶段的相关程度有所差异,“繁荣期”的显着性最弱,“收缩期”的影响方向不固定,“复苏期”多为正向相关。再次,分别对3个阶段的中美股市日收益率序列构建了相应的ARMA模型,基于模型的残差项对比了中美股市的风险。结果表明,中美股市的波动性风险差异都比较大,但中国股市的总体风险要大于美国股市;两国股市在“收缩期”的风险均大于“繁荣期”和“复苏期”,也就是说在金融危机期间,股市收益的波动性更大,风险也更加难以预测。然后,构建了EGARCH模型,基于模型参数比较了不同阶段的中美股市杠杆效应大小。结果表明,各个阶段的中美股市均存在显着的杠杆效应,也就是利空消息会比利好消息带来更大的冲击;总体上美国股市的杠杆效应大于中国股市,中美股市在“复苏期”的杠杆效应均大于“收缩期”和“复苏期”,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股市的做空机制比中国股市更完善。最后,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期望为今后研究此类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王湃,刘梦兰,黄朝明[3](2018)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重构研究——兼与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格局是联动改革的主要抓手。基于H省W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实践,仿真模拟农户个体选择行为分化及与政府间的博弈,在评价W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基础上,重构"入市"收益分配格局,探索两项改革的联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在策略选择中表现出"理性经济人"特征。农民参与入市改革的意愿较强,对土地征收则表现消极,两者收益分配存在差距导致农民选择分化。(2) W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社会和生态效益有待提高,国家、集体和农民共享社会和生态效益,理应共同承担支付成本。(3)以W市城镇规划区内商业用途入市地块为例,调整"入市"改革中国家、集体和个人收益分配比例,政府提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比例增至31%~37%之间,则"入市"和"征地"收益比控制在[1. 42∶1,1. 58∶1]区间内,能够实现大体平衡。研究得出结论:树立改革底线思维,建立"入市"和"征收"改革中的信任机制和"反哺"机制,可推动两项改革联动运行。(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谢保鹏,朱道林,陈英,裴婷婷,晏学丽[4](2018)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对比研究: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种模式不同主体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差异,本文定性分析了2种模式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并选择已有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案例的试点区定量测算了2种模式增值收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主要通过简化交易环节、减少交易主体以及改变政府定价机制等措施建立了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实现土地增值收益;2)征收模式下农民集体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比例约为23%,而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在政府收取较高的土地收益调节金时,农民集体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水平为20%~85%,而在政府收取较低的调节金时,农民集体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水平为70%~95%;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下农民集体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均高于政府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增加了农民收益.(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汪进[5](2018)在《基于碳限额条件下供应链减排前后收益情况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具有偏好和政府对企业实施碳限额政策的条件下,通过单位产品碳排量的净化率将商品市场和碳交易市场联系起来,研究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零售商决定最佳订货量,制造商决定批发价格和单位产品碳排量净化率的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只要制造商实施减排策略,就能使制造商的利润增加.零售商在不付出任何减排成本的情况下"搭便车"随之提高了利润,并对最优单位产品碳排量的净化率的选择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鲍茜茜[6](2018)在《中美跨国企业收益类新闻稿的元话语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类新闻稿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作用重大,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焦点。然而,关于收益类新闻稿的研究在中国却并不多见。本研究将立足于相关语言理论,并基于自建封闭语料库,通过结构描述和对比分析,系统分析中美跨国企业英文收益类新闻稿的元话语分布结构。本文基于Hyland(2005)的元话语模型,并应用语轮结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来自20家中国跨国企业和20家美国跨国企业的40份英文收益类新闻稿,内容涉及数量特征、结构差异、文体特征和劝说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就整体而言,中美的英文收益类新闻稿中元话语资源的数量、类型和分布等级都较为相似,同质性强,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表明中国企业的收益类新闻稿在元话语方面符合国际体例并且接近美国企业的收益类新闻搞的元话语使用特点。此外,中国企业的收益类新闻稿撰写者能够根据各个语轮的交际目的、结合企业自身在美国市场的特殊情况而灵活运用元话语,以达到与读者互动沟通的目的。另一方面,就具体语轮而言,中国企业的收益类新闻稿中元话语的分布与美国企业的收益类新闻稿有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前者以引导式元话语为主导,而后者则以互动式元话语为主导。进一步的修辞功能分析发现前者主要追求理性诉求,而后者主要寻求情感诉求。另外,中美企业的收益类新闻稿中的差异也可能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中国企业的收益类新闻稿中误把副词用作连接词。本研究有利于帮助中国跨国企业恰当地运用元话语资源,更好地呈现其财务业绩,同时也提高商务写作,加强商务沟通。(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李逸康,骆新燎,张镡壬,刘红光[7](2018)在《南京市生态型和生产型农场成本收益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南京市江宁区的时间农场、浦口区的花旗农场和新民农场为案例区,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以上3个农场的市场生存能力;结合南京市发展现状与规划以及3个农场的生存障碍,重点阐释南京市生态型农场和生产型农场的生存现状和未来方向,为今后南京市相关行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合理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艳[8](2017)在《市政收益债:中美对比与经验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的成功发行,中国版市政收益债进入了探索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是市政债运行最为成熟和规范的国家。本文对中美市政收益债进行了对比分析,梳理归纳了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管理的主要经验,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期刊2017年11期)

赫广迅,康剑南[9](2017)在《600 MW亚临界机组增设0号高压加热器理论收益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较低的实际情况,给出增设0号高压加热器(简称0号高加)以提高部分负荷运行经济性的技术方案,并结合某国产600 MW亚临界机组增设0号高加后的试验效果与理论收益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设置0号高加后部分负荷热耗收益情况,并对年利用小时数较低地区的火电机组是否设置0号高加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7年08期)

孙文[10](2017)在《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牛奶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奶牛养殖具体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对实现规模化和精细化奶牛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的成本及收益,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7年14期)

收益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市场间的资本流动与信息传递机制日益加强,各国股市间的联动趋势、溢出效应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两国股市的走势和关系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所以分析并比较两国股市的收益与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股市和中美股市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选取了2005年4月8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沪深3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反映中美股市的代理变量,在剔除了中美股市交易日不重迭的数据之后,获取了共计2877组日度数据、572组周度数据和135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其次,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和沪深300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变化,将上述时间内的中美股市划分为“繁荣期”、“收缩期”和“复苏期”,并分别对这3个阶段内的中美股市的收益与波动及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具体地,分析了以日、周、月为时间跨度的收益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与峰态特征以及中美股市收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繁荣期”和“复苏期”,以日、周、月为时间跨度的中国股市平均收益均大于美国股市,而“收缩期”的平均损失也均大于美国股市;在3个阶段内,中国股市的波动都大于美国股市;随着收益率时间跨度的增大,中美股市的平均收益和收益的波动区间都越来越大;中美股市的日收益率都具有左偏和尖峰的特征,而且美国股市的左偏和尖峰特征比中国股市更加明显;中美股市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但不同阶段的相关程度有所差异,“繁荣期”的显着性最弱,“收缩期”的影响方向不固定,“复苏期”多为正向相关。再次,分别对3个阶段的中美股市日收益率序列构建了相应的ARMA模型,基于模型的残差项对比了中美股市的风险。结果表明,中美股市的波动性风险差异都比较大,但中国股市的总体风险要大于美国股市;两国股市在“收缩期”的风险均大于“繁荣期”和“复苏期”,也就是说在金融危机期间,股市收益的波动性更大,风险也更加难以预测。然后,构建了EGARCH模型,基于模型参数比较了不同阶段的中美股市杠杆效应大小。结果表明,各个阶段的中美股市均存在显着的杠杆效应,也就是利空消息会比利好消息带来更大的冲击;总体上美国股市的杠杆效应大于中国股市,中美股市在“复苏期”的杠杆效应均大于“收缩期”和“复苏期”,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股市的做空机制比中国股市更完善。最后,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期望为今后研究此类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益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千友,刘巧茹.马铃薯与叁大主粮成本收益对比研究——兼论“镰刀弯”地区马铃薯替代玉米可行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李晶晶.基于经济周期的中美股市收益与波动的对比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8

[3].王湃,刘梦兰,黄朝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重构研究——兼与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对比[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谢保鹏,朱道林,陈英,裴婷婷,晏学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对比研究: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汪进.基于碳限额条件下供应链减排前后收益情况对比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8

[6].鲍茜茜.中美跨国企业收益类新闻稿的元话语对比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7].李逸康,骆新燎,张镡壬,刘红光.南京市生态型和生产型农场成本收益对比[J].安徽农业科学.2018

[8].李艳.市政收益债:中美对比与经验借鉴[J].国际金融.2017

[9].赫广迅,康剑南.600MW亚临界机组增设0号高压加热器理论收益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7

[10].孙文.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对比[J].农业与技术.2017

论文知识图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自私节点比例和总预期收益对比修正A、C合同参数后的供应链各成员收3.8合作博弈中不同Broker的#~叁种模型在置信水平为95%和99%下的期...Multi-Agent仿真前后的企业收益对

标签:;  ;  ;  ;  ;  ;  ;  

收益对比论文_张千友,刘巧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