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碰撞与融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李有来,理论与创作,书学,虞晓勇,书体,书家,中国书协,胡崇炜,傅亚成,《兰亭序》
碰撞与融汇论文文献综述
赵紫文[1](2019)在《融汇与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7名书法同好齐聚北京,共同参加由中国书法出版传媒开设的首届理论与创作研修班课程。此次研修班从教学理念到课程设置,再到具体细节都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创新与独特性,体现出了组委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师资专家的配备上看,有美院类(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报》期刊2019-02-12)
王志华[2](2013)在《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谈美术鉴赏课堂有效对话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是一种沟通活动,在美术鉴赏课上和学生展开有效对话和沟通要注意构建平等的对话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选择跟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能引起共鸣的话题,避免陷入对话教学误区,并对"无效对话"和"低效对话"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中)》期刊2013年12期)
宋守文[3](2012)在《智慧碰撞是灵感的融汇》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与碰撞,是玩耍中的"碰碰车",是善意的接触,碰撞者可以相互享受精神刺激,可以使人更加领会宽容,心理更加亲近。当今,"孤胆英雄"的时代已经远去,在通往科学未来的大道上,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各种力量交汇一起,共同支撑起未来大厦的建造。(本文来源于《中国培训》期刊2012年01期)
卜大炜[4](2010)在《融汇 碰撞 交流 传承——记“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音乐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8月1日晚,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暨音乐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会议厅隆重举行。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有"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之称,当晚的音乐会如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样,大型多媒体音乐舞蹈晚会"五彩丝路"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汇的主题。(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教育》期刊2010年10期)
朱恒夫[5](2010)在《中西方戏剧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汇——论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剧目的改编》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自上个世纪中叶,就开始改编西方戏剧的剧目。1942年10月,袁雪芬领衔的越剧团在上海大来剧场上演了根据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情天恨》。1936年,傅金香领导的越剧团在上海龙门大戏院演出了根据莎士比亚的(本文来源于《戏曲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钟克勋[6](2009)在《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11月29日,首届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本校召开。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莅蓉,共同研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目标,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适应民(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09年01期)
尹小宁[7](2003)在《更生与历炼》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画演进中最突出也是最显成就的部分。这个在中国画领域中最具有表现力和趣味性的绘画形式,经过了一百年的历炼之后,终于超出山水、花鸟画而占居了主要位置。她是经过了怎样的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并且对未来的水墨人物画具有怎样的启示?跨入21世纪的初始,分析与理清水墨人物画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价值。 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变革是以引入西方写实绘画为导火索的,并且她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与西方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个不断碰撞与融汇的过程。本文从绘画的角度,站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上,对笔墨与造型、构图、色彩叁大绘画元素进行分析各自在不同时期与西方绘画的碰撞与融汇,从而完成水墨人物画向现代化的转型。 笔墨与造型的关系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所有20世纪关于中国画的论争,几乎都是围绕着水墨人物画处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展开的,即在引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体面造型后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平面造型的矛盾与兼容,这是一个不断碰撞与融汇的二律背反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特殊的文化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个阶段性很强,又非常清晰完整的更生与历炼的过程,其中每个时期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们对时代审美气息与个人气质的敏感把握及对笔与造型兼容的实践与努力为水墨人物画的笔墨与造型向现代化转换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他们具体作品的分析,可较明了的把握这一过程的脉络,从而更客观的理解与评价20世纪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得与失。 相较于笔墨与造型,构图的发展与演炼就显得没有形成那么自然的阶段性,由于古代水墨人物画的构图基本还归属于山水、花鸟画的构图形式,还未形成独立的、统一的程式与规律,因此构图上对西方绘画的借鉴与运用就不显得那么尖锐与困难,更是由于几位突出的艺术家的贡献,如林风眠、周思聪等,使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构图拓展了空间,为迈向21世纪的当代水墨人物画构图奔向自由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对作品构图的分析就显得具象而富有逻辑。 水墨人物画的色彩一向是一个既被忽视又非常敏感的话题。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色彩观——哲学色彩观。这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所面临的困难与困惑。在精神上乃至在技术材料上的难以解读,我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走色彩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尽管 更生与历炼有些画家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并获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并不说明水墨人物画对色彩解读的绝对成功。 水墨人物画在20世纪经过西画体面造型的植入而生发碰撞与融汇和回归传统笔墨本体意识的反复磨砺之后,应该进入一个更加理智、冷静、灵活、开放的多样发展时期。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绘画的实践不能脱离其时代性,漠视对当代人物形与思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寻找新的表现方法,拓展新的表现语言,把传统的绘画语言文本转换为现代的绘画语言文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4-24)
姜波[8](2001)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汇——许地山小说《玉官》重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官》是许地山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目前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不够且评价歧异较大。本文认为 ,作为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 ,特别是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的小说 ,《玉官》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1年05期)
郑德弟[9](1996)在《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汇──中法关系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汇──中法关系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郑德弟1995年10月6至9日,杭州大学在董建华文史哲基金会资助下举办了中法关系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巴黎第八大学、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和世界史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1996年01期)
碰撞与融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学是一种沟通活动,在美术鉴赏课上和学生展开有效对话和沟通要注意构建平等的对话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选择跟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能引起共鸣的话题,避免陷入对话教学误区,并对"无效对话"和"低效对话"的原因进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碰撞与融汇论文参考文献
[1].赵紫文.融汇与碰撞[N].中国书法报.2019
[2].王志华.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谈美术鉴赏课堂有效对话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3
[3].宋守文.智慧碰撞是灵感的融汇[J].中国培训.2012
[4].卜大炜.融汇碰撞交流传承——记“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音乐会[J].中国音乐教育.2010
[5].朱恒夫.中西方戏剧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汇——论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剧目的改编[J].戏曲研究.2010
[6].钟克勋.思想的碰撞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
[7].尹小宁.更生与历炼[D].山东师范大学.2003
[8].姜波.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汇——许地山小说《玉官》重评[J].学术论坛.2001
[9].郑德弟.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汇──中法关系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世界历史.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