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角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角膜,视力,感染性,手术,眼科,波士顿,临床试验。
人工角膜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欧旭江,实习生,莫茵述[1](2020)在《国产人工角膜移植临床试验在华南首获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日报讯 (记者/欧旭江 实习生/莫茵述)一个多月来,连续5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功进行了人工角膜移植术。目前,他们已全部复明。这是华南地区首次进行国产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广州也是这一手术在全国6个临床试验点之一。这意味着(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20-01-01)
张逸雯,顾泳[2](2019)在《自主研发人工角膜投入临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实习生 张逸雯 记者 顾泳)近日,国内首款完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角膜在全国六家主要眼科中心开启临床协作研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作为长叁角地区的研究中心,于上周已成功实施了两例人工角膜移植复明手术。据(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11-16)
刘璐,严晶,黄绍辉,刘华[3](2019)在《2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二期柱镜植入伴自体耳软骨移植术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2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柱镜植入伴前部玻切及自体耳软骨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眼部及耳部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合理用药,有效提高了患者术眼视力,有效避免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9年05期)
张行,张毅,吴迪,高维奇,关立南[4](2019)在《人工角膜载体的体外构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壳聚糖(chitosan,CS)和蚕丝蛋白(silk fibroin,SF)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探讨不同比例的CS和SF共混膜的生物特性,为以后的角膜移植奠定基础。方法将SF和CS按体积比3:1和4:1混合,体外构建具有相应器官特征的角膜基质层;体外培养原代兔角膜基质及上皮细胞,检测细胞分布情况和载体膜片的物理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细胞表型和分布情况,CCK-8试剂盒测定载体膜片毒性,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形态和附着情况,将构建的膜片植入兔板层角膜中检测组织生物相容性。结果载体膜片的吸水率均在90%左右,明显强于天然角膜,抗拉力SF/CS 3:1组为0.90±0.02,SF/CS 4:1组为1.30±0.05,透光率均大于60%,且抗拉力和透光率随着CS含量增加而增强,但与天然角膜组织间仍存在差异。与载体膜片共培养的细胞在培养2周后,电镜下可见膜片上形成致密的细胞层,重构的板层角膜结构与天然角膜相似。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合成膜无明显毒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出的基质细胞形态与天然角膜相似。动物板层移植术后,裂隙灯观察载体膜片组术后半个月内充血消失,无明显的前房炎症反应,术后1个月拆线时无明显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病理组织未发现CD4+、CD8+、CD31+T细胞浸润。结论 CS-SF可以用于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的构建,这为重建角膜基质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孔天骄[5](2019)在《首例国产人工角膜手术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角膜盲不再是“绝症”!7月15日,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手术在山东省眼科医院由医院史伟云院长成功实施。如今手术已经近两周,患者术后恢复理想,已经达到脱盲标准。我国目前有角膜盲患者400万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以10万人的速度在递增。目前,使角膜盲患者(本文来源于《健康时报》期刊2019-07-26)
胥辉豪,金艺鹏,张迪,林珈好,曾皓然[6](2019)在《新型人工角膜材料板层移植犬高危角膜损伤病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新型人工角膜治疗犬高危角膜移植病例效果,使用新型人工角膜对一例本地犬进行了高危角膜损伤的板层移植手术,对相关操作进行分析讨论,并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显示,术后患眼角膜逐步恢复透明,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表明新型人工角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提供较好的光学效果,有望在小动物临床上广泛使用,为兽医眼表移植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胡健,黄一飞[7](2018)在《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术后角膜融解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角膜是严重角膜盲患者无法进行角膜移植时的最后选择。BostonⅠ型人工角膜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角膜,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展。然而人工角膜属于复杂手术,其效果远未达到理想程度。角膜融解是威胁BostonⅠ型人工角膜安全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就BostonⅠ型人工角膜术后角膜融解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处理措施等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燕,梅丽娜,葛梅,刘峰[8](2018)在《助视器应用对人工角膜植入术后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助视器在人工角膜植入术后低视力患者中的视觉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12~2017-01该院行人工角膜植入术后低视力患者30例,给予配戴助视器干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评价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17例患者配戴助视器有效,有效率为77. 3%(17/22),脱残率为63. 7%(14/22),阅读成功率为18. 2%(4/22)。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助视器可作为人工角膜植入术后低视力患者视觉康复手段,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8年10期)
崔雯雯,肖国蓓,龚小娜,黄国富[9](2018)在《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角膜作为最表浅和最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损伤,从而导致角膜盲。尽管目前角膜移植手术技术已非常成熟,但是由于供体紧缺,其风险性和局限性慢慢凸显出来。而人工角膜的出现成为角膜盲患者恢复视力的最终选择。包括"波士顿人工角膜"和"AlphaCor人工角膜"在内的生物合成人工角膜及半生物合成的"骨-齿型人工角膜"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叁类人工角膜制品,但其预后以及远期疗效仍有待大量临床数据证明。文章归纳了上述叁类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其手术适应证和术后并发症等。(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王剑锋,英志芳,徐康维,李长贵[10](2018)在《板层人工角膜辐照法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的建立及灭活效果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板层人工角膜钴-60照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用该方法对脂包膜病毒灭活效果进行验证。方法以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为指示病毒,将干燥的板层人工角膜浸泡在高滴度病毒液中,在2~8℃浸泡5 h,经剪碎、研磨等步骤后4℃放置12 h,确立角膜吸附和释放病毒的条件。之后,将吸附病毒并呈干燥状态的角膜以0、5、10、15、20、25 k Gy辐照剂量进行钴-60辐照,以确立的条件释放病毒并进行滴定,考察灭活效果。结果板层角膜在2~8℃浸泡5 h可吸附足量病毒;病毒滴度可达到4 lg值以上,满足病毒灭活验证的要求。样品经25 k Gy剂量钴-60照射后灭活PRV为2.75~3.25 lg TCID50/100μL,灭活后的样品在敏感细胞上盲传3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成功建立了板层人工角膜病毒灭活验证的方法,并验证采用钴-60辐照法对PRV有较好的灭活效果。(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人工角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实习生 张逸雯 记者 顾泳)近日,国内首款完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角膜在全国六家主要眼科中心开启临床协作研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作为长叁角地区的研究中心,于上周已成功实施了两例人工角膜移植复明手术。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角膜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欧旭江,实习生,莫茵述.国产人工角膜移植临床试验在华南首获成功[N].南方日报.2020
[2].张逸雯,顾泳.自主研发人工角膜投入临床[N].解放日报.2019
[3].刘璐,严晶,黄绍辉,刘华.2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二期柱镜植入伴自体耳软骨移植术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9
[4].张行,张毅,吴迪,高维奇,关立南.人工角膜载体的体外构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9
[5].孔天骄.首例国产人工角膜手术实施[N].健康时报.2019
[6].胥辉豪,金艺鹏,张迪,林珈好,曾皓然.新型人工角膜材料板层移植犬高危角膜损伤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2019
[7].胡健,黄一飞.BostonⅠ型人工角膜术后角膜融解综述[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
[8].李燕,梅丽娜,葛梅,刘峰.助视器应用对人工角膜植入术后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效果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
[9].崔雯雯,肖国蓓,龚小娜,黄国富.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8
[10].王剑锋,英志芳,徐康维,李长贵.板层人工角膜辐照法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的建立及灭活效果验证[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