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英杰[1](2013)在《荧光在稀土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研究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钕、钇和镧,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荧光分析法分别在无机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其次对荧光分析法在稀土元素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荧光分析法测定稀土元素的应用前景加以展望。2.文章建立了一种钕(Ⅲ)—CPB—荧光桃红荧光新体系,对微量钕进行了分析测定。文中讨论了实验的最佳条件: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反应介质,浓度为1×10-5mo1/L荧光桃红溶液4mL,1.0mL CPB标准液,实验的最佳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2mmin。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分别为0.03/s和45.95kJ/moo1。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7μg/mL,检出限为8.56×10-3μg/mL,可见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可用于钕铁硼合金中痕量钕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2.4%,样品回收率在95%~108%之间。3.在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存在下,痕量钇(Ⅲ)离子能显着提高钙黄绿素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钇(Ⅲ)的新体系。文中考察了荧光体系的光谱特征,研究了试剂用量、酸度、温度、时间及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和发射波长λem=492/512nm,钇(Ⅲ)的含量在0.04~2.0μ g/mL范围内与△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3842c+3.2648,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为0.023μ g/mL。此法用于醋酸铈中钇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4%-2.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103%。4.基于镧离子对过氧化氢氧化荧光素有较强的催化效果,建立了测定镧的新体系。文中确定了实验最佳条件:荧光素6.0×10-5mo1/L,过氧化氢5%,最合适酸度为pH6.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最佳反应时间为20min,温度为75℃。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20μg/mL,检出限为1.97×10-3μg/mL,可用于赤泥样品中镧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19%-0.45%。
刘文华[2](2011)在《稀土元素分析》文中提出对2001-2005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文献和某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放射化学和电化学法等。引用文献301篇。
尚永辉[3](2011)在《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客体识别是指主体(受体)对客体(底物)选择性的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发展到今天,主-客体化学的研究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以研究冠醚,环糊精等为基础的包合物化学,只要研究的内容涉及两个或者多个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实体或聚集体的化学,均可看成主-客体化学研究的范畴。主-客体化学现已成为化学中发展迅速、极富挑战性的新领域之一,主-客体化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在催化,分子或离子的分离,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依靠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和氢键等非共价键力相结合,隶属于主-客体化学研究的范畴。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阐明生物反应的机理,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在药物体外筛选、先导化合物的合成优化等相关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法,质谱分析法以及色谱分析法等。其中以光谱分析及其电学分析法最为普遍。论文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发展,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近年来各种药物分子与蛋白及其核糖核酸两种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应用光谱技术研究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论文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等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了水飞蓟素,刺芒柄花素,橙皮素,染料木素,白杨素,大豆甙元,木犀草素,芹菜素等8种黄酮药物分子;芦丁、橙皮甙、柚皮苷、葛根素和黄芩苷等5种黄酮苷药物分子以及新合成的2种白杨素磺化衍生物------白杨素-8-磺酸钠,白杨素-8-磺酸钙和十多种非黄酮类药物双嘧达莫,大黄酸,吲哚美辛,羟基喜树碱等共计30余种药物小分子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这30余种药物分子与BSA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荧光猝灭类型,相互作用力方式,结合位点数,结合距离等信息。此外,实验采用△λ=15 nm和△λ=60 nm的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这些药物小分子的加入对牛血清白蛋白微观构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结构相似或相近的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信息的差异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探索了不同官能团以及官能团位置对相互作用信息的影响;对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分析。2.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论文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白杨素,大豆甙元两种药物小分子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实验探讨了不同缓冲体系,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扫描速率,离子强度等实验条件分别对两个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对白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大豆甙元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分析,求算了白杨素,大豆甙元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结合常数,结合数等信息。3.应用光谱技术研究药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论文在pH值为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并辅以粘度法等技术,以吖啶橙(AO)作为探针试剂研究了芹菜素,羟基喜树碱两种药物分子分别与核糖核酸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并分别对芹菜素和羟基喜树碱这两种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作用力类型,结合模式,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力常数,结合比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4.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药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分别研究了美托拉宗,白杨素,大豆甙元三种药物分子分别与核糖核酸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扫描速率,离子强度等条件对美托拉宗,白杨素以及大豆甙元分别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美托拉宗,白杨素以及大豆甙元分别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分析,求算了各自相互作用过程的结合常数,结合数等参量。5.主成分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主客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光谱学方法研究多种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选择以25种药物分子微观结构描述符数据为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了药物分子结构和药物小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类型,药物分子结构和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结合力方式等相互作用信息之间的预测模型。分别通过对5种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荧光猝灭方式,主要结合力等信息的预测,发现预测结果与光谱实验数据完全吻合。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所建立的分子结构描述符预测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主-客体相互作用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为研究各种药物分子在人体内的储存、传输和药理作用提供参考信息,为研究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高军彦[4](2009)在《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两类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是目前世界上消耗较多的药品,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应用广泛。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方面的认识误区造成自身抗生素的滥用和动物源食品的污染和残留。由于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畜禽粪尿排入环境,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因此,加强对环境中抗生素的监测分析已迫在眉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种新的分子发射光谱方法即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发展起来。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方法简便、仪器简单,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目前这一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纳米粒子、无机物和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和测定中,近几年来又把这一技术引入细胞、细菌、免疫分析等领域,显示了该方法极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了抗生素中的两类广谱抗生素,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以及它们的测定,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纳氏试剂-氧氟沙星体系和纳氏试剂-洛美沙星体系研究了纳氏试剂K2HgI4与氧氟沙星(OFLX)和洛美沙星(LMX)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5.5的B-R缓冲液中,单独的纳氏试剂或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本身的共振散射光十分微弱,纳氏试剂分别与OFLX、LMX作用形成疏水性较强的缔合物导致OFLX、LMX各自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显着增加,从而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沙星的RLS新方法。实验表明:在λex =λem =398nm处,OFLX共振光散射强度达到最大值且与OFLX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λex =λem =378nm处,LMX共振光散射强度达到最大值且与LMX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OFLX:0.10-6.50×10-6 mol/L, LMX:0.12-7.50×10-6mol/L;检测限:OFLX:3.27×10-8 mol/L, LMX:4.98×10-8 mol/L。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OFLX、LMX新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使用该方法对注射液中的OFLX和尿样中LMX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2.四苯硼钠-依诺沙星体系和四苯硼钠-加替沙星体系在pH=5.5的HAc-NaAc缓冲液中,依诺沙星、加替沙星分别与四苯硼钠作用形成疏水性缔合物,导致依诺沙星、加替沙星各自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剧烈增加,其最大RLS峰位于376nm处,在一定范围内,沙星的浓度与散射强度成正比,两种沙星的检测限分别为:7.83×10-8 mol/L (ENX)、7.65×10-8 mol/L (GFLX)。考察了它们的最佳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共存物质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对尿样中的依诺沙星和注射剂中加替沙星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3.碱性品红-羧苄青霉素二钠体系和碱性品红-氨苄青霉素钠体系本文研究发现,在pH=7.5的C-L缓冲溶液中,羧苄青霉素二钠、氨苄青霉素钠与碱性品红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从而建立了一个灵敏的测定CAR、AMP的RLS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最大RLS峰613nm处,青霉素浓度与共振光散射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灵敏度高,两种青霉素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0.3-40×10-6 mol/L和3.16×10-7 mol/L(CAR)和0.3-30×10-6 mol/L和2.37×10-7 mol/L(AMP),分别考察了它们的最佳反应条件,共存物质的影响等。并把该法用于尿样中CAR、AMP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4.异硫氰酸荧光素体系研究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的特性与形成机理。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FITC溶液的共振散射光显着增强。实验发现,随着溶液pH的增加,FITC溶液的RLS光谱与其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在强度大小、最大吸收峰位移上变化趋势一致。FITC的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有部分重叠,共振散射峰(505nm)介于荧光激发峰(488nm)与荧光发射峰(521nm)之间。在FITC溶液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图中,瑞利散射线与荧光等高线有部分相交。由光偏振实验,测得FITC共振散射光谱505nm处的偏振度P = 0.1986。上述实验结果揭示,FITC的共振散射光主要是共振荧光。共振光散射信号随pH值增大而增强的机理是FITC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双阴离子型荧光型体的形成。FITC的共振散射峰位于吸收曲线轮廓之中,共振光散射受光吸收的影响,因此,共振光散射信号强度随FITC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该研究工作对进一步研究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本文通过应用共振光散射光谱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抗生素残留分析法。本文研究的这些新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也对异硫氰酸荧光素共振光散射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张书然[5](2009)在《分子光谱法同时测定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分子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分子与电磁辐射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了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测量由此产生的反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及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具有分析速度较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尤其是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因其高灵敏和简便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光谱技术在处理复杂体系中多组分的同时测定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需要先经过繁琐的化学分离,然后分别测定。近年来兴起的混合物多组分不经分离直接同时测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分子光谱法多采用导数技术、偏振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及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等技术手段,以达到同时测定的目的。吩噻嗪类化合物主要作为抑制中枢、抗精神病药和抗组胺药及染色剂被广泛使用。论文工作以多种吩噻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围绕着RRS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荧光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以及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对其多组分混合物的同时测定及其分析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吩噻嗪类多组分混合物体系反应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提出了几种对多组分吩噻嗪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新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归纳如下:1.同多酸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在适宜的酸度条件下,3种同多酸钼酸铵(AM)、钨酸钠(ST)和偏钒酸铵(AV)均可与盐酸氯丙嗪(CPH)和盐酸异丙嗪(PMH)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RRS显着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但3种同多酸体系的灵敏度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钼酸铵体系(pH1.1)最高,偏钒酸铵体系次之(pH 5.20),钨酸钠体系最低(pH4.0)。故以钼酸铵为RRS探针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与钼酸铵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的最大RRS散射峰均在365 nm处,且2组分的RRS光谱强度具有加和性,其差异仅在于两RRS光谱强度随浓度的线性增幅不同,据此可建立双组分信号响应的两条同原射线的计量分析法,从而可对2种吩噻嗪类药物进行同时测定,其检出限(3σ)分别为4.5 ng·mL-1(CPH)和7.7 ng·mL-1(PMH),其线性范围均为0.03~2.4μg·mL-1。本文还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方法用于血清、尿样和非那根止咳糖浆中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的同时测定取得满意结果。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在适宜的酸度条件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均能与2种吩噻嗪类药物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且它们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其最大散射峰均位于276 nm,另在360 nm附近均有一个相对强度较低的散射峰;6种体系的散射强度(△IRR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CPH或PMH的浓度成正比。而且当CPH与PMH以1:1比例混和成系列不同浓度与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surfactant,AS)反应时,在276 nm处△IRRS在一定范围内也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表明它们的RRS光谱强度具有加和性,据此可建立混和物体系的标准曲线,进而可求得混和物的总量。研究还发现在CPH和PMH与3种AS反应时,CPH-AS体系散射强度均明显大于PMH-AS体系,因而可建立双组分信号响应的两条同原射线分析法。但3种AS体系的灵敏度却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其中含有芳环的SDBS体系的最灵敏,SDS体系次之,SLS体系最低。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以SDBS为ILRS探针的同原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2种吩噻嗪类药物,方法对2种吩噻嗪类药物的检出限(3σ)分别为8.3 ng·mL-1(CPH)和11.5 ng·mL-1(PMH),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3~3.6μg·mL-1和0.06~3.2μg·mL-1。本文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并以SDBS体系为例,讨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基于SDBS与CPH和PMH的离子缔合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2种吩噻嗪药物的新方法。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可用于药物制剂、非那根止咳糖浆和尿样中CPH和PMH的同时测定。3.偏最小二乘法(PLS)-胶束增敏荧光法同时测定多种吩噻嗪类药物的研究在pH为7.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盐酸氯丙嗪(CPH)、盐酸异丙嗪(PMH)和盐酸三氟拉嗪(TFPH)3种吩噻嗪类药物形成胶束体系,使其荧光显着增强。但3种吩噻嗪类药物的荧光光谱重叠严重,彼此干扰。为此,在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中引入了化学计量学技术,采集荧光光谱数据建立不同数学模型,如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回归(PCR)和经典最小二乘(CLS)等,用这些模型来分辨重叠光谱,并对它们的分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该三组分体系中,PLS模型的分辨效果和各组分浓度的预报结果最好,RPET为3.6%。据此,提出了同时测定3种吩噻嗪类药物的新方法。3种吩噻嗪类药物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3.80μg·mL-1(CPH)、0.0~4.80μg·mL-1(PMH)和0.0~4.00μg·mL-1(TFPH);检出限(3σ)分别为10.40μg·mL-1(CPH)、9.53μg·mL-1(PMH)和6.18μg·mL-1(TFPH),相关系数在0.9969~0.9990之间,线性关系较好。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对模拟样品中3组分的同时测定,其中校正集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3%、4.0%和2.80%,预测集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0%、4.20%和3.30%。用于药物制剂和尿样中CPH、PMH和TFPH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4.亚甲蓝和天青A与AuCl4-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导数-同步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的研究在酸性介质中,亚甲蓝(MB)和天青A(AA)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1,2-二氯乙烷萃取后,以△λ=20 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并采用一阶导数处理,2个缔合物分别在683和608 nm附近出现峰值并能很好分开,且荧光强度分别与MB或A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2种吩噻嗪衍生物亚甲蓝和天青A的同时测定,检出限(3σ)分别为7.9 ng·mL-1和17.8 ng·mL-1,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3~4.8μg·mL-1和0.06~5.8μg·mL9-1)。本文研究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简单、快速,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用于尿样和azureⅡ中亚甲蓝和天青A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刘晓慧[6](2008)在《几种有机小分子及其稀土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光谱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有许多生理学功能,它可以同许多内源性、外源性物质结合,在体内起着存储和转运作用。研究药物或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化学和临床医学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基于开展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综合利用多种光谱技术,分别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1-苯基-3-(6-香豆素基)磺酰脲(SU22)、3-L酰乙酰基-4-羟基香豆素(H2aac)及其La(Ⅲ)配合物La(Haac)3、N2-(2″-羟基苯甲酰基)-N-(4′-甲苯磺酰胺基)甲酰肼(M)及其Sm(Ⅲ)配合物(SmM3(NO3)3,以SmL3表示)、N-邻羟基苯甲烯基-3-氨基香豆素(SA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1.研究了SU22与BSA的相互作用,证明SU22对BSA的荧光淬灭机理属于形成了复合物的静态淬灭,结合位点数约等于1,复合物的形成常数达到1.569×105L·mol-1,说明二者具有较强的结合,SU22能够被BSA所储存和转运。热力学参数显示二者之间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利用Forster理论计算出SU22与BSA色氨酸残基的距离为3.20nm,通过CD和FTIR光谱发现SU22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2.用相似的方法证明H2aac或La(Haac)3对BSA的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结合位点数都约等于1,形成常数分别为2.236×105L·mol-1和4.085×105L·mol-1,说明二者与BSA具有较强的结合,都能够被BSA所储存和转运,而配合物的结合力更强。H2aac与BSA主要以疏水作用结合,La(Haac)3与BSA主要以疏水和静电作用结合。利用Forster理论计算出二者与色氨酸残基的距离分别为3.48nm和3.35nm。标记物竞争实验表明H2aac在BSA的SiteⅡ结合,La(Haac)3在SiteⅠ结合。通过CD和FTIR光谱发现二者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3.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M或SmL3与BSA的相互作用,证明它们与BSA形成了复合物,结合位点数都约等于1,形成常数分别为1.294×105L·mol-1和1.465×105L·mol-1,说明二者与BSA具有较强的结合,M形成配合物SmL3后与BSA的结合力变强但程度不大。M与BSA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而SmL3主要以疏水和静电作用结合。利用Forster理论计算出M或SmL3与BSA色氨酸残基的距离分别为3.83nm和3.71nm。标记物竞争实验表明M在BSA的SiteⅠ结合,SmL3在SiteⅡ结合。同步荧光表明它们使BSA色氨酸残基附近的微环境极性增加。通过CD光谱发现二者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均使BSA的α-螺旋结构含量减少。4.荧光和紫外光谱证明SAC对BSA的荧光淬灭机理属于静态淬灭,结合位点数约为1,SAC-BSA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A达到1.632×105L·mol-1,说明二者具有较强的结合,SAC能够被BSA所储存和转运。热力学参数显示它们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计算出SAC距离色氨酸残基3.61nm,SAC在BSA的SiteⅠ位结合。同步荧光表明SAC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酪氨酸残基附近的微环境极性减小,CD光谱研究发现SAC与BSA结合使BSA的α-螺旋结构含量减少。通过这些研究发现:不同的化合物由于结构差异,与BSA在结合力类型、结合力强度、结合位置上都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使BSA的构象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配体在形成金属配合物后与BSA的结合力变强,结合力类型变得更为多样,结合位置也存在差别。本论文从分子水平的角度探讨了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对于认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新型药物的设计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陈松涛[7](2008)在《纳米二氧化钛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分析环境中重金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毒性大、危害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但由于环境样品的复杂性和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超低浓度特性,重金属离子一般不能直接进样分析仪器,而需经过样品预处理、富集、分离、净化等过程后再进入分析仪器检测。固相萃取技术因其具有富集倍数高,适用于不同体积试样,可封闭操作而避免引入污染物,吸附剂可以再生使用及易于实现在线分离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为检测手段,系统研究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吸附容量等,探讨其用于痕量元素分离富集和形态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1)建立了一种以ICP-AES为检测手段,纳米二氧化钛为固相萃取剂分离富集Cu(Ⅱ)、Mn(Ⅱ)、Ni(Ⅱ)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分离富集过程的主要因素、共存离子的干扰以及可能的吸附机理,考察了吸附容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法用于环境样品中Cu(Ⅱ)、Mn(Ⅱ)、Ni(Ⅱ)的测定,检出限分别为:26μg·L-1、20μg·L-1、91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1.6%、3.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方法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吸附和解吸性能好的优点,适用于一些环境样品的分析。(2)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为检测工具,探讨了纳米TiO2对Zn(Ⅱ)、Cu(Ⅱ)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其吸附和解脱的主要因素及共存离子的影响,考察了纳米TiO2对Zn(Ⅱ)、Cu(Ⅱ)的吸附容量。当pH 8~9时,吸附率可达98%以上。以2.0mol/L的盐酸为解脱剂,可将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上的Zn(Ⅱ)、Cu(Ⅱ)定量洗脱。Zn(Ⅱ)、Cu(Ⅱ)的检出限分别为391μg·L-1、23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4%、2.7%,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12000μg·g-1和7400μg·g-1。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实测了长江水,海水中铜、锌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3%~102.4%。(3)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研究了纳米TiO2(金红石型)对Cr(Ⅵ)/Cr(Ⅲ)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可能的吸附机理,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pH 6.5微酸性条件下,该法测定Cr(Ⅵ)和Cr(Ⅲ)的检测限分别为57μg·L-1和41μg·L-1,Cr(Ⅵ)和Cr(Ⅲ)浓度在0~9.0mg·L-1和0.1~1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Cr(Ⅵ)和Cr(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6%和3.4%(2.0mg·L-1Cr,n=6),本法选择性好(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简便快速,用于测定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较满意。(4)基于FAAS法研究了纳米TiO2材料对钼酸根离子的分离、富集行为及影响其吸附和解脱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pH为1.2,TiO2用量为100mg,振荡10min,静置30min的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钼的吸附率达到90%以上;常温下,10mL 0.5mol/L的NaOH可以将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上的钼定量洗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法用于环境水样中Mo(Ⅵ)测定,测定Mo(Ⅵ)的检出限为12.0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2.9%(n=6,含Mo 5.0mg·L-1)。(5)将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在硅胶上,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为检测手段,探讨了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Cd2+、Cu2+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其吸附和解吸的主要因素,共存离子的影响,考察了负载型二氧化钛对Cd2+、Cu2+的吸附吸附容量。在pH=8,吸附剂用量0.020g,振荡时间5min,静置时间3h时,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Cd2+、Cu2+的吸附率可达到100%;以10mL 4mol/L的硝酸为解吸剂,振荡5min,静置3h,可将吸附在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上的Cd2+、Cu2+定量解吸。结果表明:方法的富集倍数为5倍,检出限为0.026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93%。(6)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胶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r3+和M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 8~9范围内,所研究的重金属离子均可被定量富集,吸附的金属离子可用0.5 mol/L的HNO3完全解脱。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Cr3+和Mn2+的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13.5和6.1 mg.g-1,与未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相近。将其应用于环境标准样品中Cr3+和Mn2+的分离富集与测定,RSD为2.0~2.5,加标回收率为97.7~100.3%。研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过程中,纳米二氧化钛可以作为吸附材料用于Cu(Ⅱ)、Mn(Ⅱ)、Ni(Ⅱ)、Cr(Ⅵ)、Cr(Ⅲ)、Mo(Ⅵ)、Zn(Ⅱ)等离子的固相萃取中,同时可以结合FAAS法及ICP-AES技术进行这些离子的定量检测及形态分析。利用二氧化钛的吸附性能,也可以将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在特定的载体上制备出负载型吸附剂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和检测,以克服单独使用二氧化钛时稳定性差,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王剑[8](2008)在《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测定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分析技术,由于其简便性、高灵敏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共振瑞利散射已经越来越来多地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无机离子和药物的研究和测定,在纳米微粒的研究方面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近年来,RRS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分析应用研究不多。故本文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这类抗生素与某些染料、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以及金属-药物螯合物与某些小分子(如染料)形成三元配合物对RRS光谱的影响。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分析化学特性,提出了一系列RRS技术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并结合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的变化和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对相关的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1、以赤藓红作探针三种方法测定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用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和共振瑞利散射(RRS)法研究了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左氧氟沙星(LEV)和洛美沙星(LOM)四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酸性染料赤藓红(Ery)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四种药物与赤藓红形成离子缔合物时,不仅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和荧光猝灭,也导致RRS的显着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文中研究了结合产物的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据此发展了以赤藓红为光谱探针的灵敏、简便、快速测定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新方法。CIP-Ery、NOR-Ery、LEV-Ery和LOM-Ery体系的RRS法检出限分别0.0172、0.0179、0.0142和0.0272μg·mL-1;荧光猝灭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9、0.1001、0.0361和0.0380μg·mL-1;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983、0.2647、0.1050和0.0970μg·mL-1。本文还研究了赤藓红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相互作用对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的影响。并采用量子化学AM1法计算了反应前后体系的电荷分布、生成焓和平均极化率的变化,讨论了RRS光谱产生和增强的原因及光吸收、荧光和RRS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研究了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左氧氟沙星(LEV)、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酸性呫吨染料赤藓红(Ery)的相互作用对于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4~4.6的BR缓冲介质中,上述FLQs与Ery反应,形成结合产物时,能引起RRS的明显增强,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增强(ΔI)与赤藓红的浓度成正比,可用于赤藓红的定量测定。其中以司帕沙星(SPA)体系最灵敏,对于Ery的检出限为7.14ng·mL-1本文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并以SPA体系为例,研究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基于FLQs与Ery的离子缔合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技术测定赤藓红的新方法。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可用于某些糖果和饮料中赤藓红的测定。文中还结合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2.2、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赤藓红研究了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左氧氟沙星(LEV)、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赤藓红(Ery)相互作用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酸性介质中,这类药物与赤藓红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时,将引起溶液荧光猝灭。当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探针时,可用荧光猝灭法测定赤藓红,不同药物体系对于赤藓红的灵敏度存在差异,其检出限在0.016~0.027μg·mL-1之间,其灵敏度的顺序是LEV>LOM>CIP>NOR>OF>>SPA,即以LEV-Ery体系最好,而以SPA-Ery体系最差。本文以LEV-Ery体系为例,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食品中赤藓红的测定。文章还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3、铈(Ⅳ)-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体系在pH为4.0~5.0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Ce(Ⅳ)能与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培氟沙星(PEN),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此时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5种药物的RRS光谱特征一致,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81nm附近,并在534nm附近出现一个较小的散射峰。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与药物的浓度成线性增强,五种药物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06~4.000μg.mL-1和0.0019μg·mL-1(PEN)、0.008~4.000μg·mL-1和0.0023μg·mL-1(CIP)、0.009~10.000μg·mL-1和0.0028μg·mL-1(NOR)、0.018~5.000μg·mL-1和0.0053μg·mL-1(LOM)、0.0533~3.200μg·mL-1和0.0160μg·mL-1(SPA),其中培氟沙星体系灵敏度最高,而司帕沙星体系灵敏度较低。文中重点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适宜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利用此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技术简单、快速、稳定、高灵敏度测定某些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新方法,此法可用于药物制剂和鱼肉中药物的测定,结果满意。4、铜(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螯合物与赤藓红体系在pH4.2-5.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左氧氟沙星(LEV),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能与铜(Ⅱ)形成螯合阳离子,它们能进一步与赤藓红(Ery)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形成FLQs:Cu(Ⅱ):Ery为1:1:1的离子缔合物。此时,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并发生明显的褪色作用,最大褪色波长均位于526nm处,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除NOR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低外,其余5种抗生素的s值均大于1.0×105L·mol-1·cm-1,而且LOM和OF体系的ε值均大于3×105L·mol-1·cm-1,而SPA的ε值高达7.22×105L·mol-1·cm-1,可用于这类药物的分光光度测定。离子缔合反应还导致赤藓红的荧光猝灭,反应也具有高灵敏度,上述6种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7.1~12.2 ng·mL-1之间,为荧光猝灭法测定ng.mL-1级FLQs创造了条件。离子缔合反应更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六种药物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6 nm处,并在333 nm和287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药物浓度成正比。RRS法较褪色分光光度法和荧光猝灭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不同的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1.7 ng·mL-1至3.1ng·mL-1之间,更适于痕量的FLQs测定。本文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并研究了RRS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5、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钴(Ⅱ)和刚果红体系在pH4.5-6.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钻(Ⅱ)与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和左氧氟沙星(LEV)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形成螯合阳离子,它们能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刚果红阴离子反应,形成1:2:1的三元离子缔合配合物。此时将引起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着增强,并出现新的RRS光谱。不同抗生素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其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0 nm处,并在382 nm和278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与散射增强(ΔI)成正比,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σ)分别是0.026-2.64μg·mL-1和7.68 ng·mL-1(CIP),0.045-3.20μg·mL-1和13.00 ng·mL-1(NOR),0.037-4.00μg·mL-1和11.24 ng·mL-1(OF),0.039-4.00μg·mL-1和11.80 ng·mL-1(LEV),据此提出了一种以RRS技术测定氟喹诺酮抗生素的新方法。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简单、快速,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可用于片剂、针剂、滴眼液和人尿液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作了讨论。
郭长英[9](2006)在《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分析应用》文中提出机体是由数以亿万计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分子组成。蛋白质和核酸是体内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物物种延续、物种进化的决定因素;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是生物性状的直接表达者。它在人体代谢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从整体上维持生物体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人类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蛋白质异常引起的。因此核酸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在生命科学、生化药物、食品分析及临床检验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小分子物质与核酸和蛋白的作用,建立核酸,蛋白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对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奥秘、开发新型药物、攻克许多疑难病症以及促进信息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生物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本文致力于寻找新的核酸和蛋白质探针,以建立灵敏的定量检测的方法,以荧光和共振光散射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应用吸收光谱技术,表面张力测定技术,电势电泳技术,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进行了机理研究和讨论。本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核酸和蛋白质发光探针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以Eu3+-BA的配合物为探针建立了灵敏的核酸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CTMAB存在下,核酸的加入能显着增强Eu3+-BA配合物中Eu3+的荧光,且荧光增强程度与核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fsDNA、ctDNA和R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9-5.0×10-6g/mL、3.0×10-9-1.0×10-6g/mL和8.0×10-9-1.0×10-6g/mL。它们的检出限分别为0.33、0.21和0.99ng/mL。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拟南芥中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机理研究表明,CTMAB与DNA所形成的离子聚合物为Eu3+-BA配合物提供了疏水的微环境,从而使其荧光增强。另外,我们推测形成Eu3+-BA配合物之后多余的BA分子可以通过疏水作用进入到CTMAB与DNA所形成的离子缔合物中,并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将能量转移给Eu3+离子。所以我们认为,体系的荧光增强源于疏水微环境的形成和分子间能量转移。 论文的第三部分中,Tb3+-BA配合物被用作蛋白质的荧光探针,研究了蛋白质与配合物间的作用机理。实验表明,在SDBS存在下,蛋白质的加入能显着增
姜玮[10](2003)在《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导数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特殊的4f电子结构,因而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磁学和化学性质,某些稀土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这使稀土元素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和海洋科学六大新科技群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元素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对于稀土混合物而言,难有单一稀土元素的专一化学反应,故单一稀土元素分析至今仍旧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难题。稀土元素同某些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通常表现出优异的光吸收和荧光特性。这种特性受到分析化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于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的光吸收和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日渐增多。这些具有优异光吸收和荧光特性的配合物体系被用于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的分析测定,或作为荧光探针用于临床化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等。本文以稀土元素配位化学为基础,以导数吸收光谱技术和荧光光谱技术为研究手段,利用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凝血类杀鼠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和大环化合物冠醚与金属离子突出的配位能力,以分析应用为目标,系统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同稀土元素形成的配合物的光吸收和荧光特性,通过对体系实验条件的优化,使体系的稳定性、选择性和灵敏度得到显着改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稀土元素和药物导数吸收光度和荧光光度分析方法,并对荧光增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在第一章中,首先对稀土元素吸收光谱分析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评述。随后简要介绍了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荧光的发光机制和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发现的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荧光体系,以及在稀土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分析测定,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作为检测手段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稀土配合物的光吸收和荧光体系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第二章中,采用普通和导数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存在下,研究了稀土元素钕,镨,钬,铒氟罗沙星配合物4f电子跃迁吸收光谱特性。研究发现,稀土元素镨、钕、钬、铒同氟罗沙星和CPC形成的三元配合物
二、三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新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荧光在稀土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概况 |
1.1 荧光分析法应用 |
1.1.1 荧光分析在无机元素中的应用 |
1.1.2 荧光分析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 |
1.2 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 |
1.2.1 稀土简介 |
1.2.2 滴定法和重量法 |
1.2.3 分光光度法 |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1.2.5 发射光谱法 |
1.2.6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
1.2.7 荧光光度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钕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讨论 |
2.2.1 体系的荧光光谱图 |
2.2.2 酸度的确定 |
2.2.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用量 |
2.2.4 荧光桃红的用量 |
2.2.5 最佳温度的确定 |
2.2.6 反应时间与反应速率常数 |
2.2.7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2.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2.9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2.3 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钇(Ⅲ)-钙黄绿素-吐温80体系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钇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
3.2.2 钙黄绿素的浓度及用量 |
3.2.3 酸度的选择及其用量 |
3.2.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及选择 |
3.2.5 温度的影响 |
3.2.6 反应时间与反应速率常数 |
3.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2.8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3.3 样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镧 |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
4.2.2 酸度的确定 |
4.2.3 荧光素的用量 |
4.2.4 氧化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4.2.5 反应温度及表观活化能 |
4.2.6 反应时间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4.2.7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4.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4.2.9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4.3 样品测定 |
4.4 反应机理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稀土元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重量法和滴定法 |
3 分光光度法 |
3.1 单一稀土简单离子光度法 |
3.2 稀土络合物光度法 |
(1) 偶氮胂类显色体系 |
(2) 偶氮氯膦类显色体系 |
(3) 其它类显色体系 |
3.3 褪色法及动力学光度法 |
3.4 多元络合物光度法 |
3.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3.6 计算光度法 |
3.7 分离与富集方法的应用 |
3.8 非稀土测定 |
4 荧光光度法 |
5 原子吸收法 |
5.1 稀土元素的测定 |
5.2 非稀土杂质的测定 |
6 发射光谱法 |
7 质谱法 |
8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9 电化学分析法 |
10 放射化学分析法 |
11 离子色谱法 |
12 气体分析 |
(3)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范畴及其研究意义 |
1.2 主客体研究方法 |
1.2.1 光谱技术 |
1.2.2 电化学技术 |
1.2.3 色谱技术 |
1.2.4 其他技术 |
1.3 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1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2 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2.1 黄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小结 |
2.2 黄酮苷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2.3 白杨素及其金属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小结 |
2.4 光谱法研究其它非黄酮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2.4.1 荧光光谱法研究双密达莫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2.4.2 荧光光谱法研究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2.4.3 荧光光谱法研究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电化学方法研究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白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与讨论 |
3.2.1 白杨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
3.2.2 白杨素与BSA的相互作用的条件 |
3.2.3 白杨素与BSA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
3.3 大豆甙元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与讨论 |
3.3.1 大豆甙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3.3.2 大豆甙元与BSA的相互作用的条件 |
3.3.3 大豆甙元与BSA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应用光谱技术研究药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
4.1 光谱法研究芹菜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小结 |
4.2 光谱法研究羟基喜树碱与DNA的相互作用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药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
5.1 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美托拉腙与DNA相互作用 |
5.1.1 实验部分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3 美托拉腙与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
5.1.4 小结 |
5.2 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白杨素与DNA相互作用 |
5.2.1 实验部分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3 白杨素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
5.2.4 小结 |
5.3 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大豆甙元与DNA相互作用 |
5.3.1 实验部分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3 大豆甙元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
5.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BSA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预测研究 |
6.1 预测方法研究 |
6.2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
6.3 误差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 |
6.4 BSA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预测研究 |
6.4.1 实验对象 |
6.4.2 仪器,试剂及涉及的软件程序 |
6.4.3 实验方法 |
6.4.4 预测结果与讨论 |
6.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4)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两类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
2.1 光的散射 |
2.2 共振光散射 |
2.2.1 共振光散射的原理及定量分析理论基础 |
2.2.2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 |
2.2.3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2.2.3.1 生物大分子的测定 |
2.2.3.2 药物的测定 |
2.2.3.3 环境中无机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
2.2.3.4 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3 两类抗生素分析方法概述 |
3.1 喹诺酮类药物及其分析方法概述 |
3.1.1 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
3.1.2 喹诺酮类药物在人体中的不良反应 |
3.1.3 本文所研究的喹诺酮类药物简介 |
3.1.4 喹诺酮类药物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3.2 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其分析方法概述 |
3.2.1 青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3.2.2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人体中的不良反应 |
3.2.3 本文所研究的青霉素类药物简介 |
3.2.4 青霉素类药物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3.3 抗生素类药物的动物残留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4 纳氏试剂测定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和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体系共振光散射光谱 |
4.2.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4.2.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4.2.2.2 K_2HgI_4 溶液用量的影响 |
4.2.2.3 温度的影响和稳定时间 |
4.2.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4.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2.4 其他物质的影响 |
4.2.5 分析应用 |
5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依诺沙星和加替沙星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和试剂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体系共振光散射光谱 |
5.2.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5.2.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5.2.2.2 NaTPB 溶液用量的影响 |
5.2.2.3 温度的影响和稳定时间 |
5.2.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5.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4 其他物质的影响 |
5.2.5 分析应用 |
6 青霉素类药物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与试剂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
6.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6.2.2.2 碱性品红溶液用量的影响 |
6.2.2.3 温度的影响和稳定时间 |
6.2.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6.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6.2.4 其他物质的影响 |
6.2.5 分析应用 |
7 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机理探讨 |
7.1 实验部分 |
7.1.1 仪器与试剂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FITC 在不同pH 值下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
7.2.2 FITC 在不同pH 值下的二维荧光光谱 |
7.2.3 FITC 在不同pH 值下的紫外吸收光谱 |
7.2.4 FITC 共振光散射光谱与荧光光谱的关系 |
7.2.5 FITC 三维荧光光谱 |
7.2.6 FITC 共振光散射的偏振实验 |
7.2.7 FITC 溶液共振散射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
7.3 结论 |
8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分子光谱法同时测定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分子光谱法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概述 |
1.1 扩大组分间物理化学性质差异 |
1.2 多波长法 |
1.3 导数光谱法 |
1.4 化学计量分析法 |
1.5 其它技术 |
第二节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2.1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 |
2.2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2.3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主要分析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同多酸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RRS光谱 |
2.2 适宜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 离子缔合反应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
2.4 标准曲线 |
3 分析应用 |
3.1 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CPH和PMH的同时测定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光谱结合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RRS光谱 |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
2.3 离子缔合反应及对RRS光谱的影响 |
2.4 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3 分析应用 |
3.1 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的建立 |
3.2 合成样品的同时测定 |
3.3 实际样品的同时测定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偏最小二乘法(PLS)-胶束增敏荧光法同时测定多种吩噻嗪类药物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激发与发射光谱 |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
2.3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
2.4 校正模型的建立 |
2.5 模拟试样分析及不同化学计量学模型预报能力的比较 |
2.6 主因子数的选择 |
2.7 实际样品分析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亚甲蓝和天青A与AuCl_4~-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导数-同步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离子缔合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 MB和AA与AuCl_4~-形成缔合物的光谱特征 |
2.3 标准曲线 |
3 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3.1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2 分析应用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几种有机小分子及其稀土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血清白蛋白 |
1.1.1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 |
1.1.2 血清白蛋白的生理功能 |
1.2 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 |
1.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
1.2.2 荧光光谱法研究 |
1.2.2.1 荧光淬灭法 |
1.2.2.2 同步荧光光谱法 |
1.2.3 圆二色性光谱法(C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 |
1.2.3.1 圆二色性光谱法 |
1.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 |
1.3 稀土的药理作用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1-苯基-3-(6-香豆素基)磺酰脲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U22对BSA内源荧光的淬灭机理 |
2.3.2 SU22与BSA之间的主要结合力类型 |
2.3.3 SU22与BSA作用的结合位点数 |
2.3.4 SU22与BSA肽链中色氨酸残基的距离 |
2.3.5 SU22对BSA构象的影响 |
2.3.5.1 圆二色性光谱 |
2.3.5.2 红外光谱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3-乙酰乙酰基-4-羟基香豆素及其La(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_2aac及La(Haac)_3对BSA内源荧光的淬灭机理 |
3.3.2 H_2aac或La(Haac)_3与BSA的主要结合力类型 |
3.3.3 H_2aac及La(Haac)_3与BSA作用的结合位点数 |
3.3.4 H_2aac或La(Haac)_3与BSA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 |
3.3.5 H_2aac或La(Haac)_3在BSA上的结合部位 |
3.3.6 H_2aac或La(Haac)_3对BSA构象的影响 |
3.3.6.1 圆二色性光谱 |
3.3.6.2 红外光谱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2-(2″-羟基苯甲酰基)-N-(4′-甲苯磺酰胺基)甲酰肼及Sm(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M及其配合物SmL_3对BSA内源荧光的淬灭机理 |
4.3.2 M或SmL_3与BSA之间的主要结合力类型 |
4.3.3 M或SmL_3与BSA作用的结合位点数 |
4.3.4 M或SmL_3与BSA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 |
4.3.5 M或SmL_3在BSA上的结合部位 |
4.3.6 M或SmL_3对BSA构象的影响 |
4.3.6.1 同步荧光光谱 |
4.3.5.2 圆二色性光谱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邻羟基苯甲烯基-3-氨基香豆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AC对BSA内源荧光的淬灭机理 |
5.3.2 SAC与BSA之间的主要结合力类型 |
5.3.3 SAC与BSA作用的结合位点数 |
5.3.4 SAC与BSA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 |
5.3.5 SAC在BSA上的结合部位 |
5.3.6 SAC对BSA构象的影响 |
5.3.6.1 同步荧光光谱 |
5.3.6.2 圆二色性光谱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纳米二氧化钛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分析环境中重金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
1.1.1 纳米二氧化钛的主要制备方法 |
1.1.2 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研究进展 |
1.2 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固相萃取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研究进展 |
1.3 环境中重金属分离/富集及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分离/富集材料 |
1.3.2 分离/富集方法 |
1.4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TiO_2固相萃取与ICP-AES法联用分离/富集/分析环境中Cu(Ⅱ)、Mn(Ⅱ)和Ni(Ⅱ)及机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装置及主要工作条件 |
2.2.2 仪器工作条件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介质酸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2.3.2 解吸条件 |
2.3.3 吸附动力学 |
2.3.4 吸附等温线 |
2.3.5 静态吸附容量 |
2.3.6 共存离子的干扰 |
2.3.7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2.3.8 样品分析 |
2.4 可能的机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TiO_2预分离/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Zn(Ⅱ)、Cu(Ⅱ)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仪器工作条件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3.3.2 解吸条件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静态吸附容量Q_R |
3.3.5 吸附等温线 |
3.3.6 共存离子的干扰 |
3.3.7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3.3.8 样品分析 |
3.4 可能的机理 |
3.5 不同测试手段比较 |
3.6 结论 |
第四章 纳米TiO_2预分离/富集与FAAS法联用同时测定环境中痕量Cr(Ⅲ)和Cr(Ⅵ)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仪器工作条件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值的影响 |
4.3.2 Cr(Ⅲ)的洗脱 |
4.3.3 Cr(Ⅲ)对Cr(Ⅵ)吸附的影响 |
4.3.4 共存离子的影响 |
4.3.5 检量线、检出限、精密度 |
4.3.6 分析应用 |
4.4 可能的机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纳米二氧化钛固相萃取与FAAS法联用分离/富集/分析环境中痕量Mo(Ⅵ)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2.2 仪器工作条件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酸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5.3.2 解吸条件的影响 |
5.3.3 解脱振荡时间的影响 |
5.3.4 吸附容量 |
5.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
5.3.6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5.3.7 分析应用 |
5.4 吸附机理 |
5.5 结论 |
第六章 负载型二氧化钛固相萃取与FAAS法联用分离/富集环境中Cd(Ⅱ)和Cu(Ⅱ)的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装置及主要工作条件 |
6.1.2 试剂和标准溶液 |
6.1.3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
6.1.4 吸附实验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 |
6.2.2 纳米二氧化钛负载量的测定 |
6.2.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6.2.4 吸附动力学 |
6.2.5 金属离子的洗脱 |
6.2.6 静态吸附容量Q_R |
6.2.7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再生性能 |
6.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6.2.9 检出限和精密度 |
6.2.10 分析应用 |
6.3 结论 |
第七章 负载型二氧化钛固相萃取与FAAS法联用分离/富集/分析环境中痕量Cr(Ⅲ)和Mn(Ⅱ)的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仪器装置及主要工作条件 |
7.1.2 试剂和标准溶液 |
7.1.3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
7.1.4 吸附实验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7.2.2 吸附动力学 |
7.2.3 金属离子的洗脱 |
7.2.4 静态吸附容量Q_R |
7.2.5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再生性能 |
7.2.6 共存离子的影响 |
7.2.7 检出限和精密度 |
7.2.8 分析应用 |
7.3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创新及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测定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结构、性质和临床应用 |
1.1 喹诺酮药物的发展 |
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结构和性质 |
1.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 |
第二节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主要分析方法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2.2 分光光度法 |
2.3 荧光分析法 |
2.4 化学发光法 |
第三节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 |
3.1 光散射现象 |
3.2 共振瑞利散射 |
第四节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在生化研究和分析中的应用 |
4.1 核酸、蛋白质、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与测定 |
4.2 痕量金属元素、痕量非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测定 |
4.3 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赤藓红的吸收、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谱特征 |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
2.3 环丙沙星与赤藓红的反应机理讨论 |
2.4 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与RRS的关系及其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3.分析应用 |
3.1 药物制剂中氟喹诺酮的含量测定 |
3.2 人尿样中CIP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探针RRS法和荧光猝灭法测定赤藓红 |
第一节 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赤藓红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赤藓红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铈(Ⅳ)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RRS光谱 |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
2.3 标准曲线 |
3 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3.1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2 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铜(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螯合物与赤藓红体系的吸收、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谱特征 |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
2.3 标准曲线 |
2.4 离子缔合物的形成 |
3 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3.1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2 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钴(Ⅱ)和刚果红三元配合物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RRS光谱 |
2.2 适宜的反应条件 |
2.3 标准曲线 |
2.4 离子缔合物的形成及RRS的增强作用 |
3 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3.1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2 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蛋白质荧光探针 |
第三节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Eu-BA—CTMAB-核酸体系测定核酸及其机理研究 |
第三章 Tb-BA-SDBS-蛋白质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蛋白质的测定 |
第四章 Y-TTA-SLS-蛋白质体系的共振光增强效应及蛋白质的测定 |
第五章 铝离子与蛋白质的光散射作用及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导数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与缩写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光度分析研究进展 |
1.2 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荧光分析研究进展 |
1.2.1 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荧光的发光机制和类型 |
1.2.1.1 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位体发光机制 |
1.2.1.2 配位体微扰的稀土离子发光机制 |
1.2.2 提高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荧光分析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方法和途径 |
1.2.2.1 有机配位体的影响 |
1.2.2.2 协同配位体的影响 |
1.2.2.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1.2.2.4 稀土元素的共发光效应 |
1.2.2.5 激光荧光时间分辨等新技术 |
1.2.3 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荧光分析研究进展 |
1.2.3.1 稀土元素或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测定 |
1.2.3.2 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标记和分析检测 |
1.2.3.2.1 稀土荧光探针在非放射性标记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1.2.3.2.2 稀土荧光探针用于核酸类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检测 |
1.2.3.3 作为检测手段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
1.3 前景展望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钕、镨、钬、铒氟罗沙星配合物4f电子跃迁的可见吸收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参考样品的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收光谱 |
2.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2.3.2.2 FLX浓度的影响 |
2.3.2.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3.2.4 体系的时间稳定性 |
2.3.3 分析特性及其应用 |
2.3.3.1 分析特性 |
2.3.3.2 分析应用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钕、钬、铒、镨恩诺沙星配合物4f电子跃迁的吸收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收光谱 |
3.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3 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
3.3.4 其它离子的干扰 |
3.3.5 分析特性及其应用 |
3.3.5.1 分析特性 |
3.3.5.2 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铕或钐-BID-CTMAB和铕-DPN-DL-组氨酸-CTMAB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光谱 |
4.3.2 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
4.3.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4.3.2.2 BID浓度的影响 |
4.3.2.3 铕离子浓度的影响 |
4.3.2.4 DL-组氨酸浓度的影响 |
4.3.2.5 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的影响 |
4.3.2.6 有机溶剂的影响 |
4.3.2.7 配合物组成比的测定 |
4.3.2.8 体系的时间稳定性 |
4.3.3 分析应用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铕-斯巴沙星配合物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荧光光谱 |
5.3.2 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
5.3.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5.3.2.2 SPLX浓度的影响 |
5.3.2.3 共发光离子浓度的影响 |
5.3.2.4 协同配体phen浓度的影响 |
5.3.2.5 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的影响 |
5.3.2.6 有机溶剂的影响 |
5.3.2.7 体系的时间稳定性 |
5.3.2.8 共存稀土离子的影响 |
5.3.3 分析应用 |
5.3.3.1 铕的测定 |
5.3.3.2 斯巴沙星的分析测定 |
5.4 共发光效应机理探讨 |
5.5 结论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冠醚增敏稀土配合物荧光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 |
6.2.2 试剂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荧光光谱 |
6.3.2 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
6.3.2.1 溶液酸度的影响 |
6.3.2.2 TTA浓度的影响 |
6.3.2.3 Dy~(3+)浓度的影响 |
6.3.2.4 冠醚及其浓度的影响 |
6.3.2.5 有机溶剂的影响 |
6.3.2.6 体系的时间稳定性 |
6.3.2.7 共存稀土离子的影响 |
6.3.3 分析应用 |
6.4 荧光增强效应机理探讨 |
6.5 结论 |
6.6 参考文献 |
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四、三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新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荧光在稀土分析中的应用[D]. 高英杰. 山东理工大学, 2013(S2)
- [2]稀土元素分析[J]. 刘文华. 分析试验室, 2011(06)
- [3]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研究[D]. 尚永辉. 西北大学, 2011(08)
- [4]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两类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高军彦.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
- [5]分子光谱法同时测定吩噻嗪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D]. 张书然. 西南大学, 2009(10)
- [6]几种有机小分子及其稀土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光谱法研究[D]. 刘晓慧. 兰州大学, 2008(01)
- [7]纳米二氧化钛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分析环境中重金属研究[D]. 陈松涛. 江苏大学, 2008(12)
- [8]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测定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新方法研究[D]. 王剑. 西南大学, 2008(09)
- [9]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分析应用[D]. 郭长英. 山东大学, 2006(12)
- [10]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导数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 姜玮. 山东大学, 2003(06)
标签:BSA论文; 光的散射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 光谱分析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