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力学论文-蒋培,磨季云,卢承发,冯运虎,刘斌

切削力学论文-蒋培,磨季云,卢承发,冯运虎,刘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削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切削力,实验力学,电测法,实验教学

切削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蒋培,磨季云,卢承发,冯运虎,刘斌[1](2019)在《切削力测量在实验力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切削力测量是机械专业本科学习阶段必做的实验项目。通过对切削力测量的研究现状以及教学方式的研究,将切削力测量作为力学专业"实验力学"课程教学中电测法应用的一项内容,提出了一种测量切削力的电测方案,并将其运用到实验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切削力测量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力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柳波,孙凯,谭孝刚[2](2019)在《筒钻单齿切削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钻机筒钻单齿切削岩石过程的物理模型,通过对单齿的动力学分析得出影响单齿切削力的主要因素为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分析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单齿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波动特性,该波动特性是Evans密实核破碎理论最直接的反映;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越大,切削力不规则波动越明显。平均切削力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呈正比例增加,比例系数为29.64。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平均切削力增加地越来越慢;当切削速度超过1.5m/s后,平均切削力基本保持稳定。研究结果对钻机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钻机的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7期)

马晨[3](2019)在《Ti对粉末冶金无铅易切削石墨黄铜力学及切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Graphite,Gr)具有优良的断屑性能与润滑性,可以有效提高黄铜的切削性能。并且具有绿色环保、储量丰富等优点,成为铅黄铜(Lead Brass)中有害元素Pb的理想替代物质。但是石墨与铜不润湿,加入到黄铜(Cu40Zn)中会降低Cu40Zn的力学性能。本论文将合金元素Ti加入到石墨黄铜(Graphite Brass)中,以改善Gr与Cu40Zn基体的润湿性,在保证石墨黄铜切削性能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其力学性能的目的。实验采用粉末冶金法(Powder Metall urgy,PM),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技术并经过热挤压(Hot Extrusion,HE)制备了Cu40Zn-Gr,Cu40Zn-Ti,Cu40Zn-Gr--Ti叁种系列的合金试样,通过物相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及切削性能等测试,研究了Gr含量,Ti含量及双相配比对无铅黄铜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强化机理与切削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Gr与Cu40Zn基体既不润湿也不发生反应,Gr加入到Cu40Zn中并无新相产生,烧结后Gr仍然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基体中。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硬度均随着G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拉伸试样断口存在大量的裂纹,并且在Gr颗粒的附近有明显的撕裂棱出现。原因在于Gr加入到Cu40Zn只是简单地机械锁合,在拉伸过程中裂纹优先在Gr与Cu40Zn界面附近形核长大,直至发生失效。随着Gr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切削力呈现下降趋势,Gr产生的断屑效应和润滑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Cu40Zn-Ti的研究结果表明;Cu40Zn的强度和硬度随着合金元素Ti的增加而逐渐升高。Ti的加入会与基体中的Cu反应生成Cu2Ti4O化合物,Cu2Ti4O分布于基体Cu40Zn上,与降温过程中从Cu中析出的纳米尺寸的Ti颗粒一起通过弥散强化提高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室温下Ti微量固溶于Cu原子中,两者原子半径不同产生晶格畸变,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提高材料的强度。此外,CU2Ti4O弥散强化相在晶界存在使得Cu40Zn晶粒尺寸变小,起到显着的细晶强化作用。经过600 ℃挤压后,α相和β相均沿挤压方向分布,C u2Ti4O化合物沿晶界分布,挤压后呈弥散状分布在塑性变形带之间。Cu40Zn-Ti的切削力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将Gr,Ti同时加入Cu40Zn中后,Gr的存在抑制了 Cu2Ti4O的生成,随着Gr含量的增多,生成的CU2Ti4O化合物含量降低。Gr表面生成TiC,TiC的存在改善了 Gr与基体的润湿性。石墨含量一定时,随着Ti含量的增加,Cu40Zn-Gr-Ti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呈现上升趋势,延伸率略有下降。经过机理分析,合金元素Ti的强化机制包括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试样拉伸断口同时存在韧窝与撕裂棱。与Cu40Zn-Gr相比,Cu40Zn-Gr-Ti材料的切削力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Cu40Zn-0.5Gr-1.5Ti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326 MPa、525MPa和145,切削力大小基本与Cu40Zn-0.5黄铜保持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王晨羽,李金泉[4](2019)在《基于动态力学模型分析的钛合金切削过程进给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单自由度工件-刀具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进给量对钛合金Ti-6Al-4V切削力和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改变进给量的单因素试验,选用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钛合金Ti-6Al-4V,通过DYTRAN加速度传感器、YDCB-Ⅲ05叁向压电测力系统对试验过程中切削振动和切削力进行检测,运用MATLAB、Origin软件对采集的振动加速度和切削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120mm位相光栅干涉粗糙度轮廓仪(Talysurf PGI840)测量其表面粗糙度。结果当进给量分别为0.1、0.15、0.2、0.24、0.3 mm/r时,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分别为0.2413g、0.3299g、0.3945g、0.4468g、0.5737g;算数平均高度Ra分别为0.5383、0.9391、1.4781、1.9849、3.0117μm;平均谷深度Rz分别为3.1846、4.6445、6.3059、8.3383、11.6506μm,随进给量的增大,切削力、振动加速度和表面粗糙度均增大。结论当刀具进给量增大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从而引起切削力稳态分量的增大,根据单自由度工件-刀具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可知,切削力稳态分量增大,切削振动加速度随之增大,会使刀尖位移增大,造成表面粗糙度值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德义,沈宇,陶丽佳,钱洪良,王琪[5](2019)在《角度铣刀切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角度铣刀结构设计及切削寿命等问题,对角度铣刀切削过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依据刀具设计原则对角度铣刀进行了结构设计,以斜角切削理论为基础,基于LS-DYNA建立了角度铣刀叁维切削模型,研究了不同切削要素以及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进而研究了不同角度铣刀的结构的切削力学性能,为角度铣刀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双角角度铣刀比单角度铣刀表现出更好的切削力学性能,但其刀齿强度较弱,高速铣削时容易引起崩刃;R型刀齿的角度铣刀比尖型刀齿的角度铣刀表现出更好的切削力学性能,可将刀齿形状加工为R型。(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侯鑫[6](2019)在《切削加工Ti-6A1-4V动态力学性能及变形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Ti-6AIl-4V作为重要航空结构材料,具有弹性模量小,导热率低等特点,使其切削加工性较差。Ti-6AI-4V的切削加工性和加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切削加工过程变形行为呈现独特的特征和规律。切削加工Ti-6Al-4V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与应变、应变率和切削温度等多种热力学参数有关,建立切削加工Ti-6Al-4V动态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预测模型是其切削加工动态性能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切削加工Ti-6Al-4V动态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为研究对象,搭建Ti-6Al-4V高应变率及高温动态冲击实验测试平台和切削加工非接触式测量平台,通过Ti-6Al-4V室温/高温动态冲击实验、Ti-6AI-4V正交切削实验、一维应力波理论、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及有限元仿真等研究手段,阐明Ti-6Al-4V在高应变率和高温加载中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切削加工Ti-6Al-4V变形行为。首先,针对高应变率和高温加载Ti-6Al-4V的动态力学性能及Ti-6Al-4V热力学参数间耦合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应变率范围4000 s.1-12000 s-1以及温度范围25 ℃-600 ℃的Ti-6AI-4V动态冲击实验,证明Ti-6Al-4V的塑性变形阶段受应变率硬化和热软化影响。相同应变率不同温度的Ti-6Al-4V流动应力曲线对比表明Ti-6AI-4V的塑性变形阶段呈现应变-温度耦合效应,即随着温度的升高,Ti-6AI-4V的应变硬化率呈下降趋势。其次,针对Ti-6Al-4V的应变-温度耦合效应,构建Ti-6AI-4V Johnson-Cook(JC)本构修正模型。根据高应变率和高温加载Ti-6Al-4V的动态力学性能,提出应变-温度敏感系数,构建Ti-6Al-4V应变-温度耦合效应定量表达式,对JC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基于应变-温度耦合效应的Ti-6Al-4VJC本构修正模型与JC本构模型所计算的流动应力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19%和10.43%,证明JC本构修正模型能够反映高应变率和高温加载Ti-6AI-4V的动态力学性能。构建基于JC本构修正模型的Abaqus VUMAT子程序,将JC本构修正模型应用于切削加工Ti-6Al-4V有限元仿真。最后,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搭建切削加工Ti-6Al-4V非接触式测量平台,验证切削加工Ti-6Al-4VJC本构修正模型的准确性。在不干涉切削过程的情况下,对切削加工Ti-6Al-4V塑性变形及切屑形成过程的切屑形态、应变率场及切削力进行测量。基于切削加工Ti-6Al-4V非接触式测量平台,对比基于JC本构模型和JC本构修正模型有限元模型的切屑形态、应变率及切削力,验证基于JC本构修正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切削加工Ti-6Al-4V的变形行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9)

王业甫,李莉,杨凯[7](2019)在《超精密切削SiC_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超精密切削加工SiC_p/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刀具前角和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仿真和数据分析表明:平均主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刀具前角的增大而减小;由于SiC颗粒的存在,切削时应力过大容易加快刀具磨损。(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郑国敬,周琴,张凯,汪伟[8](2018)在《单齿回转切削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碎岩机理研究是提升碎岩效率和提高钻头寿命的前提和依据,而回转切削力学模型是碎岩机理的重要研究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单齿回转切削力学模型调研分析,归纳出力学模型研究动态主要表现在基于岩石不同破碎形式及岩石与切削齿不同接触形式方面。岩石切削力的分解由初期的切向力和轴向力,发展为主切削力、摩擦力以及切削齿磨钝后力的分解,认为切削力的分解及传递过程直接影响切削齿对岩石作用的应力分布状态,从而导致岩石破碎形式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岩石宏观和微观2种不同破碎形式:岩石的宏观破碎形式主要是由拉伸作用或者剪切作用导致破碎;岩石的微观破碎形式表现为拉剪联合作用导致破碎。微观破碎以内部裂隙产生到裂纹扩展,最终导致岩石宏观破碎现象。最后对单齿回转切削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建议。(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孙林平,伍世云,潘刚,崔怀丰[9](2018)在《磨鞋单齿正交切削叁维力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磨鞋是对井内落物进行磨铣的主要工具,其结构的合理性是提高磨铣效率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磨鞋单齿切削原理入手,综合考虑剪切面和侧剪切面的剪切作用,建立磨鞋单齿正交切削模型,得出磨鞋切削时的主切削力和主切削力矩的计算公式。基于J-C本构方程建立磨鞋单齿切削有限元模型,得到磨鞋单齿主切削力的仿真解,并分别对比叁维正交模型计算得出的主切削力值和二维平面下的平面应变模型值,验证了推导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不同落物材料、齿前角等参数对主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齿前角的推荐优化值为-15°或+10°。(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王子涛,石广丰,史国权[10](2018)在《负前角刀具正交切削的滞留特性及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负前角刀具正交切削加工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对加工负前角为-80°~0°的正交切削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负前角刀具加工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和滞留现象。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负前角绝对值的增大,剪切角迅速减小,剪切应变逐渐增大,刀—屑的接触长度增长,主剪切区域水平分布拉长,导致产生的切屑和滞流区趋于扁平化;随着加工负前角绝对值的增大,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反向增大的特点,刀尖点处的最大正压力迅速增大,垂直方向切削力分量迅速增大,切削作用逐渐遭到削弱,刀尖点处的犁、压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切削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钻机筒钻单齿切削岩石过程的物理模型,通过对单齿的动力学分析得出影响单齿切削力的主要因素为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分析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单齿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波动特性,该波动特性是Evans密实核破碎理论最直接的反映;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越大,切削力不规则波动越明显。平均切削力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呈正比例增加,比例系数为29.64。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平均切削力增加地越来越慢;当切削速度超过1.5m/s后,平均切削力基本保持稳定。研究结果对钻机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钻机的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削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蒋培,磨季云,卢承发,冯运虎,刘斌.切削力测量在实验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2].柳波,孙凯,谭孝刚.筒钻单齿切削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

[3].马晨.Ti对粉末冶金无铅易切削石墨黄铜力学及切削性能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王晨羽,李金泉.基于动态力学模型分析的钛合金切削过程进给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J].表面技术.2019

[5].张德义,沈宇,陶丽佳,钱洪良,王琪.角度铣刀切削力学性能研究[J].机电工程.2019

[6].侯鑫.切削加工Ti-6A1-4V动态力学性能及变形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王业甫,李莉,杨凯.超精密切削SiC_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仿真[J].工具技术.2019

[8].郑国敬,周琴,张凯,汪伟.单齿回转切削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18

[9].孙林平,伍世云,潘刚,崔怀丰.磨鞋单齿正交切削叁维力学模型分析[J].工具技术.2018

[10].王子涛,石广丰,史国权.负前角刀具正交切削的滞留特性及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分析[J].工具技术.2018

标签:;  ;  ;  ;  

切削力学论文-蒋培,磨季云,卢承发,冯运虎,刘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