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诊断中CT和MRI的临床价值分析

宫颈癌诊断中CT和MRI的临床价值分析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株洲412008)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诊断中CT和MRI应用价值。方法选44例患者对比研究。结果MRI诊断宫颈癌阳性率、准确率明显高于CT扫描。结论临床需考虑采用宫颈涂片等其他手段辅助检查,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现象,进一步做到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几率。

关键词:CT;MRI;宫颈癌

宫颈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对女性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着较大的威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压力的不断增大,女性宫颈癌患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因此,对宫颈癌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关键的临床意义。CT检查和MRI诊断办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早期诊断方法[1]。为了分析两种影像学诊断办法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我院特开展本次研究。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宫颈癌患者44例开展本次研究,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为:鳞癌患者13例,鳞腺癌患者11例,腺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阴道瘙痒、月经不规律等临床症状。44例患者年龄从40岁到6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4±3.2)岁。对所有患者行术前CT检查和MRI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较,分析CT和MRI诊断的临床准确性。

1.2纳入标准[2]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以下选择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均≥18周岁,未见意识障碍,自主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接受CT及MRI诊断,符合我国宫颈癌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接受手术治疗;(4)本次研究排除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血液类疾病患者、其他妇科肿瘤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患者。

1.3诊断办法

1.3.1CT诊断:44例患者接受我院菲利普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医护人员在诊断前要确保仪器运转正常,将扫描参数设置为:从耻骨到髂骨上嵴的扫描参数为每层10mm,重建间隔为0.8mm;对病灶所在位置扫描参数设置为每层5mm,重建间隔为0.8mm。医护人员在患者检查前一天,指导患者口服500ml含量为2%的泛影葡胺水溶液,在检查前必须憋尿,充盈膀胱。后于患者肘部静脉注射铺垫罗胺0.01mmol/kg。在患者腹主动脉内CT值达到170-180HU后动脉期扫描。

1.3.2MRI诊断:MRI检查采用我院引进西门子1.5T核磁共振扫描仪。在为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前,指导患者提前取出节育环。在检查前半小时,患者应多饮水,充盈膀胱,保证MRI诊断的清晰度。医护人员将MRI扫描仪器的扫描参数设置为:每层4.0mm,检查序列:轴面矢状位SET1W、TR364ms,TE15ms;矢状面快速回旋TSET2WI,TR2890ms,TE108ms;矢状位脂肪抑制T2WI(STIR),TR3840ms,TE103ms,TI115ms;扫描径线与子宫轴垂直的斜横断位T2WI,TR4890ms,TE84ms;Gd-DTPAT1WI横断位,TR397ms,TE15ms;之后在患者肘部静脉注射0.01mmol/kg的碘普罗胺注射液,再行扫描。

1.3.3将两次扫描所得结果交由我院未参与且不知情的放射科医师记载,根据CT扫描和MRI扫描的图像结果分析宫颈癌有关数据,判断患者的肿瘤所在位置、大小、周围组织转移情况,分析手术治疗可行性。

1.4分期标准

1.4.1CT分期标准:0期:CT可见患者宫颈平滑,边界清晰,有明显脂肪间隙,宫颈直径<3cm;1期:患者宫颈直径>3cm,宫颈平滑,边界清晰,周围有明显脂肪间隙;2期:宫颈直径>3cm,宫颈边界不规则,轮廓模糊,可见明显的软组织肿瘤,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3期:患者盆腔可见蔓延的软组织肿块,累及梨状肌和闭孔内肌,盆腔见淋巴结重大,输卵管有积水,肾盂出现明显积水;4期:患者软组织肿块蔓延至直肠,直肠内壁增厚,淋巴结肿大,并蔓延到腹股沟。

1.4.2MRI分析标准:0期:T1WI和T2WI、STIR上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显示阴性;1期:患者矢状位限制低信号基质环完整,轴位见T1WI信号偏低,T2WI高信号不均匀,STIR为高信号;2期:患者矢状位限制低信号基质环中断,异常信号超出阴道上2/3,宫颈周围出现异常高信号;3期:异常信号超出阴道上1/3,阴道壁出现明显的不规则增厚,边缘模糊,宫颈周围异常高信号蔓延至盆腔;4期:异常高信号延伸至直肠,直肠壁出现明显增厚,盆腔脂肪层消失,肌肉形态异常明显,盆壁骨信号异常明显。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字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RI诊断宫颈癌阳性率、准确率明显高于CT扫描,两种诊断办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表两种诊断比较

3探讨

宫颈癌属于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浸润型宫颈癌患者的存活率仍然低下,所以对该病患者行有效的早期诊断势在必行。

目前临床上常用CT扫描和MRI诊断对宫颈癌患者行早期影像学检查,我院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指出:MRI诊断中,宫颈癌信号常表现为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这与正常女性体内的宫颈信号有着明确区别,而MRI可对患者宫颈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清晰的显示出患者宫颈肿瘤及周边组织的情况[3]。因此,MRI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与MRI相比,CT扫描对原发性宫颈癌有着准确的判断,但是由于CT分辨率低,其对直径<4mm的肿瘤诊出难度较大。由于CT的先天不足,在宫颈癌肿块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CT扫描相比,MRI诊断不仅有着较高的宫颈肿瘤阳性检出率,而且在宫颈癌分期上有着极高的诊断准确性。总体而言,MRI诊断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上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MRI还是CT扫描,都不能做到对宫颈癌百分百的诊出,因此,临床需考虑采用宫颈涂片等其他手段辅助检查,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现象,进一步做到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几率。

参考文献

[1]孙冬梅.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146-148.

[2]高忠博,苏丽梅,梁淇星,等.CT与MR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15(21):62-64.

[3]谢忠伟.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17):71-73.

[4]高雪梅,周鹏,孟义兴,等.螺旋CT和MRI检查在子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9):1031-1034.

标签:;  ;  ;  

宫颈癌诊断中CT和MRI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