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交互论文_赵留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人交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交,工具,群体,空间,人机,产品设计,自适应。

人人交互论文文献综述

赵留杰[1](2011)在《联网编图条件下人人交互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铁道部组织集中会议编制列车运行图耗时长、组织过程复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缺点,异地联网编制列车运行图已成为铁路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急需攻克的关键。联网编图条件的变化,使得编图人员从现在的面对面信息交互转变为虚拟的网络信息交互。以列车运行图系统为基础的人人交互系统正是这一转变的媒介。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通信技术的优势以及充分利用列车运行图系统在铁路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建立人人交互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对编图人员的调查访问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设计系统组织框架、预期实现功能以及系统功能界面,并利用C#开发工具实现系统功能界面。具体内容如下:编图人员是人人交互系统的预期用户。编图人员是编图机构的基本组成元素,同时也是铁路行政单位的一部分。这种多重属性决定了编图过程中编图人员群体协作的复杂性。为了充分挖掘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潜在需求,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铁路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编图机构构成、编图流程以及编图人员的协作方式,这些是本文研究的基础。联网编图是人人交互系统的研究基础。联网编图之后,编图人员相互之间的协作方式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决定了编图人员对人人交互系统的功能需求。因此,紧接着本文以联网编图条件变化后编图人员相互之间的协作流程为主线,研究系统用户的功能需求。联网编图是人人交互系统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人交互系统必须为编图人员提供完备的功能,以满足其在联网编图过程中信息数据交互的需求。因此,本文接下来在明确了系统研发目标以及研发原则的基础之上,研究了系统组织框架,同还对系统研发过程中涉及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系统界面就是系统本身,界面的设计在整个系统研发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最后在研究功能输入输出要素的基础之上,设计系统用户端功能界面要素布局,并且用C#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用户端功能界面。本文是人人交互系统研发的基础,是实现的前提。(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05-01)

王璞[2](2010)在《浅论人机交互背后的人人交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下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进入了更高的层次,设计出满足用户使用功能的产品已不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产品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它不应仅仅作为一种使用工具,而是应能实现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并能体现人的精神寄托。(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0年15期)

王海珍,欧训勇,于洪,王世运[3](2008)在《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CSCW模式下的信息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本文探讨了人-人交互界面与人-机交互界面在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交互功能上的异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08年09期)

王海珍[4](2007)在《基于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CSCW(computer support cooperative work)模式下的信息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本文探讨了人——人交互界面与人——机交互界面在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交互功能上的异同。(本文来源于《琼州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戚慧云[5](2007)在《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系统中的人人交互界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计算机支持协调工作系统(CSCW),可以实现如同现实中人与人自然交流的真实感那样的人人互交,其中共享空间和群体信息感知的实现是关键。借助协同工具WBT001的界面设计,可以通过"状态同步"和"动作同步"实现用户界面的表现及共享;与此同时,WBT001工具提供的感知技术,即动态组合光标技术和颜色标准技术,可以解决CSCW系统设计中的群体信息感知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荆树旭,何发智,陈俊[6](2006)在《支持人人交互和细粒度功能协作的叁维协同CAD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支持人人交互和细粒度功能协作的叁维协同设计模型,验证了细粒度叁维协同设计的通讯机制.提出采用标准宏参命令为基本单元的通讯协议来支持异构CAD应用的集成.构造了叁维协同工具的Agent结构,并描述其工作过程.初步实现一个集成两种异构叁维CAD应用的原型环境.(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陈敏[7](2003)在《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面临着更为广泛的活动范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教育领域,人们将目光也由个别化学习转向群体合作学习,因此,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的研究变得非常活跃。 CSCL系统的界面是人-人交互界面(Human-Human Interaction Interface,简称HHII),它是协作者交互的媒介,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接口,并为协作者提供了协同工作的环境。人-人交互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协作者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现有的人-人交互界面不能充分支持协作者之间所需的协同感知,一些自适应机制也没能突出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网络化学习这一特定领域的分析,自适应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用户界面不够友好,交互手段单一,缺乏可感知性和自然性,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强调个别化学习,缺乏对协同学习的有效支持,没能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的人与人之间协同学习的优越性。 论文就支持协同感知人—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Adaptive Human-Human Interactive Interface Supporting Cooperative Awareness,简称CAHHI)的有关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基于学习者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协作学习的特征,定义并实现支持协同和感知的用户模型。 西南师范大学2003届·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基于网络化学习环境对领域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 3、根据CSCL系统的特点,定义并实现CAHHI的交互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推理规则和评价方法。 4、建立网络化学习环境中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的自适应机制。 论文对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一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CAHHI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自适应机制,使协同和感知变得更为自然和丰富,促进了信息化学习中交互界面问题的解决,提高学习者之间的感知性和交互性,使交互环境成为一种更灵活、友好、高效的界面形式。(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石磊,徐保民[8](2002)在《CSCW系统中的人人交互界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CSCW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所以传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不能充分体现CSCW系统的人—人交互特性。本文首先对CSCW系统所涉及到的共享空间和群体感知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出一个CSCW系统应满足的最小感知要素集;然后结合一个协同工具WBTool的界面设计,论述了在设计CSCW系统的用户界面时,为提高群体成员间的相互感知度所提出的“动态组合光标”和“颜色标注”技术;同时,就有效解决界面的表现级共享问题而提出的“状态同步”和“动作同步”概念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2年03期)

连卫民,杨建军[9](2001)在《CSCW系统中的人人交互界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CSCW系统而言,系统的交互既包括人-机交互,也包括人-人交互,所以传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不能充分体现 CSCW系统的人-人交互特性。本文首先对 CSCW系统所涉及到的共享空间和群体感知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出一个CSCW系统应满足的最小感知要素集;然后结合一个协同工具WBTool的界面设计,论述了在设计CSCW系统的用户界面时,为提高群体成员间的相互感知度所提出的“动态组合光标”和“颜色标注”技术;同时,就有效解决界面的表现级共享问题而提出的“状态同步”和“动作同步”概念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田友胜,侯义斌,R-J,Beun,黄樟钦[10](2001)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命令通道机制人人交互与协作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降低网络信息传输量、提高交互与协作质量的模型 .文中详细描述了模型的组成 ,并以叁个用户节点为例说明了系统的交互与协作过程 .最后给出了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并说明了各个模块所完成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1年04期)

人人交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代下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进入了更高的层次,设计出满足用户使用功能的产品已不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产品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它不应仅仅作为一种使用工具,而是应能实现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并能体现人的精神寄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人交互论文参考文献

[1].赵留杰.联网编图条件下人人交互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2].王璞.浅论人机交互背后的人人交互[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3].王海珍,欧训勇,于洪,王世运.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

[4].王海珍.基于CSCW模式的人——人交互界面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7

[5].戚慧云.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系统中的人人交互界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6].荆树旭,何发智,陈俊.支持人人交互和细粒度功能协作的叁维协同CAD环境[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

[7].陈敏.支持协同感知的人—人交互界面自适应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8].石磊,徐保民.CSCW系统中的人人交互界面[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

[9].连卫民,杨建军.CSCW系统中的人人交互界面[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0].田友胜,侯义斌,R-J,Beun,黄樟钦.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命令通道机制人人交互与协作系统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

论文知识图

教学对技术依赖-学习形态图支持人人交互的CAD系统参考模型基于AutoCAD的实时协同设计系统的人协同编辑系统的人人交互界面方案思路流程人人交互方式

标签:;  ;  ;  ;  ;  ;  ;  

人人交互论文_赵留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