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健康者为参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的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名校高于参照组(p<0.05);29例治疗后好转,其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未好转者(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乙肝患者中检测效果较好,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及时指导患者预后,对于治疗中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效果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疾病,临床分为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1]。目前乙型肝炎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疾病,据报道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10%~15%,该病较难治愈且易复发,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极大地损伤,且对患者的生活也带去了极大地困扰,因此临床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十分的重视。当前很多研究结果显示,乙肝和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造成的乙肝病毒(HBV)致病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肝患者运用很多,它可以有效且准确的反映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并能够指导患者预后[2]。为了研究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肝患者的有效性,特在我院随机选取了50例乙肝患者及50例健康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现将研究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100例,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为确诊的乙肝患者,患者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1名及女性患者19名,年龄为46~81岁,平均年龄为57.28岁±1.16岁;参照组为健康者,其中男性患者33名及女性患者17名,年龄为42~70岁,平均年龄为54.46岁±0.7岁。临床排除了肾功能异常及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参照组中健康者肝肾、心肺功能均正常,且近期内无服用抗菌、免疫调节类药物史,临床通知并取得所有研究对象同意开展本实验研究。研究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身体条件等均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验方法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检验方法,患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3ml,并将其装入专用抗凝管中,将血液充分摇匀后,以3000r/min离心10min,并将其置于—20℃冰箱中保存。实验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用于IMMAGE800仪器,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A、G、M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3]。
1.2.2治疗方法对确诊的患者采用方法对症治疗4~8周后,采用复方乙肝灵软胶囊继续治疗48周,再检测其免疫球蛋白水平,并将患者分为未好转组和好转租,其中未好转=无效+恶化,好转=痊愈+有效[4]。
1.3统计方法记录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x±s)表示实验结果。
2结果
2.1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乙肝患者组的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全球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病发率相对更高,全世界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超过2亿,其中我国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在1亿以上,其中约有3000万为有肝损伤的乙型肝炎患者。乙肝发病机制复杂,诱因也较多。在临床上已有较多治疗方法,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却很少。乙肝多通过母婴、血液等路径传播,若HBV性状发生病变,有可能恶化成肝硬化或肝癌,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性命。由于儿童和青壮年是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的对象,临床上难治愈且易反复,带来的危害性极大。因而,乙肝的诊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预防,避免病情恶化。免疫球蛋白检验近年来在乙肝患者中较多使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这个结果和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由此可以看出,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这提示了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判定是否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参考标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体受到HBV的感染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这些反应会损伤肝组织。肝细胞受到损伤后,机体为了提高免疫能力,会产生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抵抗机体的急、慢性感染,以减轻自身免疫疾病所带来的伤害。其有关因素可能如下:(1)肝细胞坏死产物有十分强烈的非特异性佐剂作用,以致免疫球蛋白增加;(2)当体内病毒持续存在时,受到自身抗原的刺激,机体多克隆B淋巴细胞被激活,产生了多种抗体;(3)肝脏的枯否氏细胞(Kupffer细胞)功能障碍,不能处理及清除自身或异物抗原。体内肝细胞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损伤程度不同时,免疫球蛋白上升水平也有所不同。
本研究中,对其中5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结果显示:29例好转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低于为好转者(p<0.05)。由此可以看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量会随着病情加重而上升,此结果也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患者发病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将升高,总胆红素也将增加,导致机体溶解病毒抗原的能力减弱,同时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也随之下降,预示了患者疾病加重,此时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5]。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在乙肝患者中检测效果较好,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及时指导患者预后,对于治疗中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英.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验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23-124.
[2]袁镇裕.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1):1633-1634.
[3]王方,石婷婷,刘丽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探讨.中医临床研究,2014(24):69-70.
[4]杨律,范明亮,许沉龙.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50-51.
[5]叶珮玑,刘建辉,聂欣.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医药前沿》,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