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德育功能

如何有效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德育功能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辛庄小学26250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该课程设立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成为我国小学阶段实施道德教育的新载体,担负着学生健康成长及道德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的重任。尽管它的地位这么重要,但是在当下很多农村学校,《品德与社会》永远无法与语、数、外课程相提并论,长期被当作小副科不受重视,甚至被大量挤占,实际的育人功效微乎其微。例如很多小学生有“自私任性、霸道不讲理、礼貌缺失、孤僻不合群、撒谎不诚实”等不良倾向。这些不良倾向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从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出发,因为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而《品德与社会》学科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有效进行德育教育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师资力量

“教书育人”是老师承担的重要责任。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传道”就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可见古人早就认为“育人”是第一位的,德为先。现在国家设立《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就是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因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就要改善师资力量,安排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各学校应安排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更要求专职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作为专职教师,要上好这门课程,就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二、立足教材,整合开发课程资源

首先,立足教材就是要根据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理解编者意图,与课本对话。我们应该认真地读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的意义,理解范例的作用,品味编者的设计思想。

其次,《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人脉资源。此外,本课程的物质资源还包括:各种报刊、图片、地图、图表;各种视频、影音;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科技馆、教育基地、名胜古迹、工厂车间、商场超市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教师要根据需要适度选取这些课程资源,然后与教材进行整合,做到灵活使用、创造发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还有,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体验出发,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然后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

第三,知行合一,学用相长,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是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方法和手段,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应采用书面检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采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操行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应坚持课堂评价、阶段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反映小学生道德与认识的行为表现,应与履行小学行为规范的情况相结合。二是注意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以一张期末统考测试卷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新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该从学生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惜,做到更好地激励学生。三是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知识与技能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等。过程与方法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自主并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是否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能够主动与小组成员协商、交流,善于与他人分享,是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等。

标签:;  ;  ;  

如何有效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德育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