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对眼外伤导致眼球摘除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82例外伤导致眼球摘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眼外伤导致眼球摘球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眼外伤;眼球摘除手术;术前焦虑;满意度;SDS;SAS
外科手术中,手术前采用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手段比较常见,多用于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情,积极面对手术。针对身体创伤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一般心理焦虑程度要远高于一般创伤患者,这也会对手术造成较多困扰。眼外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这种外伤表现形式很多,并发症也相对复杂,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1],必须正确及时妥当的处理。眼外伤患者面对着视力下降、面部畸形、失明、运动障碍等多种不良预后情况,身心都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在手术前心理焦虑情况非常强烈,这会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取合适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这也是我们医院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82例外伤导致眼球摘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82例外伤导致眼球摘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在24-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4±3.76)岁,贯通伤12例,眼球破裂8例,严重眼炎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4±3.46)岁,贯通伤11例,眼球破裂9例,严重眼炎1例。
二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告知书,符合伦理学要求,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方法为:对患者进行手术预后宣讲,排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常规饮食、环境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交流,能够安抚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虽然患者家属不是伤员本身,但是往往更容易稳定情绪,患者一般更难以面对手术的实施,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对于其家属的依赖性也更强,只要能够帮助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就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安慰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相关检查和测试;第二,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本身加强沟通了解,通过一对一沟通护理模式面对面和患者进行直接交谈,能够更为直接的了解患者的心里情况、机体情况,特别是心理情况,进而为后续的护理手段打好基础,充分了解了患者的心理活动情况以后,能够根据患者本身的特点找到突破口,进行对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意义,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勇敢面对现实[2];第三,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同时,不仅可以使用语言交流,还需要通过适当的肢体暗示以及皮肤抚触,例如轻拍患者的背部,抚触患者的手背等等,若是针对年龄较小或较大的患者,其心智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承受压力更低,护理人员可以适当进行拥抱的方式缓解其压力[3];第四,对患者进行应急健康教育,眼外伤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术前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患者没有时间接受相关知识讲述,这时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进行关键性知识讲述,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第五,患者入院以后护士需要尽快清除患者面部和衣物上的血迹污迹,患上病号服,降低外界对患者的刺激,缓解患者焦虑心理。
1.3评价标准
对比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涉及数据统一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对比
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下表1所示。
表1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对比(n=41)
3讨论
眼外伤出现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工伤、打架、交通事故、爆炸等等,一旦出现,患者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而且眼球损伤导致的疼痛,可能会丧失视力的威胁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恐慌情绪并不少见,而且患者家属往往也会因为过于担忧患者的情况而出现负面情绪[4]。
手术前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往往会对患者手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手术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心理干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放松精神和肌肉,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5]。同时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手术的目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危害,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优势,纠正错误认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干预手段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眼外伤导致研究摘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贺珊梅,刘志红.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02):251-252.
[2]岑爱丽.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治疗依从性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4):220-221.
[3]韩苗.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及干预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6):3590-3591.
[4]王清,高鸾,王超.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1):120-123.
[5]叶庆云,赵妤岚,梁彩红等.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