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运动论文_陆珍来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民革命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民,妇女,时期,农民,工人运动,国共合作,革命史。

国民革命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陆珍来[1](2019)在《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运动为中心,研究国共合作背景下广东妇女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以及实践活动,并从中探讨广东妇女运动与国民革命的关系,以重新认识广东妇女运动对国民革命产生的影响与意义。广东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的所在地。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从广东打响,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为以后的政治局势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个时期的广东妇女运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可窥探这个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面貌和特征。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在国民党妇女部和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为代表的妇女团体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国的妇女运动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发展。为了动员更多的妇女加入国民革命的洪流,国民政府把来自帝国主义的压迫及不平等法律、旧礼教的约束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的论点作为主要的政治宣传,宣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国民革命的成功,并且将妇女政策的制定参与到国民革命与妇女自身的解放中去。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诉求与国民政府的承诺成了妇女参与国民革命的动力。这个时期的广东妇女致力于妇女运动的统一,在国民会议促成会运动、“叁八”妇女节的纪念活动、省港大罢工运动以及东征、南讨、北伐中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比如进行政治宣传与动员、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慈善救护事业、援助被压迫的妇女、解决妇女的婚姻纠纷甚至战场上救护伤员,展现了广东妇女运动崭新的面貌。1927年2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此后,广东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趋于冷静,但是它使中国的妇女运动达到了新的高度,推动了妇女运动迅速发展,在中国的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4-26)

陈国威[2](2018)在《广州国民政府农民运动特派员与广东农村革命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这次革命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发动农民运动。在农民运动中,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遣农民运动特派员,随后成立的国民党省党部农民部、广东省农民协会各地办事处亦相继派出特派员。这些特派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等组织,以及启迪民智,发动农民参与国民革命。正是在农民运动特派员的协助下,广东各地农村发生了与之前不同的变化,农会成为乡村社会权力的重要一环,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发生改变,现代性的革命在乡村发生。(本文来源于《红广角》期刊2018年05期)

罗维斯[3](2017)在《《动摇》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商民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55年,时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的苏联作家、汉学家费德林致信茅盾,谈及自己打算翻译他的作品。茅盾在回信中写道"如果要翻译我的一个中篇,那么,我建议翻译《动摇》。这本书虽然有缺点,但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时代的一些本质上的东西"~②。费德林与茅盾是旧相识。这封书信并非纯然是两位政府官员的交流,而多(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周云[4](2017)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国民革命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设计A.课前系统部分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历史学是一门求真的学问,注重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求尽可能地发现历史真相。历史学又是一门注重"联系"的学问,横向来看,强调不能割裂地看待历史事件,要关注历史事件间的各种联系;纵向来看,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期刊2017年03期)

叶维维[5](2016)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宋庆龄与妇女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庆龄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参与者、推动者,更是国共两党开展妇女运动的融合者。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独立参政,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卓越的政治能力,为妇女运动的推进作出了贡献。正是因为有宋庆龄这样的杰出女性,才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女权运动主要由男性精英指导与推动的局限得以突破。她以女性领袖的身份激励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实现妇女参政议政,将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国民革命的潮流融合,打破了原来孤立而有限的争取男女平等的运动。(本文来源于《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利丹[6](2016)在《国民革命时期广州工会统一运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革命时期的广州工会统一运动,在当时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其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挫折叁个时期,对国民革命时期广东革命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通过对广州工会统一运动这一侧面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共领导的中国工会在国民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柳敏[7](2016)在《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革命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革命"与"建设"的潮流在中国竞相涌动,相互激荡。在主导乡村建设运动的执政者和乡建派看来,革命既是破坏旧制度的有力方式,也是建设新社会的重要手段,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思想传播与实践活动均包含着革命的内在要求和远景目标。当中国问题推动着乡村建设思想的传播时,乡村建设运动也激发了朝野之士对近代国情认识的加深,并吸纳大批乡村有志青年参与到建设行动中来。历史的演进推动着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对以革命手段改造社会的认同与接纳,某种程度上,乡村建设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增添了理论依据和有生力量。(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崔婷[8](2016)在《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政治上动荡不安,尤其是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时期,各种新思潮应运而生,天津妇女社团蓬勃发展,在天津近代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章。在此期间,天津出现了如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天津女权请愿团、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天津女星社、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和天津各界妇女联合会等进步妇女社团。本文先介绍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产生的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背景和民国前期(1912-1918)天津妇女社团的发展情况,为后期妇女社团的繁荣局面做铺垫。接着具体介绍各个妇女社团参加反帝爱国运动,追求妇女解放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并阐述天津妇女社团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妇女社团成员同各界群众一起进行反帝爱国运动。她们组织进步妇女社团,出版报刊,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女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天津妇女怀着爱国、救国的热情,投身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参与国民会议运动和五卅运动。在实际政治斗争中,不断学习,逐步认清自身的使命和妇女运动的正确方向,在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从而成为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股重要力量。天津妇女运动英杰辈出、群星璀璨,曾涌现出刘清扬、郭隆真、邓颖超等一批杰出代表人物。她们在妇女解放运动中成长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为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成为党的妇女干部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些妇女社团同社会各界团结合作,紧密结合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同封建礼教和反动军阀展开了英勇无畏的斗争,为寻求救国救亡道路进行了诸多努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秋生[9](2016)在《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京工人阶级》一文中研究指出1924年,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北京工人阶级在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参加了五卅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反奉运动、首都革命等大规模群众斗争。在斗争中,北京工人阶级参加的人数最多,群众发动得最广泛,表现得最勇敢坚决,最具革命的彻底性。同时,北京工人阶级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壮大自己的阶级组织,成立了全市统一的工人组织——北京总工会。事实表明,北京工人阶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曲利杰[10](2016)在《论国民革命时期的河南农民运动——以红枪会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河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河南与湘、粤等省份的农民运动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红枪会的加入是河南农民运动的一大特征。红枪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在国民革命时期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河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和国民革命的进程。(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国民革命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这次革命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发动农民运动。在农民运动中,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遣农民运动特派员,随后成立的国民党省党部农民部、广东省农民协会各地办事处亦相继派出特派员。这些特派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等组织,以及启迪民智,发动农民参与国民革命。正是在农民运动特派员的协助下,广东各地农村发生了与之前不同的变化,农会成为乡村社会权力的重要一环,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发生改变,现代性的革命在乡村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民革命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陆珍来.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

[2].陈国威.广州国民政府农民运动特派员与广东农村革命关系探析[J].红广角.2018

[3].罗维斯.《动摇》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商民运动[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

[4].周云.现代化历程中的国民革命运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

[5].叶维维.国民革命时期的宋庆龄与妇女运动[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

[6].利丹.国民革命时期广州工会统一运动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7].柳敏.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革命诉求[J].南京社会科学.2016

[8].崔婷.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9].张秋生.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京工人阶级[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6

[10].曲利杰.论国民革命时期的河南农民运动——以红枪会为中心[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张应春最有可能出现在背离“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校门片中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鲜砚一撇嘛

标签:;  ;  ;  ;  ;  ;  ;  

国民革命运动论文_陆珍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