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州发现2000年前“历书”(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蒙[1](2021)在《宋代术士与士大夫的日常交往与文化互动》文中研究表明
王婷[2](2021)在《洪亮吉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祝玉玲[3](2021)在《敦煌汉简文字笔形及字体风格研究》文中认为
马光亭[4](2021)在《新时间的生成:理解基督教中国传播的一个角度》文中认为基督教在现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传播,新时间的生成可以作为理解其传播的一个新角度。近代以来,阳历星期制进入中国,生成了新的社会时间、生活世界与价值取向,从而出现了"农转非"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迁。与阳历星期制合体、兼具现代性气质与线性未来时间取向的基督教,顺融于中国对现代时间与价值观的追求而得以进入,并在中国传统时间及生活世界、过去取向的价值观逐步瓦解的同时,随着新时间及生活世界的展开也一起生成了。
赵旭旭[5](2021)在《何焯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何焯是清康熙时期着名的藏书家、书法家和校勘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却笃志于学,尤善校勘之学,评校之书遍及经、史、子、集,有诗文集《义门先生集》、读书札记汇编《义门读书记》、家书汇编《何义门先生家书》等着作传世。他交游广泛,往来不乏钱曾、毛扆、阎若璩、杨宾、徐乾学、李光地等着名学者。因此,梳理何焯的生平事迹,不仅可以全面展现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交游往来的经历,而且可以系统地揭示其学术思想及成就,尤其是校勘学成就,同时也可以对江苏乡贤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何氏年谱,据《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所载,王欣夫曾藏有传抄本《何义门先生年谱》一卷,然今已不知其下落。杨旭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及其曾作何焯年谱,然亦未见发表,且从杨旭自述来看,其所搜集的资料远未详尽。因此,本谱重新整理何焯存世的诗文集、读书札记、家书等着作,并广泛搜集史书、地方志、何焯亲友着作、后人藏书目录等文献资料中与何焯的生平相关的记载,力求为何焯编写一部全面性、系统性与准确性兼备的年谱,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一、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与何焯相关的资料,包括现存却未经整理的何焯批校作品;二、对何焯的交游情况进行考辨,将其部分诗文作品断代系年;三、对搜集到的与何焯相关却存有争议的史料和一些前后抵牾的材料进行考辨纠正。
阮富春[6](2021)在《从神性到世俗——文物中的牛形象与生肖牛民俗杂谈》文中研究说明牛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伙伴之一,肉、奶可食,皮可保暖,角、骨可制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曾发现18000年前的牛骨化石,最晚到7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已经畜养驯化后的黄牛、
刘勇[7](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田语[8](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指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李佩瑜[9](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曹阳[10](2019)在《汉画天象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站在宏观的视域下,以汉画天象图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纵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流变,以及横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思想文化及图式系统这两个角度为研究思路,通过考古与文献、图像与符号、神话与历史等多维方法,在构建整体的图像志的基础上,进而解读汉画天象图的发展流变、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天象图由来已久,其雏形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后经公元前30世纪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至战国时期曾侯乙墓衣箱漆画上的二十八星宿图,在三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天象图虽然并未形成固定模式和体系,但在原始宇宙观念、观象授人时的实践经验,以及主体造型能力等方面都作好了准备。作为一种承载思想观念的文化载体,天象图最终形成固定模式,是在汉代完成的。汉代统治者的推崇、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对汉画天象图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使得天象图在两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中不断演变,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天象图包含图像丰富,分布也极为广泛。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共359幅天象图各自分布的重点区域并不一致,各区域、各种类图像内容都有差异。但是,只要抓住了其中的基础符号和次要符号,那么,便能梳理出这些图像的共通之处。所谓主要符号,即包含日、月、星辰或其中之一的图像·,配有次要符号的天象图,即包括风伯、雨师、雷神等气象神,和初显道教思想的西王母、太一神,这些都是与天相关的神祗。还有一种经常作为背景出现次要符号,便是代表星占和气的云。文中从训诂学、神话学、图像学角度对主要符号和次要符号都予以解读。日、月、星三种天象图母题元素在汉画天象图中组合为五种模式:一是含有日轮、日神与阳乌;二是含有月轮、月神与相关图像;三是日月双悬图像,包含乌、蟾、兔、桂;四是日、月、星宿并现的图像,星宿常与四神配置出现,具有特定的含义;五是仅有星宿,不含日、月的图像,这时的星宿或作为装饰,或与其他天象神祗同现。这些不同的配置组合,使得天象图造型复杂多变,虽然图像内容多样,但基本都是布局有序,构成得当,包含着变化统一、饱满均衡、对称呼应等特征,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在其中,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匠通过创作体验与创作构思,在不同艺术门类的天象图中,运用共通的表现手法,即以线塑形,或为雕刻,或为彩绘,使汉画天象图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代表着汉代造型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外,汉画天象图与汉代人们对天的观念密不可分,在棺椁、室墓这种三维空间内,都能表达出这种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和文化风气的影响,汉画天象图还集中体现着人们的升仙愿望和星占思想。总之,汉画天象图综合了艺术学、考古学、天文学、神话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多种学科因素,通过逐层分析,可以得到六种论点:一是汉画天象图在发展中含义不断明确并产生分化;二是四神常与天象图组合出现,被视为带有星占含义的神话图像,融客观天象与主观思想与一体;三是天象图与神灵瑞兽的组合,使得这类图像普遍带有升仙含义;四是汉画天象图的精致与否与墓主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五是汉画天象图富于造型之美,是创作主体(工匠)意志思想物态化的表达;六是天象图被广泛应用在墓顶、棺顶和四周,在天人之间产生了一种象征的同一结构,把自然、宇宙和社会融合进多样统一的结构图式之中。由于汉代文化源远流长,使得汉画天象图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汉画天象图不但在艺术上被视作典范,而且对道教神灵图像的出现起了导向作用,并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代之后,天象图并未消失,而是在升仙、星占、天体运行的表现等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
二、随州发现2000年前“历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随州发现2000年前“历书”(论文提纲范文)
(4)新时间的生成:理解基督教中国传播的一个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阳历星期制:彰显现代性与进步的新时间 |
(二)基督教:顺融于现代时间及价值 |
二 |
(一)“过去”取向的时间观 |
(二)对“过去”及生活世界的疏离 |
三 |
(一)突破出未来的方向 |
(二)不再与祖先同眠,奔向一个人的天国 |
(三)从血统到灵统,生成于中国的现代发展进程 |
(5)何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谱主简介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凡例 |
年谱 |
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一岁 |
康熙元年壬寅(1662)二岁 |
康熙二年癸卯(1663)三岁 |
康熙三年甲辰(1664)四岁 |
康熙四年乙巳(1665)五岁 |
康熙五年丙午(1666)六岁 |
康熙六年丁未(1667)七岁 |
康熙七年戊申(1668)八岁 |
康熙八年己酉(1669)九岁 |
康熙九年庚戌(1670)十岁 |
康熙十年辛亥(1671)十一岁 |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十二岁 |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十三岁 |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十四岁 |
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十五岁 |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十六岁 |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十七岁 |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十八岁 |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十九岁 |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二十岁 |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二十一岁 |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二十二岁 |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二十三岁 |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二十四岁 |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二十五岁 |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二十六岁 |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二十七岁 |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二十八岁 |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二十九岁 |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三十岁 |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三十一岁 |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三十二岁 |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三十三岁 |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三十四岁 |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三十五岁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三十六岁 |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三十七岁 |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三十八岁 |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三十九岁 |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四十岁 |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四十一岁 |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四十二岁 |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四十三岁 |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四十四岁 |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四十五岁 |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四十六岁 |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四十七岁 |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四十八岁 |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四十九岁 |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五十岁 |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五十一岁 |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五十二岁 |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五十三岁 |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五十四岁 |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五十五岁 |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五十六岁 |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五十七岁 |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五十八岁 |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五十九岁 |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六十岁 |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六十一岁 |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六十二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何焯未系年题跋辑录 |
附录二 何焯交游一览表 |
致谢 |
(7)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
一 行格 |
二 版心 |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
一 抄写时间 |
二 抄写者 |
三 批点者 |
四 抄本来源 |
五 作者考证 |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
二 誊写与缮写 |
三 影抄与临摹 |
四 影抄与影刻 |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
一 抄写者 |
二 抄写的场所 |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
一 抄书事迹举例 |
二 抄书事迹分析 |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
一 抄本的成本 |
二 抄本的价格 |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
一 读者 |
二 市场 |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
一 书贩兜售 |
二 书店经营 |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
二 抄书的方式 |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
一 朗读与默读 |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
三 批注与订误 |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
一 摘抄 |
二 编纂 |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
一 官方藏书 |
二 私人藏书 |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
一 政治类书籍 |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
三 妖书与淫书 |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
二 抄工的收入 |
三 抄工与学者 |
四 抄工与抄本 |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的写工 |
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汉学与中国学 |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
1.3.3 中古中国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
2.6.3 卜弼德的影响 |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
4.1 成书背景 |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
4.2.1 主要内容 |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
4.4 勘误 |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
5.5 订正 |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汉画天象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五、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一章 天象图的溯源 |
第一节 汉代之前的天象图 |
一、仰韶文化时期:濮阳西水坡首组龙虎蚌塑图 |
二、公元前30世纪:连云港将军崖三组岩画 |
三、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二十八宿天象图 |
第二节 对天象图源起的探究 |
一、思想:原始宇宙观的形成 |
二、实践:观象以授人时的经验 |
三、创作准备:主体造型能力的成熟 |
小结 |
第二章 汉画天象图的兴盛 |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传承与分布 |
一、汉画天象图的传承历史 |
二、汉画天象图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汉代的厚葬之风与天象图 |
第三节 汉代的文化思想与天象图 |
一、天文学的进步 |
二、统治者的推崇 |
三、升仙观念的浸染 |
小结 |
第三章 汉画天象图的符号构成 |
第一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日 |
一、训诂学释义、原始日月神话与图像 |
二、训诂学释引申义、阳乌神话与图像 |
第二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月 |
一、训诂学释义 |
二、与月相关的三种神话元素:蟾、兔、嫦娥 |
三、汉画中的月之图像:月中蟾、兔、桂树 |
第三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星宿 |
一、训诂学释义 |
二、星之神话倾向:灵性说 |
三、汉画中的星宿图像表现方式、配置形式与星官 |
第四节 天象图的次要符号构成 |
一、日月神:伏羲、女娲 |
二、天神:气象神、长生神与方位神 |
三、云:星占与气 |
小结 |
第四章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形式 |
第一节 天象图的五种组合样式 |
一、日轮型 |
二、月轮型 |
三、日月双悬型 |
四、日(月)与星宿同现型 |
五、不含日月图像的星宿型 |
第二节 天象图的造型方式 |
一、艺术风格:相反相成 |
二、构成方式:灵活多变 |
三、造型特点:多样统一 |
四、审美观念:气韵相合 |
第三节 天象图的表现手法 |
一、工匠的创作前过程:艺术体验与艺术构思 |
二、工匠的表现手法:线、雕刻与彩绘 |
小结 |
第五章 汉画天象图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汉人的宇宙观念 |
一、汉墓建筑中的宇宙观念:宇之无极、宙之无端 |
二、汉画天象图中的宇宙观念:图像象征与空间概念 |
第二节 汉人的升仙观念 |
一、石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日月双悬照乾坤 |
二、壁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仪式与天门 |
三、帛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璧与天 |
第三节 与占卜吉凶相关的思想认识 |
一、天人学说与天象图: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 |
二、星占思想与天象图:占星术与分野模式 |
小结 |
第六章 汉画天象图的影响与演化 |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 |
一、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 |
二、汉画天象图对道教神灵图像和民俗艺术的影响 |
第二节 汉代之后天象图的演化 |
一、地位:走向陪衬 |
二、职能:走向分化 |
三、整体的演进态势:从信仰走向理性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汉画天象图分布一览表(359幅) |
一、壁画中的天象图(62幅) |
二、帛画中的天象图(7幅) |
三、石刻艺术中的天象图(290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随州发现2000年前“历书”(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术士与士大夫的日常交往与文化互动[D]. 王若蒙.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洪亮吉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研究[D]. 王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敦煌汉简文字笔形及字体风格研究[D]. 祝玉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间的生成:理解基督教中国传播的一个角度[J]. 马光亭. 世界宗教研究, 2021(03)
- [5]何焯年谱[D]. 赵旭旭. 河北大学, 2021
- [6]从神性到世俗——文物中的牛形象与生肖牛民俗杂谈[J]. 阮富春. 文物天地, 2021(02)
- [7]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8]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汉画天象图研究[D]. 曹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