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机,包括旋转气嘴、支撑架、限位块、支撑块、输送带、定位块、翻转架、旋转电机、轴承座、支撑脚、支撑横梁、转轴、输送轮、固定板、齿轮、驱动轴、驱动电机和气缸,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的一端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块一侧设置有齿轮,且齿轮通过驱动轴与翻转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翻转架内壁一侧对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均匀设置有输送轮,所述翻转架中间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产品的翻转和输送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翻转机,包括旋转气嘴(1)、支撑架(2)、限位块(3)、支撑块(4)、输送带(5)、定位块(6)、翻转架(7)、旋转电机(8)、轴承座(9)、支撑脚(10)、支撑横梁(11)、转轴(12)、输送轮(13)、固定板(14)、齿轮(15)、驱动轴(16)、驱动电机(17)和气缸(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翻转架(7),所述翻转架(7)的一端焊接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上安装有限位块(3),所述支撑块(4)一侧设置有齿轮(15),且齿轮(15)通过驱动轴(16)与翻转架(7)连接,所述支撑架(2)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8),所述翻转架(7)内壁一侧对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内均匀设置有输送轮(13),所述翻转架(7)中间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轮(13)连接,所述翻转架(7)一端安装有轴承座(9),且轴承座(9)通过转轴(12)与翻转架(7)连接,所述翻转架(7)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输出端与定位块(6)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翻转机,包括旋转气嘴(1)、支撑架(2)、限位块(3)、支撑块(4)、输送带(5)、定位块(6)、翻转架(7)、旋转电机(8)、轴承座(9)、支撑脚(10)、支撑横梁(11)、转轴(12)、输送轮(13)、固定板(14)、齿轮(15)、驱动轴(16)、驱动电机(17)和气缸(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翻转架(7),所述翻转架(7)的一端焊接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上安装有限位块(3),所述支撑块(4)一侧设置有齿轮(15),且齿轮(15)通过驱动轴(16)与翻转架(7)连接,所述支撑架(2)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8),所述翻转架(7)内壁一侧对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内均匀设置有输送轮(13),所述翻转架(7)中间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轮(13)连接,所述翻转架(7)一端安装有轴承座(9),且轴承座(9)通过转轴(12)与翻转架(7)连接,所述翻转架(7)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输出端与定位块(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脚(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中间焊接有支撑横梁(11),所述支撑横梁(11)一侧之间通过固定板(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内壁顶部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转气嘴(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8)底部设置有电机座,且旋转电机(8)与电机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机座与固定板(14)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7)外壁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轴(16)与通孔为配合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转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翻转机。
背景技术
翻转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冲压、钣金、模具、造纸、冷藏、钢带、线盘、桶料、卷料等行业。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货物的工程翻转要求,安全、平稳、有效地提供工艺输送,实现将货物由卧式转换成立式或将立式转换成卧式的作业目标,现有技术中的翻转机结构复杂,对产品的翻转和输送不方便,因此,设计一种翻转机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转机,包括旋转气嘴、支撑架、限位块、支撑块、输送带、定位块、翻转架、旋转电机、轴承座、支撑脚、支撑横梁、转轴、输送轮、固定板、齿轮、驱动轴、驱动电机和气缸,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的一端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块一侧设置有齿轮,且齿轮通过驱动轴与翻转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翻转架内壁一侧对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均匀设置有输送轮,所述翻转架中间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轮连接,所述翻转架一端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通过转轴与翻转架连接,所述翻转架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与定位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间焊接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一侧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顶部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转气嘴。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置有电机座,且旋转电机与电机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机座与固定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架外壁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轴与通孔为配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旋转电机工作,带动齿轮转动,通过支撑块和驱动轴相配合,带动翻转架进行翻转,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输送轮转动,使得产品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旋转气嘴为气缸供气,气缸工作,与定位块相配合,对产品进行角度翻转及固定,限位块对翻转架进行固定,翻转机结构简单,对产品的翻转和输送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气嘴;2、支撑架;3、限位块;4、支撑块;5、输送带;6、定位块;7、翻转架;8、旋转电机;9、轴承座;10、支撑脚;11、支撑横梁;12、转轴;13、输送轮;14、固定板;15、齿轮;16、驱动轴;17、驱动电机;1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翻转机,包括旋转气嘴1、支撑架2、限位块3、支撑块4、输送带5、定位块6、翻转架7、旋转电机8、轴承座9、支撑脚10、支撑横梁11、转轴12、输送轮13、固定板14、齿轮15、驱动轴16、驱动电机17和气缸18,支撑架2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脚10,对支撑架2进行支撑;支撑架2的中间焊接有支撑横梁11,支撑横梁11一侧之间通过固定板14连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架2的内壁顶部一侧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转气嘴1,进行供气;支撑架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翻转架7,翻转架7的一端焊接有支撑块4,支撑块4上安装有限位块3,支撑块4一侧设置有齿轮15,且齿轮15通过驱动轴16与翻转架7连接,翻转架7外壁一端开设有通孔,驱动轴16与通孔为配合结构,便于驱动轴16工作;支撑架2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8,旋转电机8底部设置有电机座,且旋转电机8与电机座通过螺栓固定,电机座与固定板14焊接固定,使得旋转电机8固定牢固;翻转架7内壁一侧对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5,输送带5内均匀设置有输送轮13,翻转架7中间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轮13连接,翻转架7一端安装有轴承座9,且轴承座9通过转轴12与翻转架7连接,翻转架7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气缸18,气缸18输出端与定位块6连接;旋转电机8工作,带动齿轮15转动,通过支撑块4和驱动轴16相配合,带动翻转架7进行翻转,驱动电机17工作,带动输送轮13转动,使得产品通过输送带5进行输送,旋转气嘴1为气缸18供气,气缸18工作,与定位块6相配合,对产品进行角度翻转及固定,限位块3对翻转架7进行固定,翻转机结构简单,对产品的翻转和输送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1072.3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11159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65G 47/248
专利分类号:B65G47/24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深圳市住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住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环城北路19号
发明人:连卫锋
第一发明人:连卫锋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住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汉民
代理机构:44251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