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单元论文_陈涛,杲春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造单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单元,重构,智能,机器人,相似性,棉纺,柔性。

制造单元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我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简介 (叁)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团体叁等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战略规划的推进,加快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为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2018年(本文来源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涛,杲春芳[2](2019)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单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BB机器人和西门子S7-1200PLC的集上下料,加工,检测,分拣功能于一体的通用零件制造单元的搭建和调试。根据零件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为各个设备进行了合理布局,采集现场所需要的I/o信号,进行设备通讯,实现了机器人上下料,加工完后进行打磨、检测,然后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实现自动分类,为生产和管理者,提供了生产线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平台,降低了生产设计、调试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李书阁,赵鹏举,孙文成[3](2019)在《基于生产负荷均衡分配的制造单元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造单元划分方法,首先根据零件工艺相似性和机床数量约束,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零件分组;然后根据机床的不同加工能力,将机床分配到各个零件组构成制造单元,使每个制造单元中机床总负荷达到最小且分配均衡。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蒋清,孟祥炜,王建,高鹏程,倪江涛[4](2019)在《航天大型铝合金壳体树脂砂铸型快速制造单元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航天大型铝合金壳体为对象,基于自硬树脂砂低压铸造工艺特点,进行树脂砂快速造型单元设计研究。通过将迭箱造型工艺优化为分箱底板造型工艺,实现上、中、下各箱同步造型,提升造型效率;将铸型制造工序分解为5种工位,精确设计工位布置和数量,形成高效率自循环的造型单元;通过综合造型单元构建技术研究,在同等条件下单个产品的树脂砂铸型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铸型紧实度均匀性提升50%以上,铸型连续生产的效果提升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铸造》期刊2019年08期)

赵晓飞,郭秀萍[5](2019)在《阻塞混流生产机器人制造单元调度问题可行解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阻塞混流生产机器人制造单元调度问题的可行解性质进行研究。首先,定义了机器人活动,将机器人运行排序和工件加工排序转化为机器人活动调度,将二维调度问题转化为一维调度问题;其次,提出了可行机器人活动调度概念,给出了几个等价定义;最后,给出了可行机器人活动调度经过一定变换,仍然是可行调度的条件。这些性质为优化算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章国政[6](2019)在《基于CPS的智能棉纺车间制造单元管控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是将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融合的新型工业系统,为分析了解信息系统对制造系统管控策略的影响提供了切实的路径。实现智能棉纺车间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将前沿的计算、通信、传感技术与棉纺系统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提出将CPS概念与棉纺系统特点相结合,构建智能棉纺车间CPS架构体系。根据棉纺车间各制造单元的特点,由于篇幅限制,仅以清梳工序为例从通信模型、信息模型构建两个角度提出了制造单元的管控策略。(本文来源于《纺织报告》期刊2019年07期)

陈瑾标,张惠煜,毛宁,陈庆新[7](2019)在《具有自动装卸搬运机器人的制造单元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自动装卸搬运机器人的制造单元,着重考虑其双重资源约束的特点,提出了该系统的有限缓冲开排队网的建模方法。根据工件的加工、装卸与搬运等工艺流程,定义该系统的排队网模型的各种状态,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采用精确解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求解,获得系统一系列的稳态性能指标。为了验证排队网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建立其对应的仿真模型,分别采用排队网模型的数值计算与仿真模型的仿真统计2种方法求出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并基于排队网模型对该制造单元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为该类制造单元的资源配置优化和设施布局优化等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徐雨[8](2019)在《离散型生产线的制造单元重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元制造方式是为了迎合高效的市场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而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仅仅拥有高效生产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兼顾离散化的高柔性生产。随着市场需求形式逐渐的向“多品种,中小批量”转变,制造企业的生产也必须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从偏重于使用静态生产系统的模式逐步向动静态混合交替的生产系统迈进。因此,本文以实现高效率与高柔性相融合的生产方式为目标,以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生产调度以及制造资源重新配置的特征为出发点,对制造单元的高效排产、订单到达情况下的单元结构调整以及执行过程中生产扰动驱动下的制造单元动态重构调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离散型生产系统的研究现状做系统的分析,确认离散型生产系统的制造单元重构技术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意义。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建立本文的研究思想框架。(2)为了满足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高的生产效率需求,对单元生产重构调度进行了研究。单元重构调度的优劣直接与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挂钩,快速有效的调度模式能够极大的缩短企业生产的周期。而单元内调度又是单元调度的核心问题。因此,重点研究了单元内调度的模型建立与算法改进设计,然后辅以单元间设备共享算法设计。最后利用一些仿真案例来验证单元生产调度的高效性及可行性。(3)针对市场对订单需求的波动,研究了基于新订单的制造单元继承性重构。分析传统制造单元在面对订单时完全重构方式的弊端,确定制造单元继承性重构的必要性。从新订单与原制造单元的信息出发,设计了新订单与原订单的相似性系数,从而确定新订单是直接加入原制造单元生产还是需要构建新的制造单元来加工。构建新订单时,就需要对原制造单元进行结构重构调整处理。为了保证制造单元结构重构调整达到最优化,设置了高效性及继承性调整指标。最后通过一个案例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4)针对生产制造执行过程中生产扰动事件的影响,研究了生产扰动驱动下的制造单元动态重构调度。为了将复杂的动态调度问题简单化,采用了滚动窗口技术结合以交货期偏移率容忍度为触发点的事件驱动机制对动态事件进行处理。从动态重构调度的特点出发,选择蚁群算法作为动态重构调度算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设计与改进。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来验证方案的可靠性。(5)以制造企业的生产需求为背景,将离散型生产线的制造单元重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实例验证该技术能够分别满足制造单元生产的高效性、新订单情况下结构调整高柔性以及生产扰动情况下制造单元能够快速有效动态调整的高灵活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舟[9](2019)在《制造单元设备故障预测与维修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使得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显着,而制造单元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生产单元,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制造成为可能,因此智能制造单元是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的趋势。设备是制造企业生产的核心,设备维修管理问题也一直是制造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设备愈加复杂化以及智能化,这给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本文提出了针对智能制造单元设备的联合设备维修问题,它是当下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针对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为背景的智能制造单元多设备系统中设备的故障预测及联合设备维修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有效解决了由于多设备系统中各个设备预防性维修间隔时间不同造成的系统停机损失的问题。本文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背景为依托,并且借鉴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PHM)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了成熟的设备维修理论以及其他学科领域中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对联合设备维修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制造单元多设备系统的组织形式进行了介绍,对适合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长远发展的故障预测技术以及维修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交代了对智能制造单元中的设备进行故障预测的数据来源;(2)提出了对智能制造单元多设备系统进行联合设备监测的模型;对以往故障预测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比较,本文采用了贝叶斯网络方法对设备进行故障预测,给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设备故障预测过程,并用算例证明了该方法对设备进行故障预测的有效性;(3)结合故障预测的结果,与设备故障阈值进行比较,当预测结果大于设备故障阈值时则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结合智能制造单元多设备系统具有的特点,以制造单元系统的总维修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制造单元系统的可靠度、以及设备的可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联合设备维修的预防性维修决策模型,并用算例对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终求解出整个系统最优的预防性维修间隔时间。(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31)

高青[10](2019)在《考虑行为特征的柔性制造单元干扰管理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制造进程的推进,我国制造型企业有了更高要求:首先,市场环境更具动态多变,企业须提高迅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已成主流;其次,客户重视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同时,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企业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柔性制造单元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柔性及自动化加工能力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够很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更是智能工厂建设的新方向。生产调度是柔性制造单元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和关键,高效的调度技术不仅有助于制造车间实现高效率、高柔性以及高可靠性,也提高客户对调度结果的满意程度。在实际生产中,新订单到达等不确定干扰事件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初始调度方案不再可行,甚至会导致客户产生消极行为感知以及利益损失。此时,企业需尽快重新调整方案以应对干扰事件,减少扰动对客户的行为影响。系统中的人并不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基于自身有限的认知和思维,做出“让自己最满意的选择”,从而导致系统偏差。总结已有成果发现,现有重调度研究大多以系统自身的物力、财力等客观指标为目标进行优化,忽略随机事件对人主观行为的扰动,导致求得的最优方案偏离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综合考虑客户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行为因素及柔性制造单元生产运作的特点,结合干扰管理思想研究生产调度中客户满意度模型构建以及重调度方案制定问题,以使不确定干扰下的柔性制造单元重调度方案减少系统偏差,更接近企业生产实际。在客户行为扰动度量及不满意度函数构建方面,本文基于干扰管理的思想以及行为科学相关理论,分析了生产调度中客户面对交货期变化所产生的损失厌恶和公平关切两种普遍存在的主观行为。采用前景理论价值函数对干扰事件发生后客户行为特征进行提炼与刻画,运用模糊理论对行为主体的不满意度进行度量,建立起一个关于交货期变化的客户不满意度度量函数模型。此外,针对客户优先级问题,本文基于客户当前和潜在的价值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客户价值,以实现客户优先级划分以及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重调度模型构建方面,针对新订单到达扰动易造成有限资源不足、订单完工时间提前或延长、不能按时交货以及客户满意度下降的情况,本文采用干扰管理方法进行重调度,从客户行为的视角出发,以考虑客户行为特征的不满意度度量函数建立扰动修复目标,测度当前扰动导致系统运行偏离初始方案的程度。进而构建了兼顾初始目标和扰动指标的柔性制造单元干扰管理调度模型。根据模型具体的特点,选择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高效具有可行性,且能很好地测度出客户的行为感知系数,从而降低了干扰对系统生产及客户的扰动。最后,将本文的方法应用于具体实际案例。选取某船舶制造公司的加工车间为调研对象,将企业车间的实际生产方案与本文得出的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也为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对于客户关系的处理策略上提供了实际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5)

制造单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BB机器人和西门子S7-1200PLC的集上下料,加工,检测,分拣功能于一体的通用零件制造单元的搭建和调试。根据零件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为各个设备进行了合理布局,采集现场所需要的I/o信号,进行设备通讯,实现了机器人上下料,加工完后进行打磨、检测,然后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实现自动分类,为生产和管理者,提供了生产线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平台,降低了生产设计、调试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造单元论文参考文献

[1]..我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简介(叁)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团体叁等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陈涛,杲春芳.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单元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

[3].李书阁,赵鹏举,孙文成.基于生产负荷均衡分配的制造单元设计方法[J].价值工程.2019

[4].蒋清,孟祥炜,王建,高鹏程,倪江涛.航天大型铝合金壳体树脂砂铸型快速制造单元设计研究[J].铸造.2019

[5].赵晓飞,郭秀萍.阻塞混流生产机器人制造单元调度问题可行解性质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9

[6].章国政.基于CPS的智能棉纺车间制造单元管控策略研究[J].纺织报告.2019

[7].陈瑾标,张惠煜,毛宁,陈庆新.具有自动装卸搬运机器人的制造单元建模与分析[J].工业工程.2019

[8].徐雨.离散型生产线的制造单元重构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9

[9].王舟.制造单元设备故障预测与维修决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10].高青.考虑行为特征的柔性制造单元干扰管理调度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WebService的网络化应用的生产换...加载用户界面代码实现Fig5.11Thecod...生产单元结构模型图虚拟单元资源组织方式的四层体系结构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流控制策略

标签:;  ;  ;  ;  ;  ;  ;  

制造单元论文_陈涛,杲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