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权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权利,个体,范式,青岛,马斯,科技大学,黑格尔。
个体权利论文文献综述
姚尚建[1](2019)在《进入城市的农民:个体权利与集体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速。随着农民大规模进入城市,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二元体制逐渐为城市权利所瓦解。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长期以来农村的集体耕作与农业生产启发了农民集体权利的形成,因此,在这场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移民过程中,农民进城体现为个体城市权利的实现,本质上却是集体城市权利的实现。为了维系城市的空间安全,城市政府通过积分落户等城市政策实现农民的个体权利,但是这一政策事实上形成农民精英的个体抽离,从而削弱了农民集体性权利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9年04期)
孔明安[2](2019)在《政治权利、社会福利和个体尊严——论哈贝马斯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女性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哈贝马斯的后期政治哲学思想是对权利的来源及其合法性的重构。以此为契机,他构建了商谈论基础上的女性主义观。哈贝马斯既反对自由主义的法律范式,也反对社会福利主义的法律范式,并试图在事实与规范、事实有效性与规范有效性、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之间辩证地建构其商谈论基础上的女性主义哲学。哈贝马斯的女性主义观点不同于以巴特勒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出的激进女性主义。他仍然固守其现代性的理论视域,强调性别认同和性别关系在复杂性社会中的重要性。他强调要对性别差异给予恰当的定义,这构成了女性主义权利论的基础。与此同时,只有在性别区分的基础上才能采取"平等者平等对待,不平等者不平等对待"的女性主义方法,以此确保复杂性社会中的女性权利和女性尊严。(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黄涛[3](2019)在《从个体到共同体——当代中国权利理论的逻辑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权利理论是当代中国法学中的基础理论,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演进过程。在当代中国权利理论的考察中,有一条从个体到共同体的线索。在1980年代晚期诞生的权利本位论中,我们发现了个体性原则的兴起,在实定法的范畴中,这意味着法律不能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也应该关切和维护个体的利益。从此,个体开始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来观察法律世界,在当代中国的法学理论中,由此开始了一个权利主体性的时代。在90年代以来的权利理论的发展中,个体将自身限制在利益之内,并反思将个体等同于利益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因此导致了当代中国权利理论自身的不断反思和追问。进入21世纪之后,学者们在对于权利理论的探究中开始意识到,必须将共同生活纳入到自身的范畴之内,从此,对于权利主体性的探究也就开始超越个体,而走向了一个将个体吸纳在内的共同体的时代。目前的权利理论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从个体走向共同体的内在的逻辑发展道路上。(本文来源于《法治现代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郭菁荔[4](2019)在《“95后”毕业生就业“面面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绝大多数为“95后”,与“前辈们”相比,他们的就业饥饿感并不强烈,被贴上“佛系”的标签,他们看重个体权利,关注企业内部文化氛围和“软”福利……这些特性也倒逼着用人单位的招聘改革。“95后”就业饥饿感不强,超半数毕业生热衷考研(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9-02-18)
[5](2019)在《伸张个体权利的同时,别忘“公共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两年半前启动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因为1%的住户坚持"狮子大开口"两头算账,在法院终审判决后仍拒绝搬迁,致使回迁安置迟迟不能动工,99%的已签约住户只能无奈漂泊在外租房生活。一个原本人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在个人的极端诉求下成了"人人受损"。近日,媒体报道的这一真实案例,再次让我们思考个体诉求与公共意识的关系。改革开放40年来,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体意识得到空(本文来源于《作文与考试》期刊2019年05期)
孙亚君[6](2018)在《论个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根本分歧——功利论、权利论与道义论的“道德考量性”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伦理学的"悲剧"在于不同学派对于环境管理实践的互不妥协的争端。但是,解决争端的关键不在于实践原则的折衷,而在于作为伦理学之实践基础的"道德考量性"的协调。以此,本文考察了环境伦理学中以彼得·辛格为代表的功利论、以汤姆·里根为代表的权利论与以保罗·泰勒为代表的道义论对于"道德考量性"的各自表述。进而,本文剖析了这些表述之间可能的兼容性与这种兼容性的涵义。结论指出,各家的"道德考量性"都具有个体自身的"善"与"目的"的维度,并体现为个体的"利益"。这一共同的形上原点为不同学派间的深入对话与互相理解赋予了可能。(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罗朝慧[7](2017)在《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视野中的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个人与社群谁更优先和本质的辩论,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伪问题。在黑格尔的自由—权利辩证法政治哲学看来,法权—道德—伦理,以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都是人类自由本质实现的不同方式或环节。它们既不是平行的具有同等价值的罗列,也不是严格按价值或本体论优先次序的前后排列,而是共同构成人类自然、道德和理性叁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具体权利获得全面实现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因此,个人与社群或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实际上是个体生命中自在统一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品格的外在实现和存在形式,属于个体自我全部内容获得整体性表现的有机构成要素。谁都不是固定静止的起点或终点,它们共同处于人类自由—权利及其社会制度的永恒运动发展中,亦即人类自由和理性精神愈益发展和成熟的历史文明进程之中。(本文来源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于文思[8](2017)在《自然权利与公民权利的互渗——简述美国建国之初对个体权利空间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政治观念的核心之一,总是围绕一个"人"字。尤其是独立战争时代,以托马斯·杰斐逊和托马斯·潘恩为代表的共和党人将人与人的关系视为重于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使个人权利自美国社会形成伊始就镌刻于其中。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是主体与主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借用马丁·布伯的概括,即"我—它"和"我—你"二重关系(1)。这两种关系的背后,是围绕"人"的经验,以对自我存在追问为核心问题,展开一种人文主义传统的书写。因此美国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其本质贯穿着人文主义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我—你"关系又不断影响甚至制约着"我—它"关系,将个体权利置于社会和政府最重要的位置上。个体权利取得如此地(本文来源于《文学与文化》期刊2017年04期)
汪沛颖[9](2017)在《村民自治权与村民个体权利间的冲突之困与解决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限制了国家权力对于村民内部事务的干预,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但是,村民自治权在面对村民个体时,亦有权力的属性,对权力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限制,则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当村民自治权对村民个体权利的侵害时,须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对此进行规制,以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段思平[10](2017)在《“零彩礼”婚姻折射个体权利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零彩礼”并非标志着农村已经移风易俗,而只能视为部分返乡青年对农村传统造成的冲击;这也反过来说明,要改变农村收彩礼现象,需要更多权利意识觉醒的年轻人日前,在河北省曲周县西南端的小乡村——大河道乡西河道村,一对年轻人举办了一场“零彩礼”的婚礼。两(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7-10-11)
个体权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哈贝马斯的后期政治哲学思想是对权利的来源及其合法性的重构。以此为契机,他构建了商谈论基础上的女性主义观。哈贝马斯既反对自由主义的法律范式,也反对社会福利主义的法律范式,并试图在事实与规范、事实有效性与规范有效性、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之间辩证地建构其商谈论基础上的女性主义哲学。哈贝马斯的女性主义观点不同于以巴特勒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出的激进女性主义。他仍然固守其现代性的理论视域,强调性别认同和性别关系在复杂性社会中的重要性。他强调要对性别差异给予恰当的定义,这构成了女性主义权利论的基础。与此同时,只有在性别区分的基础上才能采取"平等者平等对待,不平等者不平等对待"的女性主义方法,以此确保复杂性社会中的女性权利和女性尊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权利论文参考文献
[1].姚尚建.进入城市的农民:个体权利与集体权利[J].理论探讨.2019
[2].孔明安.政治权利、社会福利和个体尊严——论哈贝马斯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女性主义观[J].山东社会科学.2019
[3].黄涛.从个体到共同体——当代中国权利理论的逻辑发展[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
[4].郭菁荔.“95后”毕业生就业“面面观”[N].青岛日报.2019
[5]..伸张个体权利的同时,别忘“公共意识”[J].作文与考试.2019
[6].孙亚君.论个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根本分歧——功利论、权利论与道义论的“道德考量性”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
[7].罗朝慧.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视野中的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
[8].于文思.自然权利与公民权利的互渗——简述美国建国之初对个体权利空间的建构[J].文学与文化.2017
[9].汪沛颖.村民自治权与村民个体权利间的冲突之困与解决之道[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
[10].段思平.“零彩礼”婚姻折射个体权利觉醒[N].检察日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