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课表论文_桑晓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排课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课表,算法,模型,课程,联锁,立方体,学分制。

排课表论文文献综述

桑晓彤[1](2018)在《求解排课表问题的酶切DNA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NA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计算手段,在近些年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1994年Adleman创新地采用DNA计算的方法解决七个城市之间的哈密顿路径问题,这标志着DNA计算正式成为解决NP-完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DNA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基于DNA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自我复制能力,把现实问题进行DNA编码并生成特定的DNA分子。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需要的初始解空间。在进行一系列生物反应后删除非解,最后利用PCR技术、凝胶电泳技术等生物方法对结果进行检测并映射成实际问题的最终解。DNA计算由于其并行性高、储存量大等特点,有望在解决NP-完全问题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排课表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NP-完全问题,是一个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实用价值。本文旨在研究面向求解排课表问题的DNA计算模型。在对DNA计算和相关计算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求解排课表问题的酶切DNA计算模型:1.基于Acrydite~(TM)凝胶分离的DNA计算模型。在构建凝胶柱的基础上,通过酶切反应和电泳技术将DNA凝胶柱重新排列,此过程中的最小循环数就是排课表问题中的最少课时数。此模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改进了以往计算模型反应时间长、反应条件复杂、容易产生发卡结构等缺点,提高了模型的使用效率。2.上述基于Acrydite~(TM)凝胶分离的计算模型由于其生物技术的限制,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的排课表问题中。为此,本文通过将荧光技术与酶切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可用于求解较大规模排课表问题的表面DNA计算模型。由于模型中的DNA分子以点阵列的形式储存,在并行性和存储量方面都有优势,因而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排课问题。该计算模型相比之前的计算模型具有反应灵敏度更高、实验操作更简单、反应时间缩短的优点。本文关于DNA计算模型的研究不仅为诸如排课表问题的NP-完全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求解途径和研究思路,也为DNA计算、生物计算的研究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6)

刘辰[2](2017)在《晓羊教育:用人工智能算法排课表》一文中研究指出切高考改革大蛋糕,成基础教育中的华为。近日,基础教育科技创新公司晓羊教育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云启资本领投,阿米巴资本(天使轮投资方)等机构跟投。晓羊教育参加过2016年的创新中国春季峰会,创始人周林已经是第四次创业了。这位CEO之前参与创建的叁家公司都面向的是美国市场,唯独晓羊教育是冲着中国高考改革而来。(本文来源于《创业邦》期刊2017年08期)

单静怡,殷志祥[3](2014)在《基于表面的DNA计算模型解决排课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教师、班级以及课时等的不同要求,复杂的排课表问题就属于NP问题。为了使排课表问题更加简捷,方便,提出了基于微量点样技术的表面DNA计算模型。在实验中,通过对每次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得到了满足问题要求的可行解。不需要改变问题的初始点列,适于研究规模较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马莹[4](2013)在《排课表问题的DNA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把边着色问题转化成可满足性问题,然后利用Lipton解决SAT思想来解决边着色问题,最后应用一个实例来说明算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3年07期)

姜芹[5](2012)在《技工院校自动排课表软件的开发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编排课表软件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对该问题的研究往往偏重于中学和普通高校,很少有适用于技工院校的自动排课表软件。该文试图从技工院校的特点出发,探讨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自动排课表软件。(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2年21期)

李敬文,于自强[6](2010)在《基于立方体染色的排课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立方体染色思想,建立排课表模型,引入关联锁原理,将排课表约束条件转化为立方体点线面关系,增强该模型的收敛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排课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教师、课程、学生等信息已知的情况下,该模型可给出教学资源消耗的最小值,达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0年24期)

王克坚[7](2010)在《从“排课表”到“规划学校课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一:上海市愚园路第一小学课程计划的制定既是校长办学理念的外在体现,更是校长办学智慧的内在渗透。对课程计划的制定与修改,不仅使学校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同时也考验着校长对课程的解读力,促使校长在理想和现实的契合中不断提高课程的领导力。(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10年12期)

章小莉,王文杰,赵耿[8](2009)在《基于模糊聚类分班的排课表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一个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先选后排"流程排课表系统的实现。系统打破传统的"先排后选"流程排课表做法,设计了教学计划发布、学生选课、教学班组织、自动排课表几个环节,并提出用模糊C聚类算法组织选修课教学班,以尽力满足学生选课意愿的同时组织好选修课教学班,减少排课资源的冲突,提高自动排课表系统有效解概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09年10期)

王帮海,李振坤[9](2008)在《基于贪婪算法的自动排课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排课表问题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NP完全的组合优化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排课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查找策略的贪婪算法来解决限制条件非常复杂的排课表问题。该算法把教室的可容纳人数以及可用的时间综合起来看成是一种可用的资源,对资源按照二叉排序树的形式进行排序,并把要申请教室的课程看成是资源的索取者,通过对资源树的搜索遍历,寻找合适的教学节点。在排课表过程的效率与排课表结果的可用性中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8年18期)

魏勇[10](2008)在《多色小球组合问题在排课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排列组合中的乘法法则,求出有r种颜色的n个小球放入m个盒子的组合数。为便于计算机找到每一种组合,本文给出了该组合的生成算法。如果将学校排课表中的不同课程看着是不同颜色的小球,则可把多色小球组合问题延伸到学校的排课算法。实际排课表时还要解决如何把一个二维的课表映射为一维线性空间,以及处理各种冲突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08年08期)

排课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切高考改革大蛋糕,成基础教育中的华为。近日,基础教育科技创新公司晓羊教育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云启资本领投,阿米巴资本(天使轮投资方)等机构跟投。晓羊教育参加过2016年的创新中国春季峰会,创始人周林已经是第四次创业了。这位CEO之前参与创建的叁家公司都面向的是美国市场,唯独晓羊教育是冲着中国高考改革而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课表论文参考文献

[1].桑晓彤.求解排课表问题的酶切DNA计算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刘辰.晓羊教育:用人工智能算法排课表[J].创业邦.2017

[3].单静怡,殷志祥.基于表面的DNA计算模型解决排课表问题[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马莹.排课表问题的DNA计算[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5].姜芹.技工院校自动排课表软件的开发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6].李敬文,于自强.基于立方体染色的排课表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0

[7].王克坚.从“排课表”到“规划学校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0

[8].章小莉,王文杰,赵耿.基于模糊聚类分班的排课表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

[9].王帮海,李振坤.基于贪婪算法的自动排课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

[10].魏勇.多色小球组合问题在排课表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

论文知识图

排课表类图1 立方体排课表模型单个教室排课表6 最终排课表运行结果教师排课表结果示意图排课表

标签:;  ;  ;  ;  ;  ;  ;  

排课表论文_桑晓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