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岛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岛,基因,基因组,陆地棉,棉花,果枝,高温。
海岛棉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张巨松,陈平,张玮涛,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1](2019)在《花铃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成铃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耐热差异明显的海岛棉品种‘新海43号’(XH43)和‘新海49号’(XH49)为材料,于盛花期在田间搭设塑料棚进行为期3d(H3)、6d(H6)和9d(H9)的增温处理,增温结束后立即恢复自然温度,以田间不搭棚的自然温度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天数高温处理对海岛棉净光合速率、成铃率及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降低了XH43和XH49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其中H6、H9处理均达到显着水平;高温胁迫显着降低了中部果枝的铃数、单铃重、衣分和籽棉产量,但显着增加了上部果枝铃数,促进了上部果枝产量的提高。(2)高温胁迫对XH43和XH49的纤维品质无显着影响,但导致两品种中部果枝棉铃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比强度显着降低。而高温胁迫显着提高了上部果枝棉铃的断裂比强度,其中H6、H9处理均达到显着水平,较对照分别增加2.19%~5.12%和4.48%~7.59%。(3)高温胁迫下XH49各部位产量和品质变化幅度均大于XH43,表明高温胁迫对XH49影响更为严重。(4)花铃期短期高温胁迫,导致中部果枝棉铃大量脱落及发育受阻。在生殖生长后期,H6、H9处理后的棉株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对照,增温处理增强了棉株后期光合生产能力,进而提高了上部果枝的铃数、产量和断裂比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9年11期)
方磊,胡艳,陈杰丹,张志远,马卫[2](2019)在《陆地棉和海岛棉比较基因组分析与优异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二倍体棉花通过种间杂交加倍形成四倍体棉花祖先种,经长期的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了目前世界广泛种植的栽培种即海岛棉和陆地棉。陆地棉占总面积的90%以上,产量高,纤维品质一般,被用来生产世界上大部分的服装。海岛棉占5~8%,纤维品质优异,主要用以生产高端奢侈品牌服装的高档棉织物。我们通过陆地棉半野生种、栽培种和海岛(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祝德,张献龙,林忠旭[3](2019)在《利用棉花种间CSSLs全基因组解剖海岛棉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陆地棉是世界上最大的栽培种,然而逐渐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制约了其遗传改良的潜力。充分利用海岛棉优异性状的基因资源将有利于广泛栽培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改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陆地棉鄂棉22与海岛棉3-79杂交构建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CSSLs),解析了棉花海陆种间的遗传效应;【结果与分析】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鉴定出11,653,661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最终构建了来自海岛棉的1,214个染色体重组导入片段。相比于基于PCR分子标记鉴定的染色体导入片段,重测序技术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染色体渐渗信息。本研究鉴定到多个与海岛棉特异性状相关的遗传位点或基因,包括叶型、叶片大小以及端毛子表型。同时,我们利用重组bin的策略来解析海陆种间农艺性状差异表型的遗传机理,共鉴定到14个农艺性状的60个QTL位点。导入系群体中农艺性状的远交衰退现象说明,海岛棉基因组中的微效遗传位点易被陆地棉的遗传背景稀释。因此,我们提出不同位点的优异海岛棉等位基因应当与陆地棉有利等位基因结合,共同用以改良陆地棉栽培品种的棉花纤维品质。本研究中还报道了海岛棉多个等位基因在提高棉籽含油量方面的较高价值,相关研究之前甚少报道;其中位于A01号染色体上的候选基因Ghir_A01G003010.1,在调节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中扮演重要作用;【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了棉花海陆种间的遗传效应,并为棉花种间遗传育种中充分利用海岛棉优异等位基因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邓莉,芮存,李娟,陈全家,张霞[4](2019)在《转Cry1A基因海岛棉的获得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农杆菌介导转抗虫基因试验,以期选育抗虫性优良的海岛棉新品系(品种)。本实验在海岛棉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将携带Cry1A基因的表达载体pBI12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到‘新海33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培养基筛选、PCR检测、RT-PCR检测、抗虫性鉴定等筛选抗虫后代。共获得12棵抗性植株。PCR检测结果显示,这12棵抗性植株均能扩增出了大小相符的片段,检测结果呈阳性;RT-PCR结果显示,12棵转基因植株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入基因组,且能反转录出mRNA;Bt-Cry1Ab/Ac转基因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这12棵转基因植株含有目的蛋白;抗虫性鉴定结果证实了这些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的抗性。本研究成功将抗虫基因导入至海岛棉的体内,获得了具有抗虫性的植株,其结果对转基因抗虫海岛棉新品种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4期)
严青青,张巨松,徐海江,李星星,王燕提[5](2019)在《盐碱胁迫对海岛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求海岛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探索海岛棉幼苗对混合盐碱胁迫的适应特点,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主栽海岛棉品种新海31号(XH31)、新海35号(XH35)、新海43号(XH43)及新海48号(XH48)为试材,采用NaCl、Na_2SO_4和NaCl、NaHCO_3以物质的量1∶1混合分别模拟中性盐混合盐(中性盐)和碱性盐混合盐(碱性盐)2种盐类型,总盐浓度(Na~+)0(CK)、120、180、240、300、360 mmol/L,对2种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海岛棉幼苗生物量、根系长度、根系体积以及根系表面积等海岛棉幼苗根系形态特征指标变化差异以及不同茎级的根系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性盐下,盐浓度在0—180 mmol/L时,对海岛棉幼苗的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总根尖数有显着的促进的作用或不显着的抑制作用,尤其盐浓度为120 mmol/L对海岛棉幼苗细根(0<d<0.5 mm)的长度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大于180 mmol/L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项根系参数均显着减小;碱性盐下,除新海31号的总根尖数、细根及中根根尖数在120 mmol/L的盐浓度下比CK增加,其余处理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再减小;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在两种盐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减小程度也由小变大。低盐(120 mmol/L)环境能促进细根的伸长,使海岛棉幼苗可以更加多的吸收养分和水分,这是根系接触低盐环境时做出的响应,高盐环境对海岛棉幼苗造成较大的损伤。(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陈振,陈平,张巨松,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林涛[6](2019)在《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盛花期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为海岛棉选育耐热稳产性品种、制定丰产抗逆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方法。以‘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为材料,于盛花期在田间搭设增温棚,设置不同增温持续时间[0 d(CK)、3 d(H3)、6 d(H6)、9 d(H9)]模拟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干物质积累、叶片净光合速率、蕾铃脱落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期高温胁迫,导致‘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中部果枝蕾铃脱落率显着增加,棉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在花后30~50d,各增温处理棉铃的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而花后40~50d,两品种H6、H9处理茎、叶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显着升高。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在H3、H6、H9处理下棉铃最大干物质量比对照分别降低8.9%、29.3%、36.3%和11.8%、28.1%、42.6%;棉铃日均积累量分别下降10.9%、32.8%、42.2%和12.8%、30.3%、45.9%;而达到快速积累期终止时期所需的时间分别增加5 d、8 d、14 d和1 d、5 d、10d。在增温处理期间,两品种主茎叶Pn随增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大幅下降趋势;增温结束后,各处理叶片Pn的衰减速度不同,在生殖生长后期(花后40d)H3、 H6、 H9处理下叶片Pn均高于对照,表现为H9>H6>H3>CK。短期高温胁迫导致两品种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显着降低,其中单株结铃数变异系数(15.4%~18.5%)最大,衣分变异系数(4.1%~4.7%)最小。‘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H3、H6、H9处理下单株结铃数分别减少21.6%、22.5%、28.9%和16.6%、26.4%、34.7%;而增温显着增加了上部果枝铃数,进而提高了上部果枝产量及产量贡献率。品种间,‘新海49号’净光合速率、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下降幅度以及蕾铃脱落率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新海43号’,说明‘新海43号’具有更好的耐热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9期)
赵福相,刘康永,曲延英,高文伟,陈全家[7](2019)在《海岛棉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合评价海岛棉的抗旱性,挖掘抗旱性强的种质资源。【方法】以203份海岛棉资源为材料,在大田对棉花花铃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与抗旱性相关的农艺性状,以抗旱系数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相结合,对海岛棉品种的抗旱水平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在两个点上,203份材料在农艺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03份材料农艺性状指标的综合抗旱系数和抗旱性量度值(D值)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D值聚类分析203份海岛棉资源材料分为5大类。【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抗旱系数评价分析,单株产量、单铃重和株高3个抗旱性评价指标,能直观、简单和可靠的评价棉花花铃期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周静,郭家雁,杨瑞思,陈全家,曲延英[8](2019)在《海岛棉GbAGL15和GbAIL5的克隆及其在低温诱导XH16体胚发生同步化过程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同步化有助于加快作物分子育种的进程,体胚发生过程中Agamous-like15(AGL15)、Aintegumenta-like5 (AIL5)等关键基因特异性表达起着类似开关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明低温诱导体细胞胚胎同步化发生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同源序列从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XH16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得到GbAGL15 (GenBank No. MK580460)和GbAIL5 (GenBank No. MK591943)核苷酸序列,并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低温处理后胚性细胞中GbAGL15和GbAIL5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bAGL15基因编码区全长为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含有MADS-MEF2-like结构域和K-box保守区,与雷蒙德氏棉(G. raimondii) GrAGL15、亚洲棉(G. arboretum) GaAGL15亲缘关系较近;GbAIL5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 626 bp,编码541个氨基酸,含有2个AP2结构域,与陆地棉(G. hirsutum) GhAIL5在同一进化分支上。qRT-PCR显示,在胚性愈伤组织低温处理后GbAGL15基因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极显着的降低(P<0.01),GbAIL5基因的表达量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推测GbAGL15和GbAIL5基因参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并起调控作用,在低温条件下其基因表达被抑制,致使低温处理下胚性愈伤组织发育分化停滞,从而促进体胚的同步化发生。本研究为揭示海岛棉体细胞同步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海岛棉体细胞胚发生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伦政,古丽娜尔·艾拜都拉,杨瑞思,周静,陈全家[9](2019)在《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海岛棉XH33胚性细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棉花转基因技术高度依赖于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而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胚性细胞保存和利用需要继代培养,可能引起保存材料发生遗传变异或导致物种退化,不利于资源保存和利用,而超低温保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以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XH33胚性细胞为材料,分别从预培养、玻璃化溶液及处理时间、化冻方法以及恢复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新疆海岛棉胚性细胞的方法;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SSR分子标记和生理指标检测等方法验证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的胚性细胞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4℃条件下,XH33胚性细胞在0.3、0.5、0.7 mol/L梯度浓度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3 d,然后在植物玻璃化溶液(plant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2,PVS2)中装载20 min和脱水20 min;液氮保存12 h后,经40℃水浴解冻,并以0.5、0.7、1.0 mol/L梯度浓度蔗糖溶液洗涤;暗培养3 d后正常培养,细胞存活率高达55.55%。流式细胞术和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并未影响细胞的遗传稳定性;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冷冻后细胞的生理活性并未发生显着变化。本研究建立了海岛棉胚性细胞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技术体系,为海岛棉胚性细胞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继洋,胡燕,姚瑞,代培红,刘晓东[10](2019)在《基于优化sgRNA系统提高海岛棉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功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体系已经在多种作物中被建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简单高效定向创制突变体。然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没有编辑的情况,或者靶向编辑目的基因的同时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脱靶效应,这对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运用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基于前期在海岛棉体细胞中建立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体系,通过对构建Cas9不同密码子优化方式、不同PAM位点个数和不同靶位点数量的编辑载体,来分析比较编辑效率和脱靶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2种Cas9密码子不同优化方式的编辑载体产生的编辑效率和脱靶效应无显着差异;优化后的双PAM位点的编辑效率显着高于单PAM位点,且脱靶效率显着较低;大部分双靶序列编辑效率均高于单靶序列且脱靶效率较低。上述研究结果为今后优化CRISPR/Cas9介导的海岛棉基因组编辑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海岛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二倍体棉花通过种间杂交加倍形成四倍体棉花祖先种,经长期的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了目前世界广泛种植的栽培种即海岛棉和陆地棉。陆地棉占总面积的90%以上,产量高,纤维品质一般,被用来生产世界上大部分的服装。海岛棉占5~8%,纤维品质优异,主要用以生产高端奢侈品牌服装的高档棉织物。我们通过陆地棉半野生种、栽培种和海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岛棉论文参考文献
[1].陈振,张巨松,陈平,张玮涛,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花铃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成铃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9
[2].方磊,胡艳,陈杰丹,张志远,马卫.陆地棉和海岛棉比较基因组分析与优异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祝德,张献龙,林忠旭.利用棉花种间CSSLs全基因组解剖海岛棉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邓莉,芮存,李娟,陈全家,张霞.转Cry1A基因海岛棉的获得和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9
[5].严青青,张巨松,徐海江,李星星,王燕提.盐碱胁迫对海岛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6].陈振,陈平,张巨松,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林涛.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7].赵福相,刘康永,曲延英,高文伟,陈全家.海岛棉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9
[8].周静,郭家雁,杨瑞思,陈全家,曲延英.海岛棉GbAGL15和GbAIL5的克隆及其在低温诱导XH16体胚发生同步化过程中的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9].李伦政,古丽娜尔·艾拜都拉,杨瑞思,周静,陈全家.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海岛棉XH33胚性细胞的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10].李继洋,胡燕,姚瑞,代培红,刘晓东.基于优化sgRNA系统提高海岛棉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功效的研究[J].作物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