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阻断疫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母婴,乙肝疫苗,乙肝,病毒,疫苗。
传播阻断疫苗论文文献综述
陈嵘,黄美玲,凌雪梅,林小红,曾俊[1](2019)在《替比夫定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替比夫定联合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HBV感染孕妇197例中,92例在孕7月时开始口服替比夫定至分娩后3个月,两组新生儿均接受标准HBIG和乙肝疫苗接种。随访12个月。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时血清HBV DNA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24h和出生1个月宫内感染率均为6.7%,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和22.8%,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HBs 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7%和0.9%,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和9.8%,P<0.05),血清抗-HBs阳性率为94.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4.8%(P<0.05)。结论应用替比夫定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能够有效抑制孕妇HBV DNA复制,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提高抗-HBs阳性率,对新生儿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凤娥[2](2019)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78例。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HBIG+乙肝疫苗)与对照组(乙肝疫苗),各39例。比较两组母婴传播指标、新生儿出生时的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阻断传播失败率、宫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身长、体重、头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应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加强新生儿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型肝炎传播,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5期)
谭静,叶晓林,王慧[3](2019)在《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sAg阳性孕妇HBV母婴传播效果及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应用替比夫定治疗HBs Ag阳性妊娠中晚期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其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100例HBs Ag阳性孕妇和100例她们的新生儿,41例孕妇妊娠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另59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对新生儿行标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10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婴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的因素。结果抗病毒组孕妇分娩后血清HBV DNA载量为(2.0±1.3) lg IU/ml,显着低于未抗病毒组【(7.1±1.6)lg IU/ml,P<0.05】;抗病毒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分别为29.3%、12.2%、4.9%和9.8%,与未抗病毒组的30.5%、11.9%、5.1%和8.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随访1年,在41例抗病毒组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无一例血清HBs Ag呈阳性,而在59例未抗病毒组婴儿中6例(10.2%)血清HBs Ag阳性(x2=4.436,P=0.035);50例血清IFN-γ和IL-10高水平组婴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强应答发生率显着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生儿血清IFN-γ和IL-10高水平是婴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强应答的保护因素。结论在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以阻断血清HBs Ag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且对乙肝疫苗接种应答无明显影响,检测新生儿血清IFN-γ和IL-10水平有助于判断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结果,而对可能弱或低水平应答者早期做出补种计划。(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郭树平[4](2019)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HBs Ag阳性孕妇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在孕周28、32及36周时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注射,且其所生的新生儿在24 h内也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注射,比较2组HBs Ag阳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接种后1年,研究组新生儿的HBs 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HBs 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中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2. 13%(叁角肌红肿1例),与对照组发生率6.38%(叁角肌红肿1例、腹泻1例以及发热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孕妇孕周28、32及36周时分别采取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能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避免新生儿感染,保障母婴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刘瑜[5](2018)在《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12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60例,对照组使用乙肝疫苗处理,研究组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对两组的宫内和出生后HBV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宫内和出生后的HBV感染几率比对照组低,出生时和半年后的HBsAg转阴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母婴乙肝病毒传播可以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降低感染率,提升转转阴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8年22期)
徐国荣,柴丽莉[6](2018)在《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接种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712例新生儿中,356例接受标准乙肝疫苗,另356例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接受HBIG接种,比较1~10岁儿童接种成功率和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结果在56例1~2岁、234例3-4岁、249例5-6岁、135例7-8岁和38例9-10岁年龄组儿童,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9.3%、87.6%、81.1%、83.7%和76.3%,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0.4%、0.4%、1.5%和2.6%,各年龄组比较,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接种与乙肝疫苗接种组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3%和64.3%,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3.1%和15.2%,两组差异显着(P<0.05);在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246例联合接种组血清HBsAg阳性率为1.6%,显着低于162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的11.7%(P<0.05),而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110例联合接种与194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比,血清HBsAg阳性率无显着性差异(2.7%对6.2%,P>0.05)。结论对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可能更有效地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朱复生,丁明霞,王明杰[7](2018)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HBV感染的待产妇采用乙肝疫苗联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HBV垂直传播阻断,根据年龄、入院时间选取阻断失败孕妇和成功阻断孕妇各120例,分别命名为失败组和成功组。对两组孕妇的个人资料、疾病情况和孕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OR=1.624,95%CI=0.642~5.359)、妊娠期糖尿病(OR=4.630,95%CI=0.419~12.627)、产程(OR=2.200,95%CI=1.639~5.980)、HBV水平(OR=9.223,95%CI=4.058~33.598)、分娩方式(OR=2.309,95%CI=1.093~9.277)、羊水胎粪污染(OR=8.641,95%CI=1.029~19.336)、胎膜早破(OR=7.144,95%CI=4.100~19.207)可能是HBV垂直传播阻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均与HBV阻断失败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HBV感染的待孕妇女应在受孕前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孕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如无特殊情况尽量选择顺产。(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8年10期)
李志泽[8](2018)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产科产前筛查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164例产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纳入研究,按照产妇及新生儿是否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用,对照组单用乙肝疫苗,比较2组新生儿HBs Ag阳性、抗-HBs阳性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个月、12个月HBs 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抗-HBs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12个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29期)
邓晓梅[9](2018)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呈阳性的7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孕28、32和36周时肌注HBIG250 IU,对照组不予注射,两组婴儿出生后于24 h之内注射HBIG200 IU,并按照0、1和6月龄对婴儿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并进行随访,待婴儿1岁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婴儿出生时和满1岁时的血清乙肝"两对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双阳性孕妇新生婴儿在婴儿出生时和婴儿1岁时的HBs 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免疫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应用到乙肝孕妇中,可以有效的减少宫内感染的几率,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中的传播。(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0期)
刘晓霞,杨安华,王晓琼,任坤岭,刘中芹[10](2018)在《10μg和5μg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10μg与5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以山东省寿光市5个街道2005-2015年住院分娩的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儿童(2-12岁)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5μg和10μg HepB与HBIG联合免疫后的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696人,其中5μg组245人、10μg组451人。Hep B与HBIG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19人,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为2.73%,其中5μg组、10μg组分别为4.49%、1.77%(χ~2=5.98,P=0.014)。HBVe抗原(HBe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阻断失败率以5μg组(20.00%)显着高于10μg组(5.22%)(χ~2=6.85,P=0.009)。结论 10μg HepB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5μg HepB。(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8年04期)
传播阻断疫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78例。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HBIG+乙肝疫苗)与对照组(乙肝疫苗),各39例。比较两组母婴传播指标、新生儿出生时的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阻断传播失败率、宫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身长、体重、头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应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加强新生儿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型肝炎传播,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阻断疫苗论文参考文献
[1].陈嵘,黄美玲,凌雪梅,林小红,曾俊.替比夫定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2].李凤娥.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3].谭静,叶晓林,王慧.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sAg阳性孕妇HBV母婴传播效果及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4].郭树平.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5].刘瑜.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8
[6].徐国荣,柴丽莉.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接种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效果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
[7].朱复生,丁明霞,王明杰.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8
[8].李志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9].邓晓梅.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0].刘晓霞,杨安华,王晓琼,任坤岭,刘中芹.10μg和5μg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